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書匯集了豐富的博物學知識,極具代表性地展示出當時學者(包括科學家與自然哲學家)關注與討論的問題,其中不乏深刻的洞見。該書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談論天體、原素、天體現象、化石、植物、動物(包括蟲魚鳥獸)的構造等;第二部分進一步詳細論述地球的構成及其形狀、運動方式等,以及人類與其他動物令人驚嘆的身體結構及世代繁衍方式,并就某些特定的異議作答。
(英)約翰·雷 ·百科知識 ·19萬字
在這本書中,作者帶著我們去探討在宇宙學、數學、動物學、醫學、音樂、藝術、語言以及文學里的501個謎題。這些謎題不僅僅是我們回答不出的問題,威廉·哈特斯頓同時試圖在書中用充滿趣味性的語言解釋為什么我們回答不出這些問題,其中包括:什么是暗能量?色彩是我們大腦的制作出來的嗎?恐龍的壽命有多長?是誰發明了錢幣?人類已經停止進化了嗎?是誰摧毀了獅身人面像的鼻子?……讀罷本書,你會發現世界上還有更多我們不知道的事這回事已經不會讓你驚訝了。這本書只是為你開啟探索世界的一把鑰匙,通過它打開求知心的大門,無窮無盡的新世界就在你的面前。
(英)威廉·哈特斯頓 ·百科知識 ·19.5萬字
“特別會講故事的國博講解員”河森堡原創科普故事集。“冷山大學”里的高冷教授“荒白”與痞子少年“秦子”,一對“被命運綁在一起”的師徒,30場關于宇宙、歷史、人生、自我等宏大命題的認知思辨之旅。若你曾思考一些旁人很少想到的問題:比如“人類花大價錢探索太空有什么意義?”比如“我們讀書、我們追尋詩和遠方,有什么價值?再比如“研究甲骨文到底有什么用?”“我們為什么一定要學數學?”……從教授和年輕人的故事里,你可能不會得到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卻能從中看到現象背后的本質聯系,重新思考前行的方向。他們用30場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對話,把自然科學、歷史人文、社會生活與哲學思辨等多個領域的知識串成“星座”,將答案落腳在“此刻的我們”之上,帶領讀者重新思考知識對人類當下和未來的價值。比起知識本身,或許這本書更能讓你獲得一種將多學科交叉的信息融會貫通的意識,學會如何對我們生存的環境中的問題進行“有意義的追問”,以及如何探尋現象背后的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讓知識成為幫助我們打開視野、理解萬物、增長智慧的工具。
河森堡 ·百科知識 ·10.5萬字
為什么我們天生對世界好奇,卻逐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為什么我們樹立目標時躊躇滿志,一旦開始努力,就立馬進入“玩——看手機——玩”的無限循環?怎樣才能從一個空有上進心的人,變成行動上的巨人?在《懶惰腦科學》中,作者結合腦科學的前沿研究成果,對以上問題給出了答案。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為了維護身體的運作,大腦會避免積極思考,開啟自動節約能量的潛在機制,這影響了我們的日常行為。懶非我所愿,是大腦天生愛偷懶。無意識的懶惰選擇,是自然進化的結果。在本書中,作者建設性地提出了應對懶散天性的實用方法,利用大腦天性,激發內在動機,幫助讀者戰勝內在的健忘、焦慮、混亂、拖延,快速行動,高效學習。
(法)鮑里斯·薛瓦勒 馬修·博伊斯岡蒂埃 ·百科知識 ·5.4萬字
你真的什么都懂嗎?我們每天遇到的那么多問題,應該怎樣解決?大量的信息撲面而來,到底應該怎樣辨別真假?這是很正經很有用的雜學知識,不但能解答你從早到晚遇到的各種問題,更能讓你學會正確的思考方式和尋找答案的方法說出來你別不信,再稀奇古怪的問題也有個科學的答案!“智商和情商哪個更重要?我們需不需要關心全球變暖?年年都是難畢業季——找工作的科學。輕斷食:吃不飽飯還能長壽,還真有這事。抑郁癥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疾病?”這是一本關心和回答我們自己身邊的疑問的書,脫胎于喜馬拉雅科學有故事欄目,選取近兩年來關注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問答整理而成。用統計學和數學、心理學等知識,分析我們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并給出明確建議。
汪詰 ·百科知識 ·11.8萬字
思維是什么?思維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對于思維問題的探索貫穿了人類的歷史,成為“人之所以為人”這一概念的關鍵環節。而在這一探索過程中,大腦的作用舉足輕重。人類大腦是宇宙中極為復雜的存在,它決定了我們是誰。但它如何運作以及為何運作,卻一直是個謎。本書是英國皇家學會圣誕講座合集,以人類思維和大腦運行方式為主題,對我們重要的器官的運作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10場跨越百年的令人神往的講座,借用一個個恰到好處、妙趣橫生的實驗,心理學、神經學和生物學領域的專家為我們展現出前沿的科技成果,揭示出一個隱秘而復雜的思維世界。
(英)凱瑟琳·德·蘭格 ·百科知識 ·6.1萬字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每時每刻都會有新的奧秘不斷地涌現:從宇宙的最初誕生至億萬年后的地球,從光怪陸離的太空星體至神秘莫測的異度空間……本書一一為您展示的100個未解之謎將充分滿足您的好奇心。
黃峻菠 ·百科知識 ·6.5萬字
通過閱讀《一生中國要去的100個地方》,大家既能到幽靜的蘇州園林去感受風花雪月,到廣漠的戈壁去體會“大漠孤煙直”的壯景;也能到美麗的萊茵河畔去悠閑地漫步,到蔚藍的地中海邊去追懷那遠逝的雅典文明:還能到冰雪紛飛的雷克亞未克去體驗愛斯基摩人的生活。到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去感受歷史的滄桑……但是無論大家感受到的是什么,這次旅行都會是一次真正的精神享受和心靈陶醉!現在就請大家打開這本書吧!讓自己的身心去做一次美麗的遠行!
黃峻菠 ·百科知識 ·9.1萬字
《教育大數據》是一本關于教育大數據是什么以及教育大數據應用的大眾科普圖書。本書專注于大數據時代的教育變革,旨在結合教育信息化2.0的具體要求,通過“理論闡釋、技術介紹、案例分析”的方式,全面介紹教育大數據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分析大數據技術發展及其對教育影響的基礎上,對教育大數據的生態體系進行深入梳理,逐步引導讀者從“教育大數據”走進“智慧教育”。本書的讀者群不僅面向教育從業者、研究員,同時也對家長和學生有一定的啟發。
李珩 ·百科知識 ·8萬字
我們生活在由時間構成的世界里,時間深植在我們的意識中,但我們卻看不到、聽不到、聞不到也摸不到,幾乎對它一無所知。在智慧的人類對時間的認知過程中,時間留下了太多謎團:它真的會流動嗎?如果失去記憶,我們還能感受時間的變化嗎?我們有可能回到過去,改變歷史嗎?日日、月月、年年,時時、分分、秒秒,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從時間的控制到記憶的持久,從時空旅行到宇宙大爆炸之前,從生命、宇宙和萬物最終的命運到時間的虛幻和現實,全視角多方位解讀時間,講述和時間有關的歷史與科學故事。
(加拿大)丹·福爾克 ·百科知識 ·17.6萬字
孩子的科普閱讀一直是家長關注的熱點,而閱讀時間不足,如何選擇閱讀圖書,如何引導孩子閱讀……都是困擾家長的大問題。本書通過一群中小學生讀者的閱讀分享,以同齡人的視角對海洋類科普圖書進行介紹和推薦,使小讀者及家長對30多種海洋類科普圖書的內容和特點有全面的了解,解決孩子閱讀時間不足的問題。通過對本書的閱讀,讀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與需要,對海洋類科普圖書進行篩選閱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書適合中小學生閱讀,也可供學生家長及教師參考。
于秀楠主編 ·百科知識 ·5.2萬字
本書介紹恐龍時期在水中生活的恐龍的特點。講述每種能夠潛水的恐龍的歷史背景,以簡歷的形式展示每種恐龍的主要特征,還有恐龍與人的大小比例、小圖解析、恐龍的真實3D還原,及內構剖視圖。并附教課書中出現的會認的字、會寫的字,讓孩子的閱讀更方便,收獲更大
韓雨江主編 ·百科知識 ·8653字
睡眠問題非常常見。單就失眠來說,中國有45.4%的被調查者在過去一個月中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失眠(中華神經科雜志,2018,51(5):324-335.)。長期失眠會影響個體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同時增加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在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睡眠時間大大壓縮的情況下,正確的睡眠方法,能讓我們的睡眠“事半功倍”,提升工作效率,改善身體亞健康狀態。本書直擊當下人們睡不著、睡不好、睡不深的睡眠痛點,顛覆陳舊錯誤的睡眠觀念,從睡眠環境、睡眠行為、身體變化、心理情緒、藥物等日常角度入手,普及科學睡眠知識,解決國民睡眠問題。
余周偉 ·百科知識 ·9萬字
萬物有靈,一切始于大海,也終歸大海。如果說《寂靜的春天》是蕾切爾?卡遜的戰爭宣言,那么“海洋三部曲”則是她矢志不渝的孕育。“海洋三部曲”分別為《海風下》《我們身邊的海洋》《海之濱》。該系列是蕾切爾·卡遜作為海洋生物學家和暢銷書作者一生最重要及成就最高的系列作品,成書于1937-1955年的近20年時間,全套書用文學的語言將藝術般的海洋展現在了讀者面前,走進海的生命,感悟到的是科學家嚴謹的知識講述和哲學家對生命透徹的思考,這也是“海洋三部曲”能持續暢銷至今的原因。《海之濱》是“海洋三部曲”中的壓軸之作。這部作品將目光投向與人類社會聯系更加緊密的海洋與大陸的交界地帶,即我們通常理解的海濱、海岸。本書寫作回歸到海岸,主要以大西洋岸邊為背景展開的,書中用優美浪漫的語言詳細描述了生活在海濱地區的動物、植物等,以生物的視角寫作,描繪海岸大環境以及海洋生物活潑而完整的面貌,并呼吁人類社會正視和保護日益危殆的海濱生態環境。蕾切爾·卡遜在此書中寫道:“海岸是過去與未來的回聲,也是時間的回聲。滄海桑田,卻依然留下諸多痕跡。”“生命如同海洋,都擁有強大的力量,如上漲的潮水一樣勢不可擋,不回頭,也不改變路線,勇往直前。”《海之濱》出版后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30周,暢銷60余年不衰,并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題名。
(美)蕾切爾·卡遜 ·百科知識 ·13萬字
《我們身邊的海洋》是“海洋三部曲”的登頂之作,集中反映了蕾切爾·卡遜在這個領域最高的寫作成就。全書從海洋的誕生、海洋的特性和海洋與人的關系探討了環繞在我們身邊的海洋之于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重大意義。蕾切爾·卡遜在此書中寫道:“風、海和潮汐的韻動就是它們本真的樣子,如果它們能蘊含著奇跡、美和宏偉,科學會一一發現。如果這些品質并不存在,科學也不會無中生有。如果我描寫海洋的書中蘊含詩意,那也并不是我故意為之,因為沒有人能在如實描寫海洋的文字中去除詩意。”書稿已經被翻譯成世界32個國家的語言文字出版,并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持續86周,暢銷70余年不衰,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同名紀錄片獲得奧斯卡獎。
(美)蕾切爾·卡遜 ·百科知識 ·15.7萬字
《海風下》是“海洋三部曲”的開篇之作,也是蕾切爾·卡遜的第一部作品,比《寂靜的春天》早了二十年,這部充滿新鮮活力,如詩又如散文般的作品,讓我們了解大海邊緣生命的流動與循環,以及海洋、海鳥、魚類無盡的美與神秘,是海洋科普的代表性作品,堪稱海洋版的“動物世界”。蕾切爾·卡遜在此書中寫道:“海洋在人類最初站在海岸邊,滿懷驚奇、極目遠眺之前便已經存在;盡管人類王朝在不斷地興衰起落,它們卻年復一年地持續生活著,歷經了千秋萬世。這部充滿新鮮活力,如詩又如散文般的作品,讓我們了解大海邊緣生命的流動與循環,以及海洋、海鳥、魚類無盡的美與神秘。”《海風下》出版后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39周,暢銷80余年不衰。
(美)蕾切爾·卡遜 ·百科知識 ·12.2萬字
人們常說COVID-19大流行史無前例。然而,從宏觀角度來看,它與其他流行病,甚至其他疾病,以及其他壓力和創傷是相似的。事實上,每一種壓力和創傷都闡明了所有其他情況。我們處于壓力和創傷科學的尖端。在這本書中,我們指出了當前的流行病是如何與這門科學交織在一起的,既使它從中受益又對流行病有所貢獻。換言之,盡管在這場瘟疫中,每個人和社區都感到自己遭受的苦難是獨一無二的,但事實上,這些與其他地區能夠使我們集體智慧受益的苦難相重疊。在這本書中,兩位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科學家聯合起來,將他們關于壓力和創傷的知識融為一體,并應用他們目前的觀察,來了解大瘟疫。
胡安·莫伊塞斯·德拉·塞納 ·百科知識 ·2.7萬字
通過結合時髦的低碳原則和間歇性禁食,我們可以創造一張全新的藍圖,不僅可以減肥,還可以真正延壽。想象一下當你變老的時候,其實你能夠跨過所有“應該”發生在你身上的陷阱,能夠做一些不像老年人做的事情!比如攀登高峰。比如徒步穿越崎嶇的地形。比如輕松地進行徑賽!比如像我們的祖先打獵時那樣,用盡全力投擲標槍!當你學會重視身體健康,而不僅僅是隨意生活的時候,這一切都有可能做到。你的使命就是:根據你的條件,圍繞你的目標,制定一個長壽計劃聽著,你的人生屬于你。
米爾薩德·哈西奇 ·百科知識 ·8.9萬字
《小學生愛看的趣味科學啟蒙書》是一套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科學故事讀本,收錄了作者120篇與孩子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故事,按內容分為四冊,通過“科學小分隊”三人組合的科學探索故事,分冊向孩子們介紹自然與地理、地球與海洋、天文與數學、災難與防護等孩子們好奇、也感興趣的科學知識點。作品知識鮮活,主題突出,構思新穎,其主要的特點是通過孩子的探究與體驗,把科學知識展現給讀者。希望本系列叢書能讓孩子們在快樂的閱讀中,萌發科學探索欲望,并受到科學啟迪,快樂成長。
代曉琴 ·百科知識 ·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