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馬克思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關系的研究一直是學界經典的學術議題,本書作者開創性地對費希特與馬克思的關系進行了多方面的比較。分別通過對費希特與馬克思的立場評述、勾勒費希特關于能動的主體的觀念和馬克思源于政治經濟學視角而生發的主體理論、闡發費希特與馬克思能動的主體的理論所具有的共同理論背景、費希特影響馬克思主體概念的文獻依據等角度將馬克思與費希特進行比較。為讀者理解馬克思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關系開辟了新的研究路徑,具有較高學術價值
(美)湯姆·洛克莫爾 ·馬哲 ·17.2萬字
《道家文化研究》第30輯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紀念特稿”,收有湯一介、李學勤、杜維明、安樂哲、施舟人、艾帝、王中江、丁四新等學者的文章,以紀念本刊創立二十五周年;二是“道教心性學專題”,收錄鄭開、張廣保、楊維中等學者文章七篇,展現了學界對道教心性學研究的最新認識;三是“黃老學專題”,收錄馮達文、陳麗桂、曹峰等學者論文九篇,期望藉助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的比對研究,多向度地呈現黃老學思想的復雜性和豐富性。
陳鼓應主編 ·中國哲學 ·32.2萬字
本書采取史論結合的研究方法,堅持邏輯與歷史統一的原則,從儒學發展史的角度及易學哲學的高度,提煉出陳法哲學思想研究的若干重要命題,并以此為基礎展開系統研究;同時注重研究的學理性,緊密貼近陳法思想的本原,既深入挖掘陳法哲學思想豐富的內涵,又充分展現其獨特個性色彩。本書使陳法哲學思想的原貌得以完整呈現,為系統研究中國易學和儒學發展史,為進一步深入研究貴州地方思想文化,提供有益參考和借鑒。
王芳恒 ·中國哲學 ·26.8萬字
本年度的《中國社會道德發展研究報告》,結合“構建我國主流價值文化研究”以及“公民思想道德素質與現代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研究”相關課題的調研,鎖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主流價值文化的大眾化和現實構建領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主流價值文化的建構思路、社會公眾的認知認同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相關調研分析。報告從現實問題調研、問題成因分析和對策研究思考三個維度展開,不僅強調對中國當前某些社會問題進行深刻把握,更注重在理論—實踐的分析框架下研究問題產生的社會背景和原因,并在“怎么看”的分析基礎上,展開“怎么做”的探討和思考。
葛晨虹 ·倫理學 ·18.8萬字
本書為著名哲學家諾齊克的專著,是對羅爾斯正義論的回應。本書是對當代政治哲學影響最大的外國倫理學名著之一,為當代自由主義的代表,屬于極端自由主義。全書共分三個部分,包括:自然狀態理論,或如何自然地追溯出國家;超越最低限度的國家;烏托邦。本書為著名哲學家諾齊克的專著,是對羅爾斯正義論的回應。本書是對當代政治哲學影響最大的外國倫理學名著之一,為當代自由主義的代表,屬于極端自由主義。全書共分三個部分,包括:自然狀態理論,或如何自然地追溯出國家;超越最低限度的國家;烏托邦。
(美)羅伯特·諾奇克 ·西方哲學 ·26.1萬字
《理想國》是柏拉圖創作的哲學經典著作。本書借蘇格拉底與格勞孔、色拉敘馬霍斯、阿德曼托斯等人的對話,描述了一個理想國家的藍圖,還討論了諸多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比如正義、財產、教育、品德等,妙趣橫生且思想深邃,值得每個人研究和學習。
(古希臘)柏拉圖 ·經典著作 ·10.7萬字
錢遜先生對《論語》讀本進行了修訂,依舊保持注釋、大意、作者理解和闡釋三部分。主要修改了《論語》每節的作者理解和闡發部分,也對一些字詞的注釋做了修改。著重點在教育界,現實聯系都針對教育、文化現狀,更具啟發意義。書的后面增加了教育智慧語則,主要是歷代名家、學者對論語中教育思想的闡發與理解。也附錄了與《論語》相關的閱讀書目。
錢遜 ·中國哲學 ·15.9萬字
《沉思錄》以希臘文寫成,共12卷,屬于馬可·奧勒留的語錄筆記,是寫給自己的心靈獨白、對人生及社會的感悟和認知,處處閃爍著人生哲理及管理智慧。本書摘錄各卷精華,以原著為依據,輔以輕松易懂的故事或寓言,解讀原著所蘊含的精華,幫助你更容易領略原著的思想精神。在現實生活中思考和應用,領悟人生哲理,以冷靜達觀的心態體驗艱難生命中的美妙。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西方哲學 ·13.1萬字
《禪釋莊子》以莊子內七篇文章切入,闡釋莊子獨特的生命哲學。本所呈現的例子,皆是生活中尋常小事,但稍證恬,便會讓我們的心離莊子近一些。《禪釋莊子》旨在化解現代人內心掙扎的苦痛,還年輕人以陽光健康的心態,助世人修出莊心禪性,讓整日奔波的人心生凈土,讓內心迷惘的人渡過心靈的苦海,回歸自性的靈山,教導世人“我執”,從認識生命到改善生命,充分享受莊禪的超出與灑脫。在《禪釋莊子》中,作者嘗試了從生命哲學解讀莊子思想的方式,也是一種新的學術專著寫作的范式。作者在對原文精準把握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了莊子哲學的內在精神,描述了莊子與世道那種微妙的張力,在這種精細的感悟中勾勒出了莊子獨特的人格氣質和非凡的精神魅力,可以說這是一部滲透了個人生命體驗和感悟的學術作品。
于仲達 ·知識讀物 ·11.2萬字
本書精選海德格爾語段160余條,從“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務”“語言是存在的家”“人,詩意地安居”“技術和人的命運”五個方面,并附三篇論文,大致勾勒海氏思想的輪廓和話題中心,助力讀者更好地入境原著,進入他深邃無涯、極富魅力的精神王國。
(德)海德格爾 ·西方哲學 ·10萬字
古典儒家思想對今天的中國和世界還有價值嗎?兩千多年前儒家的政治和倫理智慧和今天被作為普遍價值的民主與自由,是彼此相容,還是針鋒相對?《舊邦新命:古今中西參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學》作者聚焦于儒家的政治哲學,并且承擔了從正面建設性地解決儒家思想與民主觀念能否相容的巨大挑戰。這一工作毫無疑問將對目前蓬勃發展的國學研究提供一條范列式的門徑。作者運用其對西方政治哲學基本理論的嫻熟理解,逶過細讀文本,別開生面地展現出了古典儒家那種富于情境性的智慧。同時作者也有意識地在附錄中,介紹了自己對古典文本頗有成效的解讀方法。就如作者所贊同的“接著講”的原則,古典儒家的政治智慧在闡釋和對話中復活并臣繼續生發,而作者的立場既非把儒家作為西方普遍觀念的映像,也不鼓吹儒家思想的特異性,而是將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參與當今擻界文化建設過程的主要角色,一個滋育我們創造或怒象一個更美好世界的源泉。
白彤東 ·中國哲學 ·14.9萬字
儒家心性之學作為一種為己之學、成德之教,原本不是純粹的知識思辨,而是一種體知、體證于身心的學問。這也是近年來宋明理學研究所關注的一大議題。本書收錄的九篇論文,是作者關于王陽明及其后學致良知工夫的相關研究,也體現了作者對于如何詮釋儒家心性之學的相關思考。作者力圖擺脫哲學概念式的“工夫論”分析模式,從各種角度對心學“工夫”本身加以如實呈現、系統梳理。
張衛紅 ·中國哲學 ·10.8萬字
本書的定位是集理論性、思想性和可讀性于一體的通俗理論讀物,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中國人作為中華文明哺育出的特定人群,在長期的歷史演進和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中懷有的理想和信仰,研究從文化心理結構和社會發展互動的角度出發,將歷史與現實、比較與分析、抽象與具象結合起來,側重論及理想與信仰的產生與塑造過程、理想內容和信仰層次,理想信仰變遷的動因與規律,當代中國人理想信仰的狀況以及堅守和構建理想信仰等問題,為讀者描繪出中國人理想世界和信仰世界的真實狀況,也為在當今時代條件下如何讓中華民族和中國人秉承美好理想、堅守崇高信仰提供思考、思路。
宇文利等 ·知識讀物 ·12.4萬字
《周易》是我國一部重要的經典文獻,為中國文化提供了豐富的精神資源,包含著珍貴的人生智慧。本書從卦象符號直讀入手,通俗解讀《周易》,結合歷史與現實,對經義的深層內涵與廣義外延充分加以挖掘和拓展,以凸顯《周易》中深藏于內的為人處世之精髓、智慧生活之法則。本書寓深于淺,微言大義。適于黨政機關的領導者、企業中高層管理者,以及追求卓越的各階層人士閱讀。一書在手,智慧擁有,終生受益!
陳樹文 ·中國哲學 ·32.1萬字
王羲之是眾人皆知的“書圣”,他以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的書法藝術獨步古今,魏晉玄學則是繼先秦、兩漢之后中國哲學的又一高峰,它不僅整合了秦漢儒道兩家思想,而且融合了西土的佛教義理,中國哲學的儒、釋、道精神內核由此形成,鼎盛的隋唐佛學隨之開啟,宋明理學也濫觴于此。“書圣”王羲之在東晉的出現,是玄學藝術化的體現,《書圣之玄》選取玄學代表人物郭象、嵇康為中心,研究王羲之的玄學思想和背景。全書穿針引線,將哲學思想和書法藝術一點一滴逐步打通。
王云飛 ·中國哲學 ·9.9萬字
本書前四章全面論述了魏晉玄學的產生、發展、特征以及在哲學思想史上的地位。后十二章論述了魏晉時期著名哲學家郭象生平史實、哲學方法、哲學體系、郭象哲學中的理論問題,對郭象與向秀、裴頠、王弼、張湛等同期玄學哲學家的思想作了比較研究。
湯一介 ·中國哲學 ·27.4萬字
《知性改進論》是斯賓諾莎關于方法論和認識論的著作,共分五個部分:論哲學的目的、論知識的種類、論知性、論想象、論界說。本書可以當作斯賓諾莎的中心著作《倫理學》的導言來看。《知性改進論》作為方法論來看,是斯賓諾莎在這一段期間認真學習和研究培根的《新工具》和笛卡爾的著作,特別是他的《談談方法》所提示的方法問題的繼承、發展與批判
(荷蘭)斯賓諾莎 ·理論流派 ·4.1萬字
兩千多年后,我們的人生依然需要莊子透視古今的超凡智慧。一部《莊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正因為世道污濁,所以他才退隱,與世無爭。正因為人生有太多約束,所以他才強調逍遙。
李世化 ·中國哲學 ·18.8萬字
托蘭德是18世紀英國著名的自由思想家和唯物主義哲學家。本書是托蘭德在18世紀初年在歐陸國家旅游和寓居期間寫作的,1704年倫敦出版。書名中的“塞倫娜”是假托的名字,但實有其人,即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的妻子蘇菲·夏洛蒂王后。托蘭德以書信的形式將其與夏洛蒂討論過的幾個宗教神學和哲學問題寫成三篇文章,并與寫給他人的兩篇哲學通信結集出版,總題書名為:《給塞倫娜的信》。
(英)托蘭德 ·知識讀物 ·10.3萬字
柏拉圖遺存著作的真偽一直有爭論。現在學界的傾向是謹慎避免“懷疑”態度。不過,有些歸于“柏拉圖”名下的文本被公認為隸屬于柏拉圖哲學,是希臘化的羅馬時期著作,卻未必是柏拉圖本人的著作。這些文本被稱為“柏拉圖雜篇”,作為古代文獻,它們對我們理解柏拉圖和那個時代的思想,都彌足珍貴。本文集的編譯者認真收集了盡量齊全的有關古希臘語原文文稿,將其分為“定義集”“托名作品集”“箴言集”和“悲劇殘句集”四個部分,并翻譯注疏,以饗讀者。
(古希臘)柏拉圖 ·西方哲學 ·9.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