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運用現代風險治理理論,全面梳理了國內外對鄰避決策模式研究的文獻,綜合分析了我國典型鄰避事件,構建了“風險—利益—信任”的理論框架,通過典型案例和第一手調查數據對框架中的理論命題展開了實證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風險、利益、信任三個維度的綜合影響決定鄰避設施的社會接受度。通過建立協商合作式的鄰避決策模式不斷推進風險管理、經濟補償和程序公正是化解鄰避問題的必由之路。
劉冰 ·公共管理 ·17.7萬字
基層監督法治化是破解基層“微權力”運行異化現象與職能失范難題的主要途徑,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和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書以法治化為主線,立足習近平法治思想中有關監督的重要論述,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基層監督的具體實踐,深入分析了當前中國基層監督體系中基層組織監督、基層司法監督、基層群眾監督、基層輿論監督以及基層專職監督的運行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應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方面入手,不斷健全黨和國家的基層監督體系,優化基層監督機制。
甄貞 ·公共管理 ·15.6萬字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是在西方“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浪潮持久廣泛推進、公共管理改革緊張進行、公共管理教育大力發展的背景之下,總結傳統人事管理經驗及人力資源管理的新經驗,吸收國外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為建立和完善適應國際潮流、適合中國國情的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學科體系而進行的探索。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廣泛,具體涉及公務員的條件、權利和義務、職務與級別、錄用與聘任、考核與獎懲、職務任免與升降、培訓、交流與回避、工資福利保險、辭職辭退退休、申訴控告等方面。本書用理論與案例相結合的形式,對上述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陳麗琴主編 葉婷 張可輝副主編 ·公共管理 ·31.9萬字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本要求和應有內容。鄉村文化振興,本書正視鄉村文化發展的衰落,反思公共文化的萎縮,以公共文化建設為契機和依托,重建鄉村社會的文化秩序,促進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公共文化是一種具有價值導向性、社會公益性的文化形態,它不僅具有需求滿足、權益保障的現實功能,而且具有價值引領和秩序建構的深遠意義。新時代的公共文化建設,必須堅持文化秩序建構的正確方向,沿著意識形態性、公共性和民間性的價值分層邏輯,在弘揚主旋律、倡導公益性、傳承民族性三重文化向度間達成平衡,引導公共文化建設獲得核心價值引領和公共需求導向的功能定位,促進文化治理在適當的制度框架和行動路徑上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動能。
曹愛軍 ·公共管理 ·20.8萬字
《政府文化管理》緊扣公務員培訓要求,針對政府文化管理面臨的任務和問題,力求提供可行的思路。首先界定政府文化管理“管什么”“誰來管“”怎么管”。在此框架下,重點論述公共文化管理和文化產業管理,以及媒體、文化遺產、文藝體育和旅游節慶等主要文化行業門類的現狀、特點、范圍、規律和管理途徑與方法。
艾思同 李榮菊 張芹玲 ·公共管理 ·15.6萬字
本書共分13章,從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民生的高度,對老年醫療服務體系進行醫學、管理學、經濟學、衛生學、信息學、組織學等多學科分析,通過文獻查閱、專家訪談、案例研究、比較分析、考察研討等方法,針對當前我國老年醫療服務體系"斷裂而無序"的現狀,以系統和整合的眼光探索我國老年醫療體系缺乏整合性的根源,研究提出現代化中國老年醫療服務體系的四"梁"八柱,并突出農村老年醫療服務體系這個重點問題,克服了以往老年醫療服務體系研究視角狹窄、領域片面的問題。本書各章均分:歷史與現狀、實踐與探討、問題與原因、經驗與教訓、意見與建議、未來與展望6個部分撰寫,書中例舉了古今中外的大量數據和案例,從專業上提出創新的具有突破性的理念和思路,并且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對老年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未來也進行了具有建設性的大膽展望,是為研究者和有關部門提供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著作。
齊海梅等 ·公共管理 ·43.8萬字
本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英國學術院共同資助的“先進獎學金項目”的學術成果論文集,選擇了中英學者關于中國與歐洲的社會政策、社區治理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包括在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社會福利與社會政策、環境政策與環境治理、社區建設與社區治理、社區服務與社會組織、公平就業、物質剝奪、工作貧困等領域近年來的代表性成果。這些論文既具有理論對話價值,也具有政策借鑒意義。
(英)張倩儀 肖林 ·公共管理 ·17.8萬字
本書理論聯系實際,從政府形象公關、政府危機公關、政府企業公關、政府外部公關等方面入手。書中沿著始基之美-史鏡冰鑒-三刻拍案-回味雋永的邏輯指向,以主案例為核心,通過對大量古今中外政府公關正反兩方面的案例逐一進行點評,旨在為從事政府公關實務的公關人員及企業高層在處理類似事件時提供借鑒和幫助,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參考。
洪建設 ·公共管理 ·21.9萬字
高校人員密集、場所封閉、流動性強、社會關注度高,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疫情防控的重要陣地。始于2019年末的新冠肺炎疫情,傳染性強、潛伏期長、部分病患癥狀不明顯,疫情防控形勢不斷變化,高校防疫工作面臨嚴峻挑戰。本書圍繞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高校攻堅戰,匯集中國人民大學多位奮戰在一線的學工骨干的智慧,針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應對中的難點問題、重點領域,聚焦思想教育工作、黨團組織引領、學生班集體建設、教育教學管理、升學就業支持、心理危機干預、學生生活服務等方面的100多個代表性問題,通過具有現實針對性和實踐操作性的解答,希望為參與此次疫情防控的教育戰線尤其是高校工作人員提供方向指導、思路啟發和案例支撐。
羅建暉 楊子強等 ·公共管理 ·8.3萬字
為創新社會治理、推動社會建設,2012年,民政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等主辦單位聯合創設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簡稱慈展會),將慈善項目引入會展業,通過展會的形式,開辟了一條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慈善發展新路徑,填補了中國慈善領域的一項重大空白。為系統記錄2019年第七屆慈展會研討會議板塊的智慧成果,組委會辦公室將三天會期中的精彩觀點匯編成冊、集萃出版,以期為中國慈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有益借鑒。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組委會辦公室編著 ·公共管理 ·10.9萬字
本書作者從中西方福利模式變遷概述、社會福利訴求的基層樣本、養老保障中國家責任的轉變等不同章節對我國福利體系建設過程中的國家相關責任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胡薇 ·公共管理 ·14.5萬字
我國政府信息化歷經2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異地辦理身份證、醫保服務、養老金發放等一批公眾特別關心的業務逐步實現了電子化。特別是“互聯網”提出以來,“互聯網政務服務”迅速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各級政府圍繞政務服務電子化、網絡化展開了全面的建設。本報告以中國(港、澳、臺地區除外)省、市級政務網站、政務微信、政務微博、政務APP四個服務渠道為切入點,對政務服務能力、政務服務途徑、省級政務服務區間屬性、政務服務地域屬性等進行深入分析,系統報告了中國電子政務服務的發展水平,并總結得到電子政務服務能力建設的最佳實踐。
胡廣偉 艾文華 姚巧玲等 ·公共管理 ·7.8萬字
以20-25個參與地震救災的NGO典型案例為研究對象,描述在當前中國社會轉型背景下,NGO參與地震救災的集體行動過程、項目運作機制,分析其動員策略和文化動力和NGO、政府、公眾互動關系的構建過程。
朱健剛 王超 胡明 ·公共管理 ·24.2萬字
這本《行政改革研究基金課題成果精華(2014)》反映了“行政改革研究基金”2014年度資助的18項課題成果。這些課題緊緊圍繞當前我國行政體制改革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分析改革動態和趨勢,注重對改革實踐的理論探討和經驗總結,對關注行政體制改革的理論和實際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研究部 ·公共管理 ·24.1萬字
本書是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數調查課題組推出的系列年度調查報告,分為綜合報告、分項指數報告、現場觀測報告、附錄四部分。書中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樣本追蹤、個案訪談、市民代表座談會和專家咨詢會情況,對杭州市民公共文明指數發展趨勢作簡要分析,并試圖就進一步優化城市治理和提升市民文明素養作對策性探討。
陸文榮等 ·公共管理 ·16.2萬字
本書《生態空間優化與環境治理:上海探索與實踐》是上海社科院主編的“上海改革開放再出發系列叢書”之一種。本書稿以大量的統計數據,系統而完整地論述了上海在改革開放40年的過程中,是這樣將上海努力打造成一個生態宜居的國際化大都市的。全書分別從生態文明制度、生態空間優化、中心城區更新、水環境治理、垃圾減量與資源化以及大氣污染防治等幾個方面,深入細致地闡述了上海市各級政府和民間團體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其中,既有值得總結的經驗和教訓,也有將來可持續發展中可資借鑒的成功案例。是一本史料文獻性的政府白皮書。
劉新宇 張真 雷一東 曹莉萍 梅夢媛 ·公共管理 ·12.9萬字
為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等文件的要求,推動政務公開工作,受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對國務院部門和省級政府2017年政務公開工作開展第三方評估。評估發現,2017年我國政務公開工作成效顯著:政策公開取得突破,公開水平明顯提升;重點領域及履職信息公開總體較好;政策解讀、回應關切進步顯著;依申請公開答復規范化程度較高;政務公開保障監督機制明顯加強。同時,政務公開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政務公開標準待統一、細化;政策公開還需加大力度;部分公開要求落實不到位;回應關切尚存短板;依申請公開仍存在法律風險;監督保障機制仍需繼續加強。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指數創新工程項目組 ·公共管理 ·6.4萬字
造就健康活潑的網絡公共領域以促進人與社會的文明發展,需要廣大網民踐行立足于法治的網絡公共交往倫理,積極開展網絡公共交往。本書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在中國語境下,著眼于網民的網絡實踐,圍繞網絡公共交往的實踐主體、外在的權利依托、內在的德性要求、實踐目的以及實現途徑,對網絡公共交往倫理進行了比較系統、深入的探究,以期為網絡公共交往實踐、網絡善治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童謹 ·公共管理 ·22.8萬字
政策創新是公共政策不斷演進的必由之路,而中國的政策創新又以政策試點為重要路徑。本書從中國土地政策涉及的各領域,包括:土地規劃、土地儲備、農村土地流轉、土地稅收、土地整治、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耕地保護、征地拆遷、征地補償及征地沖突等方面,全面梳理近年來全國各地在土地政策諸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政策試點,試圖通過全方位的土地政策試點的案例研究,構建我國土地政策本土化的有力基石。本書結構合理、內容新穎、方法得當、邏輯清晰,既可作為國內高等院校土地資源管理、公共政策等專業的參考書,也可供廣大土地政策工作者、科研人員以及學習者閱讀和使用。
連宏萍 ·公共管理 ·20.9萬字
《公共行政學(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比較系統地介紹和討論了“20世紀的公共行政學”,對百余年來公共行政學重要的思想、觀點、理論、政策、方法、爭論、人物及其代表作等,做了相應的介紹和討論。在《行政管理學概論》(第二版)的基礎上,《公共行政學(第3版)》調整、修改和充實了內容,系統地梳理了近三十年來西方國家的與政府改革相關的新思潮、新理論、新工具、新方法,全面地概括了20世紀60年代以來關于公共行政爭論的理論背景和理論依據,全景式地描述了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政策修正和行政改革的實踐,分析和瞻望了國家與社會、政府與市場關系的發展趨勢。《公共行政學(第3版)》適合行政管理專業以及相關專業的大學生、研究生閱讀,同時適合政府官員、管理人員以及相關研究人員參閱。
張國慶 ·公共管理 ·63.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