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藥分子鑒定技術與應用》上篇總論分4章,介紹中藥分子鑒定的現狀、常規的分子生物技術方法、中藥分子鑒定的生物信息學知識、中藥分子鑒定的應用前景與發展趨勢等。下篇各論按中藥部位分6章,主要介紹110余種常用中藥DNA分子鑒定應用實例。附錄部分包括論文題錄(收集截止于2015年底國內外的有關文獻資料)、索引(中文藥名、拉丁學名等)。
曹暉 邵鵬柱 畢培曦 ·藥學 ·35.5萬字
修訂的總體框架保持不變,對每個案例仍從【關鍵詞】【案例簡介】【藥師點評】【特別提示】等方面進行評析。根據近年來臨床工作中遇到的用藥錯誤、會診中見到的典型病例、處方點評中涉及的不當用藥、不良反應報告中反映出的用藥問題等收集新的經典案例,同時對原有的140個案例中不再具備典型性或代表性的案例進行刪掉。
殷立新 張志清主編 ·藥學 ·30.7萬字
中成藥上市后研究始于上世紀80年代,至2000年前后初具規模,最近10余年達到了階段性的高峰。但中成藥上市后研究的方法技術體系一直未能真正確立,嚴重地限制了這一領域的發展。基于此,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成藥上市后再評價專業委員會組織全國相關領域專家編寫了本書。本書介紹了中成藥上市后研究方法技術體系的邏輯框架、臨床定位的方法技術,以及安全性、有效性和中成藥藥物經濟學研究的共性技術、合理用藥評價、特殊人群用藥研究、證候類中成藥的上市后評價、中成藥臨床價值評估的方法技術以及證據支撐指南、共識的方式方法等。本書特色如下:遵循法規要求、符合循證原則、反映前沿科技,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方法具體實用。
謝雁鳴 孫曉波 王志飛主編 ·藥學 ·29.8萬字
本書分4部分,第一部分:引論(國內外管理進展);第二部分:超說明書用法循證評價;第三部分:超說明書處方評價及步驟;第四部分:常見疾病超說明書用法處方分析,收集大量超說明書用藥的臨床典型處方,運用藥理、藥效、藥劑等基礎知識,并通過循證方法對超說明書處方的藥物作用機制以及合理性進行詳細的分析。根據前期的探索研究成果,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本書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詳細介紹了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流程、方法,第三部分對所收集的來自45家三甲醫院真實世界的臨床常用的超藥品說明書用藥按疾病分類進行了系統的處方評價。
伍俊妍 鄭志華主編 ·藥學 ·29.2萬字
本書以神經外科鎖孔手術的發展歷程為起點,對神經外科鎖孔手術的發展、現狀及其前景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重點介紹個體化地應用鎖孔微創技術治療各類神經外科疾病的適應證及其技術細節,包括鎖孔手術所需的各種特殊設備和器械、不同手術入路的顯微解剖、神經內鏡輔助手術及在功能神經外科的應用等。本書可供各級神經外科醫生使用。
蘭青 康德智 ·藥學 ·32.6萬字
本書共分為17章,介紹了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濕藥、化濕藥、利水滲濕藥、溫里藥、理氣藥、止血藥、活血化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熄風藥、消導藥、補虛藥、收澀藥、外用藥、驅蟲藥等450味臨床常用中藥,將功效相近的中藥分為285組,分類進行了臨床功效異同點的比較分析,采用了圖解的方式,使讀者易懂、易記,一目了然。并且還對每組中藥的臨床配伍運用,分別例舉了古人及現代的有效方劑約400首。因此,本書不僅能幫助提高正確熟練運用中藥的臨床水平,而且還能通過閱讀學習,開拓方劑配伍的各科臨床視野。
沈曉雄編著 ·藥學 ·27.6萬字
各分冊內容主要突出臨床藥師參與臨床藥物治療話動時常易碰到的相關問題,建立與運用臨床和藥物治療的臨床藥學思維,突出臨床藥物治療、藥物屬性與藥物治療評價、臨床癥狀與藥物治療、藥學監護重點和安全用藥教育要點等。第一章為總論,闡述糖皮質激素的結構、分類及管理等;第二章為糖皮質激素藥學監護原則,從有效性、安全性、依從性、用藥教育和患者教育等方面闡述藥學監護的思路;第三~十五章為各論,分別論述糖皮質激素在各系統疾病治療中的藥學監護,每種疾病均包括疾病簡介、治療原則和藥物治療方案、藥學監護3個方面的內容,并配有案例,便于讀者更好地實踐。
繆麗燕主編 ·藥學 ·25.5萬字
當患者的診斷得出后,醫師就會根據相應的診斷給出處理方法,包括開具處方。處方是是指由注冊的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的、由取得藥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藥學專業技術人員(以下簡稱藥師)審核、調配、核對,并作為患者用藥憑證的醫療文書。作為臨床醫師,不管所從事的專業或專科如何,開處方都是必備的一項基本功。兒科學作為臨床醫學的一個分支,在專科的分類上與內科有相似之處,但是其研究內容及內在規律與內科差別很大,并逐漸形成系列獨具特色的亞專科。由于兒科的病種眾多,專科越分越細,各不同疾病間的處理截然不同,故此,編輯相關的兒科處方集有現實的需要。本書是《常見病處方速查叢書》的一個分冊,主要供從事兒科臨床的年輕醫師、全科醫學的一線醫務人員及醫學、藥學學生等使用。內容包括兒童急癥、營養性疾病、新生兒疾病、各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兒科常見和較常見的疾病處方。按照叢書要求,每一病種的寫作中均包括概述、臨床特征、治療原則、推薦處方、注意事項等內容,盡量做到簡明、實用。
楊作成主編 ·藥學 ·25.4萬字
本書深入系統探討了建昌幫藥業及炮制發展史,歸納了建昌幫藥業的類型與炮制特色。全書共分總論、各論兩部分。總論收載建昌幫藥業及炮制簡史,傳統炮制工具、輔料、方法及其應用,以及傳統中藥養護保管方法。各論以介紹炮制方法為主,收載各炮制法具有代表性的中藥109種。本書保留了建昌幫清代至近代的寶貴傳統炮制經驗,地方色彩濃郁,用料土特,制法考究,記述翔實,能為中藥炮制生產、科研提供技術資料,有一定的指導和實用價值。
梅開豐 張禎祥主編 ·藥學 ·25.7萬字
本書的主要內容分為三章,第一章為概述部分,旨在論述抗菌藥物藥學監護的意義、藥動學(PK)/藥效學(PD)及其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并重點介紹多學科協作診療、循證藥學及治療藥物監測(TDM)在藥學監護中的應用。第二章對各類抗菌藥物進行詳細介紹,以列表的方式對同類抗菌藥物進行歸納與比較,從臨床實際應用的角度介紹抗菌譜、用法用量、超說明書用藥、特殊患者的使用、藥動學特點及藥學監護要點。第三章為常見感染性疾病藥物治療的藥學監護,包括疾病的臨床表現及常見病原體、以指南為基礎的抗感染治療方案的制訂及相關藥學監護要點,最后以典型案例的形式介紹藥師在藥學監護中的注意要點。
盧曉陽 裘云慶主編 ·藥學 ·25.1萬字
本書從審方藥師培訓實際需求出發,并結合浙江省審方培訓工作的實踐經驗,系統整理了審方藥師必須具備的理論知識與技能。包括審方基本技能、審方基礎知識,以及常見各類系統用藥,其中常見各類系統用藥又從常見疾病治療原則、疾病相關藥物的審方要點,用藥審核流程解析三個方面為審方藥師提供理論與審方實踐思維的剖析與指導。本書所包含的內容,除了關于國內外處方審核及合理用藥評價相關理論和實踐的總結外,亦著重關注新醫改背景下,辯證思維、臨床思維和循證思維等多種思維模式對審方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循證思維,對審方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及臨床對審方工作的認可度具有重要的意義,是促進合理用藥得以有效干預的基石。
浙江省醫院藥事管理質控中心 浙江省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組織編寫 ·藥學 ·37.3萬字
本書依據經典理論對婦科常用經方的原文、釋義、組成、功用、主治、方解、臨床應用、精準辨證、應用技巧及醫案進行介紹,為經方在婦科臨床中的應用提供了依據。書中所列50首經方,皆恰切病機,法度嚴謹,用藥精當,療效顯著,極具實用價值。書中列舉了大量的病案,醫案所論病證,包括經、帶、胎、產、雜等方面,舉一反三,從而為讀者提供更好的臨床幫助。本書融理、法、方、藥與實踐為一體,可供中醫、中西醫結合的婦科臨床工作者及醫學院校學生參考使用。
潘愛珍主編 ·藥學 ·22.5萬字
《制劑單元操作與車間設計》主要介紹藥物制劑單元操作及制劑車間設計。全書共十章,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紹藥物制劑生產過程中,常見單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設備的基本構造、使用與維護及有關的應用計算,內容包括固體的粉碎、篩選與造粒,物料的混合,液相非均一系的分離,中藥的浸出以及藥品分裝技術。第六章至第十章主要介紹制劑工程設計的特點、步驟,有關計算及相關規定,并突出了GMP在制劑車間工藝設計中的重要性,內容包括制劑工程設計概述、制劑車間設計基礎、設備選型及車間設計、公共系統及其他非工藝因素。《制劑單元操作與車間設計》可作為高等院校藥物制劑、中藥制藥等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科技工作者參考。
何志成主編 ·藥學 ·25.5萬字
中藥配方顆粒是由單味中藥飲片經水提、分離、濃縮、干燥、制粒而成的顆粒,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按照中醫臨床處方調配后,供患者沖服使用;其性味、歸經、功效與原中藥飲片一致,是一種新型的配方用藥,具有規范化、標準化、工業化的特性。從根本上解決了中藥飲片“使用的不方便性”和“療效的不確定性”問題,形成了自己的優勢特色和核心競爭力。中藥配方顆粒科學規范、安全可控、方便有效、原汁原味、即沖即服,適應了現代人臨床用藥的需求,適應了正在變化的生活方式和生產特點,提高了國際上對中藥科學性的認識程度,對中醫藥走向世界及提高我國中藥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國家藥監局2021年2月發布《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控制與標準制定技術要求》,充分體現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控制的特點及加強標準化工作,實現中藥配方顆粒整體質量控制。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各動物類中藥配方顆粒的藥材和飲片、標準湯劑和成品的具體研究內容,本書為總結28年動物類中藥配方顆粒研究成果,特別針對中藥配方顆粒標準湯劑與質量標準研究,將全面的對各品種中藥配方顆粒質量標準的制定過程的詳細研究進行編寫,為從事中藥配方顆粒的研發的專業人員提供參考。
程學仁 沈斌斌 魏梅主編 ·藥學 ·22.3萬字
方劑學是一門研究和闡明治法與方劑理論及其臨床運用的學科,在中醫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該書將“理、法、方、藥”貫徹一體,“法”與“方”與“理”銜接,又與“藥”密不可分。本書突出了方劑運用要點,為中醫工作者正確應用和掌握方劑提供了技巧和方法,在精選名家論述的基礎上,深入講解了作者對方劑的理解及臨床應用的經驗,尤其是作者結合實踐提出了一些方劑應用的創新性觀點,在藥物用量范圍,藥量與藥效的關系,君臣佐使配伍技巧等方面作了深入介紹,有重要的臨床指導價值。
余曉陽編著 ·藥學 ·21.6萬字
每分冊以疾病為目,每疾病分為概述、疾病診斷標準、西醫治療、中成藥應用和單方驗方等五個部分。既有西醫關于疾病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的主體內容,又注重體現中醫辨證論治思維,簡單、明了指導西醫醫生開處中成藥處方。本書共3章,包括常見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常見并發癥、惡性腫瘤治療手段所致并發癥。介紹疾病的定義、診斷要點、西醫治療要點,重點闡述中成藥辨證應用,包括證候要點及中成藥的組成、功效、用法用量。此外,還在每節中扼要介紹常用的外治法和單方驗方等。
田雪飛 陳孟溪主編 ·藥學 ·20.7萬字
全書是在《難治性癌痛專家共識(2017年版)》的基礎上,對專家共識內容更詳細的闡述,內容更加翔實,理論依據更加充分,為臨床提供了有價值的實際操作和技術指導。全書共分為“難治性癌痛的定義和診斷標準、難治性癌痛的機制、難治性癌痛的評估、難治性癌痛的治療原則和推薦意見、難治性癌痛的藥物治療原則、難治性癌痛的微創介入治療、臨終難治性癌痛”七章,章節安排合理,緊緊圍繞“難治性癌痛的診斷和治療”這一主線,重點闡述了難治性癌痛的“藥物治療和微創介入治療”,是指導臨床醫生學習和診療難治性癌痛不可或缺的書籍。
王昆 王杰軍 ·藥學 ·22.5萬字
本書是為全國1200家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IVAS)臨床專業人員而著,主要內容囊括了一線人員應知應會的技術、管理知識,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描述,語言簡潔明了,便于查找,實用性強。主要內容包括:PIVAS法律法規、PIVAS建設標準基礎知識問答、PIVAS審方工作基礎知識問答、PIVAS擺藥工作基礎、PIVAS核對工作基礎知識問答、PIVAS信息化自動化基礎知識問答等。
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會 ·藥學 ·23萬字
本書以骨外固定技術,在上肢創傷、畸形與殘缺治療中的應用為特點,重點介紹用傳統手術方法和內固定技術無法治療的上肢復雜創傷骨折、殘缺畸形的外固定技術治療方法,外固定與內固定技術的優化結合。主要內容包括:上肢的進化、功能解剖、骨外固定技術在上肢應用的國際、國內概況;上肢骨外固定器構型、穿針原則和方法、風險規避及外固定與其它固定方法在上肢矯形與重建的結合使用;臨床常見的上肢畸形與殘缺的治療方法。
秦泗河 范存義 張群 ·藥學 ·22.9萬字
本書收錄了常用傳統中藥近380種,按照中藥主要功效分為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濕藥、芳香化濕藥、利水滲濕藥、溫里藥、理氣藥、消食藥、驅蟲藥、止血藥、活血化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息風藥、開竅藥、補虛藥、收澀藥、涌吐藥等21個章節。每種中藥按照來源、采制、別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臨床應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的順序編寫。本書內容注重突出臨床用藥知識內容,適合中醫藥專業醫師、學生及基層醫師參考閱讀。
岳桂華 范麗麗主編 ·藥學 ·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