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昆蟲記》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以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一書以忠實于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讀者首次領略昆蟲的真實面目,讓我們了解大自然的奧秘,感受人類生命之外的生命。這是一個遠離塵囂的世界,充滿人性的昆蟲,在這里,演繹著大自然的經典故事。
(法)讓·亨利·法布爾 ·百科知識 ·9.8萬字
本書內容涉及古地理的滄海桑田、千古之謎、自然奇觀、環境保護、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趣味化學、化工礦產、石油天然氣、奇異的金屬、等等。作者用散文的筆觸,既向人們展示了事物的本然,又道出了事物的所以然,使人們在讀書中獲得知識、力量和啟迪,是一本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爐的好書。是青少年課余的良師益友,中老年業余時間的精神享受。
李鐘模 ·百科知識 ·15.2萬字
機智幽默、對大自然充滿孩童般熱愛的昆蟲學家戴夫·古爾森絕對是理想的旅行伴侶,從英國索爾茲伯里平原的巨石陣到薩塞克斯郡的灌木叢,從東歐的波蘭到南美洲的厄瓜多爾,跟隨他的腳步,我們得以發覺,原來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里,豐富多樣的蜂兒正嗡嗡譜寫著生命的樂章。非凡的昆蟲世界里,隱藏著令人著迷的博物學真相。這是一段縱貫全球的尋蜂旅程,也是獻給堅韌自然的生命贊歌。
(英)戴夫·古爾森 ·生物世界 ·14.5萬字
中國傳統文化典籍中的神奇動物都有哪些?它們都有怎樣的故事來歷?它們長相如何?它們究竟有怎樣的神奇能力?這些動物又活躍在古外今來的口耳相傳的傳說與幻想之中。本書以古代各個時期神話中的動物為藍本,打破人文與科學的界限,從文學、藝術、動物、地理、自然、民俗、神話、志怪、典故、歷史等方面,通過博物藝術相結合的超美圖鑒形式再現古代神奇動物,從全面解析的方式來呈現這些動物的神奇神秘之處,重現中國文化中的神獸奇幻世界。
五色神石編著 孟憲龍繪 ·生物世界 ·2.2萬字
以目前的科學水平,人類在認識自身的生命問題上還不能做出全面準確的解答,但是,這也正是人類探索自身奧秘的動力,它將促使科學溯難而上,最終實現人類認識自身生命的美好愿望。《身體的透視(上)》在縱談人的生命基礎上,重點解讀人體的性別特征、透視人體中的細胞和組織、觸摸人體的五官、詳解神秘的大腦及其神經網絡、解析人體的運動構架、揭秘人的心肺與呼吸機能。
舒天丹 仇靜主編 齊冰編著 ·百科知識 ·10.5萬字
作者以詩意的筆觸,結合學界的前沿發現,為讀者介紹宇宙、地球及生命的起源,并將宇宙演進史劃分為的七個重大時段,即“創世七日”:宇宙大爆炸和暴脹、物質與反物質的對稱被打破(起作用的可能是希格斯子)、質子誕生、光與物質分離、第壹批恒星誕生、星系及星系團等大型秩序結構聚成,以及太陽系、地球、生命等復制形式的涌現。這一切都起于真空,但真空并不“空”……
(意)圭多·托奈利 ·百科知識 ·10.2萬字
著名生態環保人士蒙比奧的全新力作!本書主題涉及土壤生態學、微生物學、生態環保、農業發展、糧食安全等多個專業方向,重點探討如何在保護地球生態系統的情況下,生產更多糧食來喂養更多人。蒙比奧通過本書給人類和食物系統提供了一個新的希望。他在本書中展示了隨著對于土壤生態學研究的逐漸深入,我們對腳下的這片世界的認知不斷發生著變化;如何讓我們用更少的耕作,生產更多的糧食。他還與許多這個領域的開拓者們進行了交流:新型農藝種植者會改變我們對土壤肥力的理解;研發多年生谷物的研究者試圖將土地從犁和化學藥品中解放出來;也要感謝開創了培育蛋白質和脂肪新方法的科學家們。他們共同為我們展示了世界上微小的生命形式如何幫助我們與地球和平共處,恢復這顆星球上的生命系統,用生機取代死寂。
(英)喬治·蒙比奧 ·生態環境 ·19.6萬字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飼養寵物,寵物的種類繁多,各自的生活習性千變萬化,對食物的品種、營養的需求也不盡相同。有時候您可能會發愁,心愛的狗狗該如何訓練呢,新買的金魚該喂些什么呢,貓和鳥飼養都需要什么營養呢……這些問題,《寵物喂養小竅門》都為您解答。
陳曉丹編著 ·百科知識 ·4.3萬字
本書由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北京大學汪勁武教授編著,是一本告知讀者怎么認識植物的入門讀物。書中,汪先生基于自身多年教學及實踐經驗,教給讀者認識植物中的基本問題,如科、屬、種、拉丁學名等。全書結構自成體系,便于讀者快速掌握認識植物的“訣竅”。按照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植物大類加以介紹,聚焦于科,也教給讀者屬的概念,列舉實例加以說明。全書共收入一百多個大眾熟知或有趣的種,并加入了民間故事、典故,增加閱讀興趣。新版中修訂了原版的少量錯誤,并新增了部分常見的科、種,配圖介紹,使全書系統性得到提升。本書配彩圖近500幅,方便讀者與實際植物比對,可供中小學生和植物愛好者查閱。
汪勁武編著 ·生物世界 ·17.2萬字
《野菜圖鑒》主要選取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257種野菜,以方便讀者認識。比如人們常見的馬齒莧、蕨菜、蒲公英、大車前、豆瓣菜等,詳細介紹它們的名稱、別名、特征、功效、習性、分布、飲食宜忌等,使讀者能夠有針對性地食用。同時,為每種野菜配備高清彩色圖片,采取圖鑒的方式展現野菜的各部位特征,以方便讀者辨認不同野菜。
付彥榮 ·生物世界 ·9.6萬字
資深科學記者、“中國好書”獎獲得者袁越,有生命科學領域的專業知識背景,有重實證、重邏輯、重量化分析的科學思維習慣,他將前沿的與生命科學領域有關的發展,以八卦閑聊的形式,深入淺出地介紹給少年朋友。書中60篇文章,涉及生物學、醫學、生命科學以及環境科學的熱點話題,每一篇都精練短小,有理有據,把科學家們的最新成果通過自成體系的小故事介紹給大家。同時,書中腦洞大開的原創插畫,更是讓你在醍醐灌頂的同時,多了拍案叫絕的喜悅。來一場萬物內部的旅行,收獲的不僅是知識,還有科學的思維方法。
袁越著 黃依婕繪 ·科學世界 ·10.7萬字
本書是一本Scratch3.0的進階書籍,閱讀本書需要具備一定的Scratch語法基礎,例如,變量、賦值、數學運算符、邏輯運算符、條件判斷、循環、列表、自制積木等,還應熟悉流程圖的概念。本書分五章,共30節,包括36個任務,25個實戰練習。每節以一個任務引領,將數學公式、原理與編程相結合,引領讀者在奇妙的編程之旅中探索數學奧秘,輕松地走上算法進階之路。Scratch與數學相結合,通過算法的學習,使小讀者在學習編程的同時強化數學素養,從而拓展思維。例如,利用海倫公式求三角形面積,快速分解質因數,輸出斐波那契數列的任意項,展示哥德巴赫猜想的部分結果,等等。
邱永忠 ·數理化 ·3.9萬字
作為當今科學界和產業界當之無愧的“明星新材料”,石墨烯是一種單片厚度只有一個原子大小的二維碳材料,它擁有無與倫比的特性和巨大的應用價值,在現代信息產業、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生物醫學、能源與環境等領域都將帶來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幾乎覆蓋人類的一切活動領域。在《未來黑科技通史》這本跨越科學、經濟、歷史的作品中,NASA物理學家萊斯·約翰遜和納米技術領域科學家約瑟夫·米尼將帶你俯瞰一整部新材料科學發展史,你可以把握近幾十年來令人興奮的創新浪潮,前瞻式了解石墨烯在人工智能、星際探索、基因工程、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正在創造的奇跡,深刻洞察現代文明即將面臨的嶄新紀元。
(美)萊斯·約翰遜等 ·科學世界 ·15.6萬字
《踏入深時》是一本關于地球的故事,可讀性極強,非常有助于一個外行讀者對地質學的理解。書中“深時”的概念,延伸到地球存在的億萬年到現在的地質變化和進化生命的許多階段,而且還伸向未來。作者幫助讀者發現腳下那些美麗的巖石和它們的神奇之處。它不是連貫的地質學教材,而是將很多吸引人的內容穿插其中的非虛構類科普作品,其中就有火山、恐龍、地震、化石等,并從宏觀的角度領略改變世界的偉大理論:板塊構造。這一突破與進化論或量子物理學一樣重要,但比兩者都要年輕得多。展望未來的世界,只有我們的蹤跡會留下,而在很深的時間里,一切都是暫時的。骨頭變成石頭,沙成山,海洋變成了城市,而生命還在繼續。
(英)海倫·戈登 ·生態環境 ·14.4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海洋歷史、地理、文化等多重意義的人文科普書。作者從海岸線、海洋科學、海洋生物、海上航行、海洋藝術五個方面精煉切入,不僅介紹與之相關的海洋知識、歷史故事及細節,還展示人類與海洋的互動關系,以科學、文學、藝術、電影等領域的代表案例或作品如詩歌、小說、畫作等,延展至人類對海洋的認識、利用和因此創造出來的文化,強調對海洋的保護與尊重以及海洋環境的未來前景,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探索和解釋海洋的世界。
(英)理查德·漢布林 ·生態環境 ·10.3萬字
包羅萬象、融合古今,向兒童們展示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知識世界,《十萬個為什么》啟發兒童積極思考、大膽想象,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十萬個為什么》引領兒童渴望求知,讓他們在求知路上快樂前行!
(蘇)米·伊林 ·百科知識 ·9.1萬字
微生物與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息息相關。關于微生物如何影響我們生活的新發現每天都會出現,但要理解它們如何對我們產生影響似乎需要生物學高學歷。記者尤吉尼婭·博恩五十多歲時重返大學試圖理解這些生物。它們維系著地球上生物化學平衡,將二氧化碳轉化為食物鏈中的食物。在我們的細胞內部被稱為線粒體的細胞器是古老細菌的殘余物,它將我們吸進的氧氣轉化為能量。在微生物一書中,博恩按時間順序記錄了她在學習生物學的那一年中所學到的知識。記錄始于生命的起源,微生物如何影響大氣和土壤,將非生物與生物聯系起來。她探討了微生物如何影響所有生物的進化以及植物和動物為什么會隨著微生物而進化。
利民·鄧 ·科學世界 ·2.3萬字
為了生存,人類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開始發明了衣服、繩子、橋、碗等。發明使人類的手、腳、嘴、眼、耳等基本器官的功能得到進一步擴大,使用棍棒使人手的力量變得更有效了,借助車輪使人們“走”得更快,借助飛行器可以將人的身體牽引到空中……人類又是如何從簡單的發明到發明機械、建造房屋、發明飛機的呢?《發明的故事》是一部人類發明簡史,更是一部人類奮斗簡史。本書將對這些奇跡的產生做一個科學而又生動的闡釋。
房龍 ·人類故事 ·10.7萬字
作者根據自己對大自然物種的觀察,結合他人的觀點,以及家養物種的變化規律等,對物種的起源、進化、分布等問題進行推論,得出著名的“自然選擇學說”。接著,他又嘗試對變異來源進行推論,并結合實驗結果等,對那些向他提出質疑的人進行解釋與回答。最后,他又從地質學證據入手,嘗試揭開物種分布之謎,更進一步地論證了自己的學說。本套作品從作者本人論述的遞進關系入手,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分成三本,便于小讀者們對全書有一個更好的理解與認識。
(英)達爾文 ·生物世界 ·11萬字
本書旨在通過主人公陳莉莉的故事讓讀者更清楚地意識到:基因可以幫助人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更好地認識自己、更好地認識自己的身體。主人公陳莉莉是一位華裔職場女性,在初來北京打拼的這段日子里,經歷了嘗試繼而迷茫、迷茫后不斷嘗試的波瀾曲折,最后居然在基因組學專家斯坦利和伯特的幫助下找到了人生的終極答案。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去往何處?此乃哲學和人生的三大終極難題。面對這些問題,有人無奈迷茫,有人努力找尋答案,有人坦蕩釋然。基因是人體的密碼,何不試試了解基因繼而了解自己?
(美)任博文 ·生物世界 ·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