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有聞必錄:一個中國新聞口號的興衰
會員

“有聞必錄”是橫貫晚清民國報界極具感召力的新聞口號,它自1870年代被《申報》引入報刊之后,便長期盤踞在新聞界的話語舞臺上,堪稱中國近現代報刊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口號。然而,歷史上風行一時的“有聞必錄”卻給今人留下了種種困惑:(1)該口號從何而來,它有著哪些具體內涵,其發展演進宏觀歷程究竟是怎樣的?(2)對中國新聞界來說,這樣一個口號的存在,到底意味著什么,其在歷史語境中的必要性與合理性到底在哪里?(3)這樣一個在實踐操作中有悖常理的新聞認知,為何會在中國新聞界興起,又為何能夠有著綿延長久的生命力?循著“新文化史”的宏觀取向,借助歷史文獻、話語分析等研究辦法,本書試圖從整體上勾勒“有聞必錄”口號的演進脈絡。本書之重心,就是要在具體的歷史語境中揭露該口號的興衰動因,進而回答上述幾點困惑。本書的主體內容共六章,以時間為線索展開了敘述。前三章主要考察了“有聞必錄”在報界出現、擴散與風行的興起歷程,后三章則探討了該口號被質疑、堅守乃至被拋棄的衰退經過。就興起階段而言,“有聞必錄”的出現與《申報》的商業訴求密不可分,它形塑了新式報刊在新聞活動中的“有聞”優勢;此話語優勢,在“史家記事”等古典文化傳統的闡釋影響下,逐步具備了正當地位,被更多的報刊接受;20世紀初,在新聞界的管控背景下,“有聞必錄”成為了新聞人反抗“不錄”管控的“必錄”抗爭話語,進而風行了整個新聞行業。就衰退階段而言,“五四”時期知識精英站在西方新聞理念等思潮下的集體反思首次強烈沖擊了該口號存在的正當性基礎,精英話語開始呼喚新的活動準則;面對此景,新聞從業者雖開始了自我反思,卻也因政界的打壓與新聞活動的分化等現實因素的存在,始終對其不乏堅守;待到1940年代前后,在戰時的新聞動員與政黨新聞業的報業改造過程中,新聞活動漸漸形塑了新的行為規則,“有聞必錄”存在的合理性因素全然喪失,成為了一個在批判中被不斷言說的口號。在此基礎上,本書表示,“有聞必錄”應當被視為一個形塑中國新聞活動邊界的本土話語,有著獨特的歷史價值。該口號討論的“聞”與“錄”話題,觸及了新聞活動中關于信息采集與發布這一根本的邊界問題,其興衰歷程展現了中國新聞業對于“如何從事新聞工作”的自我思考。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本土報業實踐語境的融入,使得這一頗具“地方感”的行業話語參與到了新聞活動的邊界塑造中,影響了中國新聞業的面貌呈現。此外,時人在歷史語境中對“聞”與“錄”關系命題的回答,將為我們重新審視當下新聞活動及其邊界問題提供有益啟發。關鍵詞:“有聞必錄”;口號;興衰;新聞活動;中國新聞業

操瑞青 ·新聞傳播 ·23.7萬字

惟精惟一:《人民中國》70載年輪紀略
會員

《人民中國》70年歷史全景展現:以時間為軸,精選版面梳理了日文版《人民中國》從1953年創刊至2023年的70年歷程,文圖并茂地呈現了雜志在不同歷史階段對中國的全方位報道,堪稱一部紀略版中國現代史拼圖。《尚書·大禹謨》云“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本書名語出于此,意為“謀事必專心致志,求精求真;行事必守恒衡之心,居中行正”。日文版月刊《人民中國》是我國編譯出版的唯一一本只用一種語言(日語),并只針對一個國家(日本)的國際傳播刊物。《惟精惟一》這一書名寓意《人民中國》堅守“一國一策,精品辦刊”的不變初心,體現了《人民中國》以70年定力促進人民友好,團結大多數維護中日關系大局的歷史使命。《惟精惟一》一書以時間為軸,細致地梳理了日文版《人民中國》從1953年創刊至2023年所走過的70年不平凡的歷程。書中不僅生動呈現了《人民中國》70年來的版面細節與歷史瞬間,更以每五年為節點,系統地收錄了不同歷史時期讀者、編者、作者留下的寶貴的時代證言。這70年,既是《人民中國》不斷成長的70年,也是中日關系在曲折中不斷前行發展的70年,更是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70年。通過本書,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代又一代跨文化傳播媒體人如何以筆為橋,以文為媒,記錄中國不可阻擋的和平發展,見證中日兩國人民的相交相知。書中對每一年的記錄都仿佛是一圈年輪,鐫刻著《人民中國》鮮明的時代印記。

王眾一編著 ·新聞傳播 ·23.7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波市| 平远县| 蛟河市| 孟连| 镇坪县| 探索| 淮阳县| 团风县| 洛阳市| 襄樊市| 咸宁市| 吐鲁番市| 简阳市| 健康| 津南区| 保亭| 潮安县| 东阿县| 萨嘎县| 张掖市| 银川市| 厦门市| 万荣县| 灌南县| 福海县| 仁布县| 茶陵县| 阳信县| 镇远县| 崇义县| 西贡区| 岳阳县| 营口市| 金堂县| 伊宁县| 阿巴嘎旗| 荔浦县| 密云县| 航空| 顺义区| 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