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西柏坡較量南京、泉城八月十五日、吳化文陣前倒戈、緊急旅行在膠東、揮師南下北寧線、上海灘后院起火、錦州活捉范漢杰、塔山鏖戰勝強敵、東野將士圍長春、決意邁出關鍵步、白山黑水響驚雷、鄭洞國兵敗投降、會戰前夜各定計、誓與黑山共存亡、廖耀湘束手就擒等內容。
林之滿編著 ·世界軍事 ·38.3萬字
保羅·科利爾結合扎實的實地考察研究及嚴謹的統計研究分析,跨越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邊界,以宏觀的視角,推導政策建議,給全球最貧困的10億人開藥。本書對于國人了解全球最落后地區的貧困狀況、暴亂困境以及當前國際上有關干預的各種建議和措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認識價值和指導意義。
(英)保羅·科利爾 ·軍事理論 ·14.5萬字
在人類文明史中,每一個民族的戰爭史都是其民族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在不斷的征戰中,集精神、智慧、技術、財富于一體的武備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每個階段武器的制作水平都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最為突出的標記,它們擁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本書作者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發生的事件,通過對古籍史料的研讀,并結合相關的繪畫、雕塑,以及歷代出土的甲胄實物和諸多收藏家的藏品進行反復考證,歸納出了跨越三千余年的中國古代甲胄的發展脈絡,對代表性的甲胄裝備做出了細致的描述與講解。
龔劍 ·軍事史 ·34.5萬字
本套圖書“世界軍事百科”叢書。本套書系共計24冊,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武器裝備篇”,主要包括陸戰武器、空戰武器、海戰武器、常規武器、現代武器、古代軍事等內容;第二部分“戰爭戰役篇”,主要包括古代戰爭、近代戰爭、現代陸戰、現代海戰、現代空戰、現代會戰等內容;第三部分“軍事人物篇”,主要包括軍事領袖、軍事元帥、軍事將領、軍事英雄、戰爭元兇、軍事梟雄等內容;第四部分“戰史軍史篇”,主要包括歐洲戰史、亞洲戰史、非洲戰史、美洲戰史、軍事歷史、作戰謀略等內容。
宋濤編著 ·軍事史 ·36萬字
本書講述在東線戰爭的最后階段,蘇軍全面推進,兵鋒直指柏林,直到柏林的最后決戰,希特勒自殺。隨著戰爭走向結束,東西方之間的利益爭奪開始加劇,出現了錯綜復雜的軍事和外交態勢,并由此產生了戰后歐洲秩序雛形。從最細微處再現了東線各戰區的最后結局。
朱世巍 ·軍事史 ·22.1萬字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孫武 ·中國軍事 ·7.7萬字
本書主要全面的介紹戰艦的發展歷史、作戰性能以及裝備和使用情況等知識,載著讀者巡弋四大洋,了解海上蛟龍的雄風。本書一共分為9章,除了對戰艦基礎知識做了詳細介紹外,還對世界著名的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等各型艦艇的性能參數和作戰能力做了詳細的講解,在書末還搜羅了一些戰艦趣聞。
鐵騎工作室編著 ·軍事技術 ·9.8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一戰中的戈林、推動納粹上臺、操縱國會縱火案、從組建蓋世太保到解決猶太人問題、二戰中黯然失色、納粹極端分子的滅亡、“希特勒青年”、實施“狼群戰術”、海上“惡魔”、捕殺“狼群”、“閃擊”波蘭、空襲莫斯科、轟炸北非、曼施泰因、少年從軍、助紂為虐、走向失敗、海英刺·古德利安、榮獲鐵十字勛章、無敵鐵甲、岡村寧茨、侵華罪魁、逃脫法網、納粹的鼓動者、不可缺少的喉舌、坂垣征四郎、炮制“9·18”的主犯等。
林之滿編著 ·世界軍事 ·10.6萬字
這本《步兵攻擊》由隆美爾著,張衛能譯,原版《步兵攻擊》出版于1937年,是二戰時德國有名將領隆美爾根據自己在一戰中的親身經歷寫成的。他對參加的每一場戰斗都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述,作為案例反思,并加插了親手繪制的現場戰術地圖,堪稱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同時也是很好的一戰史回憶錄。
(德)隆美爾 ·經典著作 ·18.8萬字
以色列是當今世界上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從建國開始就始終伴與戰爭如影相隨。在幾十年的戰火中,以色列的特種部隊一直都是表現相當出色,被當作是僅次于核武器的國家安全第二大支柱,他們所創造的很多特種作戰經典戰例,就連大名鼎鼎的美國海豹突擊隊都望塵莫及。本書全方位地介紹了這支部隊的組建、發展、戰斗歷程以及訓練和裝備的情況,向讀者全面展現出這支世界上最精銳部隊的風采。
周明 李巍 ·世界軍事 ·17.6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中國軍隊近代化歷程、毛澤東的人民軍隊理論、毛澤東的國防理論、斯大林的人民軍隊理論、陸軍史話、海軍史話、空軍史話、中國武裝警察部隊史話、中國民兵史話、中國預備役史話、軍制、國防部、總參謀部、國家安全委員會、參謀長聯席會議、武裝力量、正規軍、預備役部隊、北約組織聯合武裝力量、特技飛行隊、軍用標志、武裝戰爭、種族主義戰爭論、中國古代軍隊的“三軍”稱號、中國古代軍隊的兵禮與軍法、行軍與補給等。
林之滿編著 ·世界軍事 ·11.5萬字
本套書包括《春秋時期軍事著作:司馬法》;《兵學圣典:孫子兵法》;《戰國著名軍事著作:吳子》;《兵家傳世之作:三略》共4冊。《司馬法》流傳至今已兩千多年,作為皇家欽定的《武經七書》之一,出自西周早期,大約成書于戰國初期,是目前流傳下來極早的軍事著作。《司馬法》從卷帙浩繁的兵學著作中脫穎而出,成為“七書”之一;到了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朝廷從“七書”中精選出三本,號稱《武經三書》,《司馬法》入選其中,成為“三書”之一。能夠挺進不同時期皇家欽定的“七書”乃至“三書”的方陣,《司馬法》是古代兵學極高水平的代表,是一般兵書所難以企及的。《孫子兵法》是我國一部兵學專著,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邏輯縝密嚴謹,完美體現了我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精華,被譽為“兵學圣典”。《吳子》是一部與《孫子兵法》齊名的軍事著作,相傳為戰國時著名兵學家吳起所作。該書在長期流傳過程中為后人所整理和刪補,有些篇目和內容有所亡佚,現僅存《圖國》、《料敵》、《治兵》、《論將》、《勵士》六篇,遠非全璧。《兵家傳世之作:三略》是一部關于兵家謀略的經典傳世之作,是秦時黃石公撰,主要闡述的是治國興邦、統軍馭將的政治方略,同時也涉及到一牡一用兵打仗的具體計謀與方法。其思想體系不局限于一家,而是雜糅各家思想,尤以吸收儒、道兩家學說為多,因此本書雖以兵書著稱,也被視為一部政治謀略著作。其文不長但意蘊深遠,兼容博采先秦諸家之意旨,對剛柔、貴因、用將、賞罰、尚賢、禮士、澤民等方面都有著切中肯綮的論述。歷代學者為它作注和解說的也有很多,受到很高的推崇,側重于從政治策略上闡明治國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書。南宋晁公武稱其:“論用兵機之妙、嚴明之決,軍可以死易生,國可以存易亡。”《史記.留侯世家》中記載:張良刺殺秦始皇未成,遭追捕,被迫隱姓埋名藏匿于下邳(今江蘇邳縣),在這里遇見一自稱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的老者,授其一部《太公兵法》(也有說是《黃石公三略》),其后此公便不見于史載。張良得書,潛心研究,后幫助劉邦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政權。但據考證,《黃石公三略》的成書當不早于西漢中期,它是后人在吸收先秦優秀軍事思想的基礎上,總結秦漢初政治統治和治軍用兵的經驗,假托前人名義編纂而成,其中有許多獨到之處。
司馬穰苴等 ·經典著作 ·5.6萬字
阿姆斯特朗公司位于英格蘭北部的紐卡斯爾市的泰恩河畔,晚晴時期,它是清朝中國海軍軍艦重要的設計、制造廠家。本書以大量保存于英國各機構的檔案為基礎,以當年引進的各型號軍艦為經,以清朝中國各級機構和官員的相關活動為緯,詳細敘述了清朝中國海軍建設過程中從戰艦型號的設計、修改、確定到如何接引戰艦回國、戰艦的服役、戰斗經過直至最后結局的歷史過程。
張黎源 ·軍事史 ·48.4萬字
這部《拿破侖文選》,是拿破侖本人晚年辦禁在圣赫勒拿島時,由他口授而由別人筆錄的關于幾次戰爭的回憶,以及他的某些著作的摘要。本書詳細記述了拿破侖所參加和指揮的1793年圍攻土倫的戰爭、1796至1797年對意大利的戰爭和1798至1799年遠征埃及和敘利亞的戰爭,以及他在這些戰爭中向士兵發表的講話、命令,他向交戰國開展的錯綜復雜的外交斗爭等等。更確切地說,本書是拿破侖的一部軍事文選。
(法)拿破侖 ·軍事理論 ·27.3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戰車的發展歷史、作戰性能以及裝備和使用情況等較為全面的知識,將讀者帶進陸戰之王的硝煙世界。本書一共分為6章,包括戰車基礎知識、世界著名戰車欣賞和戰車趣聞等。重點講解了戰車的理論知識和目前在役的世界各國主力戰車和二戰中的著名戰車,并對一些奇特戰車有趣味性介紹。
鐵騎工作室編著 ·軍事技術 ·9.7萬字
本書以社會調查數據為支撐,運用社會學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階層結構變化對軍人經濟社會地位的影響,以及軍事人才建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趙周賢 ·軍事理論 ·23.3萬字
“太平洋戰爭”系列圖書,全景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的主要成員國日本和美國、英國等同盟國,于1941年至1945年進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的太平洋戰爭,完整地呈現了日本軍國主義的興起及敗亡的全過程,深入分析了太平洋戰爭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的軍事、政治、外交和經濟斗爭。本系列圖書披露許多史實,情節生動曲折;作者文筆流暢,引經據典,脈絡清晰,對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個人見解。本書系“太平洋戰爭”系列第二部《鋌而走險》,主要講述諾門罕戰役,德、意、日簽訂《三國同盟條約》,美日和談失敗等內容。
青梅煮酒 ·軍事史 ·30.7萬字
本書描寫人民空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紅軍時期一架繳獲的飛機,發展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世界第三大空軍的光榮戰斗歷程。以厚重的歷史感、恢宏的氣勢,呈現一個個精彩紛呈的空軍故事,體現人民軍隊一往無前的戰斗精神。
李峰 ·軍事史 ·26.6萬字
《軍事學是什么》立足于哲學思維、戰備與人這些核心要素,圍繞軍事學是研究戰爭相關規律的學問、軍事哲學與軍事思維規律、戰爭實施與戰爭指導規律、武裝力量構成規律、武器裝備演進規律、軍隊建設與管理規律等方面內容,讓讀者對軍事學的學科分類和中外歷史上的軍事學理論與實踐都有簡單而全面的了解。全書圖文并茂,舉例生動,既是一部入門級的軍事學普及讀物,也是一部愛國主義教育圖書。.本書為我社已出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什么”叢書中《軍事學是什么》精裝版。對于軍事學科的分類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學科為什么會這么分類,各種分類學科之間的關系如何,原來都是經過上百年的實踐以及研究總結而成。
彭光謙等 ·軍事理論 ·1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