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①作者積三十年《傷寒論》教學與研究的經驗,以授之以漁為出發點,講授與傳統教材不一樣的《傷寒論》;②以六經辨證為載體,闡述中醫學復雜性辨證論治思維的內涵和特色;③通過分析和講解,揭示六經辨證的精髓以及“六經鈐百病”的道理所在。④釋疑解惑,講授深入淺出,在師生中及同行中受到好評。
姜建國 ·綜合 ·29.4萬字
如果我們能用氣化學說把仲景的“六經辨證體系”的原理方法說清楚,也可以說就是在用氣化學說對“六經辨證”進行一種新的闡述。如果在這個體系內能夠把《內經》的人體基本生理功能及其變化特征和病理情況下的處方用藥完美地闡釋,則醫學的基本理論就體現在了這種闡釋中,也就可以避免后世學者陷入必須面對六經辨證種種不同學說的苦惱中。清楚地闡釋六經辨證所包含的理論框架則可以使學習經方者有一個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總體把握。
馬昆 ·中醫 ·31.9萬字
本書根據全科社區醫生遇到的常見案例,從全科醫療(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風濕類疾病和血液系統、中醫)、公共衛生(兒童保健、婦女保健、傳染病社區管理、精神衛生)和社區護理三方面介紹相關內容。
杜雪平 王永利 ·醫藥教材 ·38.2萬字
本書講解了正常皮膚的分類、生活指導、科學護膚指導、醫學護膚品(藥妝品)的正確使用;問題皮膚的診斷、自我保養、護膚原則以及醫療建議與原則;皮膚老化的自我保養、醫學護膚品的使用與保養等;損容性皮膚疾病的自我保養原則、醫療建議。
周展超 ·綜合 ·36.7萬字
《黃帝內經》為現存最早的傳統中華醫學著作,對于后世中醫學影響深遠,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其中“靈樞”部分重點講授中醫針灸治療實踐。本書是對《黃帝內經·靈樞》的全文翻譯和解讀。參考的底本準確,譯文及講解通順流暢,詳盡全面。作者出身于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世醫家庭,先后師從文字訓詁大家錢超塵、內經研究大家王洪圖,是傳統文化及國醫養生專家。本書不僅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講義精華,更囊括了醫學世家對于國醫養生的精辟獨到見解。相信在講明《黃帝內經》這部巨著的微言大義、普及傳統文化經典的同時,也能為有志于中華醫學、養生的讀者提供較多啟發。
張其成 ·中醫 ·20.9萬字
本書緊扣考試大綱,參考權威教材及考試輔導資料,參照近幾年考試真題,精心提煉出重要知識點,按照考試大綱的順序編排,包括基礎醫學綜合、醫學人文綜合和臨床醫學綜合三部分。本書內容全面、簡明,可有效幫助考生提高復習效率,是參加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平時復習和考前沖刺的理想用書。
黃福華 吳廣輝 于瑩 ·基礎醫學 ·34.7萬字
中醫臨床必讀叢書自面市來,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與認可,本次是我們從106種古籍中選出30種進行修訂。修訂原則是:1、本次選出的古籍為臨床上常用、讀者需求量大的品種,上版多次重印。2、本次修訂力求原文準確,每種醫籍由專家嚴謹校勘,為讀者提供精確的原文。3、原則上只做原文,不做校記和注釋。4、在裝禎形式上在保持上版風格的基礎上,以精裝版面市,在版式上也為了方便讀者而重新設計。該書共十卷。卷一至卷八以內科雜病醫案為主,兼收外科及五官科醫案。卷九和卷十為婦科、兒科醫案。全書言簡意賅,切中肯綮,于學術多所體悟,于后學啟迪甚多。
(清)葉天士 蘇禮 ·中醫 ·31.9萬字
本書主要闡述疼痛的基本概念、護士在疼痛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疼痛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臨床分類、疼痛管理中的常見障礙、疼痛評估、鎮痛藥物、.疼痛的藥物療法及護理、疼痛的非藥物治療及護理、特殊的鎮痛方式及護理、疼痛與心理、特殊患者的疼痛管理、疼痛質量管理、急性疼痛護理、慢性疼痛的治療與護理、癌痛的治療及護理。
童鶯歌 ·基礎醫學 ·24.6萬字
《景岳全書》為明·張介賓(號景岳)著。全書64卷。《傳忠錄》3卷,論述中醫陰陽、表里、虛實、寒熱、氣味,以及辨證、診法、治則等,明辨前人得失,暢發己見,尤對"命門"學說的獨到見解,頗有影響。《脈神章》3卷,精選先賢著作脈法、脈義精華,并提出對脈診的看法,切合臨床實際。《傷寒典》2卷,辨析傷寒諸證,論述各家經驗,很有新義。《雜證謨》29卷,論述內科雜病及眼、耳、鼻、喉、齒等70余種疾病的癥因脈治,每病證列經義、論證、論治、述古、辨古、新案等內容,論述全面、縝密,溯本求源,有論有案,述古不泥古,對有些疾病的認識頗有創見。
(明)張介賓撰 ·中醫 ·49.9萬字
我國大約有200萬名尿毒癥患者,并每年以12萬人的速度遞增。慢性腎臟病按腎臟的功能分5期,本書主要講述慢性腎病常見表現、不同分期的管理方法、雙向轉診指證等。慢性腎臟病不同期會出現不同的并發癥,涉及多學科診治,如:心內科、內分泌、消化科、營養科等,所以強調一體化治療。本書適于基層醫院的醫師閱讀。
左力 ·綜合 ·20.6萬字
該套叢書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注重實踐操作以解決實際問題。具體編寫時以臨床工作為核心,對操作要點、臨床常見問題、治療注意事項進行重點講述,特別是要闡述治療中容易發生的錯誤,附以案例分析,給出相應正確的、科學的、安全的治療方案,以促使康復治療師對康復治療技術有更好的認識并提升臨床運用的能力。對于一些重要且不易用文字和插圖表述清楚操作技術,將通過二維碼關聯相關操作視頻。
沈瀅 張志強 ·綜合 ·29.6萬字
本書的結構,首先對腦病的基本情況作一簡要概述;然后講述該病的診斷要點、辨證要點;之后敘述治療該病的名方驗方,其中分古醫籍方、國醫大師方、當代名醫方、驗方、秘方、單方、食療方、保健方等。全書要求通俗易懂,深出淺入,層次簡明清晰,盡量少使用醫學專業術語,重點介紹療效可靠,使用方便,簡單易行,適合家庭醫療、保健、養生的名方驗方。所記載的名方驗方,一般要求均要列出出處,以方便讀者查閱。
秦東風 ·中醫 ·20.3萬字
社會醫學是從社會的角度研究醫學和健康問題的一門交叉學科。它研究社會因素與個體及群體健康和疾病之間相互作用及其規律,制定相應得社會措施,保護和增進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會活動能力,提高生命質量,充分發揮健康的社會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教材分為三大模塊:一是社會醫學總論篇,介紹社會醫學的基本理論與思維方式,包括概論、社會醫學的理論精髓——醫學模式、社會醫學的核心——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三章,旨在挖掘中、西醫、藥學體系中的社會醫學思想,幫助學生樹立社會醫學思維,學會從社會角度分析健康問題。二是方法篇,介紹社會醫學的常用方法,包括社會醫學研究方法、社會衛生狀況評價、健康危險因素評價、生命質量評價、衛生服務評價等5章;旨在教會學生利用社會醫學的方法分析社會健康狀況,明確特定社會因素的暴露程度,探尋特定社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程度、方式等,為尋找應對策略提供依據。三是策略篇,介紹社會醫學在醫藥衛生領域的使用,包括社會衛生策略、衛生政策、社會病防治、弱勢群體社會醫學等3章;旨在引導學生利用上述社會醫學的思維與方法解決現實存在的社會健康問題。
王素珍 楊義主編 ·醫藥教材 ·31.9萬字
全書分四篇39章,通過對手術室專科護士進行系統培訓與考核,使手術室專科基礎理論、手術室護理操作、手術配合技能等課程能夠有計劃的設置。本書系統介紹了手術室護理發展、潔凈手術室建筑與技術、手術室感染控制、手術室應急預案、手術室科研與論文、數字化手術室等,以及各種手術的術前準備、麻醉方法、手術體位護理、手術主要步驟及配合方法、手術護理要點等手術配合技能。42項手術室護理操作是本書的一大特色,此外,為便于專科護士扎實掌握理論知識和技能,在第四篇還備有習題練習與考核。本書詳細闡述了專科護士分層培訓內容,對促進手術室專科護士培訓的規范化、系統化及科學化有著深遠意義。
高興蓮 田蒔 ·護理學 ·39.8萬字
教材的編寫體現國家關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政策,凸現畢業后教育特色,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國家精品教材,打造我國畢業后教育的“干細胞教材”。遵從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新近頒布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試行)”的總則與細則。立足于住院醫師在特定培訓階段、特定臨床時期的需求與要求,既高于院校教育階段,也注意與專科醫師培養階段的差異。在教材中體現PBL和CBL的教學模式,凸顯其專業特征、培訓特色。堅持三個對接的原則,強調“三個轉化”,強化“三個臨床”,提高“三種能力”,培養“三種素質”,實現“三醫目標”。強調“規范化”和“普適性”,編寫全國統一的規劃教材,重要目的就是實現培訓過程與內容的規范化。臨床流程、思維與診治應該按照相關的臨床診療指南、診療規范、臨床路徑、專家共識,或者編寫專家組一致認可的診療規范來進行組織與編寫,不能是院校或專家個人的經驗與觀點。
胡盛壽 王俊 ·醫藥教材 ·22萬字
由臨床一線的名醫執筆,結合臨床實踐經驗,對常見疾病的藥物選用原則、每一種藥的用藥方法、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同時對涉及該病的其他治療提出建議。旨在為本專業醫生提供實用性強的臨床常見病用藥指導,促進本專業常見病診療的規范化。
趙靖平 翟金國 ·醫院管理 ·20.3萬字
本書共29章,包括骨科康復技術概論、物理治療技術、運動療法、關節松動術、關節穩定術、懸吊訓練技術、肌肉能量技術、醫學訓練療法、平衡與協調訓練、神經松動技術、肌筋膜松解技術、脊柱側凸矯形器技術、減重訓練技術、淋巴引流技術、姿勢恢復技術、動態關節松動術、McKenzie診療技術、牽引與軟組織牽伸技術、磁場療法、表面肌電圖技術、肌骨超聲技術、作業治療技術、康復工程技術、冷療法與冷凍療法、壓力療法、微創治療技術、注射治療技術、肌內效貼技術、中醫推拿技術等。
何成奇 李建軍主編 ·外科學 ·32.6萬字
本書是在“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第二版)基礎上的修訂,為第三版,可供中醫藥院校學生使用,也可供中醫愛好者閱讀。本教材正文分上中下三篇,論述了絡病學的現代詮釋、學術地位及學科價值,總結其發展過程,闡述其發病原因、發病特點、病機、辨證、治法方藥,并重點列舉10余個病種的絡病辨證治療。附篇探討絡脈與絡病理論的現代生物學和病理生理學基礎,供課后閱讀,啟迪思路。
吳以嶺 ·中醫 ·35.6萬字
本書為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之一。全書內容涉及分子生物學基礎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應用。基礎理論部分介紹蛋白質和蛋白質組學、從核酸到基因組、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基因表達調控、細胞通訊和信號轉導;基本技術部分介紹核酸的提取與鑒定、印跡雜交技術、DNA芯片技術、核酸的體外擴增、重組DNA技術;基本應用部分介紹疾病和衰老、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本教材內容全面,體系完整,語言通俗,論述詳細,可作為高等中醫院校的教材。
唐炳華 鄭曉珂主編 ·醫藥教材 ·36.2萬字
《顏正華中藥歌訣白話解續》,自出版以來頗受讀者歡迎,曾多次重印再版。本書體現了國醫大師顏正華教授畢生心得與用藥經驗。本次白話解讀收選常用中藥,由其弟子常章富教授執筆。《顏正華中藥歌訣白話解讀》,以賦體行文,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為初學中藥者必讀之書。書中不僅進行白話翻譯,還凝聚了兩代人對中藥學的教學經驗和臨床用藥經驗。作者簡介: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曾擔任臨床藥學院院長。從事中藥教學40余年,參加《中華本草》、《中藥學》教材及教參等書編寫,編寫《中藥學講稿》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治學嚴謹,著述頗豐。
常章富 ·中醫 ·2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