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從距今170萬年前中國境內已知最早的“元謀人”,到開始于公元前2070年的夏朝: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贏政結束了諸侯紛爭的戰國時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一一秦,到威名遠播的大漢,三分天下的三國,風度翩翩的魏晉,名揚天下的唐宋,軟弱無能的清末,再到新中國的建立。縱觀中華五千年,那些人類歷史上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那些影響歷史演進方向的英雄人物,共同勾勒出了歷史長河波折而又蜿蜒向前的軌跡。
李姍 ·中國史 ·11.2萬字
《建安二十四年》講述東漢末年建安二十四年(219)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延續《建安十三年》的邏輯結構和語言風格,共十章,用月份串聯起十個地點,以定軍山之戰、漢中爭奪戰、關羽北伐、孫權偷襲荊州等重大事件為核心,通過引用《三國志》《資治通鑒》等古籍史料,詳解東漢王朝滅亡前夕曹操、孫權、劉備三大軍事集團復雜的斗爭及此消彼漲的局面,還原歷史,解析歷史事件背后的謎團,揭示由漢末向三國鼎立演進的歷史邏輯,清晰、生動地為讀者描述了這充滿“意外”的一年。
南門太守 ·中國史 ·17.7萬字
本書以劉釗教授《新甲骨文編(增訂本)》為主要依據,收錄甲骨文中已釋的常用字。字典以釋字(現通行漢字)為單位,一個字頭下,收錄對應的多個甲骨文字型,并標明出處,同時指出該字頭在書法書寫中可以通用為哪些字,因而無論是學術檢索,還是書法家參照字型,都便捷而可靠。書前首列體例嚴謹、要言不煩的編寫說明;次列《字型出處簡稱表》,陳明字型來源,既有經典著作如郭沫若《甲骨文合集》,也有最新成果如2018年《考古》雜志所刊論文。書后附拼音、筆畫兩種檢索方式,末有劉釗教授所撰后記。本書既可作為專業研究者便于翻檢的工具書,又可作為初學者熟悉甲骨文的入門階梯,還可作為廣大甲骨文書法愛好者書寫甲骨文時的案頭必備。
劉釗 馮克堅主編 ·中國史 ·5.5萬字
夏、商、周統稱為“三代”,因為并不能算“朝”。“朝”的說法是在秦及以后,主要的區別是:是否有一個強而有力的中央政府,統管全國地方。秦及以后是這樣的,夏、商、周則不同,他們頂多算是部落聯盟、部落國家聯盟或者邦國聯盟。他們所謂的中央政權,只是據“中國”之地,即他們認知中的世界中心,然而對全國各地、各諸侯的控制,卻是非常薄弱而不可靠的。這與秦漢及以后是不同的。
劉剛 ·中國史 ·12.8萬字
千年前的宋朝已成歷史,然而宋朝的名人賢哲、才子墨客、市井生活、工藝珍玩,卻依然鮮明的留存于今天中國人的文化記憶中。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相當繁榮的朝代。然而兩宋政權卻在北方民族的攻掠下,漸次衰亡。個中原因相當復雜,歷代學者眾說紛紜,民間傳說和小說、戲曲也頗多宋人故事。本叢書立足大宋,介紹了五代戰亂的終結、中央集權的強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內虛外的戰略、窮則思變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爭斗等重大事件或現象;同時,從經濟、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層面重新審視兩宋,試圖全方位地向讀者展示大宋歷史的始末。
王新龍編著 ·中國史 ·14.5萬字
1840年,英國人用堅船利炮打開了大清帝國的大門。自此之后,帝國主義國家紛紛效仿,神州大地一時間硝煙四起。1883年12月,法軍向駐扎在越南北圻的清軍發起進攻,中法戰爭正式爆發。中法之戰,是中國近代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傷痛,為后人留下了萬般的無奈與嘆惜。宋莉莉編著的《中法戰爭》為“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叢書之一,圖文并茂地講述了晚清中法戰爭的全過程。《中法戰爭》文字優美生動,語言簡明通俗,適合廣大讀者閱讀使用。
金開誠主編 ·中國史 ·2.7萬字
這本《新文化運動》由金開誠主編,甫艷編著: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啟蒙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五四”以后的新文化運動,更是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及各種社會主義流派的思想運動,使舊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轉變為由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運動。
金開誠主編 ·中國史 ·3.4萬字
全書從鴉片戰爭寫到抗日戰爭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寫得深入淺出,主要闡述了面對“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近代中國人所做的自強努力及其失敗的原因。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從洋務運動到百日維新,從曾國藩到康有為,從李鴻章到孫中山,將近百年的歷史演變和人物生平娓娓道來,沒有枯燥的考據,沒有史料的堆砌,卻盡顯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社會發展的趨勢。本書構建的史學框架和斷代史體系,曾引領了近代史研究的風潮,被稱為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開山之作。
蔣廷黻 ·中國史 ·11.7萬字
全書共分為五編,述及內容上至上古時期之神話和傳說,下至清朝滅亡。全書內容可分為兩大類:第二編至第四編重在敘事實,第一編及第五編意在貫通。全書以表解的形式進行簡明扼要的歸納梳理,極有條理,眉目清晰,易讀易記。書中對于一事多溯其源流,詳其事實,述其結果,究其影響,以期得此一事的概念。非常適合快速了解本國歷史的讀者。
謝葦豐 ·中國史 ·1090字
王新龍編著 ·中國史 ·19.3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盤古開天、女媧摶土造人、軒轅黃帝、倉頡造字、共工怒撞不周山、大禹治水、夏禹傳子、少康復國中興、孔甲養“龍”亂夏、盤庚遷都、武丁重振商朝、姜太公釣魚、比干直諫招殺身之禍、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等內容。
李楠編著 ·中國史 ·5.8萬字
七國之亂大漢王朝岌岌可危,帝國又如何轉危為安?“國恒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是什么讓血管里流淌著血性與勇武的劉氏家族構建起的漢帝國轟然崩塌?……
王新龍 ·中國史 ·11.4萬字
本書輯錄了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在美國、德國以及港臺地區發表而未收入大陸《黃仁宇全集》的論文、隨筆、書評等15篇文字。黃仁宇先生的文字一如既往地保持了縱橫中外、從容講解的風格,以全球史眼光看中國現代化之路,給人帶來重要的歷史啟迪。
黃仁宇 ·中國史 ·18.1萬字
本書是日本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系列“遼西夏金元”一卷。本卷由日本學界該研究領域內的專家杉山正明撰寫,復旦大學教授姚大力推薦,直接涉及的是9世紀后半期至14世紀末大約五百年間的歷史。作者沒有像中國人通常慣于接受的那樣,依照“唐—五代—兩宋—元”的歷史變遷主線來呈現公元10到14世紀的中國史;相反,被很多人想當然地看做是阻斷、破壞了本應由兩宋來實現的國家統一大業的夏、遼與金,不再僅僅是出現在音樂正劇里的幾段不和諧的變奏或插曲,而都在本書中擔當起積極和正面的主要角色,由它們來貫穿從唐到元這一時段的中國史進程,作者認為本書所涉歷史的整個進程,正是開啟歐亞大陸世界史和中國史邂逅、交鋒的六百年。
(日)杉山正明 ·中國史 ·19萬字
娶妻當得陰麗華,這是漢光武帝多情的“非誠勿擾”;小憐玉體橫陳夜,這是北齊后主最后的“歡樂今宵”;天樂宮中夜徹明,這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藝術人生”;不愛江山愛人,這是愛德華八世的“轉身遇到她”;帝王也會玩曖昧,帝王也會愛藝術;帝王也有大偏執,帝王也能惡作劇;帝王是最特殊的普通人,要想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請先熟悉帝王身邊發生的那些事兒。
祈莫昕 ·中國史 ·14.3萬字
鐵道游擊隊因著名作家劉知俠的同名小說而家喻戶曉。歷史上的鐵道游擊隊是一支戰斗在魯南鐵道線上的小型抗日武裝。本書從史料入手,以建“情報站”、創“鐵道隊”、編入“魯南獨立支隊”、恢復“魯南鐵道大隊”四個階段來劃分鐵道游擊隊的創立、鞏固、壯大、升級四個重要時期,真實地記錄了鐵道游擊隊的發展歷史。分析了鐵道游擊隊在魯南抗戰中的作用、地位、歷史功績及發展壯大的原因。通過鐵道游擊隊的發展、斗爭歷程反映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在抗日戰爭中的重要地位。
崔新明 司艾華 ·中國史 ·18.8萬字
綠林赤眉起義是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時發生的農民起義,后來與劉演劉秀起義軍會合,成為光武中興的源頭。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荊州牧發兵2萬人進攻綠林軍,綠林軍擊敗莽軍,部眾增至數萬人。次年,綠林山一帶發生疫病,起義軍分兵轉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領,西入南郡,稱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鳳、馬武率領,北上南陽,稱新市兵。
金開誠 ·中國史 ·3.1萬字
馳騁于大漠草原的蒙古貴族,憑借著金戈鐵馬,以氣吞萬里如虎之勢,成為第一個人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在廣袤的東亞大地上演繹出了一幕波瀾壯闊的歷史劇,對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進程,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大元王朝》以嚴謹的治學態度,詳細解讀了元朝的歷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順帝、耶律楚材等歷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了今人的面前;將蒙古軍西征、丘處機與成吉思汗以及蒙元歷史上的各種歷史事件娓娓道來。為今人繪制出一幅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蕩氣回腸的精彩歷史畫卷。
王新龍編著 ·中國史 ·15.1萬字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漢武帝與中外朝制度》以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介紹了黃老學說與獨尊儒術、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權、一代雄主的功過是非等內容。
金開誠 ·中國史 ·3萬字
王新龍編著 ·中國史 ·15.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