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沉思錄》是古羅馬皇帝奧勒留終其一生的靈性思考,是自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也是對自我甚至對人類靈魂的拷問。全書十二卷,剖析了靈魂與死亡的關系,闡釋了人的德行和個人對社會的責任等,表達了奧勒留身居宮廷與面對亂世的獨特感悟。《沉思錄》是斯多葛派哲學思想的精髓,也是該派里程碑式的作品。古代斯多葛派的哲學精神能流傳至今,并植根于近代西方文化的精神之中,可謂都仰賴于奧勒留的《沉思錄》。本書為梁實秋譯本的最新修訂版,同時加入了英文,是中英對照的全新典藏讀本。
(古羅馬)奧勒留 ·知識讀物 ·12.2萬字
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及簡潔精練的語言和典型趣味濃厚的例子,把邏輯學的知識點、日常運用等告訴中學生,傳播邏輯知識,提高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彭漪漣 余式厚 ·邏輯學 ·11.1萬字
本書拋開讓人難以理解的“貝葉斯公式”,用“面積圖”做直觀形象的解讀。只要會做四則運算,就能快速入門,進而在一個個生活場景中,領會貝葉斯統計學的精髓。貝葉斯統計學的優勢在于“在數據少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推測”,貝葉斯統計學的統計過程和人腦的決策過程是很相似的,在人工智能時代有著廣泛的商業應用。微軟操作系統、谷歌的自動翻譯系統等都引入了貝葉斯統計技術。如果能夠熟練掌握貝葉斯統計,個人也能夠更好地做決策,可以說與好的生活息息相關。
(日)小島寬之 ·思維科學 ·9.4萬字
哲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在于它能夠給人的生活指明正確的方向,提供正確的方法。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每天都面臨著許多的選擇,是非善惡、得失成敗之間的選擇經常讓我們痛苦不堪,同樣,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也會面臨著如何選擇生活的態度,生老病死、痛苦歡樂的遭遇時常讓我們措手不及。一個人的選擇構成了他個人歷史的進程,一個選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讓人所有的努力化為虛無,而讓個人的成功與幸福遙遙無期。好在有了哲學,我們的選擇就有了一個參照的標準,我們的前進也就有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它能讓我們在錯綜復雜的生活中始終堅持正確的選擇,堅持正確的態度,始終走在一條光明大道而不是羊腸小路上,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樂和幸福。
東淵編著 ·知識讀物 ·25.7萬字
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李秋零主編、主譯的《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以普魯士王家科學院本(通稱“科學院版”)為底本,全部直接從德文譯出,原文為拉丁文的則直接從拉丁文譯出。科學院版《全集》包含了康德生前公開發表的所有著作和文章,并且經過了德文編輯者的詳細校勘。中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參考了已有的各種譯本,同時也對一些名詞、術語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中譯者以其在西方哲學、宗教學、語言學方面的深厚學養,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信、可讀的康德著作文本,對康德翻譯與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德)康德 ·經典著作 ·6.2萬字
易學分“漢易”與“宋易”二種,本書講述漢易。漢易以象數為主,漢代易師都有自己的體例。宋人治易則不同,他們不需體例,一卦一爻,人人可以作文。現在談易,多為宋易學。作者則專門研究漢易四十余年,這本書系統總結了漢儒易例。本書為《周易》象數之學的入門書籍,適合易學、術數方面的專家讀者和對易學有基礎認識的一般讀者閱讀。此書重點突出,點面結合。由于作者精研易學象數系統,故本書重點在將《周易》的象數系統以易例的方式普及給讀者。在此基礎上,適當介紹易理、占筮等相關內容。
王亭之 ·東方哲學 ·13.4萬字
《邏輯和批判性思維》先介紹推理,后介紹論證,系統論述了邏輯和批判性思維。在推理部分,先考察演繹推理再考祭歸納推理,先考察簡單句的推理,再考察復合句的推理,最后是考察如何推出結論的一些重要方法。在論證部分,先考察對論證的削弱、加強和假設,后考察解釋和評價,最后考察論證的有效性分析。
楊武金 ·邏輯學 ·22.5萬字
猶太人的智慧來源于他們的民族經典——《塔木德》。
沙遜 ·西方哲學 ·14.6萬字
《中國古代哲學史》首次使用現代學術研究方法系統梳理中國古代哲學史,它的出版甚至被視為中國哲學史學科成立的標志,不僅在中國哲學史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和特色也為后世哲學史家樹立了良好的典范、開出了全新的境界。
胡適 ·中國哲學 ·16.9萬字
《沉思錄》是古羅馬帝王哲學家馬可·奧勒留所著,闡釋了靈魂與死亡的關系、自然與社會的關系、宇宙自然與人生的關系、理性與欲望的關系、自我與他人的關系等;他主張擯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而去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并付諸行動,以此達到內心的平靜。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西方哲學 ·8萬字
本書寫的是王陽明的經歷以及心學的來龍去脈。心學在王陽明之前已經有,只是王陽明將心學集大成;“龍場悟道”之后,王陽明創立了自成一體的“陽明心學”,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概念,影響此后中國乃至整個亞洲五百年。這和王陽明自己的經歷,以及對心學的不斷深入地研究密不可分。本書即是將王陽明的歷史經歷以及心學的不斷發展穿插敘述和分析,深入淺出,讓人讀來能更清楚地知道王陽明到底是什么樣的神人,心學到底有多么神奇。
趙家三郎 ·中國哲學 ·20.5萬字
《人生的智慧》取自德國思想家叔本華的《附錄和補遺》,而實際上是獨立成書的,闡述了生活的本質及如何在生活中獲得幸福,所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世俗生活極為接近,如健康、財富、榮譽、名聲、待人接物所應遵循的原則等。書中含有幾分孤芳自賞的自我辯白和自我激勵,甚至還流露著顧影自憐的幾絲悲涼、幾許惆悵,但更多的還是他因為自尊而隱匿在文中的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感悟,以及由此而來的堅定與自信、清醒與睿智。
(德)叔本華 ·知識讀物 ·8.2萬字
本書是根據作者多年來在書院的經典講堂講課內容所輯,共十卷。本卷是對內容包括對《道德經》的解讀。全書注重在傳統經典中融入現代精神,將難解的經典義理以生活化的實例佐證闡釋,并糅合諸家經典,依經解經,把經典和當代學術成果和現實生活巧妙融會貫通,為讀者閱讀傳統經典開啟了方便之門。作者以易經來解讀《道德經》,認為《易經》始乾、坤,以孔子為首的儒家思想剛健中正、自強不息,正體現乾卦積極進取的精神;而以老子為主的道家思想柔和含蓄、厚德包容,又是坤卦智慧的高度發揚。那么《道德經》能給我們的現代生活帶來什么啟發和幫助呢?作者有很多獨到精辟的見解。
劉君祖 ·理論流派 ·15.7萬字
本卷包括:《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本書是德國哲學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幾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這本以散文詩體寫就的杰作,以振聾發聵的奇異灼見和橫空出世的警世招語宣講“超人哲學”和“權力意志”,橫掃了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譜寫了一曲自由主義的人性壯歌。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 ·經典著作 ·18萬字
我們用甲骨文字義解讀《郭店楚簡·老子甲》,發現了老子在函谷關寫下的《老子真經》的內容。為了幫助大家一起認識《老子真經》,我們通過前面八篇文章,為大家用甲骨文字義解讀了《道德經》中的「弗」、「不」、「亡」、「為」、「又」、「天」、「大」、「地」、「萬」、「物」、「自」、「道」字。大家一定看到了,在《道德經》中,這些主要的字幾乎都是對《老子真經》的誤讀。在這篇中,我們將為大家揭示蘊含在這些誤讀字背后真正《老子真經》的內涵。《老子真經》是人類的最高智慧、超越了人類已知的宗教、科學,是一種超越現代科學對「完整世界」的透徹認識,是一種讓宗教變成明明白白的「心智系統」訓練。
徐筠 邱戀戀 ·中國哲學 ·26.6萬字
不讀休謨,不足以知人性。14篇廣為流傳、通俗易懂的經典佳作。濃縮休謨一生的智慧,幫你認清幸福與人性的本質。這是《人性論》作者、哲學家休謨的哲學散文集,收錄他在不同階段發表的14篇經典佳作,包括論述人性的名篇《人性的高尚與卑劣》、西方美學史上的佳作《趣味的標準》、體現他懷疑論思想的《懷疑論者》,以及他死后才能發表的《論自殺》等。在書中,休謨論述了他對幸福、人性、生死、審美與趣味,以及對斯多葛主義、伊壁鳩魯主義、柏拉圖主義、懷疑論各個哲學流派的看法,邏輯縝密、清晰,文筆優美,濃縮了休謨一生的智慧。可以說,是了解休謨哲學思想的極好的入門讀物。
(英)大衛·休謨 ·經典著作 ·9.4萬字
我到底為什么要讀書?打工人為什么要工作?感覺自己陷入虛無主義了該怎么辦?月亮和六便士怎么排序?人類的悲歡不僅是相通的,還能跨越時空。那些令你焦慮的、困惑的、進退失據的,甚至絕望的問題,幾千年來的哲學家們都思考過。戴建業、劉擎、羅翔等十位名師,為你解讀孔子、柏拉圖、尼采等哲學家的經典著作。看古今中外的智者,面對人生重大抉擇時,如何從源頭審視問題、厘清思路、得到答案。
羅翔等 ·知識讀物 ·9.5萬字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簡煉明雋,兼采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洪應明編著 ·知識讀物 ·8萬字
《長青哲學》是一部神秘主義經典選集,融合了各家各派的觀點,書中摘錄有埃克哈特大師、魯米、老子以及《薄伽梵歌》、《西藏度亡經》、《金剛經》、《奧義書》等選段,作者奧爾多斯·赫胥黎按照若干主題將這些經典選段串在一起。作者認為,“長青哲學”存在于世界上所有宗教的傳統知識中,其成熟的形式則出現在每一種較為高級的宗教中。
(英)奧爾多斯·赫胥黎 ·經典著作 ·18.1萬字
《清代學術概論》是一部闡述清代學術思潮源頭及其流變的經典著作,也是梁啟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啟超先生將清代學術從時代思潮的角度劃分為四個時期,并對每個時期作了簡要而中肯的評介,精辟分析了各個時期及其代表人物的成就與不足。《清代學術概論》一經問世即受到讀者歡迎,并成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子了解清代學術文化史的入門必讀書。
梁啟超著 ·中國哲學 ·5.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