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世界70萬種的動物內,昆蟲占了60萬種,它們種類繁多,對于我們的影響更屬巨大。本書用獨特的方式向讀者講述了蜜蜂、蝴蝶、螢火蟲、蜻蜓、蟋蟀、天牛、螳螂等十幾種昆蟲的習性與生活,以及關于它們的寓言故事、傳說、詩歌和歷史。著名生物學家陶秉珍教授,不僅帶讀者領略了神奇的昆蟲世界,更讓人感受到了昆蟲和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是息息相關的,弱小的昆蟲也有強大的力量。每一種昆蟲都刻畫得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一般,是值得閱讀的好書。
李異鳴主編 ·生物世界 ·8.7萬字
《哺乳動物圖鑒》采用圖文并茂的編寫風格,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51種哺乳動物,對其進行詳細介紹,包括科屬、別名、懷孕期、社群單元、采食、特征、分布、大小和保護現(xiàn)狀等信息,并且還為每個動物配多幅栩栩如生的高清彩色圖片,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哺乳動物的各部位特征,以方便讀者辨認。除此之外,對書中的一些專用術語進行了明確的定義。
壹號圖編輯部 ·生物世界 ·5.6萬字
本實驗教材是根據醫(yī)學生物化學教學大綱編寫的,由生化基本操作、實驗內容和附錄三部分組成。共40個實驗。
蔡麗芬 ·生物世界 ·6.9萬字
《常見觀賞植物識別圖鑒》按照植物的觀賞部位,將自然界中人們常見的植物分為觀花植物、觀葉植物、觀果植物、觀莖植物四類,共收錄了450種常見花草樹木品種。對每種植物的別名、科屬、原產地和特征進行詳細的闡述,同時每種植物配有高清美圖,便于讀者辨認。此外,還介紹了每種植物的養(yǎng)護要點,比如應該怎樣澆水、怎樣施肥、適宜生長溫度是多高等。對于每種植物的應用也進行了推薦,讓讀者在認識、了解、識別的過程中,把身邊的花草樹木引入家庭,從而裝飾臥室、陽臺、花園和庭院,還能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盡情享受植物帶來的樂趣。
壹號圖編輯部主編 ·生物世界 ·8.3萬字
諾獎得主、免疫學家彼得·多爾蒂教授的這本書,核心是這樣一句驚人之語:鳥類比我們更早察覺到對我們的健康和環(huán)境的危險。在這本書中,多爾蒂帶我們追隨多種鳥類,從普吉海峽的鳳頭海雀到印度的禿鷲,從東亞的鴿子一直到澳大利亞大堡礁的楔尾鹱。他講述了鳥類和人類之間復雜紛繁的互動故事,這些故事通常取自他在醫(yī)學領域的親身經驗,以及人類一些微妙的、經常被視而不見的行為可以極大地影響鳥類的存在方式,并提出警示,現(xiàn)代人如何做,才是對鳥類、人類和地球的健康負責。
(澳)彼得·多赫蒂 ·生物世界 ·12.2萬字
作者根據自己對大自然物種的觀察,結合他人的觀點,以及家養(yǎng)物種的變化規(guī)律等,對物種的起源、進化、分布等問題進行推論,得出著名的“自然選擇學說”。接著,他又嘗試對變異來源進行推論,并結合實驗結果等,對那些向他提出質疑的人進行解釋與回答。最后,他又從地質學證據入手,嘗試揭開物種分布之謎,更進一步地論證了自己的學說。本套作品從作者本人論述的遞進關系入手,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分成三本,便于小讀者們對全書有一個更好的理解與認識。
(英)達爾文 ·生物世界 ·14.6萬字
書中介紹了315種姿態(tài)萬千、造型漂亮的多肉植物,匯集了當下流行的多肉品種。以植物的科屬分類,介紹了多肉植物的產地、特征、栽培條件和栽植提示等,讓廣大讀者能夠更好地識別、了解和栽培多肉植物。詳細的養(yǎng)護內容,再加上好養(yǎng)、易活、易打理的特性,讓你轉身一變就成為多肉植物達人。
壹號圖編輯部主編 ·生物世界 ·9.4萬字
本書從樹木的“香味”入手,從這個植物學的小角度出發(fā),講述樹木與人的關系。全書有13篇不同樹木香氣的散文,加上一篇“聞香指南”。雖然是一本規(guī)模不大的精致的植物學小書,但讀完后能讓人有深刻的思索。本文作者文筆非常優(yōu)美,給人感覺是使用品香水或品酒的方式,調動極大感官想象力,把與樹的氣息有關的植物知識、文化涵義講述出來,有時也會將樹的氣味與社會、歷史的關系闡釋出來。本書作者2017年出版的《樹木之歌》獲得了約翰·巴勒斯杰出自然寫作獎。2012年,他的著作《看不見的森林》入圍普利策獎和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并獲得2013年國家科學院最佳圖書獎、國家戶外圖書獎和里德環(huán)境寫作獎。
(美)戴維·喬治·哈斯凱爾 ·生物世界 ·4.8萬字
人類賴以生存的全部糧食、蔬菜、水果等都是植物。天然的綠色植物是生態(tài)平衡的支柱,制成木材又可以營造出令人感覺寧靜、溫馨、舒適的環(huán)境。有很多神奇的植物可以入藥,如人人參、曼陀羅、射干、桔梗、滿山紅等。
(德)奧托·威廉·湯姆 ·生物世界 ·7.6萬字
本書作者李文柱先生癡迷于昆蟲家族中最特色的甲蟲,驚嘆于它們千差萬別的外形、靚麗的體色、奇巧的結構及婀娜的體態(tài)。多年來,每獲得一枚甲蟲標本,都如獲珍寶、愛不釋手。因為愛,李先生便用畫筆為它們“照相”。經年累月,這種積累便成就了一部科學藝術的精品。書中全部的彩繪都是李先生用“原始”、“粗笨”的方法手繪完成的,為普及昆蟲知識,還配有介紹甲蟲生境、習性、食性及嗜好的文字。今天,李先生希望把自己珍藏的這份美麗、這些年“獨享”的那些快樂通過《中國觀賞甲蟲圖鑒》分享給大家
李文柱 ·生物世界 ·6.1萬字
本書收錄325幅奧杜邦以精湛畫技再現(xiàn)的美洲大陸的奇妙鳥類。本書對每種美洲鳥類都進行了對照說明,包括中文名、英文名、學名,另外配有詳盡的索引,不但科學、系統(tǒng),單就每幅畫來說,也是值得仔細欣賞的藝術佳作,是圖譜類繪畫的經典樣板。
(美)約翰·詹姆斯·奧杜邦 ·生物世界 ·5.9萬字
作為編輯,我和我的同事們努力想要呈現(xiàn)給讀者一種特別的圖書,能幫助讀者將知識和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精心策劃了這一套《指尖上的探索》系列小百科圖書。這套書,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圖書前所未有的動手效果,實現(xiàn)了同類圖書難以效仿的閱讀體驗。在許多百科圖書將知識拆散、用更多的圖片呈現(xiàn)的今天,我們還是喜歡把一段一段完整的文字提供給讀者。文字帶給人們更多思考與想象的空間。閱讀對思維的促進作用是確定無疑的。閱讀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們的世界。深度閱讀尤其有益于小讀者形成系統(tǒng)性的思維習慣。閱讀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洞察這個世界,相對而言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物世界 ·6.6萬字
《指尖上的探索》編委會 ·生物世界 ·6.2萬字
基因是構造生命的基礎,它記錄著人類的血型、孕育、變化、成長、凋亡等全部過程,與生命的繁衍、進化密切相關。想要了解人類的起源與未來,了解基因必不可少。而現(xiàn)代醫(yī)學的重大革命,也離不開基因領域的重大發(fā)現(xiàn)。《基因宇宙》系統(tǒng)講述了基因的起源、構成、發(fā)展和未來,幫助讀者全面了解基因的相關知識。同時,這本書也是一部關于遺傳學發(fā)展和醫(yī)學革命的歷史見證,作者將基因和醫(yī)學變革相結合,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回顧了人類研究基因的歷程,是一本便于讀者輕松閱讀的科普圖書。
(澳)埃德文·柯克 ·生物世界 ·17.1萬字
核糖體就像生命編碼的中央處理器,是細胞合成蛋白質的關鍵所在。作為破譯蛋白質翻譯的關鍵人物之一,諾貝爾獎得主拉馬克里希南秉承《雙螺旋》的敘事傳統(tǒng),在《基因機器》中坦誠地展現(xiàn)了解析核糖體的競賽:經歷磨合與不斷重啟,遭遇針鋒相對的對手和激烈的競爭,偶爾會產生偏差和誤解,但最終走向深刻而強大的真理。作為一個印度移民、半路轉道生物領域的物理學家,拉馬克里希南以他“局外人”的視角,講出了一個既靠天賦也靠運氣并最后取得成功的精彩故事。本書的價值在于它不僅是對事實的陳述,也深度剖析了科學家在求索道路上感性的一面。
(英)文奇·拉馬克里希南 ·生物世界 ·15.3萬字
《最后的擁抱》一書以與簡·范·霍夫教授關系密切的靈長類動物首領“大媽媽”為主角對動物豐富的情感生活進行了探索。“大媽媽”及其他動物(“收養(yǎng)”受傷同伴的狗,拯救患病同伴的老鼠,重訪伴侶遺骨的大象等)的種種行為,都表明愛、恨、恐懼、羞愧、內疚、快樂、厭惡和同理心都不是人類的專屬。作者用多種方式打開讀者的眼界,證明人類和動物本質上是相通的。
(荷)弗朗斯·德瓦爾 ·生物世界 ·19.2萬字
多數(shù)人不怎么懂昆蟲。可它們如此有趣又如此有用,我們都應該多了解一點!在這本書中,你將讀到無處不在的昆蟲的故事——在湖泊和溪流中,在森林中,在你的花園和房子里,都有這些小小生靈的身影。你會知道蒼蠅為何能夠在你臥室的天花板上倒立行走,為什么人被蚊子叮咬后會癢,哪種昆蟲登上太空。你還會認識一些稀奇古怪的昆蟲,比如能將瓢蟲變成僵尸的小寄生蜂,通過放屁殺害其他昆蟲的蟲子,還有會閃光的甲蟲和屁股上有毒炮的甲蟲。昆蟲很酷,雖然有時很煩人,但它們對人類非常有用——要是沒有昆蟲,我們人類也活不了多久。
(挪)安妮·斯韋德魯普-蒂格松 ·生物世界 ·2.7萬字
這本書會偷偷告訴你很多關于動物們的讓人心酸又忍不住想笑的冷知識,都是那些蠢萌動物朋友們偷偷藏起來的小秘密:長頸鹿每天只睡半小時,豬永遠看不到天,短吻鱷的大腦比奧利奧餅干還要輕,大象跳不起來……這些妙趣橫生的小知識配上呆萌可愛的小插圖,讓人一讀就停不下來!
(美)布魯克·巴克 ·生物世界 ·2.2萬字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畢生觀察研究的心血結晶,也是舉世公認的科普名著。在書中,作者以優(yōu)美而富有趣味的散文化筆調,詳實記錄了一百多種昆蟲繁殖、生活、抗爭、死亡的生命歷程。其中滲透著他對生命的關愛和敬畏,體現(xiàn)了他細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學探索精神。因此,《昆蟲記》被稱為“昆蟲的史詩”,在法國自然科學史和文學史上都有突出的地位。
(法)亨利·法布爾 ·生物世界 ·10.9萬字
你是否想過以下這些問題:同樣是瀕臨絕種的動物,熊貓為何比娃娃魚受到更多關注?虐待動物的兒童,長大后會變成暴力分子嗎?把心愛的寵物囚禁在自己家中是對的嗎?把在收容所等著安樂死的流浪貓喂給動物園的蟒蛇吃這樣的做法是否合理?作者通過本書提供了以上問題令人驚訝的解答,并用他巧妙的智慧透視我們對其他動物的矛盾情感。他以自己的經驗,親身探究各種既有的世俗觀念,借由高度娛樂性和啟發(fā)性的故事,呈現(xiàn)動物與人類關系的差異。作者在書中介紹了有趣的逸事、新的科學研究和他本人道德上的矛盾,探討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復雜難題,從寵物、食物到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系,從動物囤積背后的心理因素到動物研究的道德困境,作者帶領讀者走進紛繁復雜的人與動物的世界。
(美)哈爾·赫爾佐格 ·生物世界 ·1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