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民國開始,中國各地的文化有了相當大的發展。蘇式菜系分為蘇菜、浙菜和徽菜。廣式菜系分為粵菜、閩菜,川式菜系分為川菜和湘菜。因為川、魯、蘇、粵四大菜系形成歷史較早,后來,浙、閩、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漸出名,就形成了中國的八大菜系。后來形成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川、粵、蘇、閩、浙、湘、徽、魯等菜系,即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中國八大菜系》文字優美生動,語言簡明通俗,適合大眾閱讀。
金開誠主編 陳長文編著 ·中國文化 ·3.2萬字
當你轉身之時,突然驚愕地發現,原來你對這個世界并不了解。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神秘無法揣測,有太多的神奇無法解釋。難得生活在這樣的神秘世界,那就準備好感官,從這里出發,去尋找遺失在自然汪洋的魔力之湖,去探訪詭異的幽靈島,去傾聽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詛咒……打破常規,去叢林深處探險,到神秘地區勘探,也許你會有與眾不同的發現,并會驚嘆:這個世界,原來這樣神秘!
曹東輝 ·神秘文化 ·10.8萬字
人間有很多無法解釋的靈異事件:奇怪的石陣,陰森的古宅,頻繁上演的失蹤事件,無法逾越的死亡地帶:百慕大總是像個魔窟一樣吞噬著生命,麥田里時不時會出現一些奇異且碩大的符號,天上偶然會飛過地球以外的飛行物,尼斯湖里常常游蕩著無法查明的生物:尸體常年不腐,佩戴法老珠寶的人會莫名死亡,有人擁有不死之身,鉆石讓人不斷遭遇噩運……
柳青編著 ·神秘文化 ·10.3萬字
如果讀者對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還有質疑,那么就請從《余味:跟隨余秋雨品中國文化》開始--翻開第一頁,從《余味:跟隨余秋雨品中國文化》對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語的擷取中,用心去鑒賞、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識以外的文化內涵,細細體悟這份綿延不盡的文化“余味”。
曾一 ·中國文化 ·17.8萬字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劉君祖先生依經解經,貫通經典,觀照現實,分別對《黃帝陰符經》和《天機經》進行了解讀。《陰符經》不過短短四百余字,《天機經》亦不過兩千余字,卻皆為道藏經典。兩書合觀,讀者盡可于千余字間沉潛,掌握天地萬物運行的自然規律,體悟道家智慧和修養方法,“觀天之道,執天之行”,覽粲然義理,察古人心跡,登臨“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之人生境界。
劉君祖 ·中國文化 ·7.1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古代陣法》是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叢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王忠強編著的《古代陣法》為叢書之一,生動介紹了中國古代陣法的產生及發展、春秋前十大古陣、幾大古代重要陣法、古代歷史傳記以及傳說中的陣法、古代陣法在古代軍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響等內容。
金開誠 ·文化史 ·2.2萬字
本書為榮格對道家經典《太乙金華宗旨》的長篇評述,為東西方思想深度碰撞的經典著作。20世紀20年代,德國著名漢學家衛禮賢將《太乙金華宗旨》譯成德文,榮格讀后大為贊嘆,聲稱此書幫他解決了研究集體無意識過程中遇到的困境。如榮格所說,中國用樸素的語言揭示出深刻的真理,帶來了金花的優雅芬芳,使西方人對于生命和道有了新的感受。
(瑞士)榮格 (德)衛禮賢 ·文化研究 ·6.3萬字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教授于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為了紀念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我們特推出了曾仕強經典語錄及系列國學經典珍藏版圖書。曾仕強教授深諳中國傳統文化,對中華文化的《孝經》有著深刻的研讀和理解。本書中,曾教授以建立良好家庭關系為要義,從家庭中的親子關系導引出孝治的觀念,更是將孝道擴大到治國、平天下的境界。曾仕強教授認為:天地是我們的根,父母是我們的本。做人不能忘本,飲水才會思源。相信大家的煩惱、痛苦、恐懼和困惑,或多或少都和家庭關系有關,希望你能從本書中有所收獲,探索中國式家庭倫理關系,建立更加和諧、友愛的家庭。
曾仕強 ·文化研究 ·7.8萬字
《山海經》全書共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8卷、《大荒經》4卷、《海內經》1卷。其中14卷是戰國時作品,4卷為西漢初年作品。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不少遠古時代的神話傳說。這些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俗、神話等研究具有參考價值。其中的礦物記錄為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漢)劉向 劉歆編 鄭志玲譯注 ·中國文化 ·13.7萬字
古老的中國天文學從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無論是從天象的觀測到宇宙起源的探討,還是從星象的占卜到歷法的推算,都凝結了中國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長的歲月中沉淀下來的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今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中國有世界上早的太陽黑子記錄、早的日月食記錄、早的彗星記錄等等。在歷法方面,自秦漢以來,中國出現了一百余種古歷,實屬世界罕見。《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古代天文歷法》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古代天文歷法的有關內容。具體內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異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歷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學家等。
金開誠 ·文化史 ·2.5萬字
《冰鑒》是一部關于識人、相人的經典著作,深受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的喜愛。不同于一般的江湖相書,《冰鑒》強調聲音、容貌、神態、氣色的密切關聯,注重在動態變化中尋求新的平衡,介紹了識人、相人的重要方法。在《新解冰鑒》中,作者以《周易》的高遠思想境界關照、解析《冰鑒》,不僅詳細講述了透過外表看到他人本質的具體方法,還揭示了依靠修為改變個人命運的深刻哲理和具體途徑。
劉君祖 ·中國文化 ·6.1萬字
地球上頻頻出現的UFO光顧事件,是外星人在偷窺這個美麗的星球,還是在追尋它們失落的記憶?印加人能夠進行開顱手術,5000多年前的醫療技術何以如此先進?風情萬種的瑪麗蓮·夢露神秘死亡,背后究竟有什么玄機?歐洲軍事天才拿破侖英年早逝,戴安娜王妃香消玉殞,塵封的歷史中究競隱藏了多少真相?雙胞胎之間的心有靈犀,人類自身還有多少謎題?地震來臨前動物們的種種異常表現,是否表明動物具有預知災難的本能……世界,因未知而精彩紛呈;歷史,因撲朔迷離而魅力無限。人類,因為追問和探索而存在。現在就跟隨《世界未解之謎》來進行探秘吧!
徐志晶編著 ·神秘文化 ·10.5萬字
本書共分十篇,分別是:慈悲為本,為善心安;諸惡莫作,無惡心安;放下諸多事,心中自然安;無求則無敵,無敵則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灑脫,豁達心安;寬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懷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釋然,自在心安;隨緣而行,隨遇而安。本書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闡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這個主題。書中還著重例舉了一些生活中讓人難以心安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決之道。另外,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識,書中還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語”、“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語今譯”、“佛趣軼事”等版塊內容。通過閱讀本書,你會感到:只要我們心中有佛,佛就與我們同在。
宋天天 ·文化評述 ·17.3萬字
從2012年開始,比爾·波特開始了新的旅程——尋訪36位他所欽佩的中國古代詩人故址。一路上,69歲的比爾沿著黃河、長江,尋訪36位古代詩人的足跡。為此,他從孔子的故鄉曲阜出發,到濟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經成都(杜甫、賈島),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淵明、謝靈運的山水之中,到達浙江天臺山詩僧寒山隱居之地。他帶著“美國的酒”——用玉米釀制的波旁威士忌,向每一位詩人致敬。
(美)比爾·波特 ·隨筆 ·18.5萬字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存在太多太多的奇人怪事:德國的一位老太太,一支鉛筆插入她的腦中長達55年;在印度,妻子們可以在打夫節那天盡情地打自己的丈夫;馬達加斯加人會把死去數年的親人的尸體搬出來曬太陽,并舉行盛大的狂歡……世界各地千奇百怪的事情實在是數不勝數,這個精彩神秘的領域,不僅會極大地滿足你的獵奇心,而且會帶你感受到探索發現的樂趣。
徐志晶 ·神秘文化 ·11萬字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總共十八萬字有余。《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其名最早見于《漢書?藝文志?方技略》,書以黃帝和岐伯等人對話的形式寫成,作者似乎就是黃帝和岐伯等人。其內容不僅限于醫學,而與中國古代的哲學、天文、地理等學科密切相關,是一部關于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綜合著作。本書注譯者選擇了最能反映中醫學術思想特點的篇章和段落加以注譯,在“題解”部分,對篇中的名言加以提示,在注釋時多引證諸子之言,以加深對《內經》思想的理解。古人講做學問要懂得溯本求源,譯文以直譯為主,追求順暢簡潔的特點。北宋理學家程頤在《易傳序》中說:“予所傳者辭也,由辭以得其意,則在乎人焉。”望讀者朋友能夠借助注譯這一津梁,進入中國醫學養生文化這一智慧的殿堂。
姚春鵬譯注 ·中國文化 ·16.8萬字
《圓覺經略說》是南懷瑾于1983年在臺北十方書院講述《圓覺經》的記錄,首次出版前曾陸續在《十方》雜志連載,獲得廣大讀者們的熱烈回響。《圓覺經》是了義經,是可以徹底解決人生痛苦煩惱的經典,且經文文字優美。南懷瑾先生深入淺出的講解,對初學者而言,可作為學佛入門讀物;對有心習禪和參研佛法者而言,亦有助益。
南懷瑾 ·中國文化 ·18.3萬字
《武士道》已成為解讀日本民族精神的入門書,是新渡戶稻造于1899年在美國用英語寫作而成。《武士道》一出版即在西方社會引起極大反響,短時間內被譯成日語、法語、德語、俄語、波蘭語、挪威語、波西米亞語、匈牙利語等多種語言譯本。新渡戶稻造將日本武士道同西方的騎士精神、基督教教義等主流思想進行類比,援引孔孟之道和王陽明的哲學觀點,從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等幾個層次展開論述,層層剖析,立體展現日本武士階層的行為準則及處世哲學,用“武士道”解釋了日本崛起的精神動力。
(日)新渡戶稻造 ·各國文化 ·5.8萬字
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近萬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獨特的玉石文化保持著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時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文化內涵,其影響是世界上任何文化都難以比擬的,其地位在中國人心中也是不可低估的。中國玉器以其7000年的歷史,與中國的瓷器和絲綢一樣,成為我國古老文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盛譽,堪稱東方藝術。《中國文化知識讀本:中國四大玉石》全面介紹了和田玉、岫巖玉、獨山玉、綠松石四大玉石的文化故事。
金開誠 ·中國文化 ·3萬字
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教授于2018年11月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為了紀念國學大師曾仕強教授,我們特推出了曾仕強經典語錄及系列國學經典珍藏版圖書。家風是基本而重要的家庭教育。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重視小家建設,宣揚良好家風,帶領孩子成長,是每位父母都應放在首位的課題。本書中,曾教授依托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將家庭教育中的諸如孝道、婚戀、金錢、祖先,甚至生死等問題從多角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說理通透,直達人心。我們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讓被忽視,甚至被遺忘的傳統家風重新復興,讓每個孩子的童年都充滿中國味道。
曾仕強 ·中國文化 ·7.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