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匯集了作者陳先達教授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90年代中期以來的文章。主要探討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歷史必然性,馬克思主義的本質、結構和功能,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發展,等等。其中《論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紀念馬克思逝世120周年》,獲中宣部第九屆“五個一工程”獎。有的文章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理論文章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和政策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原國家教委“高校理論戰線”優秀論文獎等。
陳先達 ·馬克思 ·34.8萬字
本書是社科院重大課題A類項目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思想源頭——《馬恩全集》MEGA研究的最終成果之一.該課題已申報院創新工程出版補貼。本課題研究以《馬恩全集》歷史考證版(MEGA1、MEGA2)和《馬恩全集》中文新版為基本研究對象,對《馬恩全集》(MEGA版)的形成歷史、對馬恩文本在中國的傳播(翻譯、出版)歷史進行了梳理。并且以馬恩文本(原文版、中文版)為基礎,對馬恩思想發展歷程、核心內容、基本精神進行了深入、具體的分析和研究。本書人們閱讀和理解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理論提供了原文獻資料,借助于這一機遇,以馬克思的原文本為基礎,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理論前《資本論》的發展歷程和研究思路進行了研究。并且結合當下人們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提出的挑戰,和當今社會現實的新發展,對馬克思的研究思路和核心概念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深入的發掘。
李銳 ·馬克思 ·24萬字
作者按:《跟大衛·哈維讀<資本論>》(第一卷)時一樣,是促使你們去讀馬克思的《資本論》。首先,我想提醒你們仔細研讀《資本論》第二卷的重要性,并且要和第一卷聯系起來。《資本論》第一卷主要關注剩余價值生產的過程和動力,而把實現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放在一邊。第二卷則從相反的方向說明:假設剩余價值生產領域沒有任何困難,而把其實現過程放到顯微鏡下進行分析。事實上,不重視《資本論》第二卷的后果更為糟糕,我們甚至連第一卷的內容都無法充分理解。我個人在很多方面都非常感激《資本論》第二卷,因為第二卷是關于資本循環如何塑造自己的空間和時間的,這有助于解釋為什么資本主義歷史以加快生產和削減空間移動成本與障礙為特征。第二卷把這一趨勢置于永不停歇的再生產和階級關系擴張的背景下,而這恰恰是資本是什么的核心問題。第二卷還提供了更嚴謹的理論基礎,使我得以理解城市化的政治經濟學和區域間不均衡發展的動力學,我自己的著作從中獲得了很多靈感。
(美)大衛·哈維 ·馬克思 ·26.9萬字
源起看理想的口碑節目《你好,馬克思先生》,凝聚楊照四十年《資本論》研讀成果。這樣一部劃時代的經典巨著,直到今天仍有挖掘不盡的思想資源,人人都聽過,但很少有人真正讀過,現在正是時候,告別課本里的“教條”,跟隨楊照,真正走進《資本論》復雜深刻的思想世界。作者認為要理解現代社會,《資本論》是繞不開的話題,它對今日社會發展的規律和方向仍有著重要的解釋和指導作用,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概念和工具。作者從《資本論》的社會環境和思想動機出發,試圖還原一個兼具理性和前瞻性的《資本論》,帶領讀者重新認識它的深刻與趣味。
楊照 ·馬克思 ·27.7萬字
在馬克思早期思想的演變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背景和參照系,那就是青年黑格爾派思潮(Junghegelianer)。從入讀柏林大學開始,他與青年黑格爾派之間的關系經歷了一個從深受影響、融入其間再到發生歧見、反叛出來,直至與其進行徹底的思想剝離的過程。而在這一思想因緣的解構和轉換過程中,“猶太人問題”是一條導火索。正是在對這一復雜的社會歷史事件的認識和評論中,馬克思與他的思想先賢、青年黑格爾派主將布魯諾·鮑威爾等展開了論爭,在對同一個重大問題的觀照中顯現出理解世界的方式的差異。本書在國內首次從德文翻譯了布魯諾·鮑威爾的《猶太人問題》《現代猶太人和基督徒獲得自由的能力》《評討論猶太人問題的最新著述》《目前什么是批判的對象?》《對〈神圣家族〉的反批評》,以及埃德加爾·鮑威爾的《蒲魯東》等文獻,同時不僅僅限于馬克思的《論猶太人問題》,而是將《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相關內容也穿插進來,將在“猶太人問題”上馬克思與鮑威爾之間三次交鋒的文獻完整地呈現出來,此外,書中還輯錄了國內外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研究的最新論文。讀者可以通過對照和辨析加強對馬克思思想復雜性及其論證邏輯的理解。
聶錦芳 李彬彬 ·馬克思 ·30.6萬字
1878年7月出版的《反杜林論》,是恩格斯在同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杜林的論戰中,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一部極其重要的經典著作,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本書以經典原著的寫作背景、成書過程、結構內容和觀點及其歷史影響和現實意義為脈絡,對《反杜林論》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解讀。
崔偉奇 翟俊剛編著 ·馬克思 ·14.7萬字
《列寧主義論綱》結合作者近30年研究所得,立足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變化、俄國革命和建設歷程以及列寧自身實踐活動,其中包括列寧對中國革命的支持以及通過共產國際幫助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全方位呈現列寧主義的來龍去脈、時代背景和實踐成效。本書內容系統、邏輯嚴密,材料豐富、案例生動,表述準確、語言流暢,集政治性、可讀性、思想性、學術性、實踐性于一體,對了解列寧主義的發展歷史,深刻把握其科學體系、精神實質、理論意蘊和實踐指向等具有重要意義。
李忠杰 ·馬克思 ·41.6萬字
本書從馬克思主義的起源談起,介紹了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以后,如何被歐洲各國所接受,如何影響歐洲的歷史進程,又是如何傳播到中國,在中國生根發芽,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全書在對史的勾勒中,總結、提煉出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及本質,以及為何能改變世界并被世界各國所接受。
顧海良 ·馬克思 ·13.1萬字
在千年之交之際,西方學界和媒體把馬克思評為千年“最偉大的思想家”,千年“第一思想家”,“千年偉人”。為紀念2018年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本書作者靳輝明先生試圖把馬克思的生平傳記和理論創造有機地統一起來,汲取傳記的詳實的背景資料,又不淹沒于浩瀚、繁瑣的故事之中;突出馬克思的思想發展軌跡和理論創造,又不游離于馬克思的苦難生活經歷和參與的社會活動,使他的思想有血有肉,根深葉茂。筆者力求作到,史論結合,以論為主,作到歷史的、邏輯的統一,思想發展和社會實踐的結合,思想的深化和概念的表述的辯證統一。用辯證邏輯的方法,而不是用形式邏輯的方法研究馬克思的生平活動、思想軌跡和原理的科學表述,特別是以馬克思的思想轉變和兩個偉大發現為主線展開本書的論述。通過這樣的方式,力求給人們展現一個真實的馬克思,真正的馬克思,展現他的偉大人格和不朽的理論貢獻。作為向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一份致敬!
靳輝明 ·馬克思 ·42萬字
該著作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就列寧關于俄國革命的戰略策略思想、鞏固蘇維埃政權的思想、建設共產國際以及推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思想、關于新經濟政策的思想,闡述了新的學術觀點;深入地研究、闡述和評價了斯大林的建設社會主義理論以及“社會主義民族”理論;研究和闡述了20世紀20—50年代初蘇聯理論界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以及取得的成果,如布哈林關于“過渡經濟”的理論、普列奧布拉任斯基的“新經濟學”、瓦爾加關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理論以及沃茲涅辛斯基對確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貢獻;研究和闡述了聯共(布)和一些國家共產黨在領導反法西斯戰爭中形成的思想理論,研究和闡述了聯共(布)和其他一些執政的共產黨在領導恢復國民經濟的實踐中實現的理論發展。
俞良早 王進芬 孟憲平 ·馬克思 ·57.5萬字
作為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著作,《資本論》一直處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位置,它在當代仍然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對《資本論》的研究一直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不可或缺的內容。本書具體研究《資本論》的基本理論問題,涉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剩余價值理論、資本積累理論、所有制理論、機器理論、分配理論、中介理論、異化理論以及生態思想、轉形問題等。
王峰明編著 ·馬克思 ·23.2萬字
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為什么在那么弱小的情況下能夠逐步發展壯大起來,在腥風血雨中能夠一次次絕境重生,在攻堅克難中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本書從學理上深入分析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階級分析、社會基本矛盾分析、規律分析、趨勢分析、環節分析、時空分析、實事求是的分析等馬克思主義重要的方法論的主要內容。并且緊密結合中國的實際對這些方法論如何運用做了系統闡述。
辛向陽 ·馬克思 ·23萬字
本書旨在初步形成運用馬克思正義觀研究勞動法“傾斜保護原則”正義價值的理論框架,走出對勞動法“傾斜保護原則”正義價值的片面理論認識誤區,最終落腳到思考當代中國勞動法“傾斜保護原則”正義價值的問題困境、成因及解決之道,以期推動當代中國勞動法“傾斜保護原則”正義價值問題理論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在實踐上引發更多對勞動者保護問題的深切關注,進而促進當代中國在勞動關系領域對于社會正義強烈訴求的實現與超越。
穆隨心 ·馬克思 ·34.5萬字
本書以經典原著的寫作背景、成書過程、結構內容和觀點及其歷史影響和現實意義為脈絡,對《神圣家族》行了細致入微的解讀。主要內括:《神圣家族》的寫作緣由及其成書過程;《神圣家族》的文本結構及其理論要旨等。
宋永平 劉曉勇編著 ·馬克思 ·12.7萬字
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人類社會發生深刻變化的關鍵時期,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重要時期。如何認識資本主義新變化的本質?馬克思主義在時代新變化面前還有沒有生命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無產階級面臨的最緊迫任務及其實現路徑是什么?以列寧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者,科學地回答了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與各種錯誤思潮展開了堅決斗爭,有力地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波瀾壯闊的歷史揭開了精彩的序幕。在《20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九卷本)的體系結構中,本卷具有反映歷史承接、時代轉換和內容綜合的特殊性質,總體遵循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思路,采用史論結合的敘述方法,著力考察19世紀末至十月革命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點著作,力圖全面、準確地反映這一時期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風貌。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編 ·馬克思 ·55.5萬字
可以說《資本論》是影響全球人數極多的著作之一。絕大多數人都知道《資本論》,但卻未必讀過。這是因為篇幅宏大的三卷本《資本論》博大精深,要想透徹通讀,絕非易事。為此,我們邀請我國知名的《資本論》研究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邱海平教授,為我們編寫了這本《21世紀再讀<資本論>》,以期使普通讀者通過這本書,了解《資本論》的內容,掌握《資本論》的精髓,透徹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本書共分為四個部分。其中,第1部分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馬克思研究政治經濟學的過程和創作《資論本》的過程,同時介紹了《資本論》的邏輯結構和所采用的方法論、所體現的哲學觀與歷史觀。第2部分到第四部分則分別介紹了《資本論》三卷本的主要內容,系統梳理了《資本論》的內容體系。本書不僅能夠幫助讀者熟悉《資本論》這本巨著,更能夠幫助讀者全面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了解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觀念,能夠客觀看待新世紀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與問題。這也正是本書的出版目的。本書適合所有對經濟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邱海平編著 ·馬克思 ·62萬字
《精神交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觀》從信息傳播的角度,系統展現了馬克思和恩格斯開放的思想體系。全書論證了他們歷史唯物主義的傳播理論、世界交往的基本理念,詳盡地闡述了他們所談到的幾乎所有涉及人類傳播的各種現象和形態,諸如思維、語言、文字、印刷術、宗教、文藝、宣傳、新聞、報刊等等。還論證了他們關于傳播與法、傳播心理、工人政黨內部的精神交往、人類傳播歷經的三個發展形態等等觀點。第2段作者寫作此書歷時十年,通讀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做了名目索引約1萬條、卡片3000張和一本提要筆記。書中介紹的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許多傳播觀點,是人們所不熟悉的,對于開闊思想很有教益。第3段本次修訂,除訂正個別訛誤,新增兩篇書評及作者的獲獎感言。第4段一些大學新聞傳播院系將該書列為研究生馬克思主義新聞學基礎理論書目。
陳力丹 ·馬克思 ·40.4萬字
在馬克思恩格斯書信中,涉及歷史唯物主義內容的,國內學者普遍認為有八封,本書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此前人們很少關注但又十分重要的恩格斯的兩封書信,考察了這些書信產生的背景、寫作原因、思想內容以及價值,著重突出恩格斯晚年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特殊貢獻。與系統性著作相比較,這些書信盡管語言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思想和觀點表達也缺乏嚴謹性,但更能真實地反映馬克思恩格斯的想法,展現他們對理論和實踐難題破解的基本思路,因此可作為原著研讀的有益補充。
楊權利 ·馬克思 ·30.8萬字
恩格斯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矛盾和沖突在工人階級頭腦中的反映,資本主義的矛盾和沖突是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物質經濟根源。這些認識對于今天科學分析當代資本主義及其新變化,對于我們在當代背景下重新認識社會主義和建設社會主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書以經典原著的寫作背景、成書過程、結構內容和觀點及其歷史影響和現實意義為脈絡,對《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解讀。
張婭編著 ·馬克思 ·10.5萬字
本書以問題為導向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主義觀。創新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主義觀進行歷史脈絡的梳理;二是對當前對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主義觀的各種錯誤解讀予以反駁,并通過嚴密的論證證明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主義觀是科學的,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強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指導意義,并沒有過時;三是對列寧新經濟政策的解讀,闡述了落后國家的迂回過渡理論。
石鎮平 ·馬克思 ·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