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回復
-
Zz.
嗯,說的不錯
2樓 2017-08-20 12:44:13
回復
贊
-
Zz.
‘夫’所著之書,吾不及也……
3樓 2017-08-20 13:14:46
回復
贊
-
廚房守望號
道德經是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一。
5樓 2017-10-16 20:46:50
回復
贊
QQ閱讀手機版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郧西县|
新泰市|
辉县市|
伊通|
南岸区|
故城县|
巴东县|
井陉县|
六枝特区|
分宜县|
肥城市|
如东县|
潮州市|
丹寨县|
荃湾区|
扎囊县|
图片|
静海县|
通州区|
五家渠市|
灵川县|
齐齐哈尔市|
鄂尔多斯市|
巴彦县|
泾源县|
曲阜市|
霸州市|
永寿县|
兖州市|
柯坪县|
游戏|
吉水县|
保康县|
宜宾县|
牟定县|
定州市|
车险|
阆中市|
社会|
高陵县|
大荔县|
道德經書評詳情
全部回復
后來老子發現了,什么是道,還是陰陽,不過陰陽只是名,只是形,道是陰陽蘊含的原理。對立統一。天地萬物的發展,人的思維思想,都存在在矛盾,然后不斷向前,即對立統一。這是貫穿宇宙萬物的道,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這是普遍的真理,是永恒的。人之初,無知啊,不受社會的影響,最接近道。老子是想根治,其他都是在發展中不斷提出只能治標,對證下藥,但沒什么用。人只活一百來年,而自然永恒不息,我們只是過客,而我們卻為了當下利益破壞了自然,不斷的發明各種思想,可悲。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2069年共產主義社會,2569年天下無為。
生死,明暗,無有相對似不見。
相生相存,故無則同亡。
太生陰陽二氣,生同生,亡同亡
終歸其無,后化混沌,又化玄冥
恩怨情仇,是非對錯,得到真的快樂嗎?失去真的痛苦嘛!不要留起表面,觀察實物的本質,心同道,道同天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