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妙法蓮華經玄義
免費

二十卷。唐釋智顗撰。《妙法蓮華經玄義》亦稱《法華經玄義》略稱《法華玄義》這是天臺宋評釋《妙法蓮華經》題名的主要著述為天臺三大部之一。是由智口授,弟子灌頂隨聽隨記整理成書。玄義以五章敘經,即:一法喻為名,二實相為體,三一乘因果為宗,四斷疑生信為用,五無上醒開為教相。然后以七番共解,五重別說,釋五章義。七番是:標章、引證、生起、開合、料簡、觀心、會異。五起有: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釋名中先釋法字,次釋妙字。廣明佛本跡各具十妙,廣明因緣四諦二諦三諦一諦之境。辨體中開列七條,明宗分為五別。使法華經解、意足字美。從此結束了“齊梁之際,……盛演法華。立言判教,一音四相之說,四時六宗之談,眾旨紛紜,相傾相奪。南三北七,競化當時的局面。智以智論為指南,以涅槃為扶疏,引方等以增信,集經論以助成。觀心為經,諸法為緯。盛破光宅法云師義記,偏難四宗。遂使余家望風而靡,進退失據。可以說它是天臺宗對于全佛教的概論,可稱為以往中國佛教學人卓越的研究成果。在中國佛教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注釋本書的有唐湛然的《法華玄義釋簽》二十卷,宋法照的《法華經玄義讀教記》五卷,宋從義的《法華玄義補注》三卷。本書節本有明傳燈的《法華經玄義輯略》一卷,智旭的《法華經玄義節要》二卷。此外還有與此有關的撰述,如唐湛然的《法華經玄義科文》五卷,宋善月的《法華大部妙玄格言》二卷,有嚴的《法華經玄義簽緣起序指明》一卷。現常見版本是大正新修大藏經本。

智顗 ·國學 ·21.2萬字

最新章節 第22章 2015-12-22 16:56:45
無異元來禪師廣錄
免費

凡三十五卷。明代僧無異元來(1575~1630)撰,法孫弘瀚、弘裕共編。清康熙十年(1671)刊行。又稱博山大艤和尚廣錄。收于卍續藏第一二五冊。本書系集無異元來禪師一代語錄之大成,內容包括無異禪師語錄序、錫類法檀序、剩錄序、禪警語序、宗教答響序、博山能仁寺等五會之語錄、茶話、普說、拈古、頌古、佛事香語、參禪警語、開示偈、凈土偈、宗教答響、宗說等錫、書、啟、序、壽言、挽辭、博山和尚傳、塔銘及序等。其中,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五所收之宗教答響,又稱博山大師宗教答響,系集無異元來回答學人諸士之種種質問。答響之一、之二又分參悟、凈土、止觀、戒律、布施、愿力、懺悔、福報、釋疑、回向等十品。書中所收之剩錄序,剩錄,即道嵩壁如所編之博山老人剩(剩)錄六卷,相當于元來語錄之補遺,內容有上堂、茶話、頌古、偈、詩、贊等,今僅于本書卷首刊錄黃端伯所撰之剩錄序。又本書卷十三至卷十五之“參禪警語”收于卍續藏第一一二冊(而于卍續藏第一二五冊省略未收),亦收于朝鮮僧清虛堂休靜(1520~1604)所編之禪門撮要卷上。凡二卷,詳稱博山和尚參禪警語,又作博山參禪警語、禪警語、博山警語。成正編,明代神宗萬歷三十九年(1611)刊行。輯錄示初心做工夫警語、評古德垂示警語、示疑情發不起警語、示疑情發得起警語、示禪人參公案警語、示參禪偈十首等。

佚名 ·國學 ·21.1萬字

最新章節 第39章 募刻祖翁異和尚廣錄序 2015-12-27 01:02:34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州市| 望谟县| 高碑店市| 九台市| 秦安县| 台南县| 永州市| 略阳县| 太仆寺旗| 南岸区| 新绛县| 和田市| 漾濞| 正镶白旗| 句容市| 永寿县| 石景山区| 义乌市| 邻水| 昌图县| 简阳市| 阳原县| 禄劝| 安义县| 垣曲县| 达日县| 千阳县| 白玉县| 辛集市| 黑河市| 永康市| 南岸区| 阿城市| 济南市| 渭南市| 根河市| 山阳县| 五华县| 沧源| 桑植县| 敖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