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生態哲學思想作為他們哲學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的過程中形成、豐富、發展。我們嘗試依據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主要文本,遵循馬克思主義所倡導的邏輯與歷史統一的準則,參考其他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的分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進程的不同時期的生態哲學思想進行梳理,力求比較系統地解讀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哲學思想。
陳墀成 蔡虎堂 ·馬克思 ·29萬字
劃清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是意識形態領域一個具有根本性的問題。本書采取史論結合、以論為主的方法,對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劃清界限的斗爭歷程進行了全景式的描述,特別是對當代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了全方位的剖析,著重對如何與當代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進行斗爭的途徑和措施作了重點闡述。本書對于引導黨員、干部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自覺分清改革開放以來產生和遇到的重大理論是非問題,保持立場堅定、頭腦清醒,增強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重要意義。
許門友 郭東敏 梁丹丹等 ·馬克思 ·29.1萬字
本書是社科院重大課題A類項目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思想源頭——《馬恩全集》MEGA研究的最終成果之一.該課題已申報院創新工程出版補貼。本課題研究以《馬恩全集》歷史考證版(MEGA1、MEGA2)和《馬恩全集》中文新版為基本研究對象,對《馬恩全集》(MEGA版)的形成歷史、對馬恩文本在中國的傳播(翻譯、出版)歷史進行了梳理。并且以馬恩文本(原文版、中文版)為基礎,對馬恩思想發展歷程、核心內容、基本精神進行了深入、具體的分析和研究。本書人們閱讀和理解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理論提供了原文獻資料,借助于這一機遇,以馬克思的原文本為基礎,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理論前《資本論》的發展歷程和研究思路進行了研究。并且結合當下人們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提出的挑戰,和當今社會現實的新發展,對馬克思的研究思路和核心概念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深入的發掘。
李銳 ·馬克思 ·24萬字
本書稿收入了作者的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方面的部分論文,主要內容包括四個部分:(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四)中國共產黨思想作風建設研究。這四個部分的內容既有區別,又有內在聯系性。
韓振峰 ·馬克思 ·30.4萬字
本書梳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展史,嘗試性地概括出決定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內在矛盾,即社會主義生產關系與交換關系的矛盾、社會主義社會發展與人自身發展的矛盾。為研究以上矛盾,本書向《資本論》學習,重解《資本論》,將《資本論》辯證法概括為社會發展辯證法,闡明社會發展辯證法的內容是杜會發展與人自身的發展對立統一,其敘述方式是概念辯證法與實踐辯證法相統一,并將以上觀點放諸哲學史中予以論證琢磨。本書特別探討了《資本論》社會發展辯證法的中國化,即運用社會發展辯證法駕馭社會主義生產關系與交換關系的矛盾,正確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人民內部矛盾、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
劉偉 ·馬克思 ·31.9萬字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資本主義》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金融危機背景下資本主義的變化與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階段性成果,本書匯集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經典著作中對資本主義的形成發展、資本主義的經濟、資本主義的政治、資本主義社會的總體論述。
呂薇洲本卷主編 劉海霞 邢文增 劉向陽 牛政科 張福軍 遇薈副主編 ·馬克思 ·32.6萬字
本書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以及如何在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中,所產生的一系列理論成果。其中包括:(1)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產生的“第一次結合”、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第一大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2)“第二次結合”、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第二大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3)推出“社會主義調節經濟”這一新話語,這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話語基礎之上的的深化、升華和發展,有其歷史必然性和現實合理性。也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形態的新表述。(4)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不僅僅歸功于黨的領袖人物及其黨的領導集體的貢獻,而且也包含著全黨理論工作者以及專業的或者職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所作的創造性努力。
顏鵬飛 丁霞主編 ·馬克思 ·23萬字
基于馬克思主義本土創新的視野對當今中越兩國的改革(革新)開放理論與實踐進行比較研究,這是當代社會主義研究中一個很值得關注的課題,既很有意義也極富挑戰性。越南和中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發展最快的兩個社會主義國家,同時也都致力于馬克思主義與本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并使之本土化。兩國都走出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相互之間既有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基于馬克思主義本土創新的視野對當今中越兩國的改革(革新)開放理論與實踐進行比較研究,就是為了更好地認識馬克思主義應該怎樣與不同國家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以及馬克思主義本土創新的路子究竟應該怎么走,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中越兩國今天的改革(革新)開放實踐并更好地推動兩國馬克思主義的本土創新,進一步開創兩國社會主義改革(革新)開放事業的新局面。
黃駿 ·馬克思 ·33.6萬字
阿爾都塞是西方馬克思主義中的異數,晦澀難讀。本書考察了阿爾都塞“有機理性”思想和方法提出的歷史背景和思想淵源,闡釋了阿爾都塞的“有機理性”的基本構成,包括“有機理性”的起源、含義、特征和自嵌套的辯證法等,從推導論證和補充論證兩方面介紹了阿爾都塞對“有機理性”合法性的證明,是國內研究阿爾都塞的啃硬骨頭的作品。
潘志新 ·馬克思 ·37.9萬字
馬克思的社會形態理論是一個由社會結構理論、社會發展理論和新社會建構理論三者有機構成的“藝術整體”。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實現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如何發展社會主義”這條主線,現實社會主義特別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對社會形態理論的運用、傳承和創新中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正在生成的社會形態,其歷史使命就是在改革、建設和創新中創造出優越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方式和制度模式。
吳中勝 ·馬克思 ·28.8萬字
《精神交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觀》從信息傳播的角度,系統展現了馬克思和恩格斯開放的思想體系。全書論證了他們歷史唯物主義的傳播理論、世界交往的基本理念,詳盡地闡述了他們所談到的幾乎所有涉及人類傳播的各種現象和形態,諸如思維、語言、文字、印刷術、宗教、文藝、宣傳、新聞、報刊等等。還論證了他們關于傳播與法、傳播心理、工人政黨內部的精神交往、人類傳播歷經的三個發展形態等等觀點。第2段作者寫作此書歷時十年,通讀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做了名目索引約1萬條、卡片3000張和一本提要筆記。書中介紹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許多傳播觀點,是人們所不熟悉的,對于開闊思想很有教益。第3段本次修訂,除訂正個別訛誤,新增兩篇書評及作者的獲獎感言。第4段一些大學新聞傳播院系將該書列為研究生馬克思主義新聞學基礎理論書目。
陳力丹 ·馬克思 ·40.4萬字
《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文明思想及其中國實踐研究》首先分析了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文明思想的形成發展與主要內容,將其概括為包括人與自然和社會有機統一的生態文明要素論、人與自然物質變換的生態文明經濟基礎論、現實生態問題的社會制度批判論、人類主體性與自然優先性相協調的生態文明價值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理想與社會進步論的理論體系。在此基礎上定性研究了馬克思恩格斯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理論品質和重要歷史地位,比較分析了蘇聯傳統社會主義、西方生態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人的生態理論與實踐以及歷史經驗教訓。
劉希剛 ·馬克思 ·20.4萬字
本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理論研究工程的成果之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理論研究系列叢書》之一種。本書主要收錄2011年度全國范圍內公開發表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方面最具代表性、水平最高的文章,內容涉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研究、當代社會主義經濟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比較研究等。
程恩富主編 ·馬克思 ·39.3萬字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江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丁國旗主編的一本論文集,連續出版物,每年2期。本期內容分為五個板塊:經典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文學基本理論研究、公共闡釋專論、新作速遞等,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
張江主編 ·馬克思 ·23.5萬字
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張江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丁國旗執行主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論壇秘書處、文學研究所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研究室共同編輯出版的一本論文集,每年出版2期。本期內容分為五個板塊:經典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文論研究、社會主義文藝研究、西方文論研究、前沿譯介等,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收入本書的文章大多數在國內正式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有比較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張江主編 ·馬克思 ·21.5萬字
傳統的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更多的還是一種歷史本體論的研究,而本書則是立足于歷史認識論的研究。一方面,它是歷史唯物主義研究“認識論轉向”的產物;另一方面,“歷史認識論”的研究又構成了歷史本體論研究的邏輯前提,并為其提供了認識論的基礎。總體上來看,本書是一個比較純粹的基礎理論研究,其主要內容是圍繞一個總問題而展開的,即我們應當如何進行“歷史認識”。全書也分為了兩個大的框架,一是把“進行歷史認識”作為一個“行為方式”來看的話,涉及幾個方面的內容,即歷史認識的綜合性起源、主體、對象和過程;二是從整體上來看,我們還必須探究歷史認識的性質、真理性及其當代價值。
李弦 ·馬克思 ·24.1萬字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是西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進田主編的一部哲學學術匯編著作。該論文集精選了2017年以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尤其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最新撰寫的一批文章,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緊扣時代脈搏,涉及馬克思主義研究、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與社會建設、先進文化與社會文明建構、公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等。該書具有鮮明的思想性、社會性、學術性、思想性,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有所裨益。
劉進田 ·馬克思 ·21.9萬字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我們編寫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學設計》。本書既包括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一線任課教師多年來對課程教學規律的探索,也包括對課程教學方法的嘗試;既可以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的參考用書,也可以作為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課外讀物。本書堅持歷史和邏輯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朝向馬克思主義事實本身,探究馬克思主義發展軌跡,把握馬克思主義精神實質,并以此指導教學工作。。
劉宏雄 ·馬克思 ·32萬字
本書對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進行了分析和簡要評價,由于北美和歐洲學者在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占據主要地位,在上篇北美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部分主要介紹的是加拿大學者威廉·萊易斯、本·阿格爾和美國學者詹姆斯·奧康納、約翰·貝拉米·福斯特、喬爾·克沃爾、保羅·柏格特等人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篇歐洲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部分主要介紹的是法國學者安德烈·高茲和英國學者泰德·本頓、戴維·佩珀、喬納森·休斯、瑞尼·格侖德曼以及德國學者薩拉·薩卡等人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下篇其他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部分主要介紹的日本學者巖佐茂的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思想。
趙志強 ·馬克思 ·23.2萬字
本書獨特的理論價值在于說明:《資本論》不僅揭示了資本的本質和現象,而且揭示了以勞動二重性為樞紐的資本二重性;然而,長期以后很少有人關注后者。本書指出:二重性是介于事物本質與現象之間,那種既表現為相互對立又表現為相互聯系的特質或性狀;資本二重性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承載的,既表現在具有集合社會勞動生產力性質的資本生產力,又表現為具有整合其各種商品生產關系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資本二重性使得《資本論》框架中的資本,一方面表現為極其復雜的社會有機體,它們不僅會內生出生產方式革命,而且還會借助價值與價格的革命,外化產權革命或權能革命;另一方面則表現為一個具有主體結合功能的生產要素,不僅能夠把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結合起來,而且還作為第一推動力和持續的推動力成為市場運行的推手和紐帶。本書強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本所能容納的生產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還需要站立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基礎之上。因此,正確認識資本二重性,并在其基礎之上對資本內在構成要素進行移植或重組,并由此創造出具有嶄新社會主義公有制性質的公有資本,這是擺在我們面前最重大的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的任務。
楊志 ·馬克思 ·35.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