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歌劇是音樂與戲劇、文學、美術、舞蹈等相融合的一種綜合藝術形式,盡管有不少戲劇體裁都配有音樂,但其中的音樂僅僅只起裝飾作用,只有歌劇是以音樂為主要手段的戲劇。全劇貫穿音樂,音樂承載戲劇表現,闡明和強調作品的內容含義和人物情感,各部分有完整的形式。然而歌劇在其初創、各個歷史發展時期、不同的國家都有自己的特點。通過對歌劇歷史的簡略回顧,可以了解到歌劇觀念的不斷變化和多種風格并存發展的面貌。
沈旋主編 ·音樂 ·105萬字
“辛豐年音樂文集”收錄了辛豐年先生主要的六種音樂著作:《樂迷閑話》《如是我聞》《請赴音樂的盛宴》《音樂筆記》《處處有音樂》《亂談琴》。此外,文集還收錄了《中樂尋蹤》的內容和《樂滴》的部分內容,分別編入《處處有音樂》和《請赴音樂的盛宴》。這些著作最初是由國內數家出版社出版的,此次為集中出版。辛豐年的音樂文字曾經充當了整整一代中國古典樂迷親近西方音樂的津梁,他的文字在專業的樂理、樂評以外還兼融這各種樂史中的名家軼事,無論你是在音樂的“門內”還是“門外”,他都將引領著你從歷史中聆聽音樂,在音樂中感悟文化,品味“讀樂”的無窮樂趣。
辛豐年 ·音樂 ·69.7萬字
《余下只有噪音》講述那些特立獨行的人格,他們抵制對古典主義的過去的崇拜,與廣大民眾的冷漠作斗爭,并違抗獨裁者的意志。無論是用最純凈的美來吸引聽眾,還是用最純粹的噪聲來打擊聽眾,作曲家們一直都洋溢著當下的熱情,拒絕古典音樂作為一種式微藝術的刻板印象。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維也納到20世紀的巴黎,從希特勒的德國、斯大林的俄羅斯到六七十年代的紐約市中心,羅斯將20世紀的歷史及音樂編織在一起,在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與更廣泛的文化之間建立了啟示性的關聯。通過他所講述的音樂,《余下只有噪音》重述了20世紀的歷史。
(美)亞歷克斯·羅斯 ·音樂 ·54.6萬字
這部規模宏大的斷代史著作(中譯本約60萬字)不僅對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期包含音樂創作、音樂思想、音樂建制、音樂風尚、音樂出版等在內的“音樂文明生態”做了深入、全面、扎實、充分的記述,同時還在宏觀架構和微觀敘述兩個層面上,對延續自過去和延伸至未來的、涉及歷史事件、音樂形式、音樂技法、音樂風格或其他音樂現象的眾多歷史脈絡進行了梳理。
菲利普·唐斯 ·音樂 ·49.9萬字
本書是“諾頓音樂斷代史”系列之一,通過周密詳實的史實論述了中世紀音樂的發展背景及音樂特征。作為本系列圖書的開篇,本書以深入地道的音樂剖徐和視野廣闊的文化詮釋,奠定了“諾頓音樂斷代史”在音樂學術研究領域中的權威地位!本書亦屬于美國研究生中世紀音樂課程的必修教材之列。本書長期以來是都西方音樂學界有關歐洲中世紀音樂的標準論著,資料豐富、條理清晰,基本上概括了這一研究領域的全貌。
理查德·霍平 ·音樂 ·47.8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是音樂學家項陽對宗教和禮俗多年的學術研究成果。本書第一部分為近二十年間對宗教音聲的探索,第二、第三部分是近幾年對中國音樂傳統之禮樂與俗樂兩條主導脈絡為用的新思考,是一本集學術性、全面性、邏輯性為一體的音樂史學專業書籍。
項陽 ·音樂 ·44.7萬字
本書是“諾頓音樂史導論”系列之一,對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進行了全面而詳細的探討,內容涉及文化、宗教、政治史等,并具有深層次的音樂作品分析。作品的闡述中不乏大量音樂文本討論與相關專著、文集的材料補充,它反應了在這一極具生命力的歷史時期中音樂風格的多樣性以及革新。它不失為一本研究這一特定時期音樂問題及相關內容的斷代研究專著。
約翰·沃爾特·希爾 ·音樂 ·41.8萬字
此書以豐富而詳實的內容,巧妙地追溯了二十世紀藝術音樂的眾多流派。作者的探討從馬勒、理查·施特勞斯和德彪西這類標志性的人物開始,接著涉及了查爾斯·艾夫斯和沃恩斯·威廉斯為代表的民族主義運動,勛伯格、貝爾格、韋伯恩和法國六人團所體現的哲性運動,以及自成一體的巨人如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此外,對于各類“主義”——序列主義、簡約主義、偶然主義、新浪漫主義和多元主義,也都做了清晰地闡釋。本卷分為三個部分——超越調性:從190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重構與新體系: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創新與分裂:從第二次世界大戰至今。每一部分開頭都單列一章介紹當時的社會與思想環境,這是理解那時音樂現象必不可少的背景。
羅伯特·摩根 ·音樂 ·41.1萬字
本書是“中國藝術教育大系”叢書之一。全書分上下兩篇共八章,內容涉及民間音樂,宗教、祭祀音樂。本書以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方法論的指導思想,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本書為音樂院校專業基礎課的理論教材,其內容經過適當選擇與調整,同時也適用于普通大學音樂必修課及師范院校的教學。
袁靜芳主編 ·音樂 ·39.8萬字
本書是“諾頓音樂史斷代史叢書”系列之一,列昂·普蘭廷加教授詳盡地對浪漫主義時期的藝術大師與藝術精粹進行了闡釋,力圖詳盡地記述十九世紀歐洲的藝術音樂發展。本書以貝多芬中期的創作開篇,分別論述浪漫音樂語境下舒伯特、李斯特、肖邦、柏遼茲、舒曼、瓦格納、威爾第、柴可夫斯基和穆索爾斯基等人的音樂和風格。此外,作者還難得地關注到另一些少有專著進行研究的作曲家,例如門德爾松、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等。
列昂·普蘭廷加 ·音樂 ·38.5萬字
本書的上編《音樂文化》將音樂看作社會的文化現象和人類的精神財富,從數學、物理學、思維科學、哲學、美學、教育學的角度,探討了音樂與科學、哲學、建筑、文學、教育學等學科及繪畫、舞蹈、影視等藝術形式之間的內在聯系,闡述了音樂與社會文化、科學技術、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說明了音樂教育在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不但從多維視角擴展了人們對音樂本身的認識,也從音樂的、美學的視角出發,加深了讀者對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以及其他藝術形式的認識,有助于讀者增強通過音樂欣賞而美化自身的積極性。本書的下編《音樂人生》介紹了眾多古今中外著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航天科學家、心理學家、文學家、政治家、建筑家、音樂家、畫家、舞蹈家、電影導演以及當代大學師生的音樂人生,說明了他們的人生與音樂之間的密切關系,講述了他們事業和生活中的許多音樂故事,說明了音樂教育在各類創新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和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中,所起過的重要作用,適合各級各類高等學校的本專科生、研究生、教師和管理者,以及廣大音樂愛好者和有志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的各界人士閱讀。
沈致隆 齊東海 ·音樂 ·37.7萬字
這部“綜論”是舞蹈高等教育的教學用書。在中國當代舞蹈教育的學科建設中,“中國古典舞”是個必須面對的話題。“綜論”事實上是中國古典舞的“學科建設史”。它不僅關涉到動作風格而且關涉到體能訓練,不僅關涉到舞語特質而且關涉到藝術表達。本書綜合了新中國成立60余年來這一學科建設的求索、改進、提升、包容的進程,對具有學術價值的時間探索和理論陳述給予了準確的定位和恰切的評說;對于了解、把握這一學科的特質及取向,提供了寬廣的知識視野和深邃的學理啟迪。
于平 ·音樂 ·36.7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作者從對歷史上樂籍為集中區域之一山西省所存樂后人的實地考察入手,以樂籍制度、樂人為主脈對中國音樂文化傳統進行梳理,從文獻學、社會學、民俗學、音樂學、歷史學、考古學等層面對這一群體在歷史上各個時期的自下而上方式、社會地位、信仰崇拜、組織形式、進行全方位的研討,力圖做出新的解釋,是一本集學術性、全面性、邏輯性為一體的音樂史學專業書籍。
項陽 ·音樂 ·36萬字
中國聲樂藝術有源遠流長的歷史,作為民族聲樂藝術不僅有絢麗多姿的藝術形態,還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聲腔體系。本書以漢民族的聲樂發展為主干內容,并深入到多民族聲樂的共性特征為支干,既從總體上概括出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源流,并從中國民歌史、中國音樂史、中國戲曲史、中國歌劇史、中國曲藝史中梳理出民族聲樂的相關內容。全書共分十章,按歷史年代分目,做到綱舉目張,源清史順。為中國聲樂教育與相關學科和建設,提供一部觀點鮮明、論理曉暢的中國聲樂藝術史的專著。本書主要由遠古時期聲樂藝術、先秦歌舞藝術、漢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聲樂藝術以及近現代聲樂藝術和當代聲樂藝術等章節組成。
張曉農 ·音樂 ·34.5萬字
本書以歷史的脈絡為主線,綜合梳理的浙江省音樂的歷史傳承和戲曲曲藝藝術的發展。并對極具地方特色的音樂現象予以重點分析。本書受到時任浙江省省長的高度重視,并親自撰寫了序言。
楊和平 ·音樂 ·33.6萬字
《樂府集成》是一部中世紀最具權威的阿拉伯音樂史巨著,由中世紀著名學者艾布?法拉吉?伊斯法罕尼用近50年時間搜集、匯編成冊,共20卷。內容以阿拔斯王朝初期著名音樂家伊卜拉欣?穆綏里編輯的《百聲》(百首歌曲)為基礎,廣泛搜集自蒙昧時代起至10世紀阿拉伯歷朝歷代的詩詞歌賦匯編而成。對每首名詩名歌的作者、曲者和演唱者的生平事跡、生活軼事以及其表達內容、創作背景、流傳過程,甚至曲牌名稱、調式特點、配樂形式等都一一做了介紹,并穿插以征戰故事、宮廷趣聞、愛情傳說、語錄名言等。全書以大量篇幅描繪了阿拉伯人和早期穆斯林社會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宗教和風俗習慣,是研究阿拉伯中世紀社會生活、文學藝術和民俗民情的珍貴文獻,為歷代文史學家重視和推崇。
(阿拉伯)艾布·法拉吉·伊斯法罕尼 ·音樂 ·31.4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大曲是我國音樂文化史研究中受關注的“音樂事象”之一,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以制度、功能為視角,按禮、俗兩條脈,分別從結構體制、音樂機構、承載群體等層面對大曲進行全面深入的探討,拓寬了大曲研究的視野,揭示了大曲動態演化的意義。
柏互玖 ·音樂 ·30.8萬字
《舞之門:門文元舞蹈文論集》由門文元著。《舞之門:門文元舞蹈文論集》關鍵詞:舞蹈藝術、文集。《舞之門:門文元舞蹈文論集》由上海盛通時代印刷有限公司印訂。《舞之門:門文元舞蹈文論集》開本787×10921/16。《舞之門:門文元舞蹈文論集》為2016年12月第1版。《舞之門:門文元舞蹈文論集》內容包括:著述、藝評、風范共三部分。
門文元 ·音樂 ·30.3萬字
喬建中,音樂學家,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主要社會兼職有《音樂研究》副主編、上音特聘教授、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副會長等多職。本書一共收入了喬建中近年有關于當代音樂家創作、舞臺表演、學術著述的評論約三十余萬字,集結出版。論文集分別由民歌6篇、學術史3篇、教學4篇、人物9篇、序文6篇、活動10篇、其他2篇,7個部分組成,共計40篇文章。尤其對傳統音樂研究以及民族器樂創作等領域有深刻的感悟,對于從事音樂學研究的學者而言,該書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資料價值。系“西安音樂學院校慶七十周年”成果項目之一。
喬建中 ·音樂 ·29.6萬字
本書是魏軍教授的優秀學生論文集,魏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陜西秦箏學會創建人之一。從事箏專業教學、箏史、箏演奏理論的研究,為秦箏學科的帶頭人,碩士研究生導師。自2000年至今,培養了古箏專業研究生幾十人,大多數學生畢業后被全國音樂院校錄用專業從事古箏教學工作.學生中有薛蓮、曲明明、魏月明等在業界極具影響力的箏人,這些學生在古箏教學之路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專業性論文。論文有詳細介紹了近幾十年陜西箏派的創作曲目的演奏特點與技巧;有介紹陜西箏派的代表人物的發展歷程,有詳細講述陜西箏派某一演奏技巧的專題把握與運用等,整個論文集完整地展現了陜西箏派的演奏風格、特色及演奏技巧,是陜派箏的資料整合。
魏軍 ·音樂 ·2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