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蔡東藩說中國史”的后漢附三國史通俗演義,上下冊共一百回,從光武中興到黨錮之禍,從官渡之戰(zhàn)到赤壁之戰(zhàn),從曹丕篡漢到司馬炎稱帝,精彩演繹近二百五十年后漢及三國興亡歷程。作者博采正史,間取稗官野乘,敘述平實流暢、有條不紊;自評自注,語言風趣,情理兼?zhèn)洹7啽緯缤环鶜v史畫卷緩緩展于眼前,時而金戈鐵馬,時而溫柔繾綣,時而列國紛爭,時而忠奸博弈……讓人目不暇接,感慨萬千。
蔡東藩 ·中國史 ·29.5萬字
由《祖逖北伐》《王敦之亂》《蘇峻之亂》《燕討段遼》《趙魏亂中原》五篇組成,敘述了東晉名將祖逖率軍北伐卻遭朝廷猜忌飲恨而死、東晉初年王敦圖謀奪取帝位興兵作亂、晉成帝時蘇峻和祖約為反對庾亮專權發(fā)動叛亂的歷史過程,記錄了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燕慕容皝平定內亂、消滅鮮卑段部和宇文部,以及后趙石虎的殘暴統治、冉魏滅后趙、前燕滅冉魏的歷史過程。
袁樞 ·中國史 ·22.7萬字
晚清至民國初期,中西文明劇烈碰撞交匯,在政治衰敗、動蕩與混亂之下,民眾生活世界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動?西力東漸、洋貨流行給人們的生活及觀念帶來哪些影響?人們怎樣應對這些變化?孕育了哪些新生活方式、新追求和新觀念?本書圍繞這些問題,運用檔案、方志、日記、筆記小說、報刊、外國人游記等豐富的歷史資料,從城鄉(xiāng)生活環(huán)境、消費生活、城市生活、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做了考察,探討了民眾生活變化對近代社會轉型發(fā)揮的作用及其機制,揭示了民眾生活世界蘊藏的中華文明潛在的生命力和再生力對中華民族生存延續(xù)與復興所起的作用。
李長莉 ·中國史 ·29.9萬字
《明清傳奇史》以時代為線索,系統考察了傳奇在明朝和清朝的發(fā)展演變。第一編詳細梳理了傳奇的起源、體制的確立和主題的變異;第二編詳細論述了傳奇在明萬歷年間至清順治年間的風行;第三編考察了傳奇在清順治年間至康熙年間的繁盛;第四編考察了傳奇在清康熙末年至嘉慶年間的強弩之末;第五編考察了清道光元年至宣統年間傳奇的漂泊無依。整體而言,這是一部研究明清傳奇的力作,初版出版后廣受學界好評。
郭英德 ·中國史 ·44.1萬字
抗戰(zhàn)期間,為適應當時歷史教學的需要,呂思勉先生創(chuàng)作了本書。因其內容簡明扼要,語言通俗易懂,出版后,成為民國時期發(fā)行量的中國通史。直至今天,依然是眾多讀者的歷史入門書。全書概述了中國從上古至現代幾千年來的歷史變遷,對重大史事、社會經濟、政治制度和文化學術的發(fā)展都進行了系統地結,并將中國歷史置于全球視野中,無論是史學觀點還是編纂方法,都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突出體現了呂思勉的大歷史觀。全書脈絡清晰,邏輯性極強,不僅可以滿足讀者了解中國歷史興替的需求,更有助于讀者對社會變遷的宏觀把握。
呂思勉 ·中國史 ·23萬字
本書原名《白話本國史》(全名《自修適用白話本國史》),1923年由商務印書館印刷出版,是呂思勉先生的史學成名作。本書多次再版重印,流傳很廣,影響深遠。全書分緒論、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現代史、結論六篇,敘述了從三皇五帝到20世紀20年代中國歷史的發(fā)展大勢。內容上條理清晰,見解新穎、獨到;文字敘述上簡潔流暢,通俗易懂。
呂思勉 ·中國史 ·23.1萬字
本冊文件集編纂收錄的資料均來自于日內瓦的“國聯和聯合國檔案館”(LeagueofNationsandUnitedNationsArchives),譯文內容主要來自“S”系列中的S36、S38、S39以及S40四個卷宗,收錄了遼寧、黑龍江、吉林等關外各地機關團體及群眾個人的呈文
郭昭昭 孫洪軍 唐楊 ·中國史 ·37.3萬字
《北大中國文化研究》是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fā)展研究中心主辦的連續(xù)性學科出版物,致力于探討中國文化建設與發(fā)展的根本問題,力圖促進中國文化、西方文化、馬克思主義之間的對話與融通,推動中國文化的大發(fā)展與大繁榮。本輯為第4輯,所收論文作者多是相關領域的專家,如李宗桂、豐子義、傅有德、孫熙國、李翔海、田克勒、宋志明、謝曉娟、成中英。
孫熙國 李翔海 ·中國史 ·26萬字
本書是作者三十年來發(fā)表于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獻》等刊物上的中國傳統文、史、哲諸學科論文的選集。文學研究方面,作者主要是從獨特的視角,闡述了中國文學中早期詩歌和小說的特點,中古玄學社會思潮與文學的關系,佛教對中古文學形式的影響等,對先唐文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若干重要突破。史學方面,作者執(zhí)守于傳統考據學的方法和門徑,對墨翟、吳起、環(huán)淵、何晏、謝靈運、段業(yè)等的生平事跡進行了新的考證,在文獻實證的基礎上就以上人物生平事跡中的疑點難點問題提出了新的觀點。哲學方面,作者首先在考察中、西哲學教育和人學思想的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為圭臬,闡述了中國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思路;其次是對中國禪宗哲學思想的源頭和中國哲學的幾個重要的概念范疇及學術思想的發(fā)展進行了深入探討,為當代中國哲學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啟示。
高華平 ·中國史 ·32.8萬字
這是一本專講文化的通俗史書,分門別類講述18種文化現象。比如,婚姻是從零禁例開始,其后逐漸增加禁例,縮小通婚范圍而演變成今日的一夫一妻制;關于族制,古代因為勞力重于資本,丁多即可致富,而今日卻在某些情況下成為窮困的原因;官僚階級,總是以自利為先,國事為后,若不防勢必導致泛濫不可收拾。文化本是人類控制環(huán)境的工具,環(huán)境不同,文化自因之而異。而反過來,文化不同又使得環(huán)境不同,身處不同文化環(huán)境中的人自然就養(yǎng)成不同的性情。
呂思勉 ·中國史 ·24萬字
本書以三國時蜀漢政權的興衰脈絡為主線,以流暢的筆觸激活那段歷史。在一個生動的歷史流程里,凸顯出那些人與事的意義,在一部斷代史的著述里照應“通古今之變”的史學追求。本書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圍繞天命、合法性與政治興亡這一主題做了通透的論述,對一些爭議性的問題——諸如衣帶詔的真?zhèn)巍ⅰ堵≈袑Α返牡檬А⑾尻栔畱?zhàn)的明暗折沖、夷陵之戰(zhàn)的敗因、永安托孤的迷思、孫劉聯盟的政治問題、諸葛亮北伐的戰(zhàn)略檢討等——也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修訂版除了在行文上更形精煉,對李嚴案、姜維復國之謀等細節(jié)也作了補充性的分析。
饒勝文 ·中國史 ·27.1萬字
《中國近代史》寫于1938年,是一部大綱性質的著作,是被稱為“懷太史公之才,抱張騫之志”的民國史學家、外交家蔣廷黻先生的代表作。該史書從鴉片戰(zhàn)爭記錄至辛亥革命,將近百年的演變和人物一一道來,沒有枯燥的考據、史料的堆砌,卻盡顯家國命運、社會發(fā)展之趨勢。概括說,蔣氏的史書為大綱性質,以中國的近代化為脈絡,提出了中國人能否近代化將關系國家興亡的觀點。《中國近代史》構建的史學框架和斷代史體系,曾引領了近代史研究的風潮,為后來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稱為近代中國史研究的開山之作。本書特設了附錄專屬章,有助于理解蔣氏近代史的厚重思想。
蔣廷黻 ·中國史 ·20.8萬字
?蔡東藩先生的這套《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從秦漢寫到民國,全書共一千余回,五百多萬字,寫了近二千二百年的歷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審慎,觀點平實,內容豐富,敘述有法,用語雅潔,自評自注,理趣兼?zhèn)洌瓰橥ㄋ资分慕浀洹_@套書出版以后,廣受歡迎和好評。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葉,曾致電李克農購此書兩部,以解決延安干部學習中國歷史之需。臥室床畔,長置此書,著名史學家紫德賡認為,此書作為歷史知識講,雖有不足,但內容是夠豐富的,敘述是有系統的。著名小說家二月河認為,此書文學上只能說是中平之作,但讀此書可以入門民族歷史,且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宋史演義》為其中的宋史部分。《宋史演義》由蔡東藩編著。
蔡東藩 ·中國史 ·30.5萬字
物質文化(Materialculture)研究是當代西方人文學術研究中的一個新興研究領域,它一改人文學術研究重視精神與觀念的傳統,把研究對象聚焦于所有滿足人類生存和發(fā)展需要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產品之上,認為這些物質產品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與價值,在建構日常生活方式和影響社會的歷史變遷方面產生主導性作用。本書比較全面地反映出了當前國內物質文化研究的基本狀態(tài),是迄今為止國內物質文化前沿性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
徐敏 汪民安 ·中國史 ·20萬字
本書選取南宋從治世轉入衰世的宋光宗、宋寧宗兩位帝王作為研究對象,從內禪鬧劇、慶元黨禁、對外戰(zhàn)事、權相專政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會問題,也剖析了光、寧兩朝的南宋不由自主地走向衰微的歷程和原因。本書認為,南宋歷史走向的逆轉正是定形于光、寧時代,南宋皇權的一蹶不振和權相的遞相專政始于這一時期,嘉定初年爆發(fā)的紙幣信用風潮標志著南宋社會經濟自此跌入了全面失衡的困境,開禧北伐的潰敗和嘉定之役的支絀預示了南宋在即將到來的宋蒙戰(zhàn)爭中的敗局,而嘉定時期理學官學化的前兆折射出統治階級在社會危機面前,向新的統治思想求助乞援的迫切性。
虞云國 ·中國史 ·24.3萬字
作品以蔣介石日記為主要依據,輔以其他國內外重要相關史料,帶領讀者探尋蔣介石的生平及內心世界。作者通過大量引述和分析研究蔣介石日記,以扎實的學術功底及權威的資料,以專題的形式向讀者展示了蔣介石的政治活動、對日作戰(zhàn)策略、國際外交、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及內心世界。通過對史料的挖掘,走近人物的內心世界,探尋其思想發(fā)展歷程。
楊天石 ·中國史 ·31.1萬字
上海人民出版社建軍90周年獻禮書“解放戰(zhàn)爭”系列之一。叢書總策劃劉統,著名軍史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熱賣讀書《北上:黨中央與張國燾斗爭始末》作者。此為《決戰(zhàn):中南解放戰(zhàn)爭1949~1950》,講述了第四野戰(zhàn)軍向中南六省進軍并勢如破竹地取得勝利的全過程。1949~1950年,第四野戰(zhàn)軍由北平南下渡江,解放武漢三鎮(zhèn);爭取程潛,和平解放長沙;挺進湘西,圍殲白崇禧主力;向廣東進軍,把紅旗插上五羊城;追殲余漢謀集團,解放廣西全境;籌劃渡海登陸,順利解放海南全島。
金立昕 ·中國史 ·37.7萬字
吳晗于1963年至1965年間組織了一批專家學者,如知名歷史學家汪篯、白壽彝、鄧廣銘、鄭天挺、翁獨健、胡厚宣、陰法魯、何茲全、戴逸等,他們一起整理、編寫了這部《中國歷史常識》,“大家編小書”是保證本書高質量的重要前提。作為一本歷史普及讀物,本書形式活潑,各個題目之間既獨立又相互關聯,內容簡短精悍,給讀者以必要的歷史常識;取材廣泛,介紹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概況、著名人物及歷史掌故,不同于教科書和辭書;有趣好讀,內容中穿插故事情節(jié),生動呈現有溫度、有態(tài)度的中國歷史。全書上溯至周口店發(fā)現的“北京人”,下止于中華民國創(chuàng)立初期,時空跨越50萬年,幾乎囊括了中國歷史上所有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識、典章制度,是學習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經典讀物。
吳晗主編 ·中國史 ·37.9萬字
本書是原國民黨將領關于抗日戰(zhàn)爭遠征印緬抗戰(zhàn)之親歷記錄。本書原書名為《遠征印緬抗戰(zhàn)》,叢書名為《正面戰(zhàn)場: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zhàn)爭親歷記》,2013年1月由我社出版,原書號為ISBN978-7-5034-3696-3,現應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的要求,將該書納入《文史資料百部經典文庫》叢書重新出版,只是版式重新設計,內容不作改動。特此說明。八年抗戰(zhàn)中,中國遠征軍以充沛的愛國主義熱情,為正義而戰(zhàn),始終保持著旺盛士氣和堅強斗志。他們常常處于泥濘崎嶇的境地,強攻工事堅固的敵陣,數以萬計的中華兒女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yōu)橹腥A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并在國際上博得了崇高的榮譽。本書作為親歷記錄,再現了遠征印緬戰(zhàn)事的英勇與壯烈。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中國史 ·30.7萬字
《滿洲實錄》成書于天聰年間,是清代記述滿族崛起和努爾哈齊時期史事的重要官修史書。現存《滿洲實錄》滿、漢、蒙三體文本中,滿、漢文的內容并不完全對應,說明漢文本不是滿文的直接譯寫,學界普遍認為滿文《滿洲實錄》的史料價值更高。本次譯編出版,是在對滿文部分進行重譯的基礎上,將滿文(轉寫方式)、原存漢文、新譯漢文對照排印,以便于學界更好地了解三者之間的異同,充分發(fā)掘和利用《滿洲實錄》的史料價值。
祁美琴 強光美 ·中國史 ·2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