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拋開世人熟知的那些頭銜,約翰·繆爾首先是一個博物學家。他早年獨自考察內華達山區的冰川,并據此推論出優勝美地山谷的真正成因。這項工作花費了繆爾大量精力,并取得相當的成果,然而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在《冰川如斧:神奇的山脈整容術》中,繆爾講述了山脈在冰川期和冰期過后的各種變化,謳歌了大自然如何利用冰川為山脈改頭換面。這本書也被視為繆爾關于冰川地質學的集大成之作。
(美)約翰·繆爾 ·生態環境 ·7.7萬字
本書屬于“圖說中華水文化書系”的分冊之一。整套書系采用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了中華歷史文化中獨具魅力的水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書主要介紹了先秦時期孔子、孟子、荀子、莊子、孫子、墨子等文化巨匠論水的情況。
靳懷堾 ·生態環境 ·11萬字
本書為“中華水文化專題叢書”分冊之一。本書主要圍繞治水對于中國政治的影響展開,講述水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水對民族的存亡、政治的清腐、社會的安危、國力的強弱等方面的影響,闡述水對社會進步的重要作用。
毛佩琦 劉少華 魏天輝 翟志強 ·生態環境 ·15.1萬字
本書按照“奇”“美”“謎”的獨特視角把重慶的地質奇觀分為三個篇章,即奇篇、美篇與謎篇,分別從國家地質公園、峽谷溝壑、特色地貌、江河橫流等重慶眾多地質景觀中精選出95處奇觀結集成書。“奇”主要描述罕見的地質景觀;“美”則向人們展示獨特的壯麗自然景觀;“謎”則主要介紹成因不明或有多種成因解釋的地質奇觀。
謝斌 張鋒主編 ·生態環境 ·4.4萬字
本書共五個單元,分別介紹了在中國生長的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藻類和真菌。不僅介紹了各類植物的特性,而且介紹了每種植物在中國的分布范圍,并配以實物圖片,詳細地解說,兼具科學性、思想性和可讀性。
陳彥生主編 ·生態環境 ·8.1萬字
自前工業化時代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已經上升了1攝氏度。曾經“百年一遇”的火災、干旱、洪水和風暴,現在每年都在發生。2020年,澳大利亞迎來了其史上最熱的夜晚,加利福尼亞山火燃燒的面積是以往的兩倍,而在大西洋的颶風季節里,人們前古未有地需要使用拉丁和希臘字母表中的所有字母來命名一季中所有的風暴。在干涸的馬達加斯加,人們正在挨餓;在大堡礁周邊過熱的海域,亙古未有的大片珊瑚正面臨滅亡;北方的永久凍土層正在隆起。氣候危機已經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論和猜測的領域,它已成為真實的存在。地球上現存著五大巨型森林:北美巨型森林、泰加林、亞馬孫雨林、剛果雨林、新幾內亞雨林。這些巨大的森林對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數千種文化和穩定的氣候至關重要。里德和洛夫喬伊為解決這些森林面臨的最大挑戰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從大規模擴大保護區,到支持土著森林管理員,再到規劃更智能的道路網絡。《地球之肺與人類未來》也為政策制定者指明了一條清晰的道路,并建議我們通過日常決定吃什么、建什么、買什么、去哪里以及如何到達這些地方,來幫助拯救大森林。
(美)約翰·里德等 ·生態環境 ·16.7萬字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我們對他們又了解多少呢?《動物面對面》將帶領我們領略陸地動物奇特有趣的生存本領,了解水生動物鮮為人知的奇聞怪事,欣賞昆蟲世界別具一格的才藝比拼,見識鳥類王國各有千秋的別樣智慧!《動物面對面》在內容上突出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和文學性!并通過150多張精美圖片、150多個知識點,為孩子們帶來視覺和文字上的雙重盛宴。讓我們跟動物來個面對面吧!
北京永佳世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生態環境 ·3.4萬字
本書屬于“圖說中華水文化書系”的分冊之一。整套書系采用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了中華歷史文化中獨具魅力的水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書主要介紹了作為一種植根于農業社會生活土壤中的自然宗教,水崇拜的產生、發展和演變以及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主要包括:水與水崇拜、水神神話群、河川水神、動物水神、氣象水神、水神動物的組合——龍、人物水神、水崇拜的儀式、水崇拜與古代文化。
向柏松 ·生態環境 ·17.8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了傳統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態環境 ·6.7萬字
歷經四個多月的1975年青藏高原冰川考察終于勝利完滿地結束了,不僅安全第一,工作也可以說獲得了第一。包括冰川專業在內這一次考察所獲取的寶貴的第一手科學資料為后來青藏高原的隆起與環境變遷的研究大課題提供了許多不可或缺的科學依據。從1975年第一次進藏考察之后,我先后18次進入青藏高原考察,不僅乘飛機,而且更多的是乘汽車,不僅從川藏公路,而且先后沿滇藏公路、青藏公路、黑昌公路、新藏公路往返于內地和拉薩,不僅去過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瑪絨布冰川,還到達過長江之源的格拉丹雪山;南迦巴瓦峰留下了我的足印,西昆侖灑下了我的汗水,我甚至還到過截止目前我國最后一個未通公路的地方——墨脫縣。我可以自豪地告訴讀者,尤其是喜愛野外考察的青少年讀者朋友,高海拔地區的冰川考察,本身就是一篇說不完道不盡的散文,是一首引人入勝的長詩。這散文,這長詩很難用考察隊員的一支筆書寫得讓讀者心滿意足,最好的辦法就是讀者身臨其境去體會那散文、那長詩中的無窮奧妙,無窮韻味。
張文敬 ·生態環境 ·14.3萬字
這是一本面向廣大市民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讀物,旨在響應政府關于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號召,在市民中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全書由第一章《怎么給垃圾分類》、第二章《家庭垃圾分類》、第三章《辦公場所垃圾分類》、第四章《公共場所垃圾分類》、第五章《垃圾的回收與利用》等內容組成,從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垃圾分類著手,采用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廣大市民講解垃圾分類的科學的方法,回答常見的垃圾分類的疑問。
《市民垃圾分類指南》編寫組 ·生態環境 ·7392字
本書屬于“圖說中華水文化叢書”的分冊之一。整套書系采用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了中華歷史文化中獨具魅力的水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書講解了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社會影響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古代防洪工程、古代灌溉工程、古代水運工程、古代城市水利工程、古代園林水利、古代水土保持工程、古代水力工程。
王英華 杜龍江 鄧俊 ·生態環境 ·8.8萬字
地球內部掩藏著怎樣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樣的力量引發了地震、火山爆發和海嘯?地磁場和地球內部活動是否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宇宙中還存在另一個地球嗎?地球形成于45.5億年之前,但我們細致入微地觀察地球內部僅始于短短幾十年前。人類鉆過的最深的井不過12千米,而地心卻位于我們腳下超過6300千米的地方。我們對地球的歷史有多少了解?對地球的內部性質又有多少了解?本書用10章內容展示地球科學家的工作,帶領我們踏上一場深入地心之旅,從地殼斷層游覽至熔融狀態的地核,去了解將我們與我們居住的這顆星球聯系在一起的奧秘。
(法)尼古拉斯·科爾蒂斯等 ·生態環境 ·4.5萬字
《地球的故事》絕不是一本普通的地理書,它不僅簡要地介紹了基本的地理知識,還視角獨特地從地理的角度講述了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地理對國家的歷史演變、人群性格的形成所產生的影響,因此這是一本關于“人”的地理書,房龍關注的是“人”的活動,或者說是地理學的人文意義。房龍用文學手法賦予知識以靈性,把自然地理的規律和人文的千姿百態展現在讀者面前,采取了生動活潑的語言,適合大眾讀者閱讀。同時,本書收錄了由房龍親手繪制的百余幅插圖,將奇妙的地理世界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是了解地理和歷史的優秀入門書。
房龍 ·生態環境 ·17.9萬字
《ArcGIS專題應用:GIS在寧夏水土保持生態中的實踐》首先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寧夏水土保持生態中的實踐,從GIS概念出發,介紹了在寧夏水土保持生態環境應用及現狀,以及GIS在寧夏水土保持生態環境中應用的總結。很后從GIS軟件ArcGIS的發展功能模塊出發,進行基礎實踐和專題實踐,在實踐中學習。
石云 ·生態環境 ·7.7萬字
本書屬于“圖說中華水文化書系”的分冊之一。整套書系采用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了中華歷史文化中獨具魅力的水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書主要介紹了在文學、戲曲、美術等等藝術作品中貫穿的水文化,主要包括:水與詩歌、水與散文、水與小說、水與戲曲、水與繪畫、水與書法、水與文字、水與雕塑、水與音樂。
朱海風 張艷斌 史月梅 ·生態環境 ·11.5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湖北省的湖泊概況、湖泊成因、湖泊沉積、典型湖泊發育演化、湖泊特征、湖泊水生物、湖泊資源、湖區文化和湖泊管理。本分冊為大九湖。
湖北省湖泊志纂委員會 ·生態環境 ·1.1萬字
這是一本讓人警醒、心存敬畏的書。要知道,有生存就會有死亡,人類和地球也不例外。英國宇宙學家馬丁·里斯在其新著《我們最后的時光》中預言,地球在未來200年內將面臨十大迫在眉睫的災難,人類能夠幸免的機會只有50%。在馬丁·里斯看來,隨著科學這把雙刃劍的日益鋒利,保持地球“健康”的難度越來越大。里斯估計,地球遭遇毀滅災難打擊的幾率已經從100年前的20%上升到了現今的50%。本書遴選了對人類威脅最大的10種可能,分別予以闡述。希望讀者能在閱讀過程中增加科學知識,提高危機意識,樹立環保﹑和平等觀念,共同來維護地球這個大家共同的家園。這個世界終結的方式有很多種:一種人工合成的病原體被釋放;一場世界范圍的核戰爭爆發;一次超級火山爆發噴出的煙塵遮蔽了太陽;一顆巨大隕星撞擊地球;一群可以自我復制的納米技術機器人統治了世界……了解這些不是為了增加恐懼,而是為了更懂珍惜。本書內容豐富,讓人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增加對生活的思考,是一本常讀常新的經典科普書。
李異鳴編著 ·生態環境 ·10.7萬字
本書系統介紹湖北省的湖泊概況、湖泊成因、湖泊沉積、典型湖泊發育演化、湖泊特征、湖泊水生物、湖泊資源、湖區文化和湖泊管理。本分冊為長湖。
湖北省湖泊志纂委員會 ·生態環境 ·1.8萬字
著名生態環保人士蒙比奧的全新力作!本書主題涉及土壤生態學、微生物學、生態環保、農業發展、糧食安全等多個專業方向,重點探討如何在保護地球生態系統的情況下,生產更多糧食來喂養更多人。蒙比奧通過本書給人類和食物系統提供了一個新的希望。他在本書中展示了隨著對于土壤生態學研究的逐漸深入,我們對腳下的這片世界的認知不斷發生著變化;如何讓我們用更少的耕作,生產更多的糧食。他還與許多這個領域的開拓者們進行了交流:新型農藝種植者會改變我們對土壤肥力的理解;研發多年生谷物的研究者試圖將土地從犁和化學藥品中解放出來;也要感謝開創了培育蛋白質和脂肪新方法的科學家們。他們共同為我們展示了世界上微小的生命形式如何幫助我們與地球和平共處,恢復這顆星球上的生命系統,用生機取代死寂。
(英)喬治·蒙比奧 ·生態環境 ·19.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