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錢穆先生闡述孔子學說、教讀《論語》方法的重磅論述,是一部洞徹儒家文化的思考精華。錢氏一生崇揚孔學,并傾力于《論語》和孔學的研究,精勤篤實。本書既是先生一生的學養縮影,亦是研究孔子思想及儒家學說的學界標桿,全面展現了一代國學宗師對于“孔子與論語”這一對儒家文化中的核心概念的研究心得。解讀圣賢,重溫典范,錢穆先生將帶領讀者直抵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與歸處。
錢穆 ·中國哲學 ·18.5萬字
本書共分為十九章,每一小節文章開頭均以王陽明的一句或一段經典言論做引,在正文具體展開論述其思想的精煉和智慧所在。本書從現代人立身處世的需要出發,從寬心、誠心、進取心、道德心、孝敬心、素凈心、喜樂心等十九個方面闡釋了王陽明在立志、修心、仁愛、至誠等方面修身處世的智慧。王陽明的心學,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論,知行合一的認識論,致良知的修養學說。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是心學說的基本觀點。
文德編著 ·中國哲學 ·18.8萬字
《菜根譚》文字簡練,對仗工整,博大精深,耐人尋味,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寥寥幾句道出人生玄機,只言片語指明生存之道。它告誡讀書人“道乃公正無私,學當隨事警惕”;它提醒為官者“為官公廉。居家恕儉”。人生在世,“心善而子孫盛,根固而枝葉榮”,“清濁并包,善惡兼容”,“超然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因為“人生一傀儡”,只有如此,才能“自控便超然”。
洪應明 ·中國哲學 ·13.6萬字
本書作為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老聃的經典著作,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為其時諸子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它從多個角度和層面論證了“道”和“德”這兩個核心概念,在為政、處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見解。
(春秋)老聃 ·中國哲學 ·12.6萬字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后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后,并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道德經有多個版本,通行本是西晉王弼注釋的本子,本書就是以次為基礎的。這次出版,由武春河先生書法全部經傳文字,由專家撰寫白話和講解,供大眾讀者閱讀欣賞。
老子 ·中國哲學 ·3萬字
本書從學術角度闡述了《推背圖》如同《周易》以及它的標識——太極圖一樣,是由陰陽兩個部分構成的,陰的一部分由符號、卦象、易術理論組成,陽的那一部分由讖曰和頌曰的文字描述組成。這陰陽兩部分相輔相成的組合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就是我們常說事物矛盾的兩方面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只有將這陰陽兩部分結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去理解和證明才能真正明白《推背圖》的本意,以及易學思想的博大精深。
許欽彬 ·中國哲學 ·18.3萬字
從老子的哲學中,我們可以學習老子看世界的眼光;從莊子的哲學中,我們可以學習莊子浪漫的人生態度。希望張莉、陸杰編寫的這本《清醒的老子,浪漫的莊子:達觀自如的人生智慧》能夠讓讀者窺到實現這兩方面愿望的路徑,對道家智慧有更為深刻的了解和體悟,希望它能成為一陣清風,為忙碌、緊張、疲憊的人送去些許清涼。
張莉 陸杰峰 ·中國哲學 ·12.5萬字
《莊子》是一本深刻而有趣的書,融合了寓言的生動、哲理的思辨、生活的鮮活,但是,想要真正的讀懂它、體悟它、運用它卻并非易事。為了讓讀者能更好地理解《莊子》,本書對原著進行了梳理和分析,概括為逍遙游、齊物論、養生經、人間世、論大道、政治觀六個部分,采用全新的圖解方式,插入160幅手繪插圖、近百張圖表,結構清晰,全面解讀莊子理論,用更為生動直白的語言幫大家讀懂莊子世界里真正的“逍遙”。
(戰國)莊周 《圖解經典》編輯部 ·中國哲學 ·19.4萬字
本書為南懷瑾先生講述《孟子》最后一篇《盡心篇》的整理稿。《盡心篇》是《孟子》的完結篇,被南懷瑾先生視為孟子整個學術思想的中心,是孟子“在講完外用之道以后,講傳心的心法”,故尤加重視。全篇以“盡心”點題,以“修身立命”總領全篇,闡述了“良知良能”、“仁民愛物”、“民貴君輕”等一系列在孟子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概念和內涵,并進一步闡釋了孔子“鄉愿德賊”之說等。
南懷瑾 ·中國哲學 ·14.5萬字
《中國古代哲學史》首次使用現代學術研究方法系統梳理中國古代哲學史,它的出版甚至被視為中國哲學史學科成立的標志,不僅在中國哲學史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和特色也為后世哲學史家樹立了良好的典范、開出了全新的境界。
胡適 ·中國哲學 ·16.9萬字
《清代學術概論》是一部闡述清代學術思潮源頭及其流變的經典著作,也是梁啟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啟超先生將清代學術從時代思潮的角度劃分為四個時期,并對每個時期作了簡要而中肯的評介,精辟分析了各個時期及其代表人物的成就與不足。《清代學術概論》一經問世即受到讀者歡迎,并成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了解清代學術文化史的入門必讀書。
梁啟超著 ·中國哲學 ·5.8萬字
《荀子學院:荀子的人定勝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為出發點,并在荀子對天人的思考范疇上,對做人、做事、處世、言談、交際、識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細致、又淺顯易懂的探討。希望在重讀這些先哲智慧的同時,給我們的人生以新的啟發荀子,名況,是戰國時著名思想家、文學家。當時人們尊重他,稱他荀卿。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
秦榆 ·中國哲學 ·19.8萬字
沒有自我,也沒關系。車輪由一個大圓筒和30個輪輻組成,輪子因為中間是空的才可以當車輪用;碗也是因為中間是空的所以可以當碗用;房間也是因為中間是空的才可以當成房間用,所以,才會創造出“無就是有的用處”。因為沒有自我,你的現實生活其實并沒有你想得那么困難。反而變得富足了。所以,沒事的,不用擔心。
(韓)百紙 ·中國哲學 ·5.9萬字
本書是胡適先生對中國古代哲學史的系統論述,是其國學經典著作之一。該書對老子、孔子、孟子、墨子以及莊子等人的哲學思想進行了論說與評判。此外,作者還對各家學派的思想淵源及其發展演變軌跡進行了考證。從孔子的儒家學派到韓非子的法家學派;從墨子的“兼愛非攻”的思想到莊子的“無為而治”理論,胡適先生都做了詳細地分析與研究。
胡適 ·中國哲學 ·18.7萬字
本書系根據辜鴻銘第一本著論語的英文版翻而來。本書一個重要特點是引用歌德、卡萊爾、阿諾德、莎士比亞等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的話來注釋某些經文,對于幫助讀者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無疑是很有意義的。作者還在注釋中將書中出現的中國人物、中國朝代與西方歷史上具有相似特點的人物和時間段作橫向比較,有助于讀者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人更好地把握儒家經典的內容。
辜鴻銘 ·中國哲學 ·14.1萬字
《中國哲學史大綱》共分12篇,以人物為脈絡,系統地論述從老子到韓非哲學思想的歷史演變,是一部先秦哲學思想的專著。該書寫定于1918年7月,1919年2月,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只有上卷)。一經出版,立即引起轟動,多次再版。《中國哲學史大綱》是中國哲學史的開山之作,也是其成名作,至今仍然是很有影響、值得閱讀的中國古代哲學史經典著作。
該書原版在我社出版之后,重印了8次,在讀者中具有良好的口碑。而作者本人目前是北大哲學系系主任,越來越具有學術和公眾影響力,這一次想對原來的裝幀和版式進行大的改動,以期能更符合目前年輕讀者的欣賞品位。《莊子哲學》主要研究公認出于莊子之手的內七篇,作者是國內研究先秦諸子,尤其是老子和莊子哲學的著名學者。在這部書中,作者嘗試了一種新的解釋莊子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種新的學術專著寫作的范式。作者在對原文精準把握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了莊子哲學的內在精神,描述了莊子與世道那種微妙的張力。在這種精細的探尋中勾勒出了莊子獨特的人格氣質和非凡的精神魅力。可以說這是一部滲透了個人體驗和感悟的學術作品。
王博 ·中國哲學 ·17.4萬字
《人心與人生》是梁漱溟自認為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內心中“自謂負有溝通中外古今學術思想的歷史使命”,而他的這種歷史感與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則集中表現在他最后一本《人心與人生》一書中。梁氏一生著述達30余部,但代表他思想轉變與哲學菁華的,卻是這本《人心與人生》。這本書也是作者寫作時間最長,思慮最精深的一部著作,從立意到刊布經歷了半個多世紀之久。此書最吸引人之處,也是存在最大爭議之處是作者預言人類文化的前途是西方文化的沒落,中國文化的崛起。
梁漱溟 ·中國哲學 ·16萬字
《道德經》(又名《老子》)一書分為81章,由“道經”和“德經”兩部分組成。盡管全書只有五千余字,但從古至今,研究《(道德經》的文字已經有幾千萬字之多,注解《道德經》的名家也有數十家。可以說,《道德經》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創性和啟發性的著作之一。本書從《道德經》中挑選出近百個影響深遠、富有哲理的句子,分為人生之道、處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謀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節,其中既有原文、譯文,還有后人評注、人生感悟,能讓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關治國、為人處世和個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觀點。若能把它用于實踐,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業,實現完滿的人生。
趙凡禹 ·中國哲學 ·15.9萬字
熊逸圍繞正義話題,分章從不同側面闡述了:要幸福還是要公正,何謂正義,自由意志的兩難,原罪的兩難,康德的失誤,偉大的嫉妒心……他以縝密的思辨,融會貫通古今中外代表哲人的相關思想,比如中國的儒家、道家、墨家,還有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蒙田、斯賓諾莎、盧梭、亞當·斯密、羅素、康德、哈耶克、弗洛姆、羅爾斯等;并列舉大量歷史案例和文學經典,層層深入,探討何謂正義、正義從何起源及如何實現正義。這部足以撼動人心的作品,以通俗生動甚至帶有文學意味的語言,帶我們進入一個精心布局的智力迷宮,在與各位先哲對話的過程中,獲得思辨的快感與智慧的啟迪。
熊逸 ·中國哲學 ·19.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