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包孝肅奏議
免費

一題《孝肅包公奏議》。北宋包丞撰。10卷。治平二年(1065)由包拯門人張田編次。分應詔、致君、任相、擇官等30門,凡171篇,多是針對時政提出的主張和建議,是包拯思想的集中體現。體現其政治思想的有《仁宗皇帝開天章閣親制策問》之對策、《七事》、《論大臣形跡》、《論冗官財用》、《論取士》等篇,針對時弊,切中要害。而《論詔令數改易》、《請絕內降》等篇集中反映其法律思想,提出了“法存畫一,國有常格”,方能取信于民,執法要公正公平。他希望統治者能愛民,以民為本,故上《請罷天下科率》、《請放欠》等篇,以期減輕人民負擔。針對當時邊備,他上《治邊將》、《請擇探候人》、《請發支汴河糧綱往河北》等篇,從實際出發,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和措施,反映出其對邊患的殷憂與關注,體現了他的國防思想。《包孝肅奏議》不僅是研究包拯思想的基本史料,也是研究宋代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文獻。張田10卷本傳至南宋初年,汪應辰因不滿張本“其事之首尾,時之先后,不可考也”,故對其進行了箋注。張本和汪本的原本均已失傳,今存最早的是明正統元年(1436)合肥方氏刊本,即出自張田本系統。1963年中華書局的《包拯集》即在張田本基礎上整理而成,并輯錄了兩篇佚文。1989年黃山書社的《包拯集編年校補》在現存各種版本的基礎上,增輯佚文15篇,對各篇章奏逐一考辨系年,分為4卷,是目前較好的本子。

包拯 ·國學 ·9.5萬字

最新章節 第28章 2015-11-09 17:53:21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
免費

十二卷。唐代釋道宣撰。《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作于武德九年(626),貞觀四年(630)重修。古本作三卷,共三十篇。卷首有自序及十門括例,初卷有十二篇,中卷有四篇,下卷有十四篇。所述內容以方軌行事為核心。四分以明戒義,遵成實論而論戒體,依大乘教而立終極。于諸部律外,廣引大小乘經論,判示違戒處理之輕重。所謂刪繁,是指一事之下,諸師說法不一,紛紜復呈,則一律刪略,只存文證。所謂補闕,是指舊說舊義不合時宜,糾偏補缺。如行事鈔中收入的梁武帝出要津儀,靈谷寺誥,均為佚典,由此收載才得以保存下來。對愚師妄引偽經,行事違反律文,則給予明辯嚴斥。中卷釋戒相篇中,盜戒的解釋最為詳細。此行事鈔是南山派律宗最重要的典籍之一,故有人贊揚它是“肥終南揚律藏,刪繁補闕異群宗”(《續修四庫全書提要》)。直到現在仍為《四分律》宗人所宗奉。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后人為本書作注釋的極多。見于《行事鈔諸家記標目》的有六十二家,現存的有以下幾種:一,《四分律鈔批》十四卷,唐大覺撰。二,《四分律行事鈔搜玄錄》二十卷,唐志鴻撰。三,《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二十卷,后唐景霄撰。四,《四分律行事鈔科》三卷,宋元照撰。五,《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十二卷,宋元照撰。六,《四分律行事鈔評集記》十四卷,澄淵撰。以上所注,以元照《資持記》最為精到,受到學界公認。1686年日本僧人慈光、瑞芳二人將《資持記》編于《行事鈔》文下,將元照《科》文系于其上,題名《三籍合觀》。分為四十二卷。現有天津刻經處刻本。

道宣 ·國學 ·13.6萬字

最新章節 第33章 2015-12-26 22:05:07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景山区| 乐亭县| 囊谦县| 福鼎市| 丰县| 依兰县| 九龙城区| 巴南区| 涡阳县| 万年县| 寻甸| 长沙县| 西平县| 望都县| 集贤县| 五家渠市| 江安县| 华安县| 榆林市| 抚远县| 上饶市| 肇庆市| 吕梁市| 沅陵县| 商水县| 萨嘎县| 体育| 宁安市| 浙江省| 彭州市| 手游| 嵩明县| 同心县| 新绛县| 阳高县| 阳泉市| 荣昌县| 麻江县| 潮安县| 安平县| 青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