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思維啟蒙系列(套裝13冊)
最新章節:
注釋
世界為什么是現在這個樣子的?我們為什么存在?凡事皆有因還是一切皆偶然?哲學家和神學家為此爭論了上千年。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一系列出人意料的科學發現表明,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偶然”塑造的世界中。偶然性是如何塑造這個世界和人類自身的?在《進化的偶然》一書中,進化生物學家肖恩·卡羅爾從古生物學、地質學、進化生物學、基因科學等眾多領域的全新發現入手,結合宏大至小行星撞擊地球,微小至基因突變的眾多妙趣橫生的實證,向你展示“偶然”的強大造物之力。與此同時,卡羅爾剝繭抽絲地論證困擾達爾文的問題“突變和自然選擇,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發明者”,并幫助你厘清突變、自然選擇、適應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在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多姿多彩的生命形態,包括人類自身,原來全都是“偶然”的杰作。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所處的世界也是偶然形成的。
目錄(303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進化的偶然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獻給
- 引言 偶然帶來的麻煩
- 第一部分 無生命世界的偶然事件
- 第1章 一切意外的母親
- 第2章 暴脾氣的野獸
- 第二部分 生命內部世界的偶然事件
- 第3章 自然選擇的青睞
- 第4章 偶然,隨機發生的意外
- 第5章 被偶然統治的美麗錯誤
- 第三部分 個人化的偶然事件
- 第6章 一切母親的意外
- 第7章 一系列不幸事件
- 后記 關于偶然的對話
- 致謝
- 參考文獻
- 推薦書目
- 注釋
- 藍圖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贊譽
- 推薦序一 遺傳既貢獻了你不齒的,也貢獻了你贊美的
- 推薦序二 社會為何非得是這樣的
- 前言
- 插圖
- 第1章 好社會的八大特征
- 第2章 自然實驗下的小型社會
- 第3章 有意設計下的小型社會
- 第4章 人工社會實驗下的小型社會
- 第5章 文化與生態環境塑造下的婚姻制度
- 第6章 配對結合的起源
- 第7章 動物朋友
- 第8章 友誼與社會網絡
- 第9章 人類社會與動物社會
- 第10章 基因的影響
- 第11章 基因與文化
- 第12章 進化的弧線一直是向善傾斜的
- 致謝
- 圖表說明
- 注釋
- 譯者后記
- 注釋
- 當下的啟蒙:為理性、科學、人文主義和進步辯護
- 版權信息
-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 世界頂尖語言學家和認知心理學家
- 勇敢為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薩默斯辯護
- 當代偉大思想家
- 獻給
- 前言 我為什么寫這本書
- PART Ⅰ 啟蒙運動
- 01 勇于運用自己的理智
- 02 熵、進化與信息
- 03 反啟蒙
- PART Ⅱ 進步
- 04 進步恐懼癥
- 05 壽命
- 06 健康
- 07 食物
- 08 財富
- 09 貧富差距
- 10 環境
- 11 和平
- 12 安全
- 13 恐怖主義
- 14 民主
- 15 平權
- 16 知識
- 17 生活質量
- 18 幸福
- 19 對人類生存的威脅
- 20 進步的未來
- PART Ⅲ 理性、科學和人文主義
- 21 理性
- 22 科學
- 23 人文主義
- 致謝
- 注釋
- 參考文獻
- 譯者后記
- 注釋
- 表象與本質
- 版權信息
- 贊譽
- 獻給
- 推薦序 跨越“表象”的人類思維“本質”
- 中文版序 這本書是如何翻譯成中文的
- 序言 這本書是如何寫成的
- 引言 類比,人類認知的核心
- 1 詞語的召喚
- 2 短語的召喚
- 3 隱秘類比的海洋
- 4 抽象過程與內部范疇滑動
- 5 類比如何操縱我們
- 6 我們如何操縱類比
- 7 樸素類比
- 8 驚天動地的類比
- 結語 范疇化和作類比就是一回事兒,它們是人類認知的核心
- 注釋
- 參考文獻
- 致謝
- 譯者后記
- 注釋
- 性的進化
- 版權信息
- 獻給
- 前言 基因的未解之謎
- 01 最怪異的性行為
- 02 兩性之戰
- 03 奶爸為什么沒有奶
- 04 錯時之愛
- 05 男人有什么用
- 06 以少勝多
- 07 廣而告之的真相
- 注釋
- 創造的本源
- 版權信息
- 插圖
- 一 創造從何而來
- 1 創造是什么
- 2 篝火,開啟創造的契機
- 3 語言,創造的真正源泉
- 4 嶄新的原創方式帶來創新
- 5 審美驚喜, 標志性特征觸發感悟
- 二 什么阻礙了創造
- 6 人類極端中心主義
- 7 重科學而輕人文
- 三 什么促進了創造
- 8 終極因: 人類通過思考來實現生存
- 9 基巖: 科學與人文融合的三種方式
- 10 突破: 人類物種變得越來越統一
- 11 遺傳文化: 基因與文化協同進化的獨特模式
- 12 天性: 四個層面的改變釋放創造力
- 四 自然給創造靈感
- 13 自然為母: 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 14 獵者凝神: 天人合一的極樂境界
- 15 花園繁盛: 人類追尋的精神家園
- 五 科學與人文的融合
- 16 借助隱喻: 施展語言的魔法
- 17 尋找原型: 人類共同情感的基礎
- 18 探索荒島: 發掘相融的創造力
- 19 運用諷刺: 贏得思想的勝利
- 20 重振哲學: 迎接第三次啟蒙
- 參考文獻
- 注釋
- 半個地球
- 版權信息
- 插圖
- 前言
- 第一部分 我們面臨的問題
- 01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 02 人類需要生物圈
- 03 繽紛的生命
- 04 犀牛的挽歌
- 05 現代啟示錄
- 06 我們形同上帝嗎
- 07 滅絕緣何加速
- 08 氣候變化的沖擊
- 09 最危險的世界觀
- 第二部分 我們生活的世界
- 10 保護的科學
- 11 上帝的物種
- 12 未知的生命之網
- 13 迥異的水下世界
- 14 不可見的王國
- 15 生物多樣性最佳地點
- 16 重述歷史
- 第三部分 我們的解決之道
- 17 覺醒與頓悟
- 18 修復與重建
- 19 拯救生物圈
- 20 瓶頸與障礙
- 21 荒野之地,正是孕育人類的家園
- 參考文獻
- 附錄一
- 附錄二
- 譯者后記
- 注釋
- 人類存在的意義
- 版權信息
- 第一部分 我們存在的理由
- 01 何謂“意義”
- 02 解開人類之謎
- 03 我們的內心沖突
- 第二部分 知識大融通
- 04 新啟蒙運動
- 05 人文科學的重要性
- 06 社會演變的驅動力
- 第三部分 人類之外的世界
- 07 迷失于信息素世界
- 08 超個體
- 09 為何微生物統治了宇宙
- 10 外星人的肖像
- 11 生物多樣性的崩塌
- 第四部分 心靈的幻像
- 12 本能
- 13 宗教
- 14 自由意志
- 第五部分 人類的未來
- 15 在宇宙中孤獨并自由著
- 附錄 廣義適合度理論的缺陷
- 譯者后記
- 注釋
- 如何解決復雜問題
- 版權信息
- 前言 景觀思維:關于創造力的新科學
- 第一部分 生物進化中的三大力量
- 第1章 適合度景觀:生物進化是一場征服景觀高峰的壯麗旅程
- 第2章 力量一:自然選擇
- 第3章 力量二:遺傳漂變
- 第4章 力量三:基因重組
- 第二部分 如何應用生物進化的力量解決復雜問題
- 第5章 能量景觀:寶劍是如何鑄成的
- 第6章 方案景觀:如何解決旅行推銷員問題
- 第7章 思維景觀1:畢加索名畫《格爾尼卡》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 第8章 思維景觀2:如何激發創造性思維
- 第9章 教育景觀:如何培養創造性人才和建立創造性組織
- 后記 景觀,不僅僅是隱喻
- 注釋
- 人人都該懂的批判性思維
- 版權信息
- 前言 邏輯是最強有力的結構
- 引言 做一名批判性思考者
- 01 什么是論證
- 02 直言三段論
- 03 語句邏輯
- 04 非形式論證的評估
- 05 立場
- 結語 批判性思維的作用
- 練習答案
- 術語清單
- 快速參考
- 注釋
- 心智探奇
- 版權信息
- 前言 心智計算與自然選擇, 解開心智之謎的兩把鑰匙
- 第一部分 心智理論的前世今生
- 01 心智是什么
- 02 心智計算理論
- 03 自然選擇理論
- 第二部分 心智的4大能力
- 04 心智能力1:視覺感知
- 05 心智能力2:推理
- 06 心智能力3:情感
- 07 心智能力4:社會關系
- 結語 活出生命的意義
- 譯者后記
- 注釋
- 我們賴以生存的意義
- 版權信息
- 獻給
- 推薦序一 所有思考都與我們的身體緊密相連
- 推薦序二 具身模擬,自然語言實現飛躍的關鍵
- 譯者序 期待具身模擬假說帶來自然語言理解的飛躍
- 01 北極熊的鼻子 具身模擬,正在讓我們持續制造意義
- 02 把注意力集中在球上 默想,以無意識模擬想象
- 03 別想那只大象 心智之眼,視覺與理解密不可分
- 04 超越巔峰 多模態視角,超越沉浸式體驗者視角
- 05 不止字詞那么簡單 語法,讓我們不假思索地將信息整合到一起
- 06 時光飛逝如箭,果蠅喜歡香蕉? 小結模擬,還原符合事實的正確意義
- 07 冰球選手知道什么 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認知意義源頭
- 08 失落于翻譯 語言文化,要認識一種語言就要用這種語言表達
- 09 不斷敲進你的腦袋 隱喻模擬,為意義賦予意義
- 10 當我們把豬的翅膀捆起來時 植入干擾,具身模擬究竟是否有效
- 11 創造像我們一樣聰明的機器 自然語言,不做模擬也可以繼續制造意義
- 后記 為什么你做不到邊從100倒數到1,邊記住一個新電話號碼
- 致謝
- 注釋
- 人類起源的故事
- 版權信息
- 獻給
- 大衛·賴克
- 贊譽
- 推薦序一 古DNA——聽DNA說前世今生
- 推薦序二 令人拍案叫絕的書
- 中文版序 古DNA即將解開東亞人類歷史之謎
- 引言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 第一部分 人類的歷史深處
- 01 我們是誰
- 02 尼安德特人
- 03 丹尼索瓦人
- 第二部分 人類的演化之路
- 04 “幽靈人群”
- 05 現代歐洲的形成
- 06 碰撞中誕生的印度
- 07 追尋美洲原住民的祖先
- 08 東亞人的基因組起源
- 09 不可或缺的非洲人類史
- 第三部分 顛覆性的基因組
- 10 基因組中的不平等
- 11 基因組中的種族和身份
- 12 古DNA的未來
- 致謝
- 圖片注釋
- 正文注釋
- 譯者后記
- 出版說明
- 注釋 更新時間:2022-08-29 11:32:51
推薦閱讀
- 植物的運動本領
- 我的第一本趣味生物書2
- 神奇的連接組:你的大腦可以改變
- 鄱陽湖濕地植物對重金屬的轉運機制研究
- 中國常見野花200種原色圖鑒
- 物種起源
- 動物思維
- 昆蟲記
- 生命是什么:40億年生命史詩的開端
- 35億年的生命物語
- 天目山動物志(第七卷)
- 常見植物識別速查圖譜
- 圖解人體
- 世界植物文化史論
- 130種美鳥彩圖館
- 秦巴山區植物保護技術
- 人人都該懂的科學新技術書系(10冊)
- 盲眼鐘表匠
- 淡水沉積物孢粉圖譜
- 南海動物(南海知識叢書)
- 昆蟲記
- 中國藥用植物(七)
- 發現植物:好看的植物
- 文化偉人代表作圖釋書系:自然史
- 圖說趣味科學童話·親近動物:生存的本領
- 醒來的森林(英文版)
- 珍貴的海洋活化石
- 觸目驚心的海洋毒物
- 愛德華·威爾遜文集(套裝共6冊)
- 基因組:人類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