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載譚日強、周漢清醫案100余則。其中譚日強醫案87例,醫案以內科為主,部分涉及外科、婦科等病癥。周漢清醫案90例,內容涉及肺系、心系、脾胃、肝膽、腎系、氣血津液、肢體經絡、婦科、男科、皮膚科等多種疾病。全書集中反映了譚、周的臨證思辨特點和用方用藥經驗。
劉朝圣 何清湖 周利峰等 ·內科學 ·12.6萬字
本書編者結合自己超聲造影的臨床診療經驗,對疾病的超聲造影診斷要點及鑒別診斷思維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附有真實臨床病例供讀者學習和參考,希望能為超聲醫師的臨床造影工作提供幫助。內容上包含了超聲常見疾病的常規超聲圖像及超聲造影動靜態聲像圖表現、超聲造影經驗分享、術后大體及病例的對照,讓每一個超聲造病例都重現在讀者的眼前,指導超聲醫師提高診斷思路、鑒別診斷能力,從而大大提高超聲的臨床診斷準確率,為臨床提供更加準確的診斷依據。
王輝 羅燕主編 ·內科學 ·15.6萬字
本書為長城國際心血管學會議用書,凝聚心血管各領域活躍在臨床和科研一線的專家,就一年內的熱點和難點發表觀點,逐漸形成了"精、準、前沿、深刻"的鮮明特色,成為心血管醫生期待的案頭參考書和按年份收集的出版藏品。
叢洪良 袁祖貽主編 ·內科學 ·13.2萬字
近年來,臨床診療指南的制定出現新的趨向,即基于診療資源的可及性,這尤其適合發展中或地區差異性顯著的國家和地區。中國是幅員遼闊,地區經濟和學術發展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CSCO指南需要兼顧地區發展差異、藥物和診療手段的可及性以及腫瘤治療的社會價值三個方面。本套指南是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自2016年推出的系列指南。本套指南由國內各癌種領域最權威的專家執筆,內容既參照國際指南,又結合中國特色,創新性地采用"基本策略"和"可選策略"兩種模式制訂更加符合不同地區資源可及性的臨床指南,對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工作委員會 ·內科學 ·3萬字
本書首先介紹了消化系統基礎內容,然后以較大篇幅重點介紹了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如食管疾病、胃疾病、消化性潰瘍、肝臟疾病、膽囊及膽管系統疾病、小腸疾病、大腸疾病等內容,還介紹消化道內鏡治療技術內容。全書論述詳盡、資料新穎,對消化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指導意義,適合消化內科各級臨床醫師閱讀參考,以便于了解和掌握常見病的新的診療手段,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方案。
苗秋實主編 ·內科學 ·19.9萬字
本書將系統的介紹假肢與矯形器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觀點、臨床常用設備,并指引從業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正確處理殘肢和功能障礙,預防和處理假肢和矯形器的并發癥,正確評定假肢和矯形器的適配和效果。同時注意汲取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將假肢和矯形器的制作和使用與功能障礙和康復治療結合起來,并配以豐富的圖片,為廣大的學生、假肢矯形師、高校教師等提供實用的操作手冊和權威的參考工具書。
何成奇 ·內科學 ·3.1萬字
本書是《糖皮質激素在內科疾病中的合理使用》的修訂版,在上版書基礎上修訂、完善,內容包括糖皮激素應用的適應證、禁忌證及合理應用、正確評價糖皮質激素療效等。并增添了新內容:糖皮質激素在眼科疾病中的合理使用、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合理使用、在圍手術期的合理使用、在顱腦外科的合理使用。
沈悌 厲有名主編 ·內科學 ·9.2萬字
《認識腫瘤》分別從癌癥的認識預防、早期診斷、規范治療、康復管理四個方面介紹了癌癥的整體情況。讓公眾對癌癥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確的認知,識癌、辨癌、理性對待、不盲目恐慌。對腫瘤的共性問題進行說明。早期篩查對提高公眾的健康意識有很大作用,引導其主動就醫,提高防病意識。腫瘤早期篩查的意義、早期篩查的診斷流程、哪類人群屬于腫瘤篩查的重點監測對象、不同腫瘤的重點監測人群有哪些……
重慶市腫瘤醫院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組編 ·內科學 ·7.2萬字
本書系統講述了ABO血型不相容器官移植的歷史,重要事件。重點闡述了ABO血型不相同器官移植手術的處理的關鍵所在。并分章節介紹了各實體器官移植的特點。本書是國內第一本ABO血型不相容器官移植的專著,在國外關于這方面的書籍也屈指可數。因此出版本書籍是必要的。本書作者是我國進行ABO血型不相容腎移植的先行者,擁有豐富的經驗,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得到高度認可。而本書內容詳實,以理論為指導,注重臨床實踐案例分享,對移植工作者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王毅 羅志剛 ·內科學 ·18.8萬字
本叢書將面向臨床和檢驗,以疾病為主線,全面地介紹實驗室診斷方法和臨床應用,使臨床醫師根據診治需要,能方便地查閱檢驗診斷項目,也可以作為臨床醫學學生的學習用參考書。全書將分為13個分冊,包括:《神經系統疾病的檢驗診斷》、《免疫性疾病的檢驗診斷》、《風濕性疾病的檢驗診斷》、《性傳播疾病的檢驗診斷》、《呼吸系統疾病的檢驗診斷》、《感染性疾病的檢驗診斷》、《人獸共患病的檢驗診斷》、《泌尿系統疾病的檢驗診斷》、《血液系統疾病的檢驗診斷》、《消化系統疾病的檢驗診斷》、《循環系統疾病的檢驗診斷》、《內分泌及代謝疾病的檢驗診斷》和《婦產科疾病的檢驗診斷》。按常見疾病所屬系統歸類,每個疾病分“疾病概要”和“檢驗診斷”兩個主要部分。“檢驗診斷”又分為“一般檢驗”和“特殊檢驗”等。
呂建新 鄭景晨 ·內科學 ·18.2萬字
本書對兒科心血管系統常見疾病的病因、診斷、鑒別診斷及治療手段等進行了介紹,旨在為從事兒科心血管專業的各級臨床醫師提供專業性臨床指導,并為規范兒科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技術、促進與保障兒童健康成長做出貢獻。本書內容豐富,系統性、實用性和可讀性強,語言精練,通俗易懂,并在大多數章節后附有診療流程圖,便于臨床醫師快速掌握相關疾病的診治思路。讀者范圍適合于兒科醫護工作者、兒科心血管專業醫生、醫學本科生、研究生、進修生使用。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編著 ·內科學 ·19.8萬字
本書系統總結了李延芳教授行醫五十余年的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總結了李教授臨床治療常見病、多發病以及疑難病的針灸處方及獨特手法,并附有典型病例。其中部分醫論醫話,是其部分弟子們在跟師過程中,耳濡目染地受其啟發,對其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總結的補充,更加全面地展現了李延芳教授的學術造詣,對臨床頗有啟發。本書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臨床應用價值和收藏價值,是針灸臨床和教學工作者的重要參考書籍。
耿惠 李利軍 ·內科學 ·18.7萬字
社區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戰略規劃的概念和作用;社區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戰略規劃的內容和制訂步驟;如何確定戰略規劃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制訂戰略規劃的目標;如何制訂戰略規劃的策略和主要活動;如何制訂實現戰略規劃的保障措施;社區組織艾滋病防治戰略規劃舉例。以制訂戰略規劃的邏輯思路確定了本書的框架;以社區組織熟悉、通俗易懂的語言編寫內容,同時附加社區組織戰略規劃制訂的實例,使內容更加形象生動,使社區組織和其他讀者更加容易借鑒、并應用實際。
李慧 陳仲丹 ·內科學 ·5萬字
本套指南是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自2016年推出的系列指南。本套指南由國內各癌種領域最權威的專家執筆,內容既參照國際指南,又結合中國特色,創新性地采用“基本策略”和“可選策略”兩種模式制訂更加符合不同地區資源可及性的臨床指南,對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工作委員會 ·內科學 ·1.1萬字
本《指南》遵循相關循證醫學方法,專門針對基層醫生設計,內容包括腦血管病概述、危險因素的評估與預防、早期識別及處理、并發癥的識別與處理、西醫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社區康復、社區護理、社區健康管理等方面。讀者定位主要是社區醫生以及公眾,編寫內容及闡述方式會照顧這類讀者群的需求,易讀易懂,更貼近這類人群的實際應用場景。《指南》發布后,組織舉辦全國大中小城市社區醫生培訓班,對《指南》進行講解,為社區醫生人手一冊配備《指南》,由于該《指南》針對性強,便于基層醫生掌握和使用。
北京慢性病防治與健康教育研究會組織編寫 ·內科學 ·9.6萬字
生活方式的簡單改變就能幫你減肥并降低罹患慢性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本書是EmeranMayer,MD著作《TheMind-GutConnection:HowtheHiddenConversationWithinOurBodiesImpactsOurMood,OurChoices,andOurOverallHealth》的必讀概要。……
利民·鄧 ·內科學 ·3.1萬字
本書以“新疆四大名醫”陳浩然、蔣賢達、劉海陽、劉治武長幼為序,分先后各自成卷,每位均收錄具有代表意義的圖片若干,文字部分包括小傳、醫論篇、醫案篇。醫論篇選取四位醫家本人所撰文字,或其弟子所撰反映四位醫家學術經驗的論文,包括未公開出版發行的手稿、已公開出版發行者及內部參考資料等。醫案篇選案來自四位醫家本人手稿,或弟子整理所得,部分選自四老學術傳人已公開發表之論文
王路林 孫紅友 羅世坤 ·內科學 ·7.7萬字
全書共分18章,系統介紹了包蟲病的發病機制、診斷方法和治療技術,重點突出臨床手術治療的經驗總結,以及異體和自體肝移植的先進技術。書中還結合了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提出了具有我國研究特征的包蟲病分型和生物學活性評價標準。此外,書中還涵蓋了影像學診斷與篩查的規范標準,以及包蟲病的預防控制策略。本書適合從事包蟲病防治的醫務工作者、醫學研究生及相關專業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醫學院校的教學參考書。
唐桂波 張強主編 ·內科學 ·14.4萬字
與國際黑色素瘤權威指南接軌,依據我國實際情況增減內容以體現我國適用性。涵蓋每一年度需要更新、強調和解讀的內容,包括概念、病理分型、臨床表現、治療方法、轉化醫學和循證醫學進展等,語言精練、形式簡明、條理清晰。
CSCO黑色素瘤專家委員會 ·內科學 ·2.7萬字
內容:本書全面介紹作者近年采用該創新方法對人體軀干的淋巴系統的研究成果,其中多數內容均為首次記錄及展現。書中大量照片與X線相結合,并配以部分繪圖示意,每能使讀者詳盡了解人體軀干淋巴系統的結構,包括淺、深部毛細淋巴管,前收集淋巴管,收集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導管和淋巴結等。此外,全書并就上述各結構的顯微解剖、形態、分布、行徑以及淋巴管與淋巴結的連接等作了詳細展現和描述。再者,本書并對淋巴壺腹小體、淋巴管憩室透明淋巴結和退化淋巴結等最新發現進行了詳盡的闡述。特點:圖文并茂,立足創新,臨床實用。
潘偉人 ·內科學 ·5.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