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培永對《哥達綱領批判》的深入而饒有新意的解讀。《哥達綱領批判》以勞動問題為主線,關涉平等、公平問題,關涉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問題,關涉自由、民主問題,關涉國家職能轉變及國家未來走向等問題,是一部以勞動為核心的政治哲學著作,是一部集中系統展示馬克思主義勞動理論的作品,是我們深度思考勞動問題可資借鑒的不可多得的經典文獻。
陳培永 ·馬克思 ·3.6萬字
本書立足于經典著作內容闡釋的基礎上,以“新”為著眼點,通過深入思考和邏輯重構,運用新的視角、新的思路,對《共產黨宣言》的寫作背景、七篇序言以及四章內容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同時,結合新的時代條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理論遵循,深入挖掘《宣言》的理論意義、歷史意義及其對新時代的現實意義。力爭讓理論能夠解釋世界、回應現實,讓《共產黨宣言》真正的走進時代、融入時代,將真理的光芒照射進新時代的社會,彰顯其理論魅力和時代價值。
燕連福 ·馬克思 ·5.5萬字
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主要論述了四部分內容:一是揭露了當時資產階級政權的階級本質,即在國防政府領導下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本質上依然是腐朽的、賤的及的帝國制度形式。二是真實記錄了國防政府成立到巴黎公社失敗的歷史過程,揭示了巴黎公社的歷史真相是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尖銳斗爭。三是揭示了巴黎公社的本質、原則與經驗,巴黎公社作為法蘭西第二帝國直接對立物,是工人階級打碎舊的機器后的新型政權,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是終于發現的可以使勞動在經濟上獲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四是總結了巴黎公社的偉大意義,即巴黎公社的成功充分彰顯了工人階級精神的偉大力量,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公社的原則及歷程為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積攢了經驗,指明了方向。這部著作的理論價值集中體現為馬克思豐富和發展了其學說。列寧曾評價《法蘭西內戰》中蘊含著“馬克思主義在問題上的成就”,這一成就可概括為:無產階級必須打破舊的機器而代之以新型政權,這一新的政權應該是以消滅為目的的無產階級。這部著作的實踐價值體現為馬克思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及政權建設的基本原則。
袁久紅 ·馬克思 ·4.6萬字
馬克思主義哲學同德國古典哲學之間的批判繼承關系、超越與終結關系,使其成為時代精神的精華。了解馬克思主義從哲學起步。書中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關系,清晰地梳理了黑格爾哲學、費爾巴哈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邏輯,并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自然科學前提與社會歷史條件作了科學的論述。在說明理論來源與歷史背景的同時,深刻分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整個哲學體系中的革命意義,系統闡釋了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顏曉峰 閆濤 ·馬克思 ·3.3萬字
科學社會主義從空想社會主義而來,基于馬克思創立的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走向社會主義的必然勝利,這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之一是空想社會主義,要在肯定其積極的思想成果的同時批判其中的空想成分,擺脫唯心史觀并置于現實基礎之上,社會主義才能變成科學。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的創立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構成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可以了解科學社會主義的社會經濟根源即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客觀規律以及無產階級解放世界的歷史使命。
徐蓉 ·馬克思 ·4.4萬字
本書以經典原著的寫作背景、成書過程、結構內容和觀點及其歷史影響和現實意義為脈絡,對《神圣家族》行了細致入微的解讀。主要內括:《神圣家族》的寫作緣由及其成書過程;《神圣家族》的文本結構及其理論要旨等。
宋永平 劉曉勇編著 ·馬克思 ·12.7萬字
本書是一本關于馬克思主義本質、特征、內容體系等方面的小冊子,全書摒棄了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什么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產生發展的歷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發展的簡要歷史,中國共產黨為何選擇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馬克思主義能夠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走向勝利,在新的歷史時期,馬克思主義對我們的指導作用。
張雷聲 李玉峰 ·馬克思 ·7.3萬字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列寧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闡明帝國主義的經濟實質這個基本的經濟問題,說明二十世紀初期全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在其國際相互關系上的總的情況,研究這個問題,就能正確認識帝國主義的戰爭和政治。本書以經典原著的寫作背景、成書過程、結構內容和觀點及其歷史影響和現實意義為脈絡,對《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解讀。
趙甲明 王代月編著 ·馬克思 ·10萬字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一部關于古代社會發展規律和國家起源的著作,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代表作之一。本書作為《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本經典新讀,筆者首先介紹了寫作背景,一是為完善和發展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體系和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二是為批判唯心主義歷史觀和形形色色的國家理論,三是為指導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其次,對全書基本內容、脈絡體系、要點解析進行詳細闡述。再次,介紹《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理論意義與歷史意義,即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進行社會分析、對于把握國家、民主等政治現象的本質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國家理論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最后,向廣大讀者說明新時代重讀《起源》的現實意義,一是家庭觀對當代中國家庭文明建設的啟示,二是私有制理論的現實啟示,三是國家理論對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具有現實意義。
顧保國 ·馬克思 ·4.9萬字
本書采用統一的編輯體例,將馬克思、恩格斯就中國問題所作的系列科學判斷和精辟論述,關于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研判、關于對華鴉片貿易罪惡行徑的披露、關于西方列強入侵中國行徑的論析、關于中國人民反抗侵略斗爭的論述、關于中國革命及其前途命運的預測以及關于西方資產階級新聞本質的揭露等,為我們了解和研究近代中國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文獻,也對我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王易 單文鵬 ·馬克思 ·3.5萬字
《神圣家族》以“批判的論調”漸次展開,以“建構的色彩”貫穿始終,可稱之為新世界觀形成的里程碑式著作。《神圣家族》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生動揭示了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深刻闡釋了物質生產決定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理論,正面論述了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重要原理,初步論證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學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學習熱潮中,要深入挖掘《神圣家族》中具有現實意義的理論生長點,使其在當代中國散發出更加耀眼的真理的光芒。本書通過對《神圣家族》的新解讀,再次窺見了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形成的歷史蹤影,加深對于馬克思恩格斯兩位偉大思想導師早期思想契合歷史認知,深感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創立前夜的艱辛。
鄭敬斌 ·馬克思 ·5.1萬字
本書聚焦于馬克思主義信仰領域的重大理論問題,圍繞作者在“日常生活”“文化自信”“理論和理論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信仰”等主題展開論述,重在解決真懂真信馬克思主義的問題。全書重申并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要自信、自強、自尊,不斷加強自身的理論修養和對實際問題的研究,增強自尊的資本和自信的底氣;同時要關注社會現實,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的進程。本書體現了作者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強烈的擔當意識、宏闊的思想境界、深厚的理論功底和不懈的探索精神;行文流暢、深入淺出,既具有理論厚度又具有可讀性。
陳先達 ·馬克思 ·12.7萬字
本書突出了新的理論思考、新的體例安排、新的著筆點和新的側重點,系統、深入地闡述了馬克思寫作《資本論》的情況、《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方法以及《資本論》內容的簡繁取舍與評介等問題。本書對學界關于《資本論》的錯誤解讀進行了澄清,對有爭論的問題進行了闡釋,并根據時代發展,聯系現實提出新的問題,闡明了馬克思的經濟理論對于當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重大意義以及《資本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
衛興華 ·馬克思 ·14.1萬字
《德意志意識形態》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合寫的一部批判費爾巴哈和青年黑格爾派、系統闡發新世界觀和新歷史觀的巨著,是唯物史觀創立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的重要標志。本書從寫作背景、內容介紹、理論意義和歷史意義、新時代重讀經典的現實意義等幾個方面全面解讀了《德意志意識形態》這一經典著作;并著重從為加強意識形態建設提供思想武器、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理論基礎、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原則遵循、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方法指導等四個方面分析了新時代重讀《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現實意義。
鄭敬斌 ·馬克思 ·4.5萬字
《法蘭西階級斗爭》是馬克思在《新萊茵報·政治經濟評論》上發表的一組文章的輯刊,其出版時間可以從1849年算起,到恩格斯1895年出版該著作的最后版本,時間跨度將近50年。本書是馬克思繼《共產黨宣言》之后,運用其所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分析社會歷史現象的又一次嘗試。考慮到《共產黨宣言》是對近代以來的世界歷史的分析,《法蘭西階級斗爭》可說是第一次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對“當下”發生的社會歷史現象的分析。在這些分析論述中,馬克思既驗證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性,也為無產階級獲得最終的解放指明了斗爭的方式和方向。從《法蘭西階級斗爭》成書至今,一個多世紀過去了,雖然資本主義制度仍然存在并擁有較為強大的力量,但其影響正在下降,社會主義也從理論走向現實,有了理論、制度、道路三重意義上的社會主義,而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即將全面開啟。此時,重讀《法蘭西階級斗爭》,重溫馬克思的諄諄教誨,站在新時代的新高度上理解馬克思的深刻寓意和良苦用心,重新認識其思想內容并探討其新時代價值,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
張邦輝 ·馬克思 ·5.5萬字
本書通過解讀《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的寫作背景、內容框架,詳細闡釋了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勞動價值理論、剩余價值理論及經濟危機理論,并由此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從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批判思想、資本現代性思想兩個方面探討了《手稿》的當代啟示意義:一是要立足當前國際、國內的形勢,理解當前我國所處的階段,從而回擊、破除當代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迷霧,二是要結合中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找準著力點,積極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同時以中國道路貢獻中國智慧,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話語權。可以說,深刻理解,進一步學習《手稿》中蘊含的馬克思的資本現代性理論,對于當前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王海英 ·馬克思 ·3.8萬字
恩格斯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矛盾和沖突在工人階級頭腦中的反映,資本主義的矛盾和沖突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物質經濟根源。這些認識對于今天科學分析當代資本主義及其新變化,對于我們在當代背景下重新認識社會主義和建設社會主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書以經典原著的寫作背景、成書過程、結構內容和觀點及其歷史影響和現實意義為脈絡,對《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解讀。
張婭編著 ·馬克思 ·10.5萬字
本書從馬克思主義的起源談起,介紹了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后,如何被歐洲各國所接受,如何影響歐洲的歷史進程,又是如何傳播到中國,在中國生根發芽,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全書在對史的勾勒中,總結、提煉出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及本質,以及為何能改變世界并被世界各國所接受。
顧海良 ·馬克思 ·13.1萬字
本書以問題為導向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主義觀。創新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主義觀進行歷史脈絡的梳理;二是對當前對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主義觀的各種錯誤解讀予以反駁,并通過嚴密的論證證明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主義觀是科學的,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強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并沒有過時;三是對列寧新經濟政策的解讀,闡述了落后國家的迂回過渡理論。
石鎮平 ·馬克思 ·4.5萬字
一個多世紀以來,由馬克思點亮的唯物史觀的思想火炬,驅散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迷霧,至今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本書有力地論證了馬克思主義于世界、于中國之生命力,即不同于思想史上其他重要的哲學體系,馬克思及其思想不是止步于解釋世界,而是強調改變世界,為世界不同國家的發展指明路徑和方法;而馬克思關于世界歷史的理解,恰恰成為中國探索社會發展道路問題的關鍵。本書注重梳理馬克思思想的演進過程,通過對馬克思經典著作中的哲學、政治經濟學概念的思辨闡釋,重新發現19世紀70年代后馬克思思想發生的重大變化:在肯定世界歷史統一性的同時,馬克思科學地預見到社會發展的多樣性、歷史條件的差異性,會推動世界各國形成自己獨特的發展道路。全書文風精悍、結構豐富、論證嚴謹,為我們重新“走近馬克思”提供權威指導。
顧海良 ·馬克思 ·1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