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SourcesontheHistoryoftheHephthalites》是一本全英文論著。它匯集了關于嚈噠的九種語言(漢文、希臘-拉丁文、亞美尼亞文、敘利亞文、阿拉伯文、波斯文、梵文、藏文)70種史料,是國內外學者首次對嚈噠史料所進行的最為全面系統的整理和研究。
余太山 ·史料典籍 ·15.6萬字
《蔡東藩中國通史·后漢篇(插圖版)》是根據著名小說家蔡東藩的《后漢通俗演義》改編的青少版讀物。全書通過80余個故事,并配以100幅插圖,生動講述了從王莽篡漢到三國鼎立近二百年的歷史故事,內容囊括文學、史學、哲學等學科。行文語言生動,流暢簡約,通俗易懂,有極強的故事性、可讀性和學習實用價值。書中根據場景設計繪制精美畫面,用可愛傳神的漫畫形象,豐富活潑的背景氛圍,將知識性、娛樂性和故事性完美結合,讓青少年讀者在趣味閱讀中了解歷史文化,激發學習興趣,打下學科基礎。
蔡東藩著 孫宇天編 ·普及讀物 ·15.5萬字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在2009年開始進行,許衛紅擔任了前期工作的領隊。這次歷時十余年的工作采取了“保護與發掘同時,展出與發掘同步”的模式,更添加了“講好故事”的理念。于是,有了這本關于秦代歷史的社科科普作品。看過兵馬俑,更要看懂兵馬俑,夯實中華民族的文脈之基。本書基于作者三十余年的秦漢考古經歷,以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為線索,在記錄考古工作方法、研究推理過程中,引導公眾正確解讀兵馬俑蘊含的歷史信息,了解大秦帝國歷史的真實面貌,完成跨越千年的約會。
許衛紅 ·普及讀物 ·15.4萬字
1907—1909年,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英國女作家在中國大地上展開了一場壯游,她以一個外來者的視角記錄當時的中國社會與中國人,寫下十九封長信向遠在英國的友人介紹自己在這個東方大國的經歷與見聞。在上海登陸后的第一站,她去了山東芝罘,為接下來的中國之旅做了充分的準備從北京開始,她的旅行正式啟程,經京漢鐵路前往武漢,西進四川盆地,接著又獨自一人前往河北和山西,隨后南下南京,經杭州返回上海。這趟歷時兩年的旅程全程約合兩萬里,在羅安逸的筆下,街頭巷尾的販夫走卒、引領新潮的進步人士、清王朝崩潰之際的達官顯貴紛紛躍然紙上。在辛亥革命的前夕,傳統的時代正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瓦解……
(英)羅安逸 ·普及讀物 ·14.5萬字
《蔡東藩中國通史·清史篇(插圖版)》是根據著名小說家蔡東藩的《清史通俗演義》改編的青少版讀物。全書通過90多個故事、近100幅插圖生動講述了清朝從努爾哈赤的后金在東北崛起,歷經康乾盛世的輝煌,直至宣統帝遜位,及至滅亡的近三百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內容囊括文學、史學、哲學等學科。行文語言生動,流暢簡約,通俗易懂,有極強的故事性、可讀性和學習實用價值。書中根據場景設計繪制精美畫面,用可愛傳神的漫畫形象,豐富活潑的背景氛圍,將知識性、娛樂性和故事性完美結合,讓青少年讀者在趣味閱讀中了解歷史文化,激發學習興趣,打下學科基礎。
蔡東藩 鄭志勇編 ·普及讀物 ·14.2萬字
本書簡明的體例,新穎的版式,多種視覺要素的有機結合,將帶領讀者們進入一個充滿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大家在享受閱讀快感、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更能開闊文化視野,增加審美享受和想像空間。
陳深名 王志艷 ·逸聞野史 ·14.1萬字
《云南種人圖說》手繪本為清代稿本,現藏于云南大學圖書館。畫冊前錄康熙五十八年《山川考諭》代序,抄錄時間為清光緒十八年(1892),估計此畫冊完成于此時或之前,作者不詳,屬海內外孤本,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版本價值和學術價值。畫冊簡潔地介紹了各個民族及其分支的主要分布區域、社會經濟、文化生活以及衣食住行等習俗。本書對畫冊進行了認真稽考,并精校細勘、詳注銓釋,用語體文作平白明易、通俗易懂的表述。上篇結合畫冊的22幅彩圖進行詮釋,下篇則對各種人(68種)的文字簡介做簡要考釋。
陳子丹 李孟珂 楊霞編著 ·民族史 ·14萬字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代。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公元589年,隋朝滅南朝陳,短短的369個年頭里,經歷了三國時期、西晉時期、東晉與十六國時期、南北朝時期,其中僅有37年是大一統的。群雄爭霸,戰火連年,三十余個大小王朝,興滅繼絕。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文化被刻上了分裂割據的烙印,但它依然煥發出絢爛奪目的光芒。上至王侯將相,下至群雄女郎,生逢魏晉南北朝的亂世,想要安身立命,必得有智囊傍身。他們的智慧,歷經千秋萬代仍熠熠生輝。
龍人編著 ·普及讀物 ·13.7萬字
《蔡東藩中國通史·明史篇(插圖版)》是根據著名小說家蔡東藩的《明史通俗演義》改編的青少版讀物。全書通過對明朝主要歷史事件的描述,較好地為青少年講述了明代發展史,并從中揭示了明代衰亡的歷史規律,使人們從中領悟興國之道、治國之道。內容囊括了文學、史學、哲學等學科。行文語言生動、流暢簡約、通俗易懂,有極強的故事性、可讀性和學習實用價值。書中根據場景繪制了精美的畫面,用可愛傳神的漫畫形象、豐富活潑的背景氛圍,將知識性、娛樂性和故事性完美結合,讓青少年在趣味閱讀中了解歷史文化,激發學習興趣,打下良好基礎。
蔡東藩著 張弛編 ·普及讀物 ·13.5萬字
我們每天都在接受新知,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多了解一點點歷史、多學習一點點文化。每當我們置身歷史場景,耳旁都是金玉珠璣的回音,或厚重或警醒,或震撼或多彩,讓我們回味也讓我們深思。中華千年的歷史浩繁宏大,而古今中外的典籍更是汗牛充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盡覽文明精髓、通曉自然山水,對于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若能夠有所選擇地閱讀最有價值的文化、最想知道的歷史,與最想瀏覽的古跡,無疑是讀者心之所向,而這也正是寫作本書的初衷。
孟飛 呂雙波編著 ·普及讀物 ·13.2萬字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首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到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北伐攻占大都,歷時98年。明朝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基立業,到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經歷了276年。清朝,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的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從努爾哈赤建立后金起,到公元1912年,袁世凱誘逼末代皇帝溥儀遜位,共296年。從元朝到清朝,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經歷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也有無數能人智士登上歷史舞臺,用智慧書寫了自己的故事。
龍人編著 ·普及讀物 ·12.6萬字
古代筆記中為何有那么多“人變虎”的故事?地安門古寺殺人事件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人們談之色變的“黃大仙”為何會致人“中邪?”“最是陰慘”里的虎倀,究竟是個什么東西?元順帝年間的“枯井殺人事件”有著怎樣的實情?1644年蝗災,蝗蟲竟然“環抱人而蠶食之”?清末,攝影術是如何變成所謂“招魂術”的?詭非鬼,機巧萬端終有解;謎莫迷,閱盡千帆道尋常。我國汗牛充棟的古代筆記中,記載著大量神秘莫測的怪談。但囿于古代科學不昌,古人常常以“鬼神靈異”作解。從2015年開始,《北京晚報》和“澎湃新聞”相繼開辟《敘詭筆記》專欄,由著名學者呼延云執筆,用現代科學結合史料考據,對古代筆記中的各類怪談作出全新的破解與詮釋。本書精選其中三十二篇文章,為讀者揭露那些被掩蔽了千百年的隱情、內幕,還原真相。
呼延云 ·逸聞野史 ·12.6萬字
2008年7月,清華大學從境外搶救入藏了一批戰國時期竹簡,學界稱之為清華簡。清華簡的內容多為早期的經史類典籍,其中除了可與《尚書》等傳世古書對照的篇目外,更多的則是已失傳兩千年之久的前所未見的佚篇,對于準確認識先秦古籍的原貌、重建中國早期歷史均有重要學術價值。清華簡所帶來的新知識以及對傳統文化認識的更新,已經引起了海內外學術界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傳播與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對清華簡中見于《逸周書》或與之體裁相近篇目(《命訓》《程寤》《皇門》《祭公》《保訓》《封許之命》)的英譯及背景知識介紹,同時對《逸周書》的文本流傳情況提供了一些見解。主要讀者為海外從事早期中國研究的學者以及對中國古代文明有興趣的一般讀者。
(美)夏含夷著譯 ·文物考古 ·12萬字
本書是宮崎市定關于科舉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梳理了古代中國的選拔人才制度,從東漢的孝廉科到魏晉的九品官人法,最終發展為科舉制。作者以清代科舉為例,詳細介紹了科舉的程序和細節,以及科舉以外的其他官吏任用法。闡述了科舉制度對明清以來的中國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
(日)宮崎市定 ·史學理論 ·11.9萬字
宋、遼、金(960年——1279年),是中國封建經濟由盛轉衰的一個時期。封建生產方式傳播到遙遠的邊疆,三百多年間,涌現出多個并存的民族政權。宋朝再現大唐之盛,遼國、金國、西夏曇花一現后,先后在侵略戰爭的硝煙中走向了消亡。王公諸侯以宏才大略定天下,謀士出謀劃策行江湖廟堂,武將縱橫捭闔詭道平四方,文臣用滿腹經綸安邦利民,女子智出良策奇謀,無不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開卷有益,細細品讀,亦能悟得自己的智慧人生。
龍人編著 ·普及讀物 ·11.6萬字
自公元581年,楊堅建立隋朝,至907年唐朝滅亡,這326年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五代是自公元907年,唐滅亡之后建立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次第更迭的政權直至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國家經歷了長達70多年的動蕩。這將近四百年的時間,有太平盛世,也有戰火紛飛,杰出人物競相登場。終結400年戰亂的楊堅,直言進諫魏征,白衣為相的李泌,連滅三國、開疆拓土的蘇定方,以女子之身登臨帝位的武則天……面對接連不斷的危機,他們憑借自己的智慧,逆轉局勢,貢獻了一出又一出的傳奇故事。
龍人編著 ·普及讀物 ·10.5萬字
梁啟超這個小冊子采用了當時新式的章節體,并引入探究原因、引入文化地理學等思路及研究方法,來書寫學術史;在思想上,則刻意突出了主張學術自由、贊美文化交融的兩條主線。該書縱貫全史的視野,配以分章分節的體例,綱目清晰,史論互證,分而不散,合而不亂,新意迭出,引人入勝。
梁啟超 朱維錚導讀 ·中國史 ·10.4萬字
本書作者通過對博物館藏品和已發表資料的研究,依據考古報告和歷史文獻,從功能、出土地、品類、數量、質地、使用痕跡等方面討論唐三彩的屬性,同時,結合古代文獻,對唐朝時期的唐三彩諸問題進行探析。此外,作者還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對唐三彩的鑒賞心得。
趙宇共 ·文物考古 ·10.2萬字
1927—1937年的北平,是民國北京的“黃金時代”,名校集中,文人薈萃,作為文化都城充滿迷人魅力。鄧云鄉成長生活于這個時期的北平,在回憶中重游這座寧靜祥和的文化古城,還原了當時的文化氛圍,如《清明上河圖》一般立體勾勒古城文化生活史,引人無限追想。
鄧云鄉 ·地方史志 ·9.9萬字
秦漢是秦朝和漢朝兩個大一統王朝的合稱,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漢獻帝被迫禪位于曹丕,秦漢時期一共歷經421年。這四百多年風云變幻,你方唱罷我登場,涌現了難以計數的人杰。功過三皇五帝的秦始皇,輔佐劉邦開創漢家天下的“漢初三杰”,以談笑左右天子的東方朔,收復西域的班超,解決東漢王朝危機的鄧綏……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巾幗謀士,他們都用自己的智慧和謀略譜寫出一篇經久不衰的歷史傳奇,啟迪后世之人。
龍人編著 ·普及讀物 ·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