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荀子是戰國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的大師。荀子在總結儒家思想并與諸子百家學說相辯難、相交流的過程中,發展出了自己獨到的理論學說,為世所熟知者如性惡論、法后王等,而他更重要的思想可能是對禮義的推崇。但是荀子的生平事跡存在諸多疑點和爭議,其生卒年不易確定,游學稷下、入秦論政、在趙議兵、任蘭陵令、授徒傳經等大事也僅知梗概,時間、細節皆無從考證。本書在尊重基本史實的前提下,展開合理想象,還原荀子偉大的一生。
高新華 ·歷史人物 ·5.1萬字
他是北宋詞壇的天才詩人,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重磅人物。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他一生看淡風雨,我行我素,無論遭遇窮困潦倒,還是羈旅漂泊,他都能把別人眼中的平凡與瑣碎,活成自己的泰然與瀟灑。這本詞傳再現了蘇東坡的一生,讓我們在時運無常之中,看淡世事滄桑,保持內心安然無恙。
白凝 ·歷史人物 ·12.9萬字
王陽明是心學大家,他文治武功都為后世留下了豐碩的成果,其中設立和平縣是其文治武功的一大成績。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王陽明設縣和平”,講述王陽明設立和平縣的很多歷史故事;第二部分是“王陽明巡治和平縣”,記述了王陽明對和平縣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楊廷強 林仕梅 凌小芳 楊銘編著 ·歷史人物 ·16.8萬字
祖籍安徽太平的蘇雪林,一方面,因故里嶺下村緊鄰徽州,“一直是把自己作為徽州人看的”;另一方面,又因其祖父蘇錦霞清末長期充任浙地知縣而生長于浙十余年,故又自稱“半個浙江人”。本書對蘇雪林清末浙地縣署上房生活(1897-1911)的考探,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一是在對徽浙深厚淵源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對其祖父清末徙任浙地的情況作了考訂;二是對有著濃重徽州文化色彩的縣署上房女眷的悲劇命運予以了關注;三是對近代女學的勃興和江南才女文化的余緒在縣署上房的震蕩與回響加以了揭示;四是對蘇氏人家信鬼崇祀、熱衷“古聽”等日常進行了探究。蘇雪林“半個浙江人”與“徽州女兒家”的成長語境,由此而凸顯。
何玲華 ·歷史人物 ·15.5萬字
風雅桐鄉,人杰地靈。在桐鄉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曾涌現無數杰出的文化名人,如一座座豐碑,鑄就了光輝燦爛的歷史畫卷,而秋瑾摯友、懺慧詞人徐自華便是其中之一。本書以徐自華一生為主線,共分為“一門風雅”“天生我才”“生死之交”“繼承遺志”“南社留影”“交友始末”“詩人風采”“尋蹤訪舊”等八章,以文史散文的筆調,敘述她的生平故事及文學成就。同時,以徐自華為核心,橫向輻射到與她相關聯的諸多歷史事件和名垂青史的歷史人物,如中華民國創立者孫中山先生、鑒湖女俠秋瑾、南社領袖陳去病和柳亞子等,也寫到一群普通而不平凡的民國女子,如徐蘊華、徐蕙貞、吳芝瑛、呂韻清等,立體、完整、藝術地展現徐自華的華麗人生。
徐盈哲 徐玲芬 ·歷史人物 ·13.9萬字
11世紀,中國人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可此后的800多年里,畢昇的活字印刷術始終無法得到推廣,絕大多數書籍仍在使用落后的雕版印刷術。15世紀,德國人古登堡發明了新的活字印刷術。此后不到50年里,歐洲的活字印本已達2000萬部,比此前歐洲近千年來的所有手抄書數量都要多。古登堡的活字印刷術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工業革命的進程,著名傳播學家麥克盧漢甚至認為“現代生活幾乎都是古登堡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直接結果”。為什么畢昇的活字印刷術無法得到推廣,古登堡的活字印刷術卻塑造了今日世界著名傳記作家克勞斯-呂迪格·馬伊,通過“西方畢昇”古登堡一生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他如何用活字印刷術一步步塑造出今日的世界。翻開本書,看古登堡如何用活字印刷術塑造今日世界。
(德) 克勞斯·呂迪格·馬伊 ·歷史人物 ·15.9萬字
風雅桐鄉,枕水江南。柞溪沈氏,人才輩出。沈昌,生于1905年,童年歷經辛亥革命,青年參與五四運動。在那個覺醒的年代,他組織演講,興辦義學,努力喚醒民眾,與志同道合的友人孜孜求索中國的出路;在那個風云跌宕的年代,國難當頭,他不避嫌怨,鞠躬盡瘁,忠勇報國,奮戰在抗日最前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作者章建明先生以平實近人的筆法、詳盡可靠的史料,將沈昌曲折傳奇的一生以及那個年代一件件波瀾壯闊的往事娓娓道來,對沈昌的貢獻作出了實事求是的分析和介紹。
章建明 ·歷史人物 ·12.3萬字
本書介紹了南宋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一代文宗葉適的一生。葉適(1150—1223),字正則,號水心居士,浙江溫州人。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別集》《習學記言》等。葉適主張功利之學,反對空談性命,為永嘉學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學派,與當時朱熹理學、陸九淵心學并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對后世影響深遠,是溫州創業精神的思想發源。
朱迎平 ·歷史人物 ·16.7萬字
本書稿作者沒有采用完全按照時間順序來描寫龔自珍的生平事跡,而是通過寫龔自珍所處的大的歷史背景、其整個家族的發展與隕落以及其交游情況構建了一個大的敘事結構,從而介紹、描寫的龔自珍的一生事跡和思想發展軌跡,以及思想、文學活動情況。本傳將龔自珍定位為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家、文學家,來敘述、分析、評價他的思想、文學內涵及其所達到的歷史高度,充分認識龔自珍的思想和文學創作的超越性和價值意義。
陳歆耕 ·歷史人物 ·15.7萬字
明朝初年的陽武侯薛祿,是膠州薛家島人。他的父親薛公當年十分貧窮,給當地教書先生家放牛。先生家有一片荒田,薛公在那里放牛時,有一次看見蛇與兔子在草叢中相斗。他認為是一件奇事,就向教書先生請求把那塊地給他做為墳地。得到那塊地后。就在那里用茅草蓋了一間房住了下來。薛祿長大之后,臉整天臟兮兮的,鼻涕流得老長,很不聰明。薛家島上姓薛的人家,歷來編在軍隊中。這年輪到薛公家出一個人去遼陽戍守。薛公的大兒子不愿意去,為此事深感憂慮。此時薛祿正十八歲,人們認為他是個傻小子,沒人愿意把女兒嫁給他。
石地 ·歷史人物 ·10.3萬字
嚴獨鶴先生是我國新聞界德高望重的前輩,是從浙江桐鄉走出來的文化名人。特別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上海,他幾乎是婦孺皆知的大手筆。嚴獨鶴先生還是一位小說家和翻譯家,是當時上海通俗文學的代表性人物。傳記從他家世寫起,按時序展示他的童年生活,求學經歷,得中秀才,擔任教師,編寫詞典,進入報館,直至新中國成立后當圖書館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從橫向看,又寫了他的民族氣節、辦報經驗、創作成就、伉儷情深、情系故鄉等,字字有出處,篇篇有故事。通過這部傳記,可見證中國報刊史一個重要的階段,了解海派文化的流變和發展。
嚴建平 ·歷史人物 ·11.9萬字
電視連續劇《羋月傳》的熱播,引發了人們對戰國時期秦史的關注和興趣。本書就“羋月”所處歷史背景及其歷史原型進行詳細介紹,分析了“羋月”的歷史機遇和是非功過,勾勒了秦國霸業形成的歷史軌跡,為讀者揭開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神秘的面紗。同時,本書也就觀眾對電視劇的“找茬”“捉蟲”進行了正面回答,進一步表達了理解和尊重藝術創作中變通的觀點。
王子今 ·歷史人物 ·4.6萬字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號太炎。浙江余杭(今杭州市余杭區)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學者。按照魯迅的說法,章太炎是“有學問的革命家”。他之所以有學問,是因為他有很好的家庭背景,接受過良好的學術訓練,更重要的是,由于機緣巧合,章太炎是同時代讀書人中真正自覺不在科舉道路上奔跑過、用功過的少數人,真正將學問作為生命的一部分去看待,因而能夠獲得真學問,成為一代宗師。本書以豐富的史料客觀敘述了章太炎民主革命思想的發展軌跡、在辛亥革命前后的主要活動,以及章太炎的思想、活動對中國近代歷史的影響。
馬勇 ·歷史人物 ·15.6萬字
本書中介紹的這些人物在國家遭受外國侵略之際,致力于維護中國社會,堅忍地回應時代挑戰。他們的價值觀和他們所服務的機構,為重建中國社會以促進戰后中國復興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了貢獻。本書介紹的這些人士不僅以他們自己的言語和行動,更以他們的人格品德祝福了他人。我們希望,他們的事跡能夠對今天的人們有所啟發和激勵。
(美)李可柔 畢樂思 ·歷史人物 ·12萬字
“四川歷史名人叢書”圍繞首批十位四川歷史名人的生平事跡等,深入挖掘名人的精神品質、道德風范,正面闡釋名人著述的核心思想,對其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光輝燦爛的成就貢獻進行藝術呈現,以期展示四川獨特豐富的人文、科學、藝術魅力,文學地塑造歷史名人的優秀形象,傳承中華文化的經典元素和優秀因子,對樹立讀者的精神品格和氣質風范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落下閎是首批十位四川歷史名人之一,他是世界天文學領域一顆“燦爛的星”,是“春節老人”,是“渾天說”宇宙論的開創者,對“二十四節氣”有獨特貢獻,對公元前104年漢武帝頒布的《太初歷》做了關鍵性創新。落下閎在天文和數學方面的成就,表明中國古代有科學,而且是可以通向現代科學的。《四川歷史名人叢書.傳記系列.落下閎傳》就是一本描寫落下閎的生平事跡及其成就的人物傳記,全書兼有文學性與歷史性,集大成智慧,立淺顯之見,聚眾家之言。作者以人物的故事為線索,有史料有根據,也有學者們的推測,將天文學、數學、歷史、地理、文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融合在傳記里。落下閎的生平與成就以及在科學史上的地位盡在其中,讓人一目了然。
查有梁 ·歷史人物 ·9.5萬字
胡雪巖深諳為人處世的哲學,一心想打開自己的人生局面。他認為一個人能夠憑自己的實力創出一片天地,就有了自己的人生位置,但這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有些人之所以處處失敗,就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位置。因此,胡雪巖認準了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立門戶。胡雪巖還認為:做生意就是做人,講究的是“花花轎兒人抬人”。因此生意場上的胡雪巖,他不僅考慮到自己的利益,也為對方的利益著想,絕不會為了替自己謀求最大利益而不擇手段勾心斗角。這在爾虞我詐的商業競爭中實屬難能可貴。
石地 ·歷史人物 ·9.1萬字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名將,唐宋以后逐漸被帝王和民眾神化,由歷史上一個忠勇的將領,變成一個萬人景仰、古今同拜的神靈。本書兼取歷史上的關羽和被神化了的關公,以其一生的經歷為線索,在考證歷史事實的基礎上,以軍事路線圖和人生軌跡圖解讀關羽,揭秘關羽走上神壇之路。
馬寶記 ·歷史人物 ·9萬字
吳之振是清代初年著名的詩人、出版家,被譽為康熙年間“山林詩第一”,他的《黃葉村莊詩集》為《四庫全書》著錄。本書記載了吳之振一生事跡,分為十章,從他的家族歷史開始,一直至其去世,原原本本地展現了吳之振的成長經歷、交游、個性、文化成就、慈善事業、姻親網絡等諸方面,是迄今為止第一部有關吳之振的傳記。吳之振生于洲泉吳家,少小聰明。青年時,兩次赴京,分贈《宋詩鈔》于京中名人。又匆匆回鄉筑黃葉村莊,從此高蹈林下,閑隱生活。他是文人,一生銳意于詩,兼工書法,愛好琴曲。他是鄉賢,勇于為善,博施濟眾。吳之振以詩明志,用詩交友,本書收錄有他大量詩作,通過他的詩論、畫論、書論和交際圈,也可一窺明末清初的時代變遷和文人的思想軌跡。
郁震宏 潘詩雨 ·歷史人物 ·10.3萬字
龔自珍是清末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生于清王朝瀕于崩潰之際,對國家危機、社會變化極為敏感。他倡導經世致用之學,希望能夠實施政治變革。龔自珍一生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文學上卻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他的文章和詩詞開啟近代文學風氣。其詩歌代表作《己亥雜詩》瑰麗奇肆,想象奇異,對后世詩壇產生深遠影響。
王媛 ·歷史人物 ·5.1萬字
本書分十個章節,講述了南宋思想家輔廣的主要事跡和學術思想。輔廣,字漢卿,學者稱傳貽先生,曾先后師事南宋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呂祖謙和朱熹,與朱子傳人黃榦并稱“黃輔”。慶元年間(1195—1200),朱子之學被斥為“偽學”,學者多避去,輔廣不為所動,率其堂弟輔萬同往武夷山向朱子問學。晚年回崇德縣城,筑傳貽堂,講學受徒,后來發展成為傳貽書院,直到清末才被改為崇德小學。輔廣所著《詩童子問》與所輯《晦庵先生語錄》《朱子讀書法》,均被收入《四庫全書》。清光緒五年,輔廣從祀孔廟,在黃榦之次。
張天杰 郁震宏 ·歷史人物 ·1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