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規則:我們依之生存的歷史
最新章節:
譯后記
在《規則》一書中,歷史學家洛林·達斯頓追溯了規則在西方傳統中的發展,并展示了規則從古代到現代的演變過程。通過法律論文、烹飪書、軍事手冊、交通規則和游戲手冊等大量案例,達斯頓證明,盡管規則的多樣化內容令人眼花繚亂,但它們采取的形式卻出人意料地少而持久。達斯頓揭示了三種經久不衰的規則:計算和測量的算法、治理的法則和教學的模型。她生動地說明了規則是如何變化的——靈活的規則是如何變得僵硬的,反之亦然,以及曾經令人討厭的規則是如何成為日常規范的。規則幾乎存在于每一件你能想象到的事情中:從細致的規章制度到自然法則。達斯頓在這些多樣性之下探究規則什么時候起作用,什么時候不起作用,以及為什么一些關于規則的哲學問題像哲學本身一樣古老,而另一些則像計算機一樣現代。
目錄(5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插圖目錄
- 致詞
- 第一章 導論:規則秘史
- 一、走進一部隱秘的歷史
- 二、既是范式又是算法的規則
- 三、普遍性與特殊性
- 四、讓歷史來證明
- 第二章 古代規則:直尺、模型與法律
- 一、三個語義群
- 二、阿比即規則
- 三、模仿模型
- 四、小結:介于“學”與“術”之間的規則
- 第三章 藝術規則:手腦并用
- 一、長腦子的手
- 二、粗放型規則
- 三、戰爭規則
- 四、廚藝秘籍
- 五、小結:瞻前顧后、左右逢源
- 第四章 機械計算之前的算法
- 一、課堂
- 二、什么是算法?
- 三、無需代數的通用性
- 四、計算機出現之前的計算
- 五、小結:細密型規則
- 第五章 計算機時代的算法智能
- 一、機械遵循規則:巴貝奇與維特根斯坦
- 二、“先有組織,再有機械化”——人機工作流
- 三、機器思維
- 四、算法與智能
- 五、小結:從機械智能到人工智能
- 第六章 規則與規章
- 一、法則、規則與規章
- 二、規則失效500年:時尚之戰
- 三、不守規則的城市:啟蒙運動時期巴黎的街道治安
- 四、太成功的規則:該如何寫,不該如何寫
- 五、小結:從規則到規范
- 第七章 自然法與自然律
- 一、萬法之法
- 二、自然法
- 三、自然律
- 四、小結:普遍合法性
- 第八章 變通或破壞規則
- 一、限度
- 二、決疑術:疑案與良知
- 三、衡平:當法律不公正的時候
- 四、例外狀態與特權:法治與人治
- 五、小結:規則與例外誰先出現?
- 結語:“違規光榮”
- 致謝
- 參考文獻
- 檔案資料
- 出版文獻
- 譯后記 更新時間:2024-12-16 16:51:20
推薦閱讀
- 我們去往何方:身體、身份和個人價值
- 云南三村
- 人文素養
- 快速城市化的動力機制與應對策略
- 優雅的相遇
- 巖波新書精選09:逆說美國的民主
- 社會心理學(第三版)
- 病患悖論:為什么“過度”醫療不利于你的健康?
- 國家認同建構:基于民族視角的考察
- 北京:看不見的水荒
- 入場藝術品收藏(知乎「一小時」系列 HOUR:017)
- 社會調查方法
- 澳門世遺·世史洪流:澳門歷史建筑散步〔修訂版〕
- 重新思考衰老
- 電視知識分子
- “北京+20”: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
- 新中國農村人口政策及其演變
- 似曾相識:內隱結構的熟悉性再認
- “中國夢”:浙江青年的認知與踐行
- 余江克難:闖過農村產權改革的深水區
- 城變:城市如何改變世界
- 社會與政治運動講義
- 青少年手機依賴的機制及干預對策研究
- 國際化與社會轉型:中國的教育、文化交流與社會治理
- 社會五行綱要
- 開放式創新、動態能力與創新績效的關系研究
- 北京的人口、社會階層與空間結構
- 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進展評估
- 新時期殘障人口發展與問題研究
-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社會治理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