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是我們黨在全國執政以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本書通過大會紀實、重要文獻、熱點聚焦、重要會議等欄目,全面展現了八大是如何作出對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國內的主要矛盾的科學判斷;如何確定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工作的一系列方針;為什么要強調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確定把全黨的工作重心適時轉移到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上來的重要意義。
張國澤編 ·黨政讀物 ·21.9萬字
中華民國前15年北洋政府時代是民國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的奠基期,很多基本制度都在這一時期奠定,很多根本性的變化也在這一時期發生。前本書從民初標志性的政治人物和事件人手,探索民國創立之初的制度建構及運作,力圖對民國政治史上許多重大問題,進行探尋和廓清。比如,中國為什么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經歷了由“帝國”而“民國”等的嬗變?為什么被描繪得較為黑暗、較無法律秩序的北洋時期卻成了近代中國法律制度建設頗具成效的時期?為什么人們歷史記憶中軍閥肆虐的北伐前]0余年卻呈現出中國近代以來思想、文化、教育較為自由多元的現象,作為“科學、民主”旗幟的新文化運動能在這一時期出現?
楊天宏 ·黨政讀物 ·26.4萬字
本書共有十九講,涵蓋黨支部的功能定位、設置、工作機制及組織生活,黨員的發展、教育、管理、監督、服務工作,黨支部的選舉、思想政治、群眾、統戰、紀律檢查等工作,還包括黨支部書記的選拔、培訓、素質、能力、工作方法和領導藝術、黨性修養等內容,并收錄黨支部工作常用文體。基層黨支部書記工作有關內容均被囊括在內,為基層黨務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黨支部工作權威讀物。
本書編寫組 ·黨政讀物 ·20.8萬字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陜西省革命傳統教育現場教學》一書,主要通過對陜西省紅色資源的挖掘、研究,介紹我省革命傳統教育舊址,其中包括八路軍西安辦事處、延安鳳凰山、楊家嶺、棗園、王家坪、南泥灣、扶眉戰役紀念館、照金革命舊址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照金革命舊址薛家寨等,每一個教育點為一章,每章結構為教學點概況介紹、教學點照片、教學專題等三個方面,展現我省黨校系統對紅色資源長期研究的深度,實現向教學優勢的轉化,提升現場教學水平,推進對黨員干部進行鮮活生動的黨性教育,深化學員課堂感悟。
蔡釗利 ·黨政讀物 ·26萬字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格局從以歐洲為中心轉變為美蘇兩極對峙。傳統的英、法等歐洲列強雖已成為二流國家,但憑借一定的國力和外交經驗,仍在戰后的國際舞臺上起著重要作用,其外交得失也經常得到史家的關注。在冷戰起源問題上,學術界初期較為重視美、蘇兩國的責任。自1980年代中期后,國內學術界開始注意到英國在冷戰起源中的獨特作用,并形成了不同的認識。本書從英國解密檔案中選取并翻譯了有關中英關系和英蘇關系的檔案共60件,以便為英國與冷戰起源問題的研究提供參考。
韓長青 姚百慧 ·黨政讀物 ·21.4萬字
本書有中共吳忠歷史資料匯編,中共吳忠歷史大事記共兩部分。
中共吳忠市委黨史研究室 ·黨政讀物 ·22.8萬字
《陜西知識青年上山下鄉(1954—1982)》是由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的“中共陜西黨史資料與專題研究叢書”之一,由綜述、回憶與訪談、歷史文獻、報刊資料、大事記等幾部分組成。通過搜集陜西省內普普通通的知識青年(不涉及黨和國家領導人)上山下鄉運動中相關的事跡、歷史文獻、報刊資料、回憶文章、文藝作品及圖片等資料,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詳細記述了陜西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發展歷程。熱情謳歌了這些普普通通的知識青年響應祖國號召,扎扎實實開展勞動,為當時的農村、為整個國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黨政讀物 ·28.4萬字
本書采用篇章結構,以一問一答的形式,依據《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以及黨內有關法規,權威翔實地解答了基層黨務工作者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換屆選舉、發展黨員、黨員教育管理監督及其他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對基層黨組織工作實踐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是各級地方政府和黨員干部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全面推進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充分發揮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必備讀物。
鄭紹保 ·黨政讀物 ·22萬字
本書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角度界定了消費社會,系統論述了消費社會的本質屬性即其意識形態性。分析了消費社會意識形態特性形成的生產條件和技術條件,并從拜物教批判和意識形態批判的角度分析了這種意識形態特性形成的內在邏輯。研究了消費社會意識形態的運作機制,即廣告和大眾媒介,從需要、心理、身份認同、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五個方面探討了消費社會意識形態對主體的建構功能,并從社會發展動力機制、社會結構、社會秩序等角度分析了消費社會意識形態總體社會效應。最后,運用唯物史觀重新審視了消費社會的經典問題,如生產與消費、商品的價值結構、拜物現象等,并在當下中國社會現實中把握了中國的消費問題。
榮鑫 ·黨政讀物 ·24.4萬字
本書聚焦于鄉村社會的權力結構及其性質,圍繞以國家權威為中心的動員體系、權利界定體系、組織體系、法律責任和整合地位的現代性“建設”之作用等展開論述,試圖以此揭示鄉村沖突的結構和制度性來源。作者認為,基層社會的權利界定和實現,與國家的實質性關聯仍然較弱,卻與地方性權威單位的治理原則密切相關;中國的“現代國家建設”尚未使基層社會的治理結構、原則和規范發生朝向現代的根本性變化。
張靜 ·黨政讀物 ·22.5萬字
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本書知識點涉獵全面,涵蓋基層組織建設、基層組織換屆選舉、發展黨員、黨員教育管理監督及基層組織其他工作,引用相關方面最新法規條例原文對問題進行解答,如十九大報告、十九大黨章、《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細則》、《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紀律處分條例》、《干部人事檔案工作條例》等,便于基層黨務工作者對照法規條例進行學習。
鄭紹保 ·黨政讀物 ·22.3萬字
本書是寧夏區委黨校、寧夏行政學院第49期中青班學員調研報告集,收集了來自基層一線的42位學員的調研報告,涉及“互聯網+”創新發展、退役士兵培訓就業、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地方稅收改革、全域旅游、農村公路建設、高速公路建設融資、全民閱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城市交通擁堵、開發區土地利用、光伏制造業發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生態移民和文化建設等領域的具體發展問題,提出了解決相關發展問題和矛盾的對策和建議。
郝彤主編 ·黨政讀物 ·28.5萬字
書稿收錄2003年至2015年初,作者擔任井岡山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至中組部干部教育局局長期間研究干部教育工作的文章71篇章。這些文章都是作者在從事干部教育領導工作期間,通過大量實踐和與廣大領導干部的廣泛接觸,在深入了解當前干部教育工作實際的基礎上深入思考的結果。這些文章既有理論上的探討,也有實際工作經驗的總結,對與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戰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論參考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曉山 ·黨政讀物 ·20.2萬字
“讀書是一個長期的需要付出辛勞的過程,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而應當先易后難、由淺深、循序漸、水滴石穿。”希望廣大青年以書為伴、以書為友,堅持多讀書、讀好書,積極參與讀書活動,讓《讀書與思考》見證我們的成長。
國資委青年理論學習研究會 國資委直屬機關團委 ·黨政讀物 ·25.2萬字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學習讀本》從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優良傳統作風以及黨的若干紀律建設出發,為黨員干部明確了要遵循的“高線”和不可觸碰的底線,是黨員干部學習掌握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相關知識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書編寫組編 ·黨政讀物 ·21.3萬字
本書通過全面占有陳云的相關史料,運用生平研究與思想研究、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等研究方法,從歷史、理論和現實三維視角,比較深入地探討了陳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的社會歷史條件、基本特征、理論形態、實踐應用、歷史評價及當代價值等基本問題。本書立論依據充分,時代氣息濃郁,對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的深化與實際工作的加強和改進等,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朱磊 ·黨政讀物 ·21.4萬字
面對馬克思勞動概念的眾說紛紜,本著作立足于馬克思的經典文本,在系統梳理馬克思論述“勞動”概念的基礎上,比較系統地考察了馬克思勞動概念的思想溯源、形成過程與歷時進路,重點闡述了馬克思勞動概念的涵義、邏輯與歷史向度。在此基礎上,評述業已形成的關于馬克思勞動概念的不同解讀,進而就現當代西方思潮對這一概念的質疑與詰難,展開批判性的對話。本著作結合現代生活和當代中國實際,闡明以“勞動”為邏輯支點省視現代生活,促進新時代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生態文明的價值與意義。
熊來平 ·黨政讀物 ·22.7萬字
本書選取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個時間段,比較系統深入地研究了從江澤民到胡錦濤時期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與發展。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意義,概括了江澤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體系;論述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論述新要求,特別是科學發展觀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作用,闡述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總結了改革開放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轉型發展的客觀要求、基本過程和主要經驗;探討了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課題,論述了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創新途徑。
劉建軍 ·黨政讀物 ·38.6萬字
本文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主席團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首席教授程恩富公開發表的文章選編。內容涉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研究等。本書把有關馬克思主義的學術研究、理論宣傳和應用探討有機結合,學術含量豐富,理論創新度大,應用建言務實,具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適合關心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國內外大事的讀者研讀。
程恩富 ·黨政讀物 ·45.6萬字
中國宗教學的繼承與發揚與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發展密切相關。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由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宗教的基本理論所構成,其對宗教的論述觸及宗教學的一些基本問題,從而為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本書歸納、總結了作者在探究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體悟馬克思主義宗教學上的所思所想,涵括經典研讀與實踐探索這兩大方面,以對馬克思主義宗教學的基本蘊涵及重要意義加以探索。
卓新平 ·黨政讀物 ·2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