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那孤獨而自傲的心不被胡蘭成的花言巧語和獨有的成熟魅力打開,靈魂大概不會體驗塵埃的氣息,而是如同孤傲的太陽,懸掛天空,獨來獨往。
她的一生,動蕩不堪,本來應該全部用華麗和傳奇的筆墨書寫,卻因為兩次戰爭的阻絕和那個男人,靈魂和肉體都在四處逃竄,最后安身立命于孤島之上,無人能夠渡船而入。
然,無論怎樣的困難,都無法阻擋這位女子學習的心和進步的夢。我曾幻想,如果她與林徽因一般出國很順利的話,她的人生或許又會是另外一番精彩的景象吧!
關于她,一個“悲”字不足以概括概括。不管張愛玲也好,林徽因也罷,還得有相同經歷的你,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悲”的經歷,才讓你們看見了這個世界的另外一面,“美”和各種表達美于浪漫的東西。也許正是因為體悟了悲,才對這個世界有了更貼近本質的認識,懂得了悲天憫人,情感便一發不可收拾,于是便有了詩和散文作為載體,刻錄這人性、這浪漫、這宇宙……那不容易被發現的美~~
張愛玲傳:生命有它的圖案吧
張愛玲傳:生命有它的圖案吧
她的一生,動蕩不堪,本來應該全部用華麗和傳奇的筆墨書寫,卻因為兩次戰爭的阻絕和那個男人,靈魂和肉體都在四處逃竄,最后安身立命于孤島之上,無人能夠渡船而入。
然,無論怎樣的困難,都無法阻擋這位女子學習的心和進步的夢。我曾幻想,如果她與林徽因一般出國很順利的話,她的人生或許又會是另外一番精彩的景象吧!
關于她,一個“悲”字不足以概括概括。不管張愛玲也好,林徽因也罷,還得有相同經歷的你,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悲”的經歷,才讓你們看見了這個世界的另外一面,“美”和各種表達美于浪漫的東西。也許正是因為體悟了悲,才對這個世界有了更貼近本質的認識,懂得了悲天憫人,情感便一發不可收拾,于是便有了詩和散文作為載體,刻錄這人性、這浪漫、這宇宙……那不容易被發現的美~~
與張愛玲相比,林徽因無疑是幸運的,不管是童年,還是父親;不過是學業,還是愛情……在知道張愛玲的人生經歷之后,林徽因的生活都顯得格外燦爛。
對她的那一句名言:“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也有了別樣的看法。幸運的是她遇見了好友炎櫻,讓無情的、孤獨的、灰色的生活多了一絲陽光,一筆彩色。
風吹動著樹葉
發出婆娑的聲音
后來
才明白
那是他們交流的
暗語
但是世人終究是
不懂,不懂
但是
風依舊吹著
樹葉有搖擺著
回應
我想
他們都能夠
理解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