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達州地處大巴山南麓、嘉陵江上游,川、渝、陜結合部,山雄水靈,物阜民豐。歷史悠久,古為巴地,舊稱通州。通達之地,文化厚重,尤以詩詞為盛。本書精選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歐陽修、蘇軾、王懷曾、王懷孟、江國霖等,上自唐朝下至中華民國,歷代詩人吟詠達州風物人情之詩詞作品,兼及達州籍詩人其他題材之極佳者,也少量選入酬贈達州詩人之佳作,或堪補達州無歷代詩詞專門選本之空白,亦或供本土文化研究之需及堪作愛國愛鄉之教材。
冉長春主編 ·古詩詞 ·6.2萬字
《宋詞一百零一夜》仿照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以故事結撰101首宋詞,生動鮮活地展示出宋詞名篇的寫作因緣和宋代文人的生活場景。書中收錄了56位詞人的佳作,從由南唐入宋的李煜,到作為宋詞殿軍的張炎,通過講述詞人生平及其生活、交往故事,讓讀者感受到宋人細膩的情感世界與獨特的文學才華。
彭元鶴 ·古詩詞 ·13.8萬字
《唐詩歲時記:懷君屬秋夜》是青年學者陸蓓容解讀與秋天相關的唐詩的文學普及讀物。該書在編排上,每日都以詩加圖的方式呈現,錯落別致,并在輯封里加強了歲時輪轉的設計感。在唐詩選擇方面,秉承四時流轉,古今同趣的初衷,著重挑選與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物候相關的唐詩。另有意趣盎然的評注,輔助閱讀。書中的配畫大多為各大博物館的歷代典藏名作,畫中的他們勒馬,耕耘,佇立,游蕩,更讓人有古今時空呼應之感。
陸蓓容編著 ·古詩詞 ·3.7萬字
本書先提要式地概述唐前詩歌及唐詩的發展脈絡、總體特色和重要成就,進而按題材對唐詩進行分類講讀,重點講述了邊塞詩、懷鄉詩、閨怨詩、愛情詩、哲理詩、飲酒詩、詠月詩等十二類唐詩佳作。
程郁綴 ·古詩詞 ·18萬字
本研究以王維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這兩位代表中西方文化的詩人的詩歌為語料進行多層次的認知比較研究,從中構建詩歌的概念合成模式,并從認知文體學的視角來解讀詩意。本書力求在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論基礎上拓展其在敘事、語用、翻譯領域的雙域和多域網絡的概念合成理論模式。
李昌標 ·古詩詞 ·22.1萬字
《唐詩歲時記:雪片一冬深》是青年學者陸蓓容解讀與冬天相關的唐詩的文學普及讀物。該書在編排上,每日都以詩加圖的方式呈現,錯落別致,并在輯封里加強了歲時輪轉的設計感。在唐詩選擇方面,秉承四時流轉,古今同趣的初衷,著重挑選與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物候相關的唐詩。另有意趣盎然的評注,輔助閱讀。書中的配畫大多為各大博物館的歷代典藏名作,畫中的他們勒馬,耕耘,佇立,游蕩,更讓人有古今時空呼應之感。
陸蓓容編著 ·古詩詞 ·3.3萬字
《淮海詞》是北宋文學家秦觀的詞集。秦觀詞華美精麗,是北宋婉約派詞人的代表。本書注譯者陳祖美,是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長期從事宋詞研究,她對《淮海詞》的注釋、心得、集譯,字字斟酌,下了很大的功夫。與之前出版的《漱玉詞》選注心解集譯是一套書。
秦觀原著 陳祖美譯解 ·古詩詞 ·22.9萬字
本書收集了作者從20世紀90年代到2019年1月原創的格律詩四百余篇,其中包括五律,五絕、七律,七絕和古風。作品以山水田園詩為主,間有節序、詠物、感懷、寄贈、唱和之作。作品均依照傳統格律詩法進行創作,在意境上追求高古淡遠,謀篇講究起承轉合,重視句法字法的推敲和錘煉,嚴守格律,押“平水韻”,力圖在守正求新的基礎上吟詠現代生活。
許曉春 ·古詩詞 ·4萬字
《唐詩二十講》(原名《唐詩概論》)是蘇雪林創新運用現代文藝理論來觀察唐詩,研究唐詩史的力作,被學界稱作“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第一本唐詩學專著”,也是我國第一本斷代詩歌史。蘇雪林打破歷代學者慣用的文章學、考據學等傳統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以文學史家的學術眼光與視野審視紛繁復雜的唐代作家作品,率先運用流派與風格等現代觀念,突破前人視野,把唐詩的繁榮置于時代的大背景下考查,辨析、梳理出唐代詩歌承緒與流變的歷史進程。
蘇雪林 ·古詩詞 ·8.7萬字
本書以經典詩詞中的經典名句為解讀對象,徐徐展開。這些動人的名句,要么是因為內容的厚重,要么是因為形式的特別,即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前者勾連起作者的經歷、情感,往往是一生的沉浮起落、慷慨悲歡凝聚在一句詩中,這樣的詩句解讀,就是梳理作者的故事,本身就足夠動人。而后者,則體現著天才詩人的藝術創造力,在藝術特色,表達技巧方面璀璨動人,這一類詩句的解讀,可以擴大讀者的知識面,提高對詩句的藝術鑒賞力。本書分為繪風骨和思玲瓏兩部分,從歷史的角度,聚焦詩詞本身,真正解讀其最有價值的部分,可讀性極強。
趙震 ·古詩詞 ·9.5萬字
本書是“跟著詩詞游浙江”書系之“甌江山水詩路”卷。甌江山水詩路以甌江、大溪、龍泉溪為主線,覆蓋溫州、麗水部分行政區域,其中永嘉是中國山水詩的發源地。本書以詩為起點,以路為依托,以場景、故事和風物為敘述載體,記錄蘊含于自然風光、傳統村落、歷史遺跡、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現代生活空間中的浙江人文風韻,以此傳遞出詩路浙江所包含的最安靜的風景和最沉默的文明,以及它們背后所蘊含的獨特而又鮮明的東方生活美學。本書充分考慮詩路浙江接下來在文旅化和生活化開發利用的現實需求和未來規劃,還將面向年輕、商務和中高端消費群體,以研學和休閑度假為消費訴求,對沿線點位進行創意化和功能化呈現,提供旅游攻略點(吃、喝、游、樂、娛、購、住宿和非遺體驗),以此實現詩路浙江不僅是一個文化概念上的浙江,更是一個可感、可體驗和可消費的浙江。
楊肖 關嘉藝著 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編著 ·古詩詞 ·4.3萬字
《大師美繪千家詩二》選取唐代的古詩代表作,如《鹿柴》《山居秋暝》《送孟浩然之廣陵》《關山月》《登黃鶴樓》等。
楊永青 ·古詩詞 ·3188字
《京杭運河詩文賞析》是配合“京杭運河詩文講讀”線上課程而撰寫的新形態教材。就文稿而言,作者努力將中華文明發展源流的梳理,落地于運河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和傳統詩文賞析,涵蓋了運河各渠道的鑿通地點和時間、相關人物、規模大小、開鑿目的以及對當時和現今的鑿通意義等一系列相關內容,全方位地為學習者展示每段運河背后耐人尋味的故事,并挑選歷來文人有關運河的抒情、評價、懷古之作,在了解了每段運河的歷史地理背景的基礎之上,站在詩人的視角回溯過往,感受詩人當下的心境,加深對詩文的理解。每一篇賞析文章精彩生動、文情并茂,堪稱雅俗共賞,具有很強烈的當代關懷意識。
邱江寧 孟國棟編著 ·古詩詞 ·17.8萬字
詩有詩境,詞有詞境。當“君問歸期未有期”的李商隱,望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李清照,將是什么模樣?本書以“撞見”為關鍵詞,從內容與設計上突出詩與詞、詩人與詞人,以及唐與宋兩個朝代的撞見。《何妨自戀:李商隱詩選·李清照詞選》由《李商隱詩選》100首、《李清照詞選》59首組成,既有經典名篇,也收錄了遺珠佳作。內文包括四方面內容:詩/詞作、注、評、詩/詞人年譜,以期多角度地向讀者展示兩位作者的詩詞魅力。除了詩詞選,華東師范大學彭國忠教授傾心撰寫導讀別冊,幫助讀者感受詩詞與現代生活的碰撞。隨書附贈以“情詩”為主題的詩歌信箋,讀者在享受古典文學美的同時,也能用信箋在現實生活中傳情達意。
李商隱 李清照 ·古詩詞 ·3.4萬字
本書收錄作者原創格律詩300余首和研究論文2篇。其中格律詩依照傳統格律詩法創作,分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四種,每種詩基本按照歲時節慶、紀事感懷、詠物興寄、游覽即景、田園家居、題贈酬和及議論雜感七類內容編排。限于篇幅,研究論文只收《律詩立意說略》和《律詩用典舉隅》2篇。考慮到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對詩中部分典故作了適當注解。
余志海著 屈小寧注 ·古詩詞 ·7.4萬字
作者從歷代詩詞全集當中,精選關于酒的經典名篇三百首,原打算通過書法方式呈現,以“酒詩三百首”的題名面世。隨著研究的不斷加深,對于酒詩體現出來的文人情懷進行歸類分析,形成詩酒情懷二十六說。本書可以作為歷代酒詩名篇的一個分類選本,還有助于讀者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酒文化。書稿體量不大,可以做成袖珍本。對于酒詩、酒文化感興趣的一般讀者,以及從事酒業的人員來說,本書都有一定的吸引力。作者從歷代詩詞全集當中,精選關于酒的經典名篇三百首,原打算通過書法方式呈現,以“酒詩三百首”的題名面世。隨著研究的不斷加深,對于酒詩體現出來的文人情懷進行歸類分析,形成詩酒情懷二十五說。本書可以作為歷代酒詩名篇的一個分類選本,還有助于讀者了解不同歷史時期的酒文化。
王持之 ·古詩詞 ·4.9萬字
本書分為初唐卷、盛唐卷、中唐卷、晚唐卷及地名方物卷五大部分,分階段對唐詩中的精華按時期進行了逐一點評和賞析。
謝柏 ·古詩詞 ·14.4萬字
樂府學是與詩經學、楚辭學、詞學、曲學并列的古代文學專門之學。《樂府學》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國家一級學會“樂府學會”主辦,研究對象遠涉先秦,近及當代,研究領域涉及音樂學、文學、文獻學、考古學、民俗學等多個學科,在樂府文獻、禮樂制度、音樂形態、名家名作、樂府詩歌的制作與時代關系、海內外相關學術動態等方面都有研究。
吳相洲主編 ·古詩詞 ·22.6萬字
《大師美繪千家詩四》選取唐代的古詩代表作,如《錢塘湖春行》《竹枝詞》《江雪》《菊花》《清明》等。
楊永青 ·古詩詞 ·2994字
本書在古今已有濂溪學文獻的基礎上,對濂溪學詩歌進行補遺。具體搜集了五類文獻仔細檢索,一是學界已有濂溪學文獻;二是各相關地方歷代方志;三是古代諸儒別集與總集。這三類中,優選古人別集刻本,次選古人總集、叢書、類書刻本,再次選其影印本,最后選當代人編纂的總集、叢書、類書。為行文簡潔,各底本均簡稱之,注于篇末。第四類是韓國諸先生的詩文集,均來自兩套堪稱韓國四庫全書的大型叢書——《韓國歷代文集叢書》《韓國文集叢刊》。第五類是日本諸位先生的詩文集多來自日本大型儒學叢書——《續叢書類從》《續續叢書類從》《日本儒林叢書》及日本學者別集。以上文獻至少110種。
王晚霞編著 ·古詩詞 ·1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