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很多關于災害的作品。這些作品記敘了自然災害的恐怖場景、人們困苦的生存狀態與痛苦無望的心態,記錄了多種抗災、救災及防災手段,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本書以文學為本位,采用災害學、歷史學、民俗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方法,對古代文學的災害書寫進行了宏觀考察,總結了其中藴含的可貴的民族精神,對當下精神文明建構有重要意義。
王煥然 ·文學理論 ·25.3萬字
本書由六編組成,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西漢時代的《詩》學研究,另一類是西漢時代詩歌創作形態研究,包括楚騷創作、“三大組詩”以及《易林》繇辭等。與一般按照程式寫作的專著不同的是,每一編文章都體現了強烈的“問題意識”,具有很強的概括性。這些文章積聚在一起,西漢《詩》學闡釋的詩性風格以及詩歌創作風貌也就大體呈現出來了。
張樹國 ·古詩詞 ·25.3萬字
樂府學是與詩經學、楚辭學、詞學、曲學并列的古代文學專門之學。《樂府學》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國家一級學會“樂府學會”主辦,研究對象遠涉先秦,近及當代,研究領域涉及音樂學、文學、文獻學、考古學、民俗學等多個學科,在樂府文獻、禮樂制度、音樂形態、名家名作、樂府詩歌的制作與時代關系、海內外相關學術動態等方面都有研究。
吳相洲 ·文學評論 ·25.3萬字
作為我國流傳最廣的民間愛情故事之一,梁山伯與祝英臺傳說影響廣泛久遠,深受各族人民喜愛,幾乎各種藝術形式都曾以此題材創作出膾炙人口的作品。梁祝文化研究中,傳說本事、起源地點時間的考證以及故事的源流發展歷來是學界關注焦點,然至今尚無定論。本書即集中于這幾個問題,從傳世文獻(方志、詩文集、文人筆記等)、民間傳說以及相關文化遺址等諸多方面入手,綜合考量,對梁祝傳說的方方面面做了全方位的探析考證。
王寧邦 ·民間文學 ·25.3萬字
本書充分參閱歷代各類文獻及前人研究成果,對《詩經》的每一篇作品進行了詳盡的注釋、解說。本書的特色,在于辯正主題,分析創作年代,努力還原《詩經》誕生時代的文化原生態,勾勒周代禮樂文明的精神風貌和中華文化的發展脈絡。另有與詩篇相關的圖片若干,典雅精致,值得觀賞。
李山 ·古詩詞 ·25.3萬字
中國古代敘事問題在秦漢以前已經初備雛形,本書即關注這一問題,主要探討甲骨文、銘文等早期敘事文體的類別及特征,其由早期文體向后來成熟文體演變變化的過程,以及對后來文體的影響。這其中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探討銘文中出現的敘事文體現象以及特征;二是通過銘文文體與后來成熟時期的文體進行比較,分析其演變的過程,了解敘事文體變化的內在機制,為建立新的符合中國文學的文體發展規律的文體分類標準提供依據。
魏鴻雁 ·文學理論 ·25.3萬字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的巔峰。它不僅包羅了詩歌的種種可能性,開啟了中國詩歌的青春時代,還成就了中國古典詩歌精神最充沛、最豐盛的階段,創造了有史以來詩歌的盛世。這片生機盎然的百花園中,有“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風骨,也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扶欄露華濃”的艷詞;有“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情,也有“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的柔婉;有“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明快,也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沉郁……跟著名家讀一點唐詩,不僅能充分感受到唐詩蓬勃的生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和詩人一起行走在青春的道路上,還能體味到始于形式但不拘泥于形式的個性書寫,并由此深入觸及最寶貴的詩歌精神,領悟詩歌帶來的無限可能。
西渡編 ·古詩詞 ·25.3萬字
本著作以“轉型”為關鍵詞,聚焦中國當代科幻小說轉型過程中的典型現象,重點文類特征及文本個案,勾勒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歷史發展及轉型圖景,力圖從歷史脈絡中考察、把握科技與人的關系、工業現代性美學、外來影響及中國性建構等當下科幻創評前沿問題,為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研究做出基礎性的學理貢獻。
詹玲 ·文學理論 ·25.3萬字
2016年一個酷熱的夏天,經過輕微缺氧的14小時飛行,在刺鼻的咖啡味、啤酒味、飯菜味,腳丫子的汗味,鄰座吃完牛腩飯后“嗷”的一聲對天打出的膻味中,我到達了華盛頓,以被警犬鑒定過的“良民”身份進入美國,開始了我橫貫、縱貫北美大地9387公里,并就讀伯克利、哈佛兩所大學,連續四個夏天的游歷。我記下沿途遇到的有趣、樂觀和溫暖的人,還有走過的城市和荒原。除了尋訪一些名人的軌跡外,我邂逅了更多令人唏噓或者令人忍俊不禁的普通人,他們有警察、船長、獄卒、教授、性工作者、華人、騙子、房東、小店老板、同性戀人、富人、流浪漢、新移民、犯人,這片土地上的人,每人都有生活的不如意,卻也有生活的光亮。
劉群 ·現當代隨筆 ·25.3萬字
這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通過豐富的資料、精彩的描寫,全景展現蘇聯情報機構克格勃的發展歷程,描寫了其在二戰期間的獨特作用,用克格勃百年歷史中的經典案例,為讀者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級間諜組織的神奇往事。本書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細致地再現了經典諜報事件、天才諜報人物驚心動魄的故事。作者文筆妙趣橫生,讀來令人不忍釋手。
程景 ·紀實文學 ·25.3萬字
本書通過對魏晉南北朝戰爭詩文的宏觀考察,探討其發展演進規律以及與當時歷史、社會、文化的深層聯系,發掘其在特殊歷史背景下文體的發展及其所蘊涵的精神內核。其中戰爭詩部分系統探討了魏晉南北朝戰爭詩的發展、走向與流別特征;戰爭文部分考察了論戰文的政治訴求和文化心理,探討了檄文的文體功能、內容表達模式以及特殊文體體制,對武功賦的淵源、創作以及題材流變也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討論。
宋雪玲 ·文學理論 ·25.3萬字
本書為中國俗文學文獻的考訂研究提供了一個平臺。書中以古代戲曲和俗文學研究為主要對象,以實證研究為特色,重視第一手文獻資料的發掘與利用,強調對基本文獻的調查、編目、考釋,尤其強調文獻資料考證研究,即集中于作者考、重要事件考、版本文獻考索、海內外藏家目錄編集、稀見文獻考述、新文獻材料輯錄考釋等。戲曲、俗文學、文獻、實證,便是本書有別于其他同類刊物的關鍵詞。
黃仕忠編 ·文學理論 ·25.3萬字
1903年,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深感其時歐洲文化氣息的沉悶與衰敗,為了讓世人“呼吸英雄們的氣息”,他開始用文字譜寫氣勢磅礴的生命交響曲:《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這正是本書所收錄的三部作品。三位天才而創建至偉的藝術巨匠,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戰斗不息。
(法)羅曼·羅蘭 ·名家作品 ·25.3萬字
鄉下姑娘李斯貝德不如姐姐阿特麗納漂亮,因此總是抱怨姐姐的好運氣:阿特麗納嫁給了巴黎的于洛男爵,李斯貝德卻在一日日重復的活計中蹉跎成老姑娘“貝姨”。一位自殺的青年藝術家文賽斯拉·史丹卜克被貝姨救下,依靠貝姨的積蓄學習雕塑,也因此被有著變態控制欲的貝姨牢牢地看管著。文賽斯拉偶然結識了阿特麗納的女兒奧當斯,兩人情投意合。貝姨得知此事,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起,她勾結風流的交際花華萊麗,從貪圖美色的于洛男爵入手,對阿特麗納一家展開了瘋狂的報復……
(法)巴爾扎克 ·名家作品 ·25.2萬字
《戴文葆書信集》收錄了戴文葆寫給陳原、李中法、范用等出版界人士的書信。戴文葆,曾任人民出版社三聯編輯部副主任,他是著名的編輯家,當代中國出版領域的思想者,見證了共和國政治、文化書籍的出版史,并做出了他獨到的貢獻。這些書信映現了戴文葆作為編輯家、編輯學家、思想者桑主要的人生面向以及三個方面的專業成就,同時展現了戴文葆的人生、人格與精神世界。
李頻 ·文集 ·25.2萬字
《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教程》是一本介紹文學批評方法及其實踐案例的教材。本教材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強調實用性:每章都先介紹一種文學批評方法,以便學習者掌握該種文學批評方法的基本理論觀點和思想;然后,舉出兩至三個使用該種文學批評方法解讀文學作品、文學現象或文化現象的論文作為案例,以便學習者參照使用。
霍俊國主編 ·文學理論 ·25.2萬字
本書依據魯迅創作實際與魯迅研究學術史,將“黑暗”作為一個能集中揭示魯迅人生、思想、審美觀念與藝術個性的核心概念,對其精神結構與文學創作進行了研究。
王海燕 ·文學理論 ·25.2萬字
本書收錄陳眾議教授多年來文學原理方面的研究文章,根據內容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古今因緣”,多為理論性文章,如“悲劇與戲劇”“傳統與時流”“情節與主題”等,下編“遠近雜譚”,多為單個作家的研究和評論,涉及中國當代作者莫言、賈平凹、張煒等,以及外國作家博爾赫斯、帕慕克、略薩等,理論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相得益彰,宏觀與微觀結合,是陳眾議教授多年文學研究的代表作論文集。
陳眾議 ·文學理論 ·25.2萬字
《在后臺的后臺》收入了韓少功的主要作品,占發表總量的七八成左右。借此次結集出版機會,作者對其中部分作品做了修訂。我投入文學寫作已三十年。回顧身后這些零散足跡,不免常有惶愧之感。以我當年濃厚的理科興趣和自學成果,當一個工程師或醫生大概是順理成章的人生前景。如果不是“文革”造成的命運拋擲,我是不大可能滑入寫作這條路的。我自以為缺乏為文的稟賦,也不大相信文學的神力,拿起筆來不過是別無選擇,應運而為,不過是心存某種積郁和隱痛,難舍某種長念和深愿,便口無遮攔地不平則鳴。
韓少功 ·文集 ·25.2萬字
吳相洲主編 ·文學理論 ·2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