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歷時一個多月拜閱西游記大作,最初被唐僧哭的心煩,煩到翻開書就開始生氣。為孫悟空委屈,為他抱不平。隨著取經路漫漫,發現自己不再因為唐僧的矯情翻白眼,思緒跟著師徒一起在取經的路上艱難前進。
唐僧孫悟空是師徒,更是患難兄弟,有人更形容為情人,使整本書都耽美又曖昧。整書充斥著不公,有背景的妖怪犯了大錯,會被輕易原諒。沒背景的妖怪犯了小錯,便逃脫不了被打死的命運。書里有可怖的情節,寫到了妖怪吃人吃妖怪,也描述了一城人分食妖怪。不僅有外憂,看似穩固的取經團隊同時也面臨著內部的沖突與矛盾。
唐僧歷經艱辛十四年走到了靈山,而有的人就生在靈山腳下。唐僧能成佛并不因為取經,人原就是金蟬子。整書講的到底是批判、諷刺、不公、奮斗、團隊還是佛道的斗爭,只有深入書中才能有自己的理解。我們何嘗不是自己人生中的取經人,是究其一生艱苦卓絕的尋找屬于自己的真經,還是放逐自我的活著?
時也命也,善始慎終,盡人事,聽天命。
西游記吧
西游記吧
唐僧孫悟空是師徒,更是患難兄弟,有人更形容為情人,使整本書都耽美又曖昧。整書充斥著不公,有背景的妖怪犯了大錯,會被輕易原諒。沒背景的妖怪犯了小錯,便逃脫不了被打死的命運。書里有可怖的情節,寫到了妖怪吃人吃妖怪,也描述了一城人分食妖怪。不僅有外憂,看似穩固的取經團隊同時也面臨著內部的沖突與矛盾。
唐僧歷經艱辛十四年走到了靈山,而有的人就生在靈山腳下。唐僧能成佛并不因為取經,人原就是金蟬子。整書講的到底是批判、諷刺、不公、奮斗、團隊還是佛道的斗爭,只有深入書中才能有自己的理解。我們何嘗不是自己人生中的取經人,是究其一生艱苦卓絕的尋找屬于自己的真經,還是放逐自我的活著?
時也命也,善始慎終,盡人事,聽天命。
我讀完西游記之后,悟出一個道理,西天取經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難,就是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遇到的千百種困難。
試問,如果唐僧師徒遇到些小挫折就放棄的話,他們能夠修成正果嗎?正是因為他們有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所以才可以在顯山惡水中走到西天,取得真經。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部西游記,若是在努力中達成夢想,那就等于修成了正果,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說到底,我還是很喜歡這本書,人物非常生動。
若能用這樣的文筆寫作,那一定能夠受讀者歡迎。
想當年菩薩去東土說大乘佛經,唐王喜不自勝,命唐僧去取。封其為御弟,重金買袈裟,給各種裝備。唐僧領唐王命去取經。唐僧一路上說最多的話“奉了唐王命,去西天拜佛求經”,又或是擔憂“我與唐王說*年便回……”,一路上唯恐耽誤了取經時間。
唐僧發現取回經書沒有字,慌了神,這樣回去怎么跟唐王交差……
至于有字佛經內容如何,師徒幾人沒人在乎。背著包裹,臉上滿載成功喜悅。經書泡了,爛頁少字,猴哥只一笑一語,灑脫而過。
(書中很少寫唐王,卻時時刻刻不在表現唐王之威武。甚至真正取得經書時也不能貿然搶功——經書錢是拿唐王給的紫金缽,換才得到的經書。取經奉唐王命,取經錢也是唐王的。唐僧……我見過最牛的外賣小哥。)
對于懵懂的我而言,哪里懂得上面的那么多。我只知道他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猴哥打了各種妖怪,神氣的很。最后打通關,見到了如來,然后他們成佛成羅漢了。那可是佛啊!特別是猴哥的斗戰勝佛!他們這一路上經歷的的危險都值了!那可是成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