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通過實物數碼照片,系統地介紹歌舞廳音像及調音、調光技術,并闡述有關設備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使用技巧等,包括聲學基礎、音響技術、音頻處理、音/視頻技術、KTV歌舞廳及家庭影院、舞臺、舞廳燈光技術。為了幫助讀者有的放矢地學習相關內容,書后附錄中還收集了《音響調音員國家職業標準》和《舞臺燈光師職業標準》,以供參考。
周立云 胡月芬編著 ·戲劇藝術 ·16萬字
本書梳理和圖繪了近年來中國影視行業的發展軌跡與階段性成果,結合國內外豐富的案例,以敏銳的視角回溯和探尋中國影視工業化體系的源頭和本質,同時強調了工業化體系不只是高新技術和重工業的表層概念,更是以IP為內核的版權價值與品牌意識的邏輯機理。本書力圖擺脫長期以來電影收益過度依賴票房、版權價值缺乏深度開發、項目風險難以防控等不利局面,從項目研發、投融資、制片、發行、營銷、放映、影視品牌開發、風險評估與管理體系等八個章節勾勒和解析工業化體系建構的流程、困境與對策。
司若 ·戲劇藝術 ·16萬字
家具藝術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各項文化藝術發展形勢下興起的新學科。是中華文化藝術發展的產物。我們今天研究、借鑒、總結前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目的在于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家具藝術,總結歷史經驗,為發展現代新型家具服務。既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大使命,也是我們宣傳祖國歷史文化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課題。本書以中國古典家具的發展、種類、風格、結構和裝飾等為主,以明清家具的鑒別方法、收藏投資技巧等為輔進行交叉敘述,讓讀者清楚地了解古典家具在不同時期所具有的風格特點,并迅速找到相應的鑒定方法,以確定收藏投資的策略。
胡德生 ·收藏 ·15.9萬字
“巫鴻美術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學巫鴻教授中國古代美術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編年匯集了巫鴻幾乎所有古代中國美術史的論文和未發表講稿,串聯四十年學術歷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視學者思維發展成熟的脈絡。繼2018年出版的《傳統革新》與《超越大限》之后,《陳規再造》為文集的第三卷,收錄作者1995年至1998年關于中國古代美術史的15篇論文和講稿。這一階段的研究仍聚焦于墓葬、佛教、肖像藝術等主題,持續探討圖像內容與空間、媒材的關系。其中《清帝的假面舞會》《屏風入畫》《陳規再造》等一系列論文,圍繞清宮舊藏文物和中國古代藝術審美傳統展開,選擇了雍正乾隆變裝畫像、十二美人圖、屏風文化等精巧的切入點,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引人入勝的同時,進一步發展闡釋了“圖像”與“原境”互動的美術史觀,是為后來《重屏》等專著的雛形與先聲。
(美)巫鴻 ·藝術理論 ·15.9萬字
《陶瓷藝術論》是一本關于陶瓷藝術專業知識和理論的書籍,介紹了陶器與瓷器發明創造的意義,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中國傳統陶瓷工藝的屬性與特征。《陶瓷藝術論》就陶瓷作品存在的基本形式,通過設計創意,融會功能效用和形式美感,運用材料和技術完成作品的規律和方法,并結合具體作品進行專業的闡釋。陶瓷藝術創造具有獨特的形式語言和自身的藝術規律,作者選取傳統、民間和現代優秀作品進行分析,揭示陶瓷工藝思維的獨特范式。《陶瓷藝術論》的特點在于,作者通過對陶器與瓷器設計和工藝實踐的總結,在專業方面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楊永善 ·藝術理論 ·15.9萬字
禪宗由印度禪演化為中國禪是一個外域文化本土化的過程,由于中國文人士大夫具有“追道”這一文化身份特征,伴隨著魏晉審美自覺,禪宗的審美境界也深深影響到這一群體,文人畫的始祖王維即生活在禪宗成熟興盛的唐代。文人對于生命的感發感悟,隨著筆墨這一載體用詩化的形式加以彰顯,并由此而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作為中國畫來講,在近現代深受西方影響做了諸多探索之后,也逐漸沉靜了下米,并開始在審美領域追根溯源,注重在民族審美層面的深入探索。
楊江波 ·繪畫 ·15.9萬字
家庭倫理電視劇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電視劇類型,自誕生之日起便受到廣泛關注。剖析家庭倫理類電視劇長盛不衰的原因,不僅是電視劇業內的熱門話題,也是電影電視及文化產業學術研究界必須正視的課題。本書從家庭倫理類電視劇發展、創作、生產、營銷、傳播、受眾反響等諸多方面,深入探討了傳統倫理背景、當代社會思潮、婚姻家庭變遷、制作體系改革、傳播手段更新加之于家庭倫理電視劇的全方位影響,并對此類作品的成就與問題進行深入剖析。
文麗敏 ·媒體藝術 ·15.9萬字
青海民族民間石刻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和豐富的形成環境。它們或從屬于墓葬,主要用于陪葬的明器、墓室裝飾、地面的碑刻和動物造型等;或從屬于宗教,主要為摩崖石窟造像、題記、石經等;或從屬于建筑,主要有碑刻、建筑構件和室內外裝飾石刻等。本研究是對青海各民族民間石刻的發展、題材、流派、特征,以及寺院雕刻、佛塔雕刻、民居雕刻等進行較全面的考述,對造型藝術中的雕(摩崖、石窟造像、石雕、玉雕、磚雕)、刻(巖畫、碑刻、石刻)等進行較為詳細探究。同時,它們也從屬于歷史藝術遺產的領域,為“青海石刻藝術學”研究提供了雕刻與裝飾的相關文獻素材。
宋衛哲 ·民間藝術 ·15.8萬字
本書通過梳理喜(富)連成社科班存在的歷史,同時追溯其繼承的前代京劇藝術傳統,探討京劇教育史上“科班”這一類重要人才培養機構興起和取得輝煌成就的原因。同時展現京劇教育由一種傳統方式向現代教育方向轉型的歷史進程。
姜斯軼 ·戲劇藝術 ·15.8萬字
《建筑七燈》是羅斯金的一部有關建筑美學思考的杰作,享譽英美藝術界,對后世建筑及建筑美學影響深遠,為好幾代人評判藝術價值提供了標準。本書從七個主題闡述建筑營造:宗教、真實、力量、美麗、生命、記憶和規條。同時他認為藝術作品和人類各層面的文明息息相關,為20世紀的很多建筑和設計提供了靈感。此外,羅斯金認為建筑是從前人手中繼承下來的東西,并映射出前人生活的景況,這種思想對當今的建筑保護有著深遠的影響。
(英)約翰·羅金斯 ·建筑藝術 ·15.8萬字
本書是以影視攝影基礎技藝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專業基礎類教材,由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影視攝影與制作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李培林教授主編。本書的內容涵蓋了影視攝影技藝的各個方面,如影視攝影器材的分類與使用、影視攝影造型技巧、影視攝影錄音、影視文案寫作、影視作品鑒賞、影視攝影史等,通過對本書的研讀,能夠高效地儲備影視攝影與制作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從而順利過渡到更為深入的學習階段。本書適合高等院校影視類專業本科生學習使用,也可供影視攝影愛好者及有志于報考影視類專業的高中畢業生閱讀參考。
李培林 ·攝影 ·15.8萬字
這是一本反映2012全年世界玉器市場的重點拍賣交易紀錄。書中精心甄選出蘇富比、安蒂古倫、佳士得、艾德、富得、中國嘉德、寶龍、北京保利等全球8大拍賣公司37場精致玉器拍場的代表性拍品,全面、準確地呈現了2012年度表壇的精彩全貌。為便于玉器收藏愛好者了解2015年世界玉器拍賣市場的行情,本書依照品牌進行細部分類,對各品牌的信息做以詳述,中英文名稱對照,完全標注成交價格,并有高清精美圖片,是您投資舉拍、收藏鑒賞的資訊參考查詢工具書。
《拍賣年鑒》編輯部編著 ·收藏 ·15.8萬字
本書是對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所藏晉南道教壁畫《神仙赴會圖》的圖像研究。該壁畫是永樂宮三清殿壁畫之淵源,精美宏大。本書詳細考證了該壁畫的題材、內容和技法,分析了壁畫的風格和年代。是中國古代道教美術史研究的重要著作。
景安寧 ·繪畫 ·15.8萬字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諷的藝術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表現了作者與這個黑暗政府勢不兩立的決心。...
聞一多 ·藝術理論 ·15.7萬字
本文以歐洲當代繪畫為研究對象。當代歐洲藝術家試圖擺脫圖像對人類的操控,并嘗試運用繪畫自身語言進行言說,創作出圖像時代“另類”的圖像。筆者試圖找尋圖像流變的歷史根源,并展望繪畫的未來發展,從我們對當代藝術現象的觀看與評判中,反思“景觀社會”中人類的生存境遇,力圖使我們面對圖像與當代藝術時所持的態度更加理性和從容。
范曉楠 ·繪畫 ·15.7萬字
本書是一部為專業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準備的完全生存手冊。全書語言簡單流暢,通俗易懂,即使是剛剛接觸攝影的讀者也可以在這本書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掌握通往獨立的方法。在內容上,除了對各個類別的攝影進行了詳細介紹,更是對通往獨立之路需注意的方面,如版權的保護、出版畫冊、法律等進行了深入的探究,教授了許多實用的生存技能。
趙嘉 ·攝影 ·15.7萬字
本書先介紹了3D打印的原理和市場前景,然后詳細介紹了3D打印在各領域的應用,使之符合不同專業人員的閱讀需求,最后對3D打印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探討。具體內容涵蓋:如何像創客一樣組裝3D打印機、3D打印網店從創業第一步到開店實戰技巧、3D打印實體店從開店資源到融資再到宣傳與推廣、3D打印照相館工作流程到技術進階、3D打印機維護及常見問題等。本書適合廣大關注3D打印的人員閱讀,也適合作為3D打印創業者的操作指南,還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輔導用書。
蔡晉 李威 劉建邦編著 ·工藝美術 ·15.7萬字
本書以謝赫“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為切入點探索影視動畫創作規律,對“六法”本義及延伸義的深入探討,在對相關影視動畫創作進行解讀、分析的基礎上,剖析了謝赫“六法”對現代影視動畫創作所起到的重要影響作用。
陳葉蕾 ·媒體藝術 ·15.7萬字
西文建筑在世界建筑名上占有重要地位,讀其建筑史就是享受史詩般的精神盛宴。《圖說西方建筑藝術》將為你系統地介紹西方由古到今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筑。從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神廟、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希臘、古羅馬建筑,以及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建筑、古典主義建筑乃至現代主義建筑和后現代時期各種風格的建筑,都將一一呈現在你眼前。你也可以從中領略各種建筑流派、建筑大師以及他們的經典作品的風采。
蘇華等編著 ·建筑藝術 ·15.7萬字
六舟是清代一位才華卓越而又非常有趣的和尚,在書畫、篆刻等方面皆有不俗的造詣;在八破畫等新型藝術領域更是開創性的人物。浙江省博物館王屹峰借助館內豐富的六舟藏品,通過追隨六舟當年人生足跡的方式,實地勘察其生活場所,多方搜尋資料,撰成此書。作者用精到的語言,實證的材料,配合三百余幅圖版,介紹了六舟在八破、全形拓、古磚花供這三種直接以金石學為學術根柢與形式語言的藝術創新實踐中的淵源脈絡、技法特征和喻義功能,從而以這樣一個切片,呈現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于學術、生活、審美的綜合認知,將清代以金石學為代表的傳統學術與朋友圈的文化唱和、藝術的綜合維度和江南的人世情懷、個體的文化追索與國族的文化血脈有機融合。
王屹峰 ·藝術理論 ·15.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