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硬科技: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
會員

本書是在科技部科技創新戰略研究專項的支持下集體研究形成的理論成果,也是在推動硬科技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實踐成果。本書立足于科技自立自強的國家發展戰略需求,深入介紹了發展硬科技的時代背景和重大意義,系統地定義了“硬科技”的概念,并賦予其豐富的內涵。此外,本書還介紹了典型硬科技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和硬科技產業的發展情況,分析了硬科技創新的基本規律和主要特征,在梳理我國科技創新政策和規劃布局的基礎上,比照借鑒創新型發達國家推動硬科技發展的成功經驗,提出了我國發展硬科技的總體戰略、實現路徑和具體對策。本書編寫組走訪調研了近百家科技企業和科研機構,梳理匯總了現階段我國典型的硬科技技術目錄,旨在促進技術、資本、人才等各類創新要素加快向硬科技企業集聚,鼓勵更多企業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家的綜合國力。本書可供政府部門、國家高新區、科技管理工作崗位的領導干部參考,也可供科技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投資機構、科技創新創業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以及對科技創新發展有濃厚興趣的大眾讀者閱讀。

賈敬敦 米磊 于磊編著 ·總論 ·15.3萬字

西方博物學文化
會員

博物學是一門古老的綜合性學問,體現了人與自然互動中多方面的智慧。本書基于新的知識觀、歷史觀和生態觀,依據博物學、科學史、文化史、環境史、思想史、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方面的大量文獻,較系統地探討了西方博物學文化的發展脈絡。具體研究了塞奧弗拉斯特、約翰·雷、林奈、布豐、格雷、班克斯、伍德、埃莉斯、梭羅、繆爾、利奧波德、卡森、譚衛道等十多位有典型意義的西方博物學家及相關的博物學文化,首次勾勒出西方博物學文化的概貌,也涉及環境史、環境倫理、科技史、認知與性別、生態文明等問題。本書包含相當豐富的信息量,可供哲學、自然教育、環境保護、科學文化研究以及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學者參考。本書試圖揭示這樣一種理念:博物學始終平行于自然科學存在和演化,博物學與自然科學有交集但并非其真子集。在這種新的定位中,博物學的價值、意義并不完全由自然科學來評定。博物學歷史悠久,經受了持久檢驗,適應于天人系統的可持續生存。博物教育是一種“成人”教育,將有助于使人成為人,時刻體認自己是生態共同體中的一員:知道自己的限度,約束自己的行為,在態度和情感上進而在理智上和操作層面尊重大自然,與大自然協同演化。

劉華杰 ·總論 ·48.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儋州市| 晋中市| 贵德县| 麻阳| 同仁县| 安远县| 桦川县| 河间市| 菏泽市| 宣武区| 电白县| 阿拉善右旗| 屏东市| 庆阳市| 屯留县| 红安县| 永城市| 辽中县| 屏南县| 梅州市| 南部县| 靖边县| 青海省| 福泉市| 介休市| 故城县| 张家港市| 左贡县| 涞源县| 九寨沟县| 秀山| 阿图什市| 申扎县| 通渭县| 永平县| 陆良县| 南皮县| 精河县| 雅安市|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