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沈周和夫人陳慧莊
以下均轉自豆.瓣【行山一幾文】
————————————————
陳慧莊是常熟富商陳原嗣的女兒。陳家也收藏了不少字畫,兩人可以說是志趣相投。
明正統九年(1444年),沈周在18歲時娶妻,陳慧莊比沈周大三歲。
沈周大約是在29歲(1455年)時被迫接替父親的糧長職位。
這里補充一下時代背景,糧長是明代征解田糧的基層半官職人員的專稱,主要負責督促農民耕種,征收和解運田糧。此后還規定糧長須擬訂科則、編制圖冊、申報災歉、檢舉逃稅、催辦糧差。
糧長初為大戶承充的優差,有些人憑借職權欺壓鄉民,中飽稅款,明中期以后賦役日重,稅戶逃亡日多,糧長賠累不堪,成為苦役。(百度百科)
更恐怖的是,當時蘇州由于是張士誠舊地,朱元璋給蘇州定了極其苛刻的kpi,蘇州一地要交的田稅可達大明田稅的十分之一。(《諸司職掌》:天下夏稅、秋糧以石計者,總二千九百四十三萬,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萬二千,蘇州府二百八十萬九千。以一府比肩一省。)
總之是個很麻煩的職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馬伯庸《顯微鏡下的大明》。
在這樣的情況下,沈周壓力山大甚至早生華發,家境日益艱難,沈周經常為錢發愁。在這一段倒霉催的日子里,有時候開支窘迫,有時候稅沒收到便要代償,陳慧莊便毅然變賣了自己的首飾嫁妝幫補家用(陳氏的墓志銘說她“脫簪珥以應而無吝色”);并在她幫助下,沈周才得以脫離凡俗事物,專心做起畫家來。也是這段經歷,沈周才懂得民生多艱。
成化四年(1468年),沈周在結婚24年后,畫下了《桂花芙蓉圖軸》(《黃菊丹桂圖》),并題:“籬下黃花冒雨開,況依丹桂映蒼苔。一樽相對渾無事,誰報敲門有客來。”在古意中,桂花與芙蓉一起出現,本用來比喻《儀禮》中所述的“夫尊于朝,妻貴于室”;
而沈周在此卻故意把芙蓉畫在了下方,以突顯自己的卑微而抬高妻子,寓意巧妙地將“妻憑夫貴”轉化為“夫(芙蓉)以(依)妻貴(桂樹)”,借以盛贊妻子對于自己人生和整個家庭的重要。(這段我抄的)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陳慧莊去世,享年六十三歲。沈周由此悲痛不已,寫了兩首悼亡詩。其實這兩首詩挺冷門的,但是我覺得寫的很好。
沈周《悼內》其一:結縭四十二星霜,貧賤來歸貧賤亡。秪剩辛勤在麻枲,盡知慚愧累糟糠。骎骎馬齒偕誰老,耿耿鰥睛覺夜長。淺土不安緣借殯,青山愁絕幾時藏。
第一首詩大意是:妻子自嫁過來就沒過上幾天好日子,自己對她滿是慚愧,明明要白頭偕老,現在她走了,剩我一個人熬過這悲傷又漫長的歲月。妻子出殯了,我的悲傷只有寄托青山了。
沈周《悼內》其二:生離死別兩無憑,淚怕傷心只自凝。已信在家渾似客,更饒除發便為僧。身邊老伴悲寒影,腳后衰年怯夜冰。果是幽冥可超拔,賣文還點藥師燈。
第二首的大意是:妻子去世了,我在人間沒有依靠了。一想到她在地府里孤零零也無依靠,我悲傷到連眼淚都往心里流。我在家里再無親人可依戀,就像來做客的客人,除了沒有剃度,我跟那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也沒兩樣。她走后剩我孤身對寒影,年老如我也開始害怕這冰冷的長夜。如果可以超度你在地底下受的苦難,我哪怕窮到要賣文賣畫,也要為你點上一盞藥師燈,讓你在地下不會那么苦。
陳慧莊去世后,沈周將她安葬在蘇州太湖西山島。偏偏那段時間西山島天天下雨,把沈周愁得不行(“老夫正急西山役”)。恰巧那會有人送來一幅米友仁(米芾之子)的水墨畫,于是愁云慘淡的沈周畫了一幅愁云慘淡的《西山雨觀圖》。神奇的是,這畫畫完的第二天,天氣突然放晴,沈周終于可以將夫人安葬,為此他心情變得很好。
順帶一提,這幅畫大豬蹄子乾隆也很喜歡,大概是他想起了富察皇后吧。
以前總覺得沈周的命真好,沈員外什么都不用煩惱,后來才知道一帆風順始終還是少數人的幸運。
沈周長壽,活到八十多歲,可是中間他送別了父親,母親,妻子,兒子,甚至還有夭折的孫子。他晚年疾病纏身,曾調侃自己“右眼花右耳聾右齒痛”,寫的《落花詩》也是為了悼念兒子沈云鴻。沈周不仕其實也跟當時復雜的局勢有關。
關于沈周其他事情,組里已經有很多知府提過了,這里不贅述。
沈周并非完人,也不是傻白甜,他也會有喜怒哀樂。這些年有學者認為他與堂弟沈橒存在恩怨。具體如何,五百年后的人對五百年前的事,也只是猜測罷了。
但是總的來看,像石田先生這樣,終其一生熱愛生活,活得通透,情感細膩,在那個時代亦是難得。
完。
——————
以上均復制于豆瓣樓主行山一幾文,如有侵權俺立馬道歉并刪除,就是覺得這個故事很有分享意義才發出來的。
和男主一起穿進虐文后吧
和男主一起穿進虐文后吧
————————————————
陳慧莊是常熟富商陳原嗣的女兒。陳家也收藏了不少字畫,兩人可以說是志趣相投。
明正統九年(1444年),沈周在18歲時娶妻,陳慧莊比沈周大三歲。
沈周大約是在29歲(1455年)時被迫接替父親的糧長職位。
這里補充一下時代背景,糧長是明代征解田糧的基層半官職人員的專稱,主要負責督促農民耕種,征收和解運田糧。此后還規定糧長須擬訂科則、編制圖冊、申報災歉、檢舉逃稅、催辦糧差。
糧長初為大戶承充的優差,有些人憑借職權欺壓鄉民,中飽稅款,明中期以后賦役日重,稅戶逃亡日多,糧長賠累不堪,成為苦役。(百度百科)
更恐怖的是,當時蘇州由于是張士誠舊地,朱元璋給蘇州定了極其苛刻的kpi,蘇州一地要交的田稅可達大明田稅的十分之一。(《諸司職掌》:天下夏稅、秋糧以石計者,總二千九百四十三萬,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萬二千,蘇州府二百八十萬九千。以一府比肩一省。)
總之是個很麻煩的職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馬伯庸《顯微鏡下的大明》。
在這樣的情況下,沈周壓力山大甚至早生華發,家境日益艱難,沈周經常為錢發愁。在這一段倒霉催的日子里,有時候開支窘迫,有時候稅沒收到便要代償,陳慧莊便毅然變賣了自己的首飾嫁妝幫補家用(陳氏的墓志銘說她“脫簪珥以應而無吝色”);并在她幫助下,沈周才得以脫離凡俗事物,專心做起畫家來。也是這段經歷,沈周才懂得民生多艱。
成化四年(1468年),沈周在結婚24年后,畫下了《桂花芙蓉圖軸》(《黃菊丹桂圖》),并題:“籬下黃花冒雨開,況依丹桂映蒼苔。一樽相對渾無事,誰報敲門有客來。”在古意中,桂花與芙蓉一起出現,本用來比喻《儀禮》中所述的“夫尊于朝,妻貴于室”;
而沈周在此卻故意把芙蓉畫在了下方,以突顯自己的卑微而抬高妻子,寓意巧妙地將“妻憑夫貴”轉化為“夫(芙蓉)以(依)妻貴(桂樹)”,借以盛贊妻子對于自己人生和整個家庭的重要。(這段我抄的)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陳慧莊去世,享年六十三歲。沈周由此悲痛不已,寫了兩首悼亡詩。其實這兩首詩挺冷門的,但是我覺得寫的很好。
沈周《悼內》其一:結縭四十二星霜,貧賤來歸貧賤亡。秪剩辛勤在麻枲,盡知慚愧累糟糠。骎骎馬齒偕誰老,耿耿鰥睛覺夜長。淺土不安緣借殯,青山愁絕幾時藏。
第一首詩大意是:妻子自嫁過來就沒過上幾天好日子,自己對她滿是慚愧,明明要白頭偕老,現在她走了,剩我一個人熬過這悲傷又漫長的歲月。妻子出殯了,我的悲傷只有寄托青山了。
沈周《悼內》其二:生離死別兩無憑,淚怕傷心只自凝。已信在家渾似客,更饒除發便為僧。身邊老伴悲寒影,腳后衰年怯夜冰。果是幽冥可超拔,賣文還點藥師燈。
第二首的大意是:妻子去世了,我在人間沒有依靠了。一想到她在地府里孤零零也無依靠,我悲傷到連眼淚都往心里流。我在家里再無親人可依戀,就像來做客的客人,除了沒有剃度,我跟那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也沒兩樣。她走后剩我孤身對寒影,年老如我也開始害怕這冰冷的長夜。如果可以超度你在地底下受的苦難,我哪怕窮到要賣文賣畫,也要為你點上一盞藥師燈,讓你在地下不會那么苦。
陳慧莊去世后,沈周將她安葬在蘇州太湖西山島。偏偏那段時間西山島天天下雨,把沈周愁得不行(“老夫正急西山役”)。恰巧那會有人送來一幅米友仁(米芾之子)的水墨畫,于是愁云慘淡的沈周畫了一幅愁云慘淡的《西山雨觀圖》。神奇的是,這畫畫完的第二天,天氣突然放晴,沈周終于可以將夫人安葬,為此他心情變得很好。
順帶一提,這幅畫大豬蹄子乾隆也很喜歡,大概是他想起了富察皇后吧。
以前總覺得沈周的命真好,沈員外什么都不用煩惱,后來才知道一帆風順始終還是少數人的幸運。
沈周長壽,活到八十多歲,可是中間他送別了父親,母親,妻子,兒子,甚至還有夭折的孫子。他晚年疾病纏身,曾調侃自己“右眼花右耳聾右齒痛”,寫的《落花詩》也是為了悼念兒子沈云鴻。沈周不仕其實也跟當時復雜的局勢有關。
關于沈周其他事情,組里已經有很多知府提過了,這里不贅述。
沈周并非完人,也不是傻白甜,他也會有喜怒哀樂。這些年有學者認為他與堂弟沈橒存在恩怨。具體如何,五百年后的人對五百年前的事,也只是猜測罷了。
但是總的來看,像石田先生這樣,終其一生熱愛生活,活得通透,情感細膩,在那個時代亦是難得。
完。
——————
以上均復制于豆瓣樓主行山一幾文,如有侵權俺立馬道歉并刪除,就是覺得這個故事很有分享意義才發出來的。
真真是極其新穎的女主,看似懶懶散散的,其實卻是家里頂有魄力的那個,做事果斷,聽聞經商也是一把好手,如此可愛俏佳人似乎和二哥性格上倒是很相稱。
依稀記得幼恩第一次臉紅,是他的手離開她發髻的那一刻,幼恩的耳畔閃過一抹紅暈。
有時候并非弄弄烈烈才叫愛情,偶爾平淡中帶有幾分情動,那才是切切實實的小鹿亂撞。(否則小鹿怕不是要被撞死了)
以前就喜歡看這類恬淡的出版書,這些年網文有些太浮躁了,很難得有這種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的好書。
從歷史出發,卻超于歷史,一個個人物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我們面前,蘇州果然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城市呢~
期待后面在這蘇州城的故事吖~
優:題材新穎,簡介寫得很好,很吸引人!因為才開始看,表白第一章!標題,環境,人物形象,都很精彩!尤其是章尾有戳到我笑點。
蘇家哥哥的設定也很討喜,說是最心善人家,后面的做法也很照應,符合邏輯?
缺:書名是提到了男主的,那么男主就是第二主角,前面看起來有點像在摸魚。然后女主的形象不夠飽滿,個人建議可以寫寫她有趣的靈魂,比如通過心理來表達,還有蘇家有趣的哥哥們!
大大的文筆還是不錯的,想法也很有意思 ,文字功底深厚,期待后來會更精彩?
大大寫過好幾本古言了,每本都是心頭愛(?°з°)-?
雖然是女頻,但是讀起來卻是很有感覺的,作者大大筆力深厚,情節把控也十分到尾,精彩之余也不忘留足懸念,是一本真正的好書。
支持大大,很喜歡這本書,
當然大大其他的書也是很不錯的,加油哦(′-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