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共計21篇網絡文學評論類作品,內容包括流行文藝的現實表達與理想關懷、網文題材之變中的歷史意識與時代精神、網絡文學要增強文化責任感、在時代敘事中彰顯文化身份,在寓教于樂中傳遞人文價值、網絡文學的底脈是中華文化傳統等。
桫欏 ·文學評論 ·6.1萬字
全書分為“‘情’的功課”“與他人聯結”“跨越邊界”三輯,既探討評述具體的小說與詩歌作品,也關心當代詩的走向、譯者在數字時代的使命等更宏大的議題。從穆蒂斯、本雅明、辛波斯卡到穆旦、張忌、劉麗朵,作者的筆觸輕盈穿梭于古今中外,勾勒出一位文學創作者兼研究者的閱讀地圖與思考路徑。
胡桑 ·文學評論 ·15.2萬字
本書通過對當代作家在改革開放三十年里創作的農村題材小說進行梳理和解讀,提煉出桃源、田園和荒原三種類型,建構起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村題材小說的主題性想象系統,考察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題材小說的價值與意義、挖掘其人文精神,探討新時期以來農村題材小說的發展態勢,揭示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村題材小說創作上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新世紀文學的繁榮發展和新農村文化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和政策咨詢支持。
唐紅衛 陽海燕 ·文學評論 ·17.3萬字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為有知識的文人所畫的畫,而是具有“文人氣”或“士夫氣”的畫?!拔娜藲狻?,即今人所謂“文人意識”。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豐富的人文關懷、特別的生命感覺的意識,一種遠離政治或道德從屬而歸于生命真實的意識。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人畫,就是“人文畫”——具有人文價值追求的繪畫。本系列作品,通過對元代以來十六位畫家的觀照,來看文人畫對生命“真性”追蹤的內在軌跡。本書為此叢書中的一本。本書從“高古”入手,帶領讀者感受陳洪綬在“醒石”“味象”“縹香”“寒沽”中所展現的超凡脫俗的藝術境界和人生體悟。
朱良志 ·文學評論 ·3.1萬字
本書收入了我國國學大師王國維、蔡元培、胡適分別評論《紅樓夢》的三篇文章,即《紅樓夢評論》《石頭記索隱》和《紅樓夢考證》,并配以精美插圖。通讀全書,可以了解三位大師各自的主張和觀點,獲得對《紅樓夢》價值的再認識,如《紅樓夢》的悲劇意義、《紅樓夢》是政治小說、《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考證等,并重溫大師們在學術論爭中的風采和魅力。
王國維 蔡元培 胡適 ·文學評論 ·6.9萬字
本書是一部研究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楚辭的學術性專著,采用語言學的視角、方法、構架,從屈賦的虛詞、韻律、句法和修辭四個方面,將作為詩體的屈賦從散文語料中離析出來,充分關注作為“詩歌體質”的屈賦在語言上的獨特性,從而展現出屈賦美妙的語言世界。
梁文勤 ·文學評論 ·18萬字
文學作品是作家根據一定的立場、觀點、社會理想和審美觀念,從社會生活中選取一定的材料,經過提煉加工而后創作出來的。它既包含客觀的現實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觀的思想感情。此書堪稱亞洲現代作家及作品的博覽會,內容全面具體,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和知識性。
蕭楓主編 ·文學評論 ·13.1萬字
文學為世人帶來了感動與歡笑,也帶來了美麗與知識,還帶來了生活閱歷與精神財富。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歷久彌新,穿越時空,跨越國界,在一代一代的讀者中間流傳下來。透過那些不朽的經典作品,可以感受到一個民族的靈魂,領略一個民族的智慧結晶。這些作品承載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作者的內心世界,容納了他們畢生的智慧結晶與人生感悟?!吨型馕膶W精要》介紹了文學發展的歷程,編錄了古今中外著名且有代表性的文學家、文學作品及各文學流派、文學運動等相關的文學知識,另外還加入了許多關于文學的逸聞趣事,從而讓知識性與趣味性都能夠在本書中得以體現。
鑒峰 ·文學評論 ·13.1萬字
劉兼,五代宋初京兆府(治今陜兩兩安)人。宋初,累官至起居舍人。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出為泗州通判兼兵馬都監。開寶中,為三司鹽鐵判官。受詔參與《舊五代史》編修。宋太宗即位后,官至兵部員外郎。太平興國三年(978),受命與張洎、郭贄共同考試諸州特解送舉人。官終榮州刺史。喜吟詩,有詩集一卷。
鐘學惠 龔衛廉 ·文學評論 ·6.4萬字
本書是關于顧隨學術與生平的學記著作。顧隨(1897-1960),是著名的理論批評與文藝鑒賞家,弟子周汝昌評價他:“一位正直的詩人,而同時又是一位深邃的學者,一位極出色的大師級的哲人巨匠?!倍硪坏茏尤~嘉瑩二十年來孜孜不倦地推崇顧隨,為老師在大陸的各種出版奔走,也使得學界越來越重視這位在現代學術體制中位置特殊的學者。三聯在“中學圖書館文庫”中出過《駝庵詩話》。
趙林濤 顧文京 ·文學評論 ·16.4萬字
塞利納這部以訪談錄形式寫就的作品,可謂法國文壇的一道奇景,其中塞利納本人、全球知名出版人加斯通·伽利瑪和法國文壇的一眾作家悉數亮相。作者借助主人公塞利納與虛構的Y教授在公園里的一席談話,講述了自己的創作和文學風格,口無遮攔地嘲諷伽利瑪,抨擊作家和批評家,當然最主要的是烘托了塞利納自己,這位“在法國文學即將衰落之際終于橫空出世的天才作家”。在《與Y教授談心》中,塞利納式的幽默與反諷,以其特有的嬉笑怒罵的方式呈現給世界。這部精巧的作品事實上毫無保留地揭示了塞利納文學創作的秘密,即如何捕捉口語中微妙的情感色彩,并使之實現在文學寫作中。本書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隱藏在作品背后的真實的塞利納,看到這位法國文壇上曾備受爭議和排擠的作家,暗地里怎樣和法語較勁,怎樣努力從璀璨的法國文學星空中發出自己的獨特光芒。
(法)路易·費迪南·塞利納 ·文學評論 ·6.5萬字
《聊齋志異》是一部堪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蒲松齡以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構筑起一個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本書收錄了著名古典文學學者張國風教授的四十多篇關于《聊齋》的精彩評說,通過品味聊齋人物和故事,揭秘文本掩藏下的真實世界,體會蒲松齡的天才構思。全書結構簡單明了,文字深入淺出,妙論紛紜,思想內容既不深奧,亦不復雜;在語言上也是力求通俗易懂。是極為少見的、外行人也能輕松讀懂的品鑒《聊齋》的佳作。
張國風 ·文學評論 ·11.5萬字
本書為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十周年館慶同人論文集最后一部,即饒學。所收論文皆為學術館研究人員對于饒宗頤學術、生平、交游及藝術的考察和探尋。其中《選堂字考》、《選堂先生軼事數則》、《饒宗頤與顧頡剛交誼考述》是有關饒先生個人的有趣小文,而《論饒宗頤先生的華學觀》、《饒宗頤先生的琴學初探》《饒宗頤教授的敦煌學研究》《饒宗頤教授與藏學研究》《椎輪為大輅之始》等,則是為饒先生的相關學術研究梳理了脈絡,另外還附有《饒宗頤教授學術藝術年表》,為從事饒學的人提供了便利。
饒宗頤 李焯芬顧問 鄭煒明主編 ·文學評論 ·15.5萬字
契訶夫一生著有四千多封書信,本書作者甄選出契訶夫最有價值的兩百多封書信,每封信后附有作者的賞讀文字。書信內容既有契訶夫與巨擘托爾斯泰、高爾基、柴可夫斯基、蒲寧等交往的重要事件,也有罕見的他寫給妻子克尼碧爾的滾燙情書,還有他旅行途中對自然萬物熱愛、對底層人民無私幫助的記錄。契訶夫的書信畫面感極強,隨處流露出真性情,鮮活、真實地還原了這位現實主義批判大師、世界短篇小說巨匠偉岸身影后鮮為人知的可愛一面,反映了其獨特的人格魅力。
(俄)契訶夫 ·文學評論 ·13.1萬字
現實主義小說真的是在描寫“現實”嗎?蓋伊在這本書中詳細解讀了三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狄更斯的《荒涼山莊》、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和托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這位歷史學家認為,這三位作家通過小說對所處的社會和時代展開了報復。蓋伊在這本書中結合歷史研究和文學批評,分析了小說家、小說、歷史之間的關系。本書為文學愛好者和歷史研究者提供了結合兩種學科之優勢的小說閱讀方法,讓小說成為發現歷史真相的輔助媒介。
(美)彼得·蓋伊 ·文學評論 ·9.9萬字
本書所選的勵志小品,都是從歷代眾多勵志精品中篩選出來的,如果說凝縮的全是精華,那這些勵志小品文堪稱經典勵志文章精品中的精品,這里既有圣賢大師的杰作,也有不少普通人的作品,但那種追求人生價值、崇尚人生奮斗的精神都是一樣的。文章雖都很短小,讀來卻都讓人回腸蕩氣,感慨回味。
徐潛 ·文學評論 ·14.8萬字
英國詩歌的奠基者是誰?為什么巴爾扎克號稱文學界的拿破侖?為什么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都該知道點。
汪淼 ·文學評論 ·15.1萬字
本書為關于宋元筆記的提要類著作,舉凡五代一種,宋代一百四十種,元代十五種,宋元筆記之要者基本被囊括,另有明代筆記四種和相關輯錄說明、考訂文字附之于后。不僅涉及許多常見熟知的筆記,更有對稀見筆記和已散佚筆記的介紹評析,令人得窺原作之概;不僅有筆記作者和內容的介紹,更有對筆記成書過程和文獻價值的挖掘與考證,對其完殘真偽的判讀,頗多首發之論,每每能發揮幽隱,指示精彩。
陳尚君 ·文學評論 ·8.8萬字
本書有鮮明的問題意識和獨特的切入視角。由思考周作人在1925年首次提出、此后反復表述的“文學店關門”的原因出發,見微知著,全面系統地考察周作人的文學道路,分析各個時期周作人文學觀、寫作實際、思想情感狀態的特點,在周作人研究領域,提出了不少全新的觀點。
黃江蘇 ·文學評論 ·19.7萬字
《隨園詩話》是清朝最具影響力的論詩力作,內容涉獵廣泛,敘述詳實,品評精準到位?!峨S園詩話》所談及的內容,從詩人的先天資質,到后天的品德修養,再到讀書學習以及社會實踐等,無所不有?!峨S園詩話全鑒》在原典的基礎上進行了精準的注釋和翻譯,便于廣大讀者輕松閱讀。
東籬子 ·文學評論 ·1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