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關心的中心問題是:什么是書法的經典?一種本不屬于經典的文字書寫在何種情況下才有可能成為書法的經典?《與古為徒》是吳昌碩為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題寫的一塊匾,《娟娟發屋》是重慶一個理發店的招牌。白謙慎教授借這兩幅作品,思考書法的本質問題。自從清代碑學興起以來,書法的經典體系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一些相當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書寫遺跡被作為臨習的典范。本書通過描述和分析古今書法中的一些現象,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討。
白謙慎 ·書法篆刻 ·10.7萬字
《歐陽結體三十六法》,傳為唐歐陽詢撰,然以文中“高宗書法”及“東坡先生云”等語揆之,當為宋元時期人托名之作。全書從楷書結體著眼,總結出“排疊”“避就”及“卻好”等三十六條漢字結構的規律與法則,于初學入門多有裨益。有鑒于此,鄧氏就清人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中將其全文錄出,校正文字,加以注釋,并插配了相關圖釋,成《歐陽結體三十六法詮釋》一書。因書中詮釋詳細明徹,出版后即獲得較高關注,港臺等地競相翻印,被認為是研習字體結構的必讀書目之一。
鄧散木 ·書法篆刻 ·1.9萬字
主要包括萬里錦繡河山、悠久文明歷史、獨特地域風采、深厚建筑古蘊、名勝古跡奇觀、珍貴物寶天華、博大精深漢語、千秋輝煌美術、絕美歌舞戲劇、淳樸民風習俗等,充分顯示了美麗中國的中華民族厚重文化底蘊和強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極強系統性、廣博性和規模性。
孫常福主編 ·書法篆刻 ·5.2萬字
魏晉時代,在各種藝術大放光芒之際,最具創造力、最有人格魅力,而又最有成就的書法家,便是王羲之(字逸少,303—361),其杰構《蘭亭集序》實乃集書法、文學、思想及文化之大成。王羲之的成長經歷及家庭環境,其政治創傷及政治追求,其熱衷的宗教及服食,其《蘭亭集序》與《金谷詩序》的關系,《蘭亭集序》所體現的思想,以及此帖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突破,以上這一連串的相關問題,實有全方位而有系統地深入厘析的必要,以期更深入地了解王羲之的思想,以及探析構成《蘭亭集序》成為“天下第一行書”的各種因素及其成就。
陳岸峰 ·書法篆刻 ·10萬字
是明代項穆撰寫的一部書學理論著述。全書共十七篇,包括:書統、古今、辨體、形質、品格、資學、規矩、常變、正奇、《雅玩集:書法雅言》是明代書法理論家項穆撰寫的一部書法理論著作。全書共十七篇,包括:書統、古今、辨體、形質、品格、資學、規矩、常變、正奇、中和、老少、神化、心相、取舍、功序、器用、知識。推崇王羲之為正宗。是儒家書法理論的經典之作。
項穆 ·書法篆刻 ·9.9萬字
自2014年3月起,于鐘華博士借助微信這一新媒體,經常于深夜就書法發布一些觀點、看法、評論,形式短小而機鋒頻現,話語活潑多變,讀者受教良多,莫不翹首以盼。至2015年6月,已積累三百余則,匯成本書,配以歷代書法名作,饗饋師友。于鐘華博士所倡導之古典書法,其書道、技法,見于本書;于鐘華博士之為人、性情,亦見于本書。
于鐘華 ·書法篆刻 ·4.8萬字
全書共包括十二講,分別從毛筆書法學習意義、練習工具、書寫方法以及實際應用等層面,循序漸進地講解練習毛筆字的基本常識。其中“基本筆畫”“字體的結構”“成篇字的寫法”諸講,較為簡明而全面地總結了用筆、結體、章法方面的規律,并插配了雙鉤例字,尤為作者所精心編排。總體來說,此書注重日常實踐,避免空談理論,且全書結構清晰、完整,是一部頗便初學的書法入門讀物,對當下書法學習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次出版,以上海文化出版社版為底本,重新標點整理。同時,鑒于書中例字多據柳公權、趙孟頫等書法作品雙鉤,此次出版將原字及相近字置于例子右側,以便對照閱讀。
沈子善編著 ·書法篆刻 ·1.2萬字
本書綜合運用藝術學、歷史學、考古學、文藝學和社會學的知識與理論,對于漢末魏晉時期的潁川鐘氏、河東衛氏、瑯琊王氏、高平郗氏、陳郡謝氏等十個家族的文化轉型、書法傳承、重要人物、經典作品等進行深刻剖析,全面梳理了漢末魏晉書法發展演進的具體過程,全方位展現了這一時期書法文化世家的形成原因、傳承譜系、發展盛況及其典型特征。
呂文明 ·書法篆刻 ·34.9萬字
《字不語——手寫字體設計與應用方法解析》不僅講解字體的發展歷程,還講解字體的分析和表達方式。作者將多年以來對手寫體字形的認知和設計經驗都記錄在這本書里。本書所帶給讀者的,不僅是經驗分享,還有作者與字體之間的情愫和故事。在《字不語——手寫字體設計與應用方法解析》中,作者不僅詳細分析了各種工具的使用特性,還對不同的字體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講解,從而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字體設計之道。另外,通過一些字體性格的表達處理和商業字體的案例應用,讀者可以學到更多關于設計技巧之外的知識,了解更多關于手寫體字形設計背后的故事。
尚巍 ·書法篆刻 ·4.9萬字
全書從印章材料、歷史流派、評印標準、印章用法、印章宜忌等方面進行了系統介紹,為讀者提供了豐富而有條理的中國印章創作鑒賞知識。印章亦稱圖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鑒定或簽署的文具,有鋼印、蠟印等多種分類。制作材質有金屬、木頭、石頭、玉石等。中國印章藝術博大精深,見微知著。
鄢敬新 ·書法篆刻 ·17.6萬字
本書結合教育與設計的形式特為字體設計學習者定制,共分為七部分內容:認識字體、字體的結構與形態、字體的設計方法與風格表現、字體的設計原則、字體的創意設計與表現、字體設計的排列與組合、字體設計的應用。本書圖文并茂地對字體設計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收集了大量國內外優秀的字體設計,可以啟發設計者的靈感,供讀者參考借鑒。本書同樣適合相關專業院校作為教材或輔導用書。
劉芳 ·書法篆刻 ·4.3萬字
《戴敦邦手錄紅樓夢詩詞集》收錄了國畫大師戴敦邦手錄的大量《紅樓夢》詩詞歌賦,展現了戴老在書法藝術上的卓越成就與獨特趣味。全書依據詩詞在原著中出現的時間排序,貼合小說中的情節展開及人物命運軌跡,令讀者得以遨游“紙上紅樓”的奇境。字體變化萬千,紙箋各具特色,尤其在多次出現的聯句中,以不同字體展現不同人物性格,形神兼具。書中另含十二幅首次發表的扇面圖,更是戴老最擅長的方式重現了小說中的經典場景,成為每一個閱讀階段的小高潮。作為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戴敦邦手錄紅樓夢詩詞集》將戴老的“紅樓”作品以書畫詩詞的形式有機而全面地結合到一起,展現他“書法家”一面的同時,也將他多年的創作脈絡和“紅樓”情緣清晰完整地呈現給讀者。
戴敦邦著 張志萍注 ·書法篆刻 ·1.9萬字
本書收錄米芾尺牘九種:行書三帖,草書四帖,以及《篋中帖》《逃暑帖》。行書三帖,即《始興公帖》《李太師帖》和《張季明帖》,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元日帖》《吾友帖》《中秋詩帖》《海岱帖》合稱草書四帖,是米芾草書代表作,現藏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館。另有《篋中帖》靈秀流美,《逃暑帖》用險得夷,似欹反正,給人以深刻印象。
中華書局編輯部 ·書法篆刻 ·752字
本書是北京大學書法公開課“書法審美與實踐”的講稿整理,既觸及書法最基礎的筆法、結字與章法布局等技法層面,也探討書法的風格、神采與氣韻等審美層面,同時還揭示了書法學習必經的臨帖、創作之方法與途徑。
方建勛 ·書法篆刻 ·17.1萬字
本書是關于中國書法的筆法與結字的研究專著。借助考古學發掘的秦漢簡牘書法資料,將秦漢簡牘書法中的筆法現象與中國古代書法技法理論結合進行分析,研究了中國書法基本筆法和結構方法的形成、發展過程,用通俗的語言描述了中國書法筆法和結字法。一方面,作者梳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出土的秦漢簡牘書法資料,具有史料的價值,另一方面,又進行了相應書法理論探索,關注并分析了書法現象與書法理念即書法現象與技術理論和審美理論的關系,具有理論的價值。
劉兆彬 任瑞金 ·書法篆刻 ·20.5萬字
敦煌文獻中書風有肥有瘦,風格不一,經書字體有隸書有楷書,隨時代書體的變化而變化發展。由漢、晉到唐、宋時間跨度近千年,眾多書手在不同時代的文字書寫,是建立在千百萬人的社會實踐之上,有多少種社會生活,有多少種審美意識,就有多少種風格面貌,有的清麗,有的粗獷,或者端莊,或者豪放……環肥燕瘦,各擅勝場。敦煌書法在點畫、結體和章法上的奇思妙想層出不窮,很自然很真實地反映了每個時代和每個時期人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我們今天重新去認識他,研究它,在新的時代背景和審美關照下,必然會有新的創作思路的啟發、開拓與延展。
翁利 ·書法篆刻 ·15.4萬字
書法藝術和筆法技巧是屬于兩個層面的東西。筆法技巧與天分無關,這一點與文學藝術不同。文學家的孩子大多成不了文學家,因為其中天分因素非常重要,因而如何吟詩作賦、謀篇屬文等技巧性、規則性內容,歷來都沒有人刻意去保密。而在書法的歷史上,書法家往往都出自書法世家,書法的基本筆法技巧事實上就像工匠的手藝一樣在他們的家族中秘密傳承。因而相應地,書法領域一直存在一個輕易不會向外人袒露的核心秘密——筆法。人類社會走進了當今的信息時代,書法早已從一般讀書人賴以安身立業的必備內容中徹底剝離,書法的大部分功利因素也早已不再,已經成為一門純藝術而為少數人所繼續喜愛。因此之故,書法的核心技巧——筆法,已經可以成為同道中人彼此放下心防、誠意探求的東西了。本書就是筆者數十年來探求的心得總結,“緘秘之旨,余無取焉”。
劉峰 ·書法篆刻 ·4萬字
中國書法是直指心性的藝術,在意象線條墨色中展現出人格襟抱。人們創作和欣賞書法,并非只是懷古之幽思或伸展林間笛音般的淡遠情思,而是以這種直指心性的藝術,使人們沉潛到文化的深層去人生對話。歷史上每一卷書法珍品都展示著一種人性的深度,都向我們敘述書法世界的故事,并使我們發現自己生命的審美意義。本書重點展示中國歷代著名書法家代表性作品及其審美風格:吞吐大荒妙造自然的篆書,積健為雄寬博大氣的隸書,真力彌滿剛勁典雅的楷書,行氣如虹暢達流美的行書,大氣盤旋驚沙坐飛的草書。從書法到人格,從文化到審美,全方位呈現中國書法藝術和書法家的人格魅力,集知識性、鑒賞性、審美性為一體,是培養優雅氣質和精神尊貴的藝術審美讀物。
王岳川 ·書法篆刻 ·11.8萬字
本書是一本鋼筆畫技法訓練的手繪教程,主要講解怎樣用鋼筆進行寫生畫訓練,從鋼筆線描、鋼筆素描入手,以建筑設計為主,知識點緊緊圍繞基礎與應用兩方面展開講解,由淺入深地指導讀者全面掌握鋼筆畫的表現手法。
設計手繪教育中心編著 ·書法篆刻 ·5.2萬字
朱氏《箋證》(附《評考》)成稿之后,經長期刪潤修改,于1963年由中華書局出版,隨即引起學界重視。啟功于次年撰《孫過庭書譜考》一文,發表于《文物》雜志,即對朱文部分觀點進行商榷。兩家之說各有側重,互有異同,足資參考,故本次出版將《孫過庭書譜考》一并收錄。另附朱氏所釋原文于末(啟功所釋異同者,亦于該字后標出),以便讀者。
朱劍心 ·書法篆刻 ·8.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