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者從二十余年監獄警察的監管實踐出發,從具體的問題出發,展現高墻之內刑與罰的真實世界。本書認可刑罰源于“報應刑”思想,認為改造應著眼于罪犯回歸社會之后。監獄警察的職責是執行國家刑罰,手中的絕對權力是看管看押,法定的利器是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同時作者認為:減刑是原判刑罰在實際執行中的“打折”;以假釋代替減刑讓罪犯在希望中改造是大勢所趨;暫予監外執行有監獄甩負擔的嫌疑,祭出的確是“人道主義”關懷的旗幟。
陳國華 ·刑法 ·14.6萬字
本書是《刑事責任論》的修訂版,從刑事責任的構造出發,深入剖析了刑事義務的產生根源及其社會存在,明確了刑事責任的歸責要素,以及刑事負擔的實現。從而完成了作者關于刑事責任產生到確定、實現的理論論證。《刑事責任論》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出版后為學界廣為推崇,認為其標志著中國刑法從以犯罪構成為根據的刑事責任向以主觀可譴責性為內容的責任主義的轉變。
馮軍 ·刑法 ·24.9萬字
近年來,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呈現高發態勢。此類犯罪案件所涉及的當事人人數眾多,證據繁雜,被害人經濟損失慘重,屬于一種大規模訴訟案件或復雜訴訟案件。本書通過實證研究,在分析涉眾型經濟犯罪基本特點的基礎上,提取了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在審判程序中所存在的當事人程序保障不足的四類現象,以復雜訴訟形態下的被告人、被害人權利保障為視角,分別對該四類現象做了具體闡釋,提出了程序保障的具體建議。
李曉 ·刑法 ·16.1萬字
本書從社會變遷的角度,立足新時代中國實踐的刑法理論自覺,對近二十年來我國刑法學和刑事司法的一些重要發展和熱點、焦點問題進行了系統性提煉和深入探討,主要內容包括:少年刑法的基本立場、人工智能的刑事可罰性、刑法的民法化、特赦制度的三重視角、托幼機構虐童司法疑難分析、《刑法修正案(九)》視角下刑法與反恐法的銜接、互聯網金融犯罪、內幕交易和泄露內幕信息罪、貪污受賄犯罪終身監禁等。在某種程度上,本書是對我國刑法學研究的一個階段性總結,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指導意義。
姚建龍 ·刑法 ·29.7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釋法典”是中國法制出版社集數年法規編撰經驗,創新出版的大型實用法律工具書,涵蓋相關領域重要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司法解釋以及法律法規規章的適用解釋及函復。全面反映近年來國家大規模法律文件清理工作的成果,收錄經提煉的法律流程圖、訴訟文書、糾紛處理常用數據等內容,幫助讀者大大提高處理法律事務的效率,對重難點法條進行條文注釋,幫助讀者理解和把握法律規定的精髓。收錄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及其他權威出版物、各高級人民法院判決公布的典型案例,全面展示解決法律問題的實例。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刑法 ·88.9萬字
本書通過對實際案例的案情分析、裁判要點、爭辯焦點進行分析,研究、總結了走私普通貨物罪中的若干問題、單位走私犯罪中的若干問題研究、海關人員走私犯罪與放縱走私罪、走私犯罪中原因自由行為的可罰性基礎、“水客”走私犯罪中的若干問題研究、復合法益鏈條的優先保護、走私彈藥罪中的若干問題。
黨世強 洪蜀亮 ·刑法 ·22.5萬字
死刑改革是當代中國法治領域最受關注的重大現實問題之一,關乎國家法治的進步和社會文明的發展。本書論述了中國死刑改革的路徑、步驟與前景,死刑觀念,死刑民意,死刑政策,死刑司法控制,死刑適用標準,若干重點犯罪死刑的控制或廢止,以及國際社會和代表性國家死刑限制與廢止趨勢對中國的影響等重要問題,反映了作者近年來持續關注中國死刑改革問題的主要學術軌跡。對死刑改革的學術研究暨法治實踐有參酌價值。
趙秉志 ·刑法 ·80.2萬字
本書根據國務院、國土資源部等頒布的各項法規、政策性文件,結合實務操作的需要,對我國現行有效的刑事法律、政策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通過合理的分類方便讀者檢索與應用。
中國法制出版社 ·刑法 ·55萬字
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了《關于第三十條的解釋》、《關于第一百五十八條、第一百五十九條的解釋》、《關于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解釋》、《關于第三百四十一條、第三百一十二條的解釋》。
中國法制出版社 ·刑法 ·11.9萬字
本書在強調社會和司法背景的情況下,通過對熱點案件的觀點爭議分析以及對一些刑事判決書的實證分析來找出刑事案件裁判中存在的問題,包括事實認定、規范尋找、判決書論證等存在的問題,從宏觀角度提出刑法適用的一些理念。
任彥君 ·刑法 ·19萬字
本書是結合刑事政策學的最新發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對第一版的全面修訂。作者嘗試與國際上通行的刑事政策理論接軌,在反思與評析我國刑事政策學領域的相關觀點的基礎上,系統論證刑事政策學的概念、理論體系、學科性質、發展脈絡、研究方法等,其邏輯起點在于對刑事政策定義、刑事政策分類、刑事政策體系的精深研究。刑事政策的根基是刑事政策存在的根據;刑事政策的基本觀念構筑了刑事政策的多維空間;刑事政策學中的基礎理論又是研究刑事政策學不容忽視的前提條件。對實然宏觀與微觀刑事政策與應然宏觀與微觀刑事政策的闡述豐富與完善了本書的學科內容與內在結構。
李衛紅 ·刑法 ·35.7萬字
本書超越死刑實體控制與程序控制的傳統研究框架,提出了死刑證據控制研究的新視角。通過創設沉沒證據理論、證據人文理論和證據圖景理論等新理論,開辟了我國死刑證據控制研究的新方向,充實了死刑控制理論的發展,為刑事訴訟法學與證據法學理論的發展作出了增量貢獻;通過創建DNA強制鑒定規則、證明標準分層設置制度和多元化證明責任制度等新制度規則,不僅助推了我國死刑控制立法的完善,也豐富了我國證據制度內涵。本書的理論制度研究有效踐行了法學與相關學科的跨學科研究范式,有助于推進證據法學的學科建設。本書的對策研究能夠有效指導司法實踐,控制死刑的適用。本書的研究順應了“限制與廢止死刑”的世界性趨勢,符合我國尊重與保障人權的憲法性要求,應和了黨的十八大報告、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有關“公正司法、加強人權保障”的法治精神。
呂澤華 ·刑法 ·24.6萬字
本書特點:收錄全面:收錄了各部門法領域現行有效的常用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司法解釋,同時收錄大量指導性案例,絕大多數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編排合理:含民事、刑事、合同、物權、行政、婚姻家庭、勞動爭議、工傷賠償、公司證券、道路交通、土地承包、建設工程、醫療糾紛、人身損害賠償、房屋拆遷與征地安置補償共十五分冊,按照各分冊的特點精心梳理,科學編排,兼顧法律體系與司法實踐的需要,力圖做到簡明易用,一目了然。權威實用:作為國家法律、行政法規標準文本的權威出版機構,我社具有法規編纂的專業經驗,并在實用法律工具書的編纂方面位居同類專業出版機構的前列。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中所精選的案例,為最高人民法院正式選編的各級人民法院適用法律和司法解釋審理各類典型案件的裁判范例,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實用價值。
中國法制出版社 ·刑法 ·28.5萬字
定罪和量刑是刑事審判的兩項基本內容。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定罪與量刑合二為一的程序模式,使得量刑在程序上依附于定罪過程,而不具有獨立的訴訟地位。這種定罪與量刑一體化的程序模式在司法實踐中暴露出許多問題,日益受到國內學術界、司法實務界的關注。本書以量刑程序基本理論為研究對象,通過比較研究、實證研究等方法,對量刑裁量權的控制路徑選擇、國外量刑程序模式、中國相對獨立量刑程序模式,以及量刑程序中的證據與證明、控辯關系及被害人角色等基礎理論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同時,本書從刑法、刑事訴訟法和證據法的角度研究量刑問題,為學科之間的聯系與交流提供新的平臺,并在多學科的研究體系下推動量刑問題的深入研究和量刑制度的改革。
汪貽飛 ·刑法 ·26.1萬字
本書是一本文集,收錄了作者在北京大學任教以來發表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展現了作者多年來學術研究的心路歷程與思考心得。34篇代表性論文,共分為“罪刑法定與刑法解釋”、“犯罪體系與刑法教義”、“刑事政策與出罪入罪”以及“刑罰改革與死刑控制”四編。該書的出版,一方面為讀者理解、學習作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提供了集中的材料;同時,經過梳理后的文集,也為作者自己正視、反思自己的研究,提供了機會,對進一步提升作者自己的研究,推進該學科的研究都大有裨益。
梁根林 ·刑法 ·41.6萬字
本書基本是作者21世紀發表的論文總結。在本書中,作者對中國刑法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適用性問題進行了探討。本書不僅記錄了作者在新世紀里對刑法的邊界、基礎、目的、方法、體系、謀略等方面的思考,而且針對著作權、人身權、單位犯罪、計算機犯罪、襲警問題、強制措施、跨國犯罪等一系列在新世紀中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本書是前沿性,在寫作時有關問題的解決方案都處于探討狀態之中,然而,今天,我國在解決很多問題時都采納了本書的方案或者是沿著符合本書建議的路線來發展的。這說明,本書中的論證,雖然在具體方案上看已經成為歷史記錄,但是,在思想路線和思維方式上,仍然具有重要的學術參考或者指導意義。作者在本書各篇文章中闡述的對刑法的理解,也就表現出作者對理想刑法的追求。這種追尋刑法理想的努力,正好是我國刑法學界在這個時代的一個典型表現。本書約為30萬字。
王世洲 ·刑法 ·50.7萬字
本書以中國的死刑文化為背景,擷取同死刑存廢直接相關的十個論題,從理論與現實、觀念與制度、政策與法律、立法與司法、實體法與程序法的不同視角,盤究死刑。前幾題從應然的角度,通過對馬克思的人學思想、人的生命價值、人道主義、死刑效用以及犯罪原因等研究,論證了死刑的非理性、不公正性,后幾題從實然的角度,立足于我國的現實狀況,通過對死刑政策、死刑罪名、死刑執行以及司法程序等研究,論述了以廢除死刑為目標的嚴格限制死刑的具體設想。
張文等 ·刑法 ·17.1萬字
本書選擇以刑法領域中最古老的罪名之一:殺人罪作為研究對象,對清代故意殺人罪做了全面的梳理,通過作者的研究,我們既可以了解我國傳統法典中有關故意殺人的立法以及律學家的相應解釋,同時通過該書中古今中外有關理論的對比,我們也可以審視現行立法的優劣之處。
閔冬芳 ·刑法 ·16.6萬字
本書立足于中國刑法第25條第2款關于共同過失犯罪的規定,肯定了共同過失犯罪存在的意義并區分其存在的各種類型,在此基礎上分別探討了過失共同正犯、過失教唆犯、過失幫助犯、過失同時犯在刑法意義上的責任歸屬及其根據。在風險社會的今天,過失犯罪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狀態,公害事件、食品安全、大型責任事故、火災頻繁發生,本書以這些真實案件為素材,探討解釋論在司法實踐中的運用。
李世陽 ·刑法 ·22.4萬字
本書主要是對危害國家案、危害公共安全案中的各具體罪名的概念、立案標準、定罪標準、證據參考標準、量刑標準、法律適用等六個方面根據最新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進行全面的解析和闡釋,從而為公安部門立案提供參考,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
《最新執法辦案實務叢書》編寫組 ·刑法 ·43.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