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問答的形式,詳細、系統地介紹了花椰菜、綠菜花高產高效栽培的各項關鍵技術,包括花椰菜、綠菜花安全生產設施,栽培基礎知識,類型及栽培品種,育苗技術,安全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產品質量標準與認證,主要病蟲害診斷及防治,采后標準化處理及貯藏保鮮等。全書語言簡潔、通俗易懂,技術先進實用、可操作性強,同時還配以彩色插圖,非常直觀。本書適合蔬菜企業技術人員、專業菜農、農技推廣人員等閱讀參考,也可作為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良好教材。
張彥萍 劉海河主編 ·農作物 ·7.8萬字
本專著立足于姜黃資源的高效利用,對姜黃植物學特性、姜黃主要化學物質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進展、姜黃中主要活性物質的提取分離研究進展、姜黃素物理化學改性技術研究進展等進行了簡要介紹。重點闡述了姜黃油的提取分離、結構鑒定及活性研究,姜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姜黃素類化合物的提取工藝研究,姜黃素的分離純化工藝研究、穩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超微粉體的制備及其抗腫瘤活性研究,姜黃素與環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作用研究,姜黃素衍生物的合成與生物活性研究,具有查爾酮結構的姜黃素類似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姜黃飼料添加劑的制備及應用效果研究等內容。本專著對其他同時富含多酚類與精油類物質的植物的利用和開發也可提供有價值的借鑒作用。本專著可供植物資源化學、植物提取物等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產品研發人員等使用,同時可供化學、化工、生物、制藥、林學等專業的師生參考。
李湘洲 周軍 曠春桃 ·農作物 ·12.2萬字
《常見蔬菜圖鑒》將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按照莖葉類、豆類、茄果瓜類、根菜類、食用菌類和其他類分為6大類別,并配以高清彩色大圖,詳細圖解各種蔬菜,標注出該種蔬菜的別名、科屬、營養分析、習性、分布、食用部位、小貼士等內容,讓讀者對蔬菜進行全方位地了解。
付彥榮 ·農作物 ·5.9萬字
本書介紹了稻谷加工生產工序、在制品、副產品以及生產檢驗等內容,詳細討論了稻谷加工中主要設備的操作與調節要點、影響設備工藝效果的因素、常見故障分析與處理;并結合大米深加工技術發展,對營養米生產工藝及其生產中的注意事項作了較全面的闡述。
劉英 ·農作物 ·7萬字
《綠色食品蔬菜病蟲害防治圖譜(葉菜類/豆類/白菜類)》中包括蔬菜病害158種、蟲害20種,田間實際拍攝的照片280多幅,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對蔬菜病害的危害癥狀、傳播途徑、發生規律及蟲害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發生條件、危害特點等作了詳盡的描述,并提出了綜合防治措施。在藥劑防治中,著重介紹經長期實踐證明對病蟲害有效的傳統藥品和近年來推廣的新藥、特藥及生物農藥的使用方法,力求使讀者通過對《綠色食品蔬菜病蟲害防治圖譜(葉菜類/豆類/白菜類)》的學習,達到準確診斷,安全、經濟、有效地防治病蟲害之目的。
劉西存 ·農作物 ·4.4萬字
本書以一問一答的形式,系統地介紹了大蒜高產高效栽培的各項關鍵技術,包括大蒜的安全生產基礎、類型及優良品種、栽培茬口安排與栽培模式、育苗技術、安全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產品質量標準與認證、主要病蟲害草害識別與防治技術、貯藏保鮮與加工技術、良種繁育與品種提純復壯等。全書語言簡潔、通俗易懂,技術先進實用、可操作性強,適合蔬菜企業技術人員、專業菜農、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等閱讀參考,也可作為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良好教材。
劉海河 張彥萍主編 ·農作物 ·12.4萬字
本書稿是依托國家及自治區科技項目,在寧夏南部旱作土壤耕作方面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礎上,對研究工作的系統性和階段性總結。內容包括:國內外土壤輪耕模式與生態效應研究進展、輪耕對土壤結構及入滲特性的影響、輪耕模式下土壤水分效應及蓄水保墑效果、輪耕對土壤養分及酶活性的影響、輪耕對冬小麥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小麥生長的影響、輪耕對冬小麥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等方面。
侯賢清等 ·農作物 ·5.4萬字
園林保健植物是能散發有益于人體健康氣體等重要特征物質的活性植物,它不同于普通藥用植物,因它以活體植物釋放芳香萜烯類保健物質,也不同于觀賞植物,因它含有抗菌素和抗病毒的化學物質為標志,但又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本書共收錄了300種園林保健植物,包括喬木、灌木和草本,概述特征特性,重點闡明保健價值和園林應用性。
徐正浩 ·農作物 ·14.7萬字
本書就加強枸杞產品質量建設,闡述了枸杞標準化生產技術應用對提升枸杞產品質量的積極作用,以適應國內外消費市場形勢。著重從綠色、有機枸杞標準化生產技術方面加強創新及應用,并加強標準化生產關聯環節的建設,為確保枸杞產品質量的有效提升提供依據。
曹有龍 石志剛 ·農作物 ·3萬字
《新農村書屋叢書:教你種茯苓》重點闡述的茯苓菌種培育,茯苓大田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實用技術及經驗,尤其對茯苓深加工產品的翔實介紹,極大地豐富了茯苓藥材生產栽培、產地加工及研究開發的內涵,對促進大別山區茯苓藥材規范化種植和產業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對提高我國茯苓等中藥材生產栽培水平,保障傳統地道藥材商品質量,加速我國中藥材現代化進程,亦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晏海云 趙和清 居學鋒編著 ·農作物 ·3.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