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主要內容包括:頸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癥狀性椎動脈開口病變支架置入術、鎖骨下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無名動脈及頸總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癥狀性顱內動脈狹窄介入診療技術、慢性閉塞性病變、國際研究解讀、國內研究現狀。傳遞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研究前沿信息,解讀最新國際國內科研成果,推廣介入診療指南。詳細講解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最新技術發展,規范臨床診療流程。
繆中榮 ·藥學 ·16萬字
該書為明代醫家張潔所著。張瑞華等校注。分四卷。卷一包括中風、痛風、傷風、火門、中濕等病證治,卷二包括氣滯、六郁、痰病等病證治。卷三包括癇病、癲狂、驚悸等病證治。卷四包括痔瘡、瘰疬、楊梅瘡等病證治。后附炮制藥法。
張潔 ·中醫 ·12.4萬字
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考點速記突破勝經叢書于2014年出版。由知名培訓專家田磊編著。本套書的宗旨就是少而精,每冊字數在50萬字左右,把厚書讀薄,把繁雜的內容簡化,突出重點,抓住得分點,主要針對考生二、三階段強化記憶使用,也針對一些完全沒有大量時間進行系統復習的考生突擊學習使用。本套叢書上市以來獲得了讀者的認可,也取得了較好的市場反響和口碑。此次按照2020版最新大綱和2022版官方教材進行全面修訂。
田磊編著 ·醫藥考試 ·11.2萬字
血管通路是成功進行血液凈化治療的保證。臨床需要根據腎衰患者病情,選擇合理的血管通路,對使用中的血管通路進行維護和管理以延長血管通路的壽命,降低并發癥發生的風險。本書主要講述如何規范建立血管通路,如:血管通路的合理選擇、血管通路規范的操作、血管通路的規范使用、血管通路并發癥的處理等。
丁小強 滕杰 ·臨床理論 ·6.7萬字
作者為基層一線臨床中醫大夫,深耕臨床二十多年,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且中醫功底及傳統文化底蘊較深厚,善思考,勤動筆。本文稿是作者的博文精選,有理論,有臨床,文字精煉,語句曉暢,認識深刻,觀點鮮明,加上網友互動,活潑生動。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興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業內同仁的肯定和認可,博友粉絲的大力推崇。為了讓大家循序漸進并從各個角度輕松領略和掌握中醫藥學該有的邏輯思維、診治要領,從實踐經驗中升華思想,打破中醫是經驗醫學的偏見。
贠克強 ·中醫 ·12萬字
盧復的《芷園臆草存案》,醫案專書,不分卷,明代盧復著,刊行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該書載盧復醫案20則,涉及傷寒、瘟疫、蓄血、外風挾飲、譫妄、善恐、失眠、口瘡、呃逆、嘔吐、吐血、便血、水腫、疝氣、瘺證、佝僂、瘡瘍等,多為經治內科雜病和婦科疑難病之驗案。末為自療吐血一案,尤為詳細。每案先述診治經過,后論診斷及用藥之法。案例雖少,但內容豐富而有特色。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寶笏樓刻《醫林指月》本為底本
(明)盧復 ·中醫 ·2.3萬字
主編組織科室的,或多年在一起合作的專家,收集整理曾經收治的、會診的肌肉骨骼系統超聲診斷的疑難或典型病例,收集匯總60例。每個病例內容包括:簡要病史資料、超聲診斷檢查指標、特征,做出診斷或鑒別診斷的經過與分析,以及最后專家對該病例的經過的“點評”(點睛之筆)。每個病例配以代表性超聲診斷圖片。
郭瑞君 ·醫藥教材 ·9.6萬字
孟和教授在中西醫結合手法復位、小夾板治療骨折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生物力學和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及骨折治療臨床實際,自主研制了系列集復位、固定為一體的骨折治療器械——骨折復位固定器,創造性提出骨折治療三原則,并在治療方法上提出了四結合,從骨折復位、固定、功能鍛煉、內外用藥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骨折復位固定器療法的治療體系,實現了骨折復位固定器療法的自主理論創新、技術創新與器具創新。
張興平 ·內科學 ·19.9萬字
為進一步提升家庭早期教養的質量,培養科學養育與教育嬰幼兒的專業教養人員,本書主要介紹:2個月-3歲嬰幼兒的日常生活照護、常見疾病保健與照護、意外傷害的處理、早期家庭教育與指導。
馮敏華等 ·基礎醫學 ·4.5萬字
內科護理學實驗是內科護理的重要組成,本書有助于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內科實驗基本技能與操作,更好地與臨床教學接軌,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孫曙青 ·基礎醫學 ·7.8萬字
中醫筋骨三針療法是由吳漢卿教授,經過十多年的潛心研究,在水針刀療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傳統九針與特種針法中的針挑療法、運動針法與太極針法相結合,根據中醫筋經學說及現代軟組織損傷學,人體生物學、病理學,提出了"人體軟組織立體三角平衡原理"學說,總結了平衡三針法,進一步研究發明的一種中醫微創針法。
吳漢卿 吳軍尚主編 ·醫藥教材 ·17.2萬字
本書分為三篇,首篇向廣大讀者介紹健康體檢的常規和基礎知識。第二篇針對成人體檢,按照體檢報告的項目和順序,劃分為“一般項目檢查”、“內、外、婦、耳鼻咽喉、口腔、眼科項目檢查”、“影像和電生理檢查”等18個部分,詳細解讀了各種體檢數據的意義。此外,各部分都有檢查項目對應的常見疾病解釋,知識鏈接或專家答疑。本書不單單從健康體檢的單一層面,更從體檢后的疾病預防、危險因素干預和疾病管理等方面進行延伸,幫助讀者在了解自身健康狀況的同時,知道如何關注自身的健康,如何管理自身健康。第三篇針對未成年人這一特殊群體,從新生兒到青春期各個階段逐一進行體檢項目設計要求介紹和檢查意義解讀,為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的父母提供了健康體檢的相關知識。
趙玲玲 陳志恒主編 ·臨床理論 ·9.6萬字
病機學說,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之一,它是研究“辨證”的基本知識,既散見于《靈樞》《素問》兩部古醫經中,尤其集中地記載于《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凡十九條。因此,從來研究病機的,無不首先研習這十九條文獻。惟十九條言簡旨深,雖經注釋,仍不易領悟其在臨證時的具體運用。作者將十九條的原文拆散,提取其所涉及三十病證,分列于“形體”“藏氣”“二陰”“神志”四類。于每一病證,在保留了其原文獻精神的基礎上,分析其為寒為熱、屬虛屬實之不同證候,并各擬附施治方藥,足以啟發對古醫籍理論的領會和臨證具體運用的方法。
任應秋著 任廷革整理 ·中醫 ·5.9萬字
《傷寒指歸》系清代醫家戈頌平所著,是一部理論與作者個人心得相結合、頗具影響的醫學著作。全書共分六卷。卷一為序、表里陰陽六經圖說、劑量與漢異同考、針灸刺說,正文選取《金匱要略》前十六條及《傷寒論》前兩條成陰陽大論,共十八條;卷二至卷六分別為太陽篇、陽明篇、少陽篇、太陰篇、少陰篇、厥陰篇,并逐條敘述釋義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各條文主證,禁忌,方藥。書中采用逐字逐句加注解闡釋的方法,對《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條文結合自己心得并旁征博引加以論述,所論頗多獨到見解發揮,自成一家之言。本次整理以稿本為底本,以手抄本為主校本,以舊鈔本為參校本。
(清)戈頌平 ·中醫 ·16.2萬字
本書收載歐正武教授醫案145則,共涉及病癥47種,基本覆蓋了中醫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及時行疾病,讀者可從中窺見歐正武教授的辨治規律、用藥特點及臨證思維。本書內容豐富,論理清晰,對中醫臨床工作具有較高的指導價值,可供中醫臨床醫師、基層社區醫師、醫學生等參考使用。
舒蘭 蔣屏 ·醫藥教材 ·14.8萬字
本書為繼續醫學教育教材,由中華醫學會在全國各省、市、醫學院校開展的繼續醫學教育活動中推薦使用。包括磁共振成像對比劑的歷史發展及展望、基本原理、種類、臨床應用和典型病例等內容。本書著眼于解決臨床問題,指導臨床實踐,為放射科醫師提供實用的對比劑使用指南。同時還會以教材內容為核心,開展不同層級、不同規模的研討會、城市巡講、培訓。
李坤成 ·臨床理論 ·17萬字
本書為作者從醫四十余年對各種難治性和久治不愈疾病的臨床經驗總結,目錄按照現代醫學診斷疾病方法進行分類,每一疾病均簡要闡述其中西醫發病機理、診斷要點、治療原則,重點對治療基本方、辨證分型、加減用藥等內容進行詳細記錄。書中所有組方用藥均為作者行醫過程中實際應用確實行之有效的中醫處方,并附典型案例實錄診療過程。本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廣大中醫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生、中醫院校學生及中醫藥愛好者參考。
張永禎 何江 ·臨床理論 ·18.9萬字
本書參考2015年版美國放射協會、兒科放射協會關于胎兒影像指南,結合具體病例分析,圖文并茂,詳細介紹胎兒磁共振的檢查規范、適應證,全面、系統的講述胎兒各系統病變的發生、病理、影像(重點介紹磁共振影像)、診斷策略及預后。本書旨在協助產科醫生及產前診斷醫生篩查診斷,改善咨詢及對疾病理解,引導宮內、分娩時及產后管理,幫助醫生制訂和選擇手術計劃、手術方式。
劉鴻圣 ·臨床醫學 ·15萬字
全書內容豐富,重點介紹了醫學影像基礎、X線的臨床應用、CT的臨床應用、MRI的臨床應用、超聲的臨床應用等內容,針對各系統各部位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影像學征象、常見病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等均做了詳細介紹。在編寫過程中,力求做到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同時又能突出基本知識、基本病變和基本診斷,希望能為臨床影像科醫務工作者處理相關問題提供參考使用。
呂仁杰主編 ·醫技學 ·15萬字
以代謝綜合征、慢性腎炎綜合征、甲狀腺結節和慢性失眠疾病為題目,每類疾病所選擇《內經》條文的依據,均來源于臨床治療實踐所獲得的重復驗證結果。選擇《內經》條文主要依據不同疾病類證的病因和病機,將相關類證的不同病機條文逐一對照分析,并在臨床治療中逐一驗證,將符合臨床實踐且具有顯著指導意義的條文匯總,分別進行注釋和解讀,并在每條經文解讀后附臨床經驗方。
李曉政 ·綜合 ·1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