機械與生命
機械的生命化和生命的工程化是作者重復的兩個要點。他舉得例子我沒有認真記憶,但我愿意舉一個我們身邊的例子——手機。毫無疑問,我們的意見在不斷促進手機本身的改變,手機在我們的督促下變得越來越“人性化”,什么叫機械的“人性化”?我覺得就是貼心、符合我們需求,簡單概括就是方便又美觀。這個背后的原因可以用銷售對生產的反饋來比喻,銷售情況如何,決定著生產的方向。所以我們會看到,手機的不同種類,從是否帶機蓋到是否帶數字鍵再到如蘋果版簡潔的設計,就體現了機械“人性化”的情況,因為它是為不同需求的人群生產的、創造的、改變的。還有就是細節設計,用蘋果手機打電話時,貼近耳朵它變暗,離開耳朵它變亮,這好似人的呼吸,所以這也可以算機械的“人性化”。看到這里,我們應該能明白,機械不止可以模仿人,還可以模仿其他值得模仿的東西——像飛機模仿了鳥。這就是機械“人性化”的廣闊基礎——它來于自然。再說生物的工程化。
失控吧
失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