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教師道德與教育法規
會員

本書是依據《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精神,以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和教育法規素養為核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注重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能力的整合,旨在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而在師范院校開設的公共基礎課。本教材以推進教師教育改革與轉型、落實教師教育培養方案與目標為軸心,圍繞當前基礎教育對教師綜合素質的新要求、新挑戰面臨的兩大時代主題“教師道德”與“教育法規”展開了重點闡述。教材分為上、下編。上編關于教師道德,主要是對《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所提出的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六大道德規范進行的深入解讀,同時討論了中小學教師常見的一些道德問題。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現代社會師德培育的途徑等。下編關于教育法規,則系統介紹了教育法規的基礎知識,即以教育法規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與范疇為知識基礎,建立了教育法規為主線的理論體系,在此基礎上,分別從國家、學校、教師、學生四個不同而又相關聯的主體角度,重點探討了國家—依法治教、學校—依法治校、教師—依法執教、學生—權益保護等問題。這也是教育法規部分的重點內容。

杜德櫟 任永澤 ·教育 ·27.5萬字

愛智統一:“好教育”的精神法則
會員

“教育”和“好教育”是教育學研究的兩個基本主題。從求知的認識論角度來看,回答“教育是什么”是第一位的;從崇善的實踐論角度來看,追究“好教育是怎樣的”則更為核心。在邏輯意義上,好教育是教育,但教育不一定好教育。教育實踐者和為實踐服務的教育研究者,固然需要具備關于“教育”的知識,但他們更關注的則是“好教育”及其達成之法。“愛智統一”很顯然是“好教育”的精神法則,而且這個“好”是具有現代特征的。本書的問題無疑產生于教育現實的啟發,但思想的觸角卻伸向教育的歷史與未來。從歷史中,我們可以探知愛和智的發生,可以發現兩者逐漸統一的過程。當愛和智在歷史過程中統一之后,教育的精神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辯證,并足以成為教育行動的法則。展望未來,愛和智不可能與教育分離。我們有必要在理論上闡明作為教育精神法則的愛智統一,并以此為基礎構建愛智統一的“好教育”原理。此原理既具有教育歷史的發展作為經驗基礎,又有對“教育本質”的新認識作為邏輯前提;此原理在理論范疇上合理地涉及教育情感、教育思維及教育智慧,在實踐領域上主要涉及教學和訓育。本書對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對教育學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均有學習和研讀的價值。

劉慶昌 ·教育 ·23.9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南县| 翁牛特旗| 黄冈市| 镇安县| 奎屯市| 万荣县| 米泉市| 随州市| 宝清县| 石屏县| 鹰潭市| 昭苏县| 遂川县| 子洲县| 兴国县| 天祝| 临颍县| 夏河县| 都匀市| 文化| 阿坝县| 图们市| 团风县| 江安县| 若羌县| 赣榆县| 南部县| 航空| 澄城县| 张家川| 东丽区| 东乌珠穆沁旗| 渝北区| 抚远县| 临沂市| 芦溪县| 永新县| 泽州县| 麦盖提县| 小金县| 桐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