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通俗天文學》是美國經典的天文學入門級的科普讀物。如果你想了解天文知識,這是一本必讀書。作者刻意回避了概念化與古板的描述方式,語言通俗易懂、優美生動,同時嚴謹細致地加入了一些專業術語的解釋,深入淺出地講述天文學知識,并且配上精準的插圖,將神秘遙遠的天文知識直觀化、親切化,力求普及給每一位天文學愛好者。此書自出版以來便成為非常受歡迎的天文學科普讀物。
(美)西蒙·紐康 ·宇宙知識 ·15.5萬字
清華大學新生禮物,校長邱勇推薦!“大爆炸”理論推動者喬治·伽莫夫的頂級科普經典,風靡全球70余年,鼓舞一代代年輕人走上科學道路。這本書將會回答你如下問題:1.無窮大究竟有多大?2.空間有里外之分嗎?3.為什么三維世界里的人無法想象四維空間?4.相對論是怎么“相對”的?5.我們怎么才能看到原子的尺寸?6.核反應時究竟在發生什么?7.生物與非生物的界限在哪里?一,二,三……快進入無窮大的科學世界吧!
(美)喬治·伽莫夫 ·百科知識 ·15.5萬字
擁有運河、四季、衛星的火星,是否適合人類生存?消失的彗星:化作流星雨,或是被行星引力“捕捉”?黑洞的形成:引力場使時空彎曲,就連光也不能逃脫?宇宙為什么誕生于大爆炸,又為什么會膨脹?……《通俗天文學》是西蒙·紐康的代表作。作者刻意回避了概念化與古板的描述方式,語言通俗易懂、優美生動,同時嚴謹細致地加入一些專業術語的解釋,深入淺出地講述天文學知識,并且配上精準的插圖,將神秘遙遠的天文知識直觀化、親切化,力求普及到每位天文學愛好者。此書自出版以來便成為極受歡迎的科普讀物之一,僅初版在美國就銷售了5萬冊以上。
本書汲取了哈佛大學300多年來科學教育思想的精髓,以科普大講堂的方式,講述百年哈佛認為青少年應該理解和掌握的科學常識,將科學世界的紛繁嚴密、萬千神奇濃縮于18堂課中,將科學知識、重要原理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娓娓闡述,達到寓教于樂、潤物無聲的效果。在內容選擇、講述方式、語言風格等方面,則盡量保持其原汁原味,從中可以領略哈佛名師廣博的學識、深厚的科學素養和獨特的個人魅力。
朱立春編著 ·百科知識 ·15.4萬字
《宇宙無需一場大爆炸》一書為你深度解讀天文學家如何解開宇宙起源之謎。
楊建立 ·宇宙知識 ·15.4萬字
本書為自然科學普及類讀物,是一本人文歷史知識與科學科普兼具的趣味普及讀物。這本書是以自然科學為架構,基于平行世界理論,設想人們發明了時光機,可以穿越到古代旅行。想親眼目睹恐龍滅絕的過程,又性命無虞?想徒步從英格蘭走到丹麥卻不讓海水打濕雙腳?想觀看巨石陣是怎樣建造的?有這本旅行指南在手,一切愿望盡可實現。瑪雅人怎樣慶祝他們的民間節日?穿越到文藝復興時期之前要注射哪類疫苗,體驗魏克塞爾冰川期要帶上哪些御寒衣物,這本手冊將告訴你所有這一切。不僅如此,它還會向你透露對于時空旅行而言最美妙的目的地和歷史時期,關于平行宇宙及其特征的必備知識,不同時代的社交禮儀,跨國旅行甚至是環宇宙旅行的實用建議。馬上翻開這本實用性極強的旅行手冊,跟隨兩位作者穿越上下三千年世界史,一窺過去時代的人類生活面貌吧!
(德)卡特林·帕西格等 ·科學世界 ·15.4萬字
數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學問。從自然數到萬物皆為有理數,從歐氏幾何到變量數學,從確定到隨機,最后再到計算機與人工智能,數學的發展凝聚了人類的最高智慧,也極大地推動了社會文明的進步。本書通過七堂簡潔易懂的課程串起了數學發展歷史中的一些重要概念、人物、事件等,包含代數學、幾何學、分析學、隨機數學以及計算數學這些數學分支中的重要而又基本的內容,敘述詳略得當,架構完整,整體和諧有序。作者在闡述博大精深、錯綜復雜的數學演化過程時,將歷史、傳記和科學融為一體,并傾注了個人對數學與科學的熱愛和理解。本書適合廣大數學愛好者閱讀,也可供對數學文化感興趣的人士參考。
張若軍 高翔 范中平編著 ·數理化 ·15.4萬字
該書內容包括:1.人類首登世界第三極;2.征服世界最高峰的勇士;3.中國人與第一高峰;4.利文斯通橫穿非洲大陸;5.亞馬遜原始森林漂流記;6.探尋尼羅河源頭的人;7.亞馬遜河與“綠色地獄”;8.塔齊耶夫火山口探險;9.泰萊湖追蹤怪獸;10.克諾索斯迷宮大發現;11.神秘的麻雀腳??;12.女探險家福茜的傳奇之旅;13.萬水千山走過;14.印加帝國之謎;15.地穴探秘。
越龍 ·百科知識 ·15.4萬字
《從一到無窮大》是美國著名物理學家、杰出科普作家喬治·伽莫夫的代表作品,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科普經典名著之一,直接影響了國內外眾多科研和科普工作者。全書語言生動幽默,論述深入淺出,搭配大量作者親筆繪制的插圖,以輕松簡明的風格將數學、物理和生物學等諸多方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向讀者介紹了20世紀以來自然科學領域的一些重大進展。本書從漫談基礎數學知識入手,通過一些趣味的比喻,闡述愛因斯坦相對論和四維時空結構的相關知識,最后全面討論了人類在認識微觀與宏觀世界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一本非常適合廣大讀者的自然科學科普入門書。
(美)喬治·伽莫夫 ·科學世界 ·15.4萬字
建筑,就是人們用泥土、石材、木材、磚、瓦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種供人們居住和使用的物體,如住宅、橋梁、體育館等。有人說過:上帝一次性給出了木頭、石頭、泥土和茅草,其他的一切都是人類的智慧創作,勞作而成……這就是建筑。建筑是人類文化的紀念碑,是凝固的音樂,是無言的史詩。建筑濃縮了人類對物質的駕馭能力,沉淀著社會的政治文化,更凝結著藝術家智慧的結晶。古今中外,從中國的萬里長城到“鳥巢”國家體育場,從埃及的金字塔到法國的凱旋門,從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到未來世界的太空酒店……人類的建筑歷史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變化。這些建筑訴說著不同歷史時期人類傳奇的建筑夢想,更表達著建筑設計大師們獨特的建筑理念,以其獨特的魅力讓世人折服。
李芙蓉 ·百科知識 ·15.4萬字
核糖體就像生命編碼的中央處理器,是細胞合成蛋白質的關鍵所在。作為破譯蛋白質翻譯的關鍵人物之一,諾貝爾獎得主拉馬克里希南秉承《雙螺旋》的敘事傳統,在《基因機器》中坦誠地展現了解析核糖體的競賽:經歷磨合與不斷重啟,遭遇針鋒相對的對手和激烈的競爭,偶爾會產生偏差和誤解,但最終走向深刻而強大的真理。作為一個印度移民、半路轉道生物領域的物理學家,拉馬克里希南以他“局外人”的視角,講出了一個既靠天賦也靠運氣并最后取得成功的精彩故事。本書的價值在于它不僅是對事實的陳述,也深度剖析了科學家在求索道路上感性的一面。
(英)文奇·拉馬克里希南 ·生物世界 ·15.3萬字
本書屬于“圖說中華水文化書系”的分冊之一。整套書系采用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了中華歷史文化中獨具魅力的水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書講解了水與人居環境和衣食住行的緊密關系,主要包括:人的生活與水文化,水與衣裝服飾,傳統飲食中的水文化,水與居所、聚落和城鎮,水與出行,水與人體健康,古代堪輿學說中蘊含的哲理。
李紅光 馬凱 程麟 劉經體 ·生態環境 ·15.3萬字
這本書不同于萬物簡史,是一本有趣的眾生演化書。作者在書里科普了會走路的魚,會釣魚的鳥,愛牙膏的白熊,真實世界里的皮卡丘,甚至還詳細分析了丑小鴨的可行性。這本書通過羚羊、蜜蜂、恐龍、老鷹、皮卡丘、螞蟻、西紅柿等它們的故事,講述了大自然奇妙在何處,人類又能從中得到哪些大自然的奇妙。編輯推薦眾生皆在進化?不,眾生皆在演化。這本書會告訴你進化與演化區別在哪里。日常所見的羚羊、蜜蜂、猴子、烏鴉等等動植物,你想讀懂它們的一舉一動,理解它們行為中的內涵?這本書是大自然博物館的翻譯官。從大自然看熱鬧的旁觀者,變成懂一些門道的博物小咖,這本書是你的觀察手冊。萬物皆有靈性,大自然有更多的樂趣在等著你去發現。這本書是一個有趣的小伙伴。作者簡介陶雨晴,筆名紅色皇后,果殼網科普文章作者,科學松鼠會成員。本是文科生,卻對生物和演化有著濃厚的興趣,致力于尋找科學和文學神秘的連接點。個人公眾號“瀨尿蝦的松鼠窩”。
陶雨晴 ·百科知識 ·15.3萬字
一本正經的技術史科普作品,寫給假設中的世界末日幸存者。作者路易斯·達特內爾不僅探討了如何讓人們在災難后的幾周里活下去,更是介紹了末日之后,恢復人類文明所需的那些非?;A、卻極其重要的知識精華:從如何重新發展農業、喂飽肚子,到怎樣提煉礦物、制造藥品和生產工具,再到鋪設電網、發展交通等。一場極富科學想象力的思維實驗,也是重新梳理人類文明發展的知識指南。在科學高速發展的今天,當我們遇到全球性的自然災害、瘟疫,或者沉浸于文明的便利時,或許更應該思考一下,假如文明瞬間崩潰,我們該何去何從?特別是在新冠病毒肆虐的今天,這本書也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名人推薦+大獎加持+媒體好評。14種文字全球出版,入選《自然》《紐約時報》《泰晤士報》年度書單,貝爺、羅輯思維、梁歡等推薦……
(英)劉易斯·達特內爾 ·人類故事 ·15.3萬字
深入研究中國古代及現當代一些古怪但卻真實的人類治愈疾病方法的詼諧讀本。滴血驗親、長生不老煉丹術、柳枝接骨、雞血療法、割股療親、尿療等各路奇葩醫術……這些啼笑皆非的醫學“課題”,揭示了人類長期以來尋找健康所走過的“山路十八彎”。本書涵蓋豐富的歷史、文化、科學、醫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兼具了趣味性和知識性。另外,本書的每一節都搭配了豐富的圖片,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和吸引力。
光子 ·人類故事 ·15.3萬字
本書有12個故事,集環保性、文學性、科普性于一體,每一個精彩故事折射出的是小作者追求真善美的純潔心靈。本書涉及“溫室效應”“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水污染”“輻射污染”“光污染”“大氣污染,如酸雨,霧霾”“垃圾食品”“農藥蔬菜”“土壤污染”等全球重大環境問題,本書的目的是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過閱讀,會讓讀者自覺地尊重生命,呵護友情,互助合作,養成感恩自然,節能減排的良好生活習慣。
張冠秀主編 ·百科知識 ·15.2萬字
本書圍繞科幻小說《三體》世界觀展開,介紹了小說中涉及的數學、物理學、信息科學等領域的知識,討論了科學哲學問題,同時加入了作者在科研過程中的一些思考。本書包括6個章節和附錄。前3章從物理學的角度介紹了三體問題的研究進展、多種星際旅行技術的可能性、不同的空間維度的規律等,第4章講解了信息科學中簡單的計算機原理和半導體知識,第5章討論了外星生命的存在概率,第6章探討了物理學的存在基礎。最后在附錄中討論了《三體》中存在的一些紕漏,介紹了相對應的科學知識。本書適合科幻小說愛好者和科普愛好者閱讀。
王一 ·科學世界 ·15.2萬字
《經濟學人·商論》一套九本的未來科技叢書,精選了過去一年《經濟學人》的科技報道,涵蓋新材料、新能源、3D打印、人工智能、生物化學、自動駕駛、無人機、量子計算、物聯網、機器人等諸多領域,匯集《經濟學人》的前瞻視角和跨界思維。從商業看科技,為科技找尋應用場景。這套叢書能為你掀開未來的一角,讓你更好地一窺變革的可能。如何理解這些黑科技的發展,梳理它的脈絡,對它們的未來有更清楚的判斷,同時理解它們會對未來的商業、經濟和社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經濟學人·商論》希望用這套未來科技叢書來回答上述一系列問題。?
經濟學人·全球商業評論 ·科學世界 ·15.2萬字
空間站會不會突然掉下來?微波爐加熱食物的原理是什么?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而云朵是白色的?太陽的壽命是多久?怎么計算出聲音的速度?如何計算潮汐的高度?“張朝陽的物理課”是火遍全網的燒腦在線課程,以高密度知識輸出贏得超高人氣。在本書中,張朝陽從自然界的現象出發,引出基本物理概念,推導基本理論,研算現象后面的根本原因,達到本質的理解,涵蓋力學、熱力學、電磁學、量子力學等。本書中使用較多數學推導展示物理與數學的不可分割,也能幫助讀者提升數學水平。
張朝陽 ·數理化 ·15.2萬字
本書收錄了比較常見的野菜、野果560種,并對它們的別名、學名、科屬、識別特征、分布及生境、營養及藥用功效、食用部位及方法等進行簡要介紹。配有生態照片和典型特征圖片1100多張,每種野菜、野果的典型識別特征都在照片中有明顯的指示線標注,便于讀者識別。本書還對一些有毒性及易致敏植物提供了注意事項等內容。本書可供廣大戶外愛好者、植物愛好者、野菜研發人員、教學及科研人員等參考使用。
張鳳秋編著 ·百科知識 ·1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