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由南懷瑾先生的專題演講整理而成。在演講中,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對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的變遷及其對人們心理狀態的影響,作了透辟的論述,提出了許多值得審思的問題。內容敘及:清末民初的社會思潮;重大的政治事變;中西文化的沖撞;學術思想的演變;古代的文化教育制度;現代的道德價值觀念;老少之間的代溝;新舊不同的讀書;舊八股與新八股;私塾與家教;尊師重道;安身立命;以及青少年的個性、學識、心理、經驗、行為,等等。言語委婉,知識豐富。
南懷瑾 ·教育 ·8.3萬字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表達自我、遵循自我,似乎張揚、任性已經成了一件時髦、完美的外衣。很多人都在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對于那些混著工資渾渾噩噩度日的人,用什么去看世界呢?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先收起僥幸、矯情的心理,現在開始,要讓收入配得上奢望,要讓任性配得上本事!本書作者米蘇用絕對“夠狠夠毒”的道理和文字,敲醒了城市里無數混日子的年輕人——用本事闡釋任性,才是真正的任性!在本書里,你將為想要的生活找到起點和方向。現在的你吃的苦、流的汗,都將成為你將來任性的資本。
米蘇 ·語言文字 ·11.8萬字
否定性的社會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充溢著積極性的社會。從這一范式轉移出發,韓炳哲展示了當今社會的病理形態,其中包括抑郁癥、注意力缺乏癥、過勞癥等精神疾病。它們不是傳染病,而是梗阻癥;不是由否定性的、免疫學上的他者導致,而是源于過量的肯定性。因此,一切免疫學式預防和抵抗措施都失效了。作者的論述終以一個社會愿景結束,他有意賦予其一個含有歧義的名稱“倦怠社會”。其中,生命變成了生存,生存導向對健康的狂熱崇拜,健康帶來了疾病和僵死。失去了死亡的否定性,生命自身僵化成為死亡。一部為當下全球化時代做出診斷的重要作品。
(德)韓炳哲 ·社會學 ·3.3萬字
作者通過七年的社會觀察和調研,大量參考智庫研究數據、學者觀點、社會熱點,分析預測了未來十年的全球發展趨勢,其對經濟、社會、文化產生的影響,以及由此帶來的商業版圖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作者構思了一個邏輯嚴密的認識論體系,描述了八大趨勢及其相互關系:人口大逆轉:全球人口的失衡與下一次工業革命;銀發族引領新潮流:跟上科技浪潮的老年群體,以及“老年”與“青年”的未來;新興市場的中產階級:新舊中產階級的碰撞與關注度之爭;女性影響力增加:新百萬富翁、企業家與未來領袖;城市成為變革引擎:氣候變暖、城市生活方式、創意階層;技術創新與未來:顛覆式創新、科技與倫理;共享與協同經濟:共享騎行潮、網絡效應和85億人互聯的力量;加密貨幣與區塊鏈:印刷自己的鈔票、區塊鏈和現代銀行業的終結。作者認為“部分趨勢已初顯”“在2030年前后會達到臨界點”“我們需要為迎接機遇和挑戰做好準備”他還提供了應對復雜變化的橫向思維方式以及七個生存指南。
(西)莫洛·F.紀廉 ·社會學 ·17.8萬字
胡適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學者。其對國學的通徹見解,讓他人恐之不及。《大師講國學文庫:胡適講國學》全面收錄了胡適先生精華的國學理論,結集了多篇胡適先生在國學領域的不同文章,其內容更是涉及諸子百家、文學等多個領域,為讀者更好地了解國學理論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與參考。
季風 ·民族學 ·16.4萬字
研究經濟現象,最大的困難是用心、用腦,會用得不是地方。在需要用腦判斷的時候,我們用情感去替代,我們用價值觀去替代。這樣的話,就會使我們在經濟現象中,常常達不到最起碼的要求。周其仁教師用淺顯易懂的案例告訴我們用腦和用心的區別以及如何正確地運用他們。
周其仁 ·教育 ·2.6萬字
本書根據職業學校普通話和口語交際教學的實際需要,組織富有教學經驗的骨干教師編寫。內容包括:普通話語音基礎知識及訓練,普通話音變知識及訓練,普通話水平測試介紹及指導,口語表達中客服心里障礙訓練及態勢語訓練,自我介紹、接待、解說、洽談、求職面試等口語交際訓練,命題演講及即興演講訓練等。
河南省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研究室 ·語言文字 ·14.5萬字
《父權制與資本主義》作者、著名學者上野千鶴子轉型力作,挑戰老齡化社會無解困境。本書是繼女性問題之后,上野千鶴子關注的又一個重要的社會領域。與女性一樣,作為龐大的弱勢群體,老年人的生活在經歷了長期的被忽視之后,終于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在這個超老齡化社會中,老年人的晚年是否可以在家中安度?他們與子女的關系究竟如何?社會醫療和保障機構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上野千鶴子通過深入的社會調查和思考,對上述問題提出了獨到見解,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養老規劃方案。她在分析了老后居家看護醫療狀況以及多位臨終者的實際案例后,主張即使沒有親友,或是身患阿爾茨海默癥的老人,也能選擇一個人居家養老臨終,有尊嚴并安心地走完人生后的旅程。本書詳細解答了老年人應該如何實現居家養老,是一本相當實用的晚年居家養老規劃書。本書是寫過希望臨終前能有完善規劃的人的,同時也寫給那些想要讓家人走得安穩舒適的親友們的對于同日本一樣越來越為老齡化問題所困擾的中國來說,這是一部直擊社會痛點并提供解決方案的建設性作品,對于社會機構配套和政府規劃層面,也具有極高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本書附贈上野女士獨家授權的中文版特編手冊,能夠讓無暇細讀的人們在半小時之內領略本書的大意。
(日)上野千鶴子 ·人類學 ·12.4萬字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以現行黨和國家的公文法規的規定作為依據,積極體現當前公文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較高的指導價值和現實效用。本書沒有一開篇就介紹各類具體公文的寫作與格式要求,而是用比較多的文字講述了公文的含義、作用以及特點、類型、表達方式等方面的問題。閱讀了這些文字,學習了這些內容以后,可以理清思路,更新觀念,夯實公文寫作的基礎。具備了較高的專業素質之后,再進一步掌握公文寫作的基本技巧與起草格式,寫出高質量的公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劉俊 ·語言文字 ·19.7萬字
人對于什么樣的故事和文字有偏好,在認知科學的研究中有很多實用的成果。掌握了這些認知規律,我們可以利用它們更有效率地寫出吸引人的文章。本書從認知科學的角度,分析了人類喜歡什么故事和文章結構。從第2章到第4章,本書講解了宏觀快速寫作:如何迅速寫出一個段落,如何根據腦科學原理來迅速構建故事,其中涉及可讀性和比喻、擬人、排比三種修辭的運用。第5章介紹了五大寫作原理:如何寫出吸引人的文字(腎上腺素)、如何激發讀者的“代入感”(鏡像神經元)、如何讓讀者覺得高潮迭起(多巴胺)、如何讓文字升華(GABA)、如何激發讀者的內心情感(催產素)。對于每一個寫作原理,本書深入地進行了闡述和分析,并指出了構建故事和訓練寫作的步驟與方法。第6章來到了故事構建的末尾一步:宏觀與微觀的接口,講解了文字流暢和連貫的秘訣。第7章講解了在議論文中如何構建說服力。在末尾一章,本書用認知科學的方法來分析世界流傳的文學作品:這些文學作品到底符合了什么樣的人腦工作原理,才使得它們一代代地被流傳下去。本書適合學生和所有內容創作者閱讀。
楊瀅 ·語言文字 ·8.1萬字
進退之間方顯英雄本色,博弈之道盡現歷史風云。
史冷金 ·社會學 ·17.2萬字
打工女孩的故事有某些共性。在工廠里你很容易迷失自我,那里有成百上千個背景相似的姑娘:在農村出生,沒念過什么書,窮。工廠是做什么的從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工作帶來的艱難或機遇。打工女孩的命運轉折點永遠是她向老板發難的時候。那一刻她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從人群中脫穎而出,迫使這個世界將她視為一個個體。
(美)張彤禾 ·社會學 ·16.5萬字
本書對教育理論基礎知識教材的重要知識點進行了梳理和歸納,主要涵蓋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新課程改革、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教育教學技能等科目的內容。
勝利主編 ·教育 ·15.1萬字
本書以日語口語為主要內容,分為交際日語、態度日語、旅游日語、消費日語、交通日語和應急日語六大主線。從交際中會用到的情感表達到各種生活相關場景全面覆蓋。除了中日對照,本書還配有拼音和諧音來幫助讀者糾正發音。使用語序分解法,能幫助讀者理解語境,潛移默化灌輸日語和漢語不同的表達語序。本書對讀者的日語能力無要求,翻開就能說,翻開就能用,可當口語學習書,也可當應急口語書使用。
云心主編 ·語言文字 ·2.6萬字
本書是寫給孩子的學習方法指南,旨在讓孩子更有效地學習,也讓家長明白如何更有效地引導孩子學習。本書不是高大上的理論說教,而是解決具體問題的操作建議和行動指令。很多人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卻發現自己陷入了“學了就忘,忘了又學”的境況。怎樣學習才能更有效呢?學習其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規律和方法,對于“如何學習”這件事,現代認知科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已經進行了很多成熟的科學研究,但很多只停留在學術圈內,沒有得到應用,不為大眾所知。本書是一本將關于學習的科學理論與學生的學習實踐結合在一起的“實操錦囊”,把理論轉化為了對具體問題的操作建議。書的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篇,介紹關于“如何學習”的、以嚴謹研究為依據的科學理論;第二部分是實操招式篇,介紹如何運用理論“內功”,進行一招一式具體實操的方法;第三部分是學習品質篇,講的是怎樣將這些實操方法用起來,從而達到知行合一,包括學習動力、習慣養成、自主學習、時間管理、情緒管理和人際關系等內容。本書適合廣大學生、學生家長及老師閱讀。
和淵 ·教育 ·7.8萬字
我們都希望能掌控人生,而人生發生在一段段具體的時間里,我們進行時間管理,是為了創建新的人生秩序。每個群體和個體都有著自己的秩序,但時代更迭的速度早已超越了時間管理體系更新的速度,在智能時代,我們需要用新方法論解決新問題。這本書從五種時間的分類概念出發,講述在智能時代的多場景下人如何重新覺知和應用時間,幫助人們獲得一種獨特的“五種時間”方法論。每當你面對選擇的時刻,可以來翻開這本書,對照你的分類,回顧書中填寫過的表格和答卷,再次重建人生的秩序。在時間面前,你永遠都有選擇。
王瀟 ·社科總論 ·10.5萬字
本書精選陶行知關于教育的著名論述,包括教育的理想、師范教育的建設、鄉村教育的改造、藝友制師范教育、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民主教育、科學的教育、創造的教育、兒童的教育、師范之教育、教育之研究、學生的教育等。匯集了陶行知教育論中精華的部分,比較全面和集中地反映了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的發展過程。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國內外研究陶行知的人士及時提供了一份豐富的珍貴資料,也為教師成長,以及對教師提高職業素養和專業修為極有幫助,是一部教育工作者可常備的書籍。
陶行知 ·教育 ·12.5萬字
本書共13章,分為框架、語言、實例三個部分,講述了公文材料的謀篇布局、裁量取舍、遣詞造句、推敲潤色等步驟,分解了五個具體案例的撰寫全過程。本書圍繞公文寫作的實戰能力培養,從框架、語言和實戰分析三個層面入手,輔之以大量的案例,幫助讀者提高對公文寫作的理解認識水平和實踐運用能力。本書在章節布局方面,先介紹如何對框架結構做整體布局,通過對不同種類公文材料邏輯思維的梳理,從本源上分析公文框架結構形成固定化慣例的原因。之后,介紹如何培養對公文語言風格的敏感性、針對不同情況如何遣詞造句,以及如何根據客觀情形對語言進行潤色和修飾等,幫助讀者掌握公文寫作本領。最后,圍繞五種常見的公文材料,展現最平常的公文材料寫作背景和任務要求,以及在此背景之下,筆桿子如何積累內容、搭好框架、組織語言,既充分展現了真實的工作場景,又全面還原了文字材料的誕生過程。本書以實戰分析為核心,案例豐富,特別適合黨政公文寫作新手、學習申論寫作的備考生、初到文秘崗位的年輕干部,也適合對機關辦文辦事相關流程抱有興趣的讀者。
王振 ·語言文字 ·14萬字
好萊塢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帶領讀者回歸到廣告時代開始的日子——富蘭克林時代,從源頭解析廣告營銷至今的興衰歷程,為困擾無數從業人員自從進入后廣告時代開始“為什么人們不再相信廣告?”這一究極問題尋找答案。通過將可口可樂與紅牛、IBM、谷歌、蘋果等將故事方案轉化為行動的或成功或失敗的案例分析,使讀者了解如何正確將故事的拉動力量融入市場營銷、品牌、廣告和銷售中,通過解析這些代表行業最前沿的巨頭的改變,促使在即將來臨的新科技變革中,使掌握了故事技巧的營銷人員塑造品牌故事的未來。
(美)羅伯特·麥基 托馬斯·格雷斯 ·社會學 ·10.2萬字
當下,文字變現最大的風口無疑是付費短篇。短短幾年,付費短篇以其篇幅精煉、元素新潮、情緒濃烈的特性,吸引了一大批讀者。各大平臺迅速跟進,也為創作者提供了更自由、更穩定、更高回報的創作空間。這本書用通俗風趣的筆法,為大家剖析了付費短篇的定義及其運作原理。作者以自己的爆款案例、公司的內訓經驗為基礎,手把手帶領讀者從頭開始,寫出一篇可以變現的付費短篇。通過這本書,讀者可以快速了解付費短篇的創作技巧、市場分析、目標受眾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平臺進行創作。如果你是初學者,你可以看這本書,它將為你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如果你是從業者,你更應該看這本書,它將為你提供一套價值百萬的創作方法論。
專三千 ·語言文字 ·10.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