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因三國時期,蜀錦馳譽全國,設置錦官管理蜀錦生產并筑城保護錦蜀生產,被稱為錦官城。錦官城是成都的別稱,有“花重錦官城”“錦官城外柏森森”的經典詩作傳詠至今。作家蔣藍以“蜀人外傳”“風物獵記”“天府新錄”三部分,描述了錦官城的歷史文化、人物典故等,如“李調元詠成都燈會”、“布衣狀元駱成驤”、“林語堂在成都”、“魚鳧與魚鷹”、“歷史文化中的大熊貓”、“成都鳳凰山的演變史”、“龍池書肆的記憶”等文章,就像給讀者呈獻一幅幅錦官城濃墨重彩的歷史畫卷。
蔣藍 ·隨筆 ·21.6萬字
帝王、將相、英雄、美人、高士、才子——在這些帶有“刻板印象”的頭銜之下,是和我們一樣有溫度的人。本書所要聚焦的是這樣一些出于特定原因,在某種意義上長期“被誤讀”的人物,力圖通過文獻梳理、文本細讀、場景還原與深度分析,講述那些或感傷、或蒼涼、或悲壯的人生故事,抽絲剝繭地還原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也希望能給身處時代洪流中的現代人某種啟發。
彭潔明 ·隨筆 ·21.9萬字
唐諾讀《左傳》,一樣的唐諾,不一樣的歷史散文書寫。唐諾反復出入《左傳》的世界,一次次試圖走入子產、趙武、申公巫臣乃至孔子、左丘明等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探索春秋時代最杰出的頭腦在其時其地究竟看到、想到了什么,他們某一言行究竟有著何種深遠的積淀與思考,從而認出藏在歷史縫隙里最好的人最好的事,也讓春秋時代呈現出一個更為復雜深邃、立體可感的世界。情欲之事、鬼神之說、弭兵之會、小國家的大靈魂、兩千多年前的夢、春秋戰國的繁花般思維……由此出發,作者旁征博引,以文學的視角,圍繞八個問題進行叩問和延伸,令人驚嘆地將實然歷史變成哲學思索的場域,陳舊的千年文本開始蕩漾進此時此刻,是為《眼前》。
唐諾 ·隨筆 ·20.8萬字
本書集合閻崇年先生一生研究成果之精要觀點、治學之心得體會。本書匯集了閻崇年先生從1984年起,歷時近40年應邀在海內外的機關、高校、圖書館、博物館、文化團體等單位進行的多次演講的精華。全書共五編。分作“以史為鑒”和“文化遺產”“歷史人物”“讀書修身”“愛國精神”,共47篇文章。這里面有“明亡清興的歷史啟示/赫圖阿拉之問的答案/物種文化形態的解讀/三千年文化政治中心的地域變化/海洋文化的歷史短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等,還有閻崇年先如何“讀書、修身、修心、踐行、厚德、出新”。
閻崇年 ·隨筆 ·38.8萬字
本書以獨特的“角色意識”審視辛亥前后的典型人物,通過其臺前幕后的諸多細節,展現出近代中國的變化軌跡,刻畫出生動的角色群像。作者摒棄了“成王敗寇”式的傳統英雄史觀,深入挖掘這場世紀之變的歷史淵源,精心剖析辛亥豪杰的境遇與人格,往往片語解紛,于不經意間揭破重重帷幕背后的歷史真相??涤袨楹沃了啦灰妼O中山?黃興為什么不取代孫中山?宋教仁死在誰的手里?梁啟超為什么不敢干革命?手忙腳亂的袁世凱,飄然引退的蔡鍔,陶成章死之謎……各路人馬紛至沓來。辛亥亂象躍然紙上。
傅國涌 ·隨筆 ·22.4萬字
華文世界玫瑰戰爭作品,適合中國文化背景長大的讀者閱讀!《冰與火之歌》(《權力的游戲》)靈感來源、莎士比亞歷史劇重要素材庫;大象公會、國家人文歷史、鳳凰周刊、網易歷史、騰訊歷史聯袂推薦!
段宇宏 ·隨筆 ·24.2萬字
名叫新橋的橋卻是塞納河上最古老的橋。巴士底獄先后關押過大文豪伏爾泰和薩德爵士。巴黎的第一個證券交易竟然誕生在一座橋上。巴黎的源頭不在市中心的西岱島,而在楠泰爾市。埃菲爾鐵塔底下長眠的是2000年前和愷撒軍隊作戰的高盧將士。這些你萬萬想不到的歷史小八卦全都匯集在這本非典型性旅游手冊中。作者洛朗·多伊奇帶你乘地鐵,游小巷,發現一個與眾不同的巴黎。21個地鐵站,21個世紀,暢游古今巴黎!
(法)洛朗·多伊奇 ·隨筆 ·21.9萬字
《紐約外史》是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的第一部長篇作品,這是一部具有獨特風格的詼諧之作,充分顯露出歐文的幽默才能?!耙远喝さ男问襟w現我們這個城市的傳統;闡述本地人的脾性、風俗和特色;給本地的風光與場所以及熟悉的人物披上一層喚起想象力的怪念叢生的聯想”。書中諷刺了荷蘭殖民者在紐約的統治,駁斥了殖民主義者為奴役和屠殺印第安人所制造的荒謬的論據。在這部作品出版之前,美國雖然獲得獨立已有三十余年,但在文學方面卻始終未能擺脫英國的束縛,創作出足以代表這個新興資產階級共和國的作品來??梢姟都~約外史》這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對于促進美國民族文學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美)華盛頓·歐文 ·隨筆 ·20.1萬字
本書記錄了1842年至1941年中國的百年歷史,前半段是作者“親聞”的,后半段是作者“親歷”的。作者利用抗戰期間躲空襲的“閑暇”,在沒有燈光、沒有桌椅的空洞里,用隨身攜帶的鉛筆和硬面筆記本,寫成這樣的一部“自傳”。這部書被作者視為“有點像自傳,有點像回憶錄,也有點像近代史”。
蔣夢麟 ·隨筆 ·21.6萬字
本書以充滿激情的筆墨,研究20世紀上半葉中國知識分子爭取言論自由,研究“文人論政”的傳統及中國百年言論史。言論自由,乃文明社會的基本尺度之一,是世界的公法,人類進步的象征。早在上個世紀之初,自由、民主、憲政就已成為中國志士仁人不倦追求的目標。為了這一理想,宋教仁、邵飄萍、林白水、史量才、楊杏佛等奉獻了寶貴的生命,梁啟超、張季鸞、胡政之、成舍我、陳銘德、徐鑄成等奉獻了智慧、心血和畢生的精力。本書不是一般的敘述歷史人物的遭遇,而是從歷史人物的經歷中看一個時代的言論空間,看在那樣的空間里,一個文人所能做的是什么,已經做出的是什么。本書言近意遠,尺幅千里。
傅國涌 ·隨筆 ·21萬字
本書收李國文歷史散文50篇。從秦漢到明清,從正史到野史,從大題材到小人物,從帝王將相到三教九流,都有涉筆。它的作品獨樹一幟,成就斐然,融文學的才情、歷史的厚重、雜文的犀利于一爐,有評論家認為“他是當代將學識、性情和見解統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頗有法國作家蒙田之風”。
李國文 ·隨筆 ·28.1萬字
本書將《水滸傳》置于宋金戰爭的背景中,精彩地運用史料考證與文學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打破過去讀者一般認為的水滸故事以北宋末年淮南盜為原型的印象,揭示《水滸傳》的來歷與南宋抗金的歷史,尤其是與岳飛及南宋初年民間武裝抗金的忠義人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岳飛的精忠報國與冤獄或許是《水滸傳》創作的最大一股推動力。本書分為“《水滸傳》的來歷”“《水滸傳》內外的人與事”“心態與藝術”三部分,用大量筆墨檢視小說中的人物、地方、事件與真實歷史和地理的關系,檢點小說原型人物的悲壯事跡,也分析了《水滸傳》的藝術特色,進一步論證歷史真實的人與事在《水滸傳》中投下了大量影子。
孫述宇 ·隨筆 ·21.1萬字
本書收入中國古代史研究文章46篇,以明史為主,既有對史實的考辨,又有對史事的論述。陳梧桐先生從事明史研究數十載,對朱元璋及明初歷史著力尤多,《劉基死因考》《胡惟庸黨案再考》《藍玉黨案再考》等文章,借助豐富的史料,通過細致,去偽存真,還原歷史真相,是極有分量的佳構。
陳梧桐 ·隨筆 ·42.2萬字
《史記》是中國歷史的源頭,探索了天人之際,講述了秦漢以前到西漢中期的通史。本書是幾乎《史記》內容的白話闡釋,通俗易懂。以人物故事為主體形式,對歷史上的帝王、君王、卿相、將軍策士、文化精英等人物,進行了講述和新的闡釋,抽留總結其智慧。本書嚴格依照《史記》內容,并豐富進其它相關史料,再結合現實進行實用化分析。
張守春 ·隨筆 ·32.1萬字
《廟堂與江湖:范仲淹傳》以北宋端拱至皇祐年間發生的諸多歷史事件為線索,以范仲淹、晏殊、歐陽修、呂夷簡、韓琦、富弼等諸多著名歷史人物間的交集為視角,以《宋史》《資治通鑒》《資治通鑒長編》等史書為依據,以獨特的角度展現了北宋真宗、仁宗兩朝60余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第一部:風云際會,主要介紹與范仲淹同時代的大人物間發生的故事,意在交代范仲淹所處的歷史和時代背景,同時還介紹了他少小立志、寄人籬下、良相良醫、斷齏劃粥等生活。
滕非 ·隨筆 ·21.5萬字
得到名師“瀟水”講春秋!精心講述春秋大貴族不為人知的套路故事!春秋時代,是周朝中期的一個貴族斗爭激烈的時代。它中間產生的斗爭策略、智謀、人際規范,都深刻地給歷史定下了模版,甚至可以說塑造了當今中國人的社會規范和思維模式、斗爭套路。本書嚴格依照史料,寫了大量的貴族行為故事例(約218個春秋貴族的故事),以及從中體現的規范和事情套路解析。這些故事本身生動,多姿多態,常常出人意料,幾乎超越編的劇情,但他們是真實的。每個故事最后加了點評分析和啟發。既獲得新鮮感受,也豐富思維啟迪。
張守春 ·隨筆 ·25.5萬字
該書的特色,一是基本把握住了人物1931年前的生平脈絡、行為邏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鄭氏的“所以存在之由”與“變遷之故”,二是以時間為序敘述事件,既能獨立成章,又前后照應,文筆簡練,暢通易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史結合"上,作者還充分借助了豐富的文學、藝術方面的史料,詩文言志表情,故無論是對鄭氏的現實表現,還是對他的心跡情感,都體察細膩,解讀詳實,把這位復雜、有爭議的歷史人物,生動形象并力求歷史真實地呈現出來。
李君 ·隨筆 ·23.6萬字
治久必亂,合久必分,太平日久,先人遺澤逐漸耗盡,于是亂勢日熾,三五梟雄,趁亂起事,不是命號稱帝,就是擁土稱王。這種亂世分裂的情狀,東周時有列國,后漢時有三國,東晉后有南北朝,晚唐后有五代,統是東反西亂,四分五裂。五代先后歷五十三年,換了八姓十三個皇帝,改了五次國號,叫作梁、唐、晉、漢、周。史家因這國號前代早已稱過,所以各加一后字,稱為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此外還有與五朝或合或離,不相統屬的國度,稱作十國,就是吳、楚、閩、南唐、前蜀、后蜀、南漢、北漢及吳越、荊南。
蔡東藩 ·隨筆 ·34.5萬字
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在傳統中國的話語體系中,代表著兩個極端的人生處境。在這兩個極端的人生處境之中,“憂其民、思其君”,對家國天下的關懷不因身份之改變而改變。這種頑強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自誕生以來就不曾被中斷的原因所在。本書從器物而起,窺探器物之下的先秦文化符號;至諸子層面,尋找支撐五千年不曾斷裂文明的精神內核;終于秦漢之際的烽火,發現中華民族風骨之所在。在用散文一般的文字娓娓訴說公元紀元之前歷史的同時,將中華民族傳承五千年的精神進行深入的剖析;又將這些深層次的精神指引,用通俗易懂的語句呈現于紙面,為讀者掀開歷史的迷霧,發現在歷史中傳承著的中國文化。
章夫 ·隨筆 ·20萬字
《百弊放言》以民國初期的社會史實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門,下至妓院賭場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圖、營私舞弊、為非作歹的種種丑惡行徑。書中雖以揭示黑幕遮蓋下舊中國社會各界的種種弊端為主旨,但也收錄了許多看似荒謬離奇,實則確有其事的丑聞。作者用犀利的文字,獨特的眼光,層層揭露,逐一曝光,使今日的讀者認清了作弊者的丑陋嘴臉,了解了其作弊時的鬼蜮行徑,并更加深入地認識了昔日的社會。
王鈍根 ·隨筆 ·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