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南懷瑾先生有關《普賢行愿品》的講記(原名“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記”)。作者以通俗的語言,對該經的宗趣大意,特別是一般人不易讀懂的偈頌,做了別開生面的講解,并附列了有關“行愿”(修行與大愿)方面的各種資料。書名中的“基本信念”即是指“行愿”而言。
南懷瑾著述 ·普及讀物 ·10.6萬字
該書凝聚中觀大師近年來的佛學論文精選,以正能量的視角看待世間百態,以佛法解讀世界局勢,以佛法來評析金融危機,以佛的智慧來談如何應對心理疾病,由此獲得社會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將佛法與現實緊密聯系,展示給讀者一個全新的佛學世界觀。
中觀大師 ·普及讀物 ·3萬字
南懷瑾精研儒、釋、道,將中國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可謂一代宗師。在他眼里,儒、道、佛的經典學問為我們提供了人生的指引,從中我們可以獲得逾越障礙的技巧,掌握擺脫煩惱的智慧。《心若蓮花處處開(跟著南懷瑾悟佛學)》向讀者介紹了一個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佛學文化的廣闊世界,其內容深入淺出、觸類旁通,文筆流暢,毫無古板的學究氣。讀者在輕松閱讀的同時,可以獲得無窮的智慧感悟。《心若蓮花處處開(跟著南懷瑾悟佛學)》由路浩青所著。
路浩青 ·普及讀物 ·17.8萬字
“智慧人生系列”之一。本書以睿智語錄形式解讀佛學,分思想體系、法門修持、佛光宗風、實踐凈土等幾個專題。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10.2萬字
本套書系的特點是全景展現,縱橫捭闔,內容采取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敘述,語言通俗,明白曉暢,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古風古韻,格調高雅,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欣賞性、知識性和延伸性,能夠讓廣大讀者全面觸摸和感受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中華兒女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繼承和弘揚中國文化,創造未來中國特色的先進民族文化。
劉超編著 ·普及讀物 ·6.3萬字
幸福人生不是一個泛泛而談的概念,而是每個人都能夠落實的具體做法。這種做法不是通過聽講習得的,卻可以通過打開心量,專注當下,本書可以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用更高遠的視野去理解人生這些具體的實踐來達成。如果愿意在生活中試一試,便會得到不可思議的改變。
賢宗法師 ·普及讀物 ·5.7萬字
《賢宗法師演講集》里的每一個主題,都是一輪明月,使人讀后,撥云見日,如入慧海。大家可以從這套演講集里摘取任何一輪明月,擎著她,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光明的世界。那個時候,我們大家也都會像賢宗法師一樣,成為贈送明月的人!
賢宗法師 ·普及讀物 ·8.3萬字
俱舍論又稱“聰明論”。詮釋了佛陀一轉法輪的經論教義,主要講述一切萬法之總相、別相、性質、類別,詳細闡明流轉與還滅的因果法則,真實開顯四諦真理,為希求解脫的修行人指明一條修行途徑,也可以為深入三藏打下堅實基礎。本書是17世紀的蔣揚洛德旺波尊者為《俱舍論》所造之注釋。蔣揚洛德旺波尊者精通顯密教法,修證境界高深,也是研究藏傳佛教五部大論不可多得的文獻資料。
(清)洛德旺波尊者 ·普及讀物 ·20.5萬字
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也不是缺乏快樂,而是缺乏一顆感受快樂的心,正是心影響了我們對世界的感受。本書中賢宗法師向讀者講授如何在生活中用心感受,用心修行,發現生活的規律,感受學習的樂趣,從而走向快樂的人生殿堂。
賢宗法師 ·普及讀物 ·7.7萬字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老好人,處處被人壓、騙,為什么?因為他沒有智慧,僅僅有慈悲心,最后他沒能真正做好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用智慧去引導我們的人生,但智慧來自哪里?來自眼光的高度,透視事物的深度,來自“空”的宇宙觀。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觀照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去修行,從日常的每件事做起,佛法雖然是出世間的,但并不離世,相反要在市井生活中去成就。所以說佛教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賢宗法師 ·普及讀物 ·4.9萬字
《佛教與生活》講述佛教與生活、信仰、道德、修持、般若的關系,還涉及人的行為、身心、困惑、美化、人際、男女等方面問題,其宗旨就是把佛法應用到生活中。星云大師,1927年農歷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蘇江都,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12.8萬字
一部哲學通俗讀物。書中通俗易懂的禪話里孕育著機鋒莫測的禪機,同時輔以精致的插圖,充滿了人生哲理,讀者可以從這些生動的禪話里悟出生活的意義。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9.6萬字
本書是臺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撰寫的一部介紹早期禪宗的人物和史事的著作。通俗易懂,簡明扼要,甚便初學者閱讀。
南懷瑾 ·普及讀物 ·6.5萬字
眼睛所見受物質世界限制,如何達到心所見而無所不及?何又為佛家“五”眼?如何禪坐,才能由身體的平靜達到心靈的靜謐?賢宗法師盡畢生修行所悟,引據佛家典籍,為讀者們講述如何看透塵世苦難,開闊心境,收獲快樂人生。
賢宗法師 ·普及讀物 ·8.7萬字
《禪的行囊》是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繼《空谷幽蘭》后的又一力作。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作者于2006年春進行了穿越中國中心地帶的旅行,追溯了已經成為中國本土文化的重要支脈之一的禪宗,其各代祖師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游歷經歷,并訴說了他多年來對禪的深深體悟。
(美)比爾·波特 ·普及讀物 ·20.3萬字
本書為“星云日記”系列的第二十六冊。收錄星云大師1993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的日記,分為“佛如光”、”把握因緣”、“懺悔的法門”、“人生的助緣”四部分。日記詳細記載了星云大師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計劃,熔佛法、哲學、文學、慈心悲愿于一爐,實為一代高僧之心靈剖白與濟世旅程,為現代佛教歷史的進展保存或提供了至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亦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養精神之津梁,從中可獲得許多做人做事的啟示與新知。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9.1萬字
本書分為調適生命之道、修行之道、君子之道、幸福之道等四卷,所謂“道”即指方法或道理之意,舉凡人生各種場合的應對方法和思考理路多有涉及,如談學習、談生活、談交際、談家庭、談修身養性等,將佛法見解與日常為人處世相融合,實用性頗強。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9.2萬字
禪宗,是中國佛教的一大宗派,其獨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思維方式,曾對古代社會的朝野人士,尤其是士大夫階層產生了極為深廣的影響,使之與中國思想文化史結下不解之緣。研究禪宗的形成、發展和演化,探求它在各個時期的特點,也因此而成了學術研究領域的一大課題。本書是南懷瑾先生撰寫的一部介紹早期禪宗人物和史事的著作。通俗易懂,簡明扼要,便于初學者閱讀。
南懷瑾著述 ·普及讀物 ·6.5萬字
本書是計劃中的星云大師套書“人間萬事”中的第四冊,是臺灣星云大師目前仍在《人間福報》“人間萬事”專欄連載的部分短文集結。該書有別于過去傳統佛教讀物的寫作手法,是一種完全應世的、軟性的文章。風格情形,樸實有味;取身近物,道不遠人,體現出很強的人間性和普遍性。該書從最普世的角度談人生和社會,文字簡潔清新,沒有不合時宜的政治傾向,更無狹隘的宗教習氣,實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諧社會建設。
本書分為人生的智慧、生命的真諦、開發自我、人我之間等四卷,著重談論人生的探討,生活的看法,個人的修煉及人際關系的修養等。全書文字通俗,講述人生哲理,常引用生活經驗與歷史故事,對于勸人為善,戒除諸惡,有啟發意義。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9.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