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馬爾克斯的憂傷:小說精神與中國氣象
最新章節:
文后
本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從托爾斯泰、加繆、馬爾克斯、略薩、大江健三郎等人的創作和文學理論入手,結合中國文壇當下莫言、余華、閻連科、陳忠實等人的創作,深入闡述了“小說對自由的召喚”、“小說的反叛精神”、小說中現實與虛構的關系、小說的情欲書寫、小說的邊緣意識等小說敘事和寫作的核心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第二部分從小說的文體、觀念等入手,選取了現當代重要的作家作品,深入分析了沈從文、賈平凹、浩然、劉玉民、余華等人創作中文體、觀念和敘事問題。第三部分從文學譜系、版本、地域文化等入手,選擇了當代文壇的經典文本,分析了《創業史》的文學譜系、秦腔對陜西當代小說的影響、《秦腔》的藝術問題、《白鹿原》的版本問題、《黃河東流去》與中原文化等。
目錄(30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成果
- “脫榫”時代的文學(代序)
- 小說的精神空間
- 朝向托爾斯泰的景象——論小說對自由的召喚
- “如同堂吉訶德那樣挺起長矛沖向風車”——論小說的反叛精神
- “謊言中的真實”與“真實中的謊言”——論小說中現實與虛構的關系
- 馬爾克斯的憂傷——論小說的情欲書寫
- “回到德行的時代”——論小說的道德態度
- 論小說的“邊緣意識”
- 小說的文體、觀念與氣象
- 沈從文的文體困境——從沈從文的長篇殘稿《來的是誰?》談起
- 《被開墾的處女地》在中國——傳播與影響的考察
- 《廢都》與《金瓶梅》之比較
- “怕君著眼未分明”——論葉嘉瑩先生的《艷陽天》研究
- 《騷動之秋》簡論
- 魔幻的鬼影和現實的掠影——評余華的《第七天》
- 小說的譜系、版本與地域性
- 《創業史》的文學譜系
- 秦腔對陜西當代小說的影響
- 《秦腔》的藝術問題及當下的批評危機
- 《白鹿原》的版本及修改問題
- 路遙小說的道德空間
- 《青木川》:在歷史的縫隙里窺視“土匪”的秘密
- “被懸掛起來的人”——《帶燈》與當前小說寫作
- 附錄 思想的王國,語言的石匠——關于安黎文學創作與作品的談話
- 后記
- 文后 更新時間:2020-01-09 10:06:04
推薦閱讀
- 那人那情那詞
- 《三國志辭典》研究:以地名、職官名為中心
- 《林石逸興》校注
- 蔣勛說唐詩(修訂版)
- 萬象自往還:蘇詩與蘇學
- 美得剛好:余光中漫談文藝之美
- 相思:最美詩詞中邂逅愛情
- 閑情偶寄全鑒
- 中外文學精要
- 中國文學名著導讀
- 屈賦的語言世界
- 宗教文化與唐五代筆記小說
- 韓國古典小說世界
- 中國特色的譯文讀者
- 文學或者音樂
- 我的古代文學解讀
- 嘯天說詩六:只留清氣滿乾坤
- 書文化九講
- 三國演義的前世今生(古典新知)
- 優美與危險
- 名家解讀古典名著·話本與文言小說(下)
- 世界古代經典作品賞析
- 但為君故吟至今:唐風宋韻里的暖男寫意
- 夢演紅樓:《紅樓夢》之夢的神話原型研究
- 讀懂東坡:意公子解析+東坡作品集
- 當徐志摩遇見納蘭容若
- 紅樓十二層:周汝昌妙解紅樓
- 親歷文壇五十年
- 跟毛澤東讀二十四史
- 《慈湖詩傳》:心學闡釋的《詩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