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思成注釋《營造法式》
- (宋)李誡著 梁思成注釋
- 602字
- 2023-01-29 18:21:59
亭
【原文】
《說文》: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樓,從高省,從丁聲也。
《釋名》:亭,停也,人所停集也。
《風俗通義》:謹按春秋國語有寓望,謂今亭也。漢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語有“亭留”“亭待”,蓋行旅宿食之所館也。亭,亦平也;民有訟諍,吏留辨處,勿失其正也。
【譯文】
《說文解字》中說:“亭,用以使百姓有安定環境的建筑。在高處建造的亭有瞭望樓,亭字就是取高字的上半部分,省去下面的口,讀音從丁聲。”
《釋名》中說:“亭,停留,是供行人停留休息的場所。”
《風俗通義》中說:“《春秋》《國語》中提到的‘邊境上所設置的以備瞭望和迎送的樓館’,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亭’。漢代沿襲秦制,大致十里設置一亭。亭,留的意思。現在的用語中還有‘亭留’‘亭待’,這都是指為旅行者提供食宿的館舍。亭, 也有平定的意思, 是百姓有訟諍時, 官員留下當事人甄審辨別的地方, 以求不失其公正。”
知識小鏈接
“亭”源于我國周代,因其具備優雅之美,備受文人騷客青睞。北宋慶歷五年(1045年)十月,歐陽修因受慶歷新政失敗的牽連和所謂“張甥案”的影響,被貶到了滁州,任知州。同時,歐陽修的愛女在這一時期不幸身亡。歐陽修雖滿腔憤慨,但終因圣命如天,也只能忍氣吞聲,藏起鋒芒,佯裝無為。故他在滁州,笑談山水,寄情詩酒,寫了許多“醉文”,吟了許多“醉詩”,說了許多“醉話”,并自謂“醉翁”。有了醉翁,就有了醉翁亭;有了醉翁亭,就有了流傳至今的《醉翁亭記》。

醉翁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