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嚴格甄選了大連籍或在大連居住、工作的作家于2012年至2017年度出版或發表于省級以上報刊的優秀作品,是對大連市近年紀實文學創作成就的一次巡禮和回顧。其中,《大機車》歷史性地展示了中國機車工業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故園大連古城》對大連的歷史、文化、人物、故事等進行了系統的梳理。這些作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內容豐富、構思精妙、語言優美、文筆生動流暢,具有較高的文學性及藝術性,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張金雙主編 ·文集 ·32.9萬字
本書以英國當代著名女作家多麗絲·萊辛的系列科幻作品《南船星系的老人星座:檔案》(又統稱為“太空小說”)為研究對象,運用多種文學理論,試圖揭示萊辛的英國白人身份及其殖民地成長經歷之文化政治意義,對“太空小說”中蘊含的宏大敘事進行解構,發掘其中隱藏著的殖民主義思想。
陶淑琴 ·文學評論 ·23萬字
《攻玉集》和《鏡子和七巧板》:中國當代比較文學、英國文學和莎士比亞研究的奠基之作,是比較文學家楊周翰有關比較文學研究的畢生研究經驗的結集。TheMirrorandtheJigsaw:楊周翰未刊英文論文集,共10篇文章,由楊先生家人搜集整理,學術價值重大。共10篇文章,由楊先生家人搜集整理,學術價值重大。研究外國文學的目的,是為了吸取別人的經驗,繁榮本國的文藝,幫助讀者理解、評價作家和作品,開闊視野,也就是洋為中用。《攻玉集》收集的十二篇文章都是在這個指導思想下寫的,因此取名為《攻玉集》。內容涉及如何提高外國文學史的編寫質量、如何評價莎士比亞等方面。《鏡子和七巧板》收集的十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主要是討論比較文學。
楊周翰 ·文集 ·26.7萬字
1945年12月30日,抗日戰爭最后一戰在禹城打響、取得勝利。近年來,禹城市圍繞挖掘整理禹城地方黨史、塑造禹城大戰紅色品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澎湃動能。而這部50余萬字的長篇紀實文學《最后一戰》,正是以這次大戰真實歷史為基礎,創作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是近年來德州市黨史題材的精品佳作。
陳璞平 ·紀實文學 ·33.7萬字
本書為法國卷。主要從4個角度切入講解:一是解原典,從作者、時代背景、故事情節到全書精華,緊貼原著,告訴讀者每本名著好在哪里,以及如何閱讀一本好書;二是亮觀點,借助閱讀史和講學積淀,以文史哲切入,對比文本、題材、作家、主角,挖掘名著的多種閱讀方式;三是談美學,通過老師們的國外求學經歷,帶領讀者跳出文字,感受現實,走進雨果筆下的巴黎圣母院,巴爾扎克筆下的巴黎街道;四是挖掘價值,回歸當下,梳理不同生命階段的讀法,探討青春成長、夢想奮斗。
柳鳴九 王智量 藍英年主編 ·文學評論 ·27.6萬字
本套裝包括兩冊書,《有意思的生活》《誰的愛情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周作人 代哈哈 ·現當代隨筆 ·28萬字
本著選擇20世紀80年代以降在中國文論領域中具一定影響力的8個論題,即文藝活動論、文學人學論、文學主體論、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文論、本質主義與反本質主義文論、重寫文學史以及文學史本體問題論、文學史方法問題論等進行研究,分別從史與論兩個視角切入當代中國文論的局部流變,進而對之進行深入的探討,力圖從一個側面勾畫出當代中國文論的歷,史性與當下內涵,一也為讀者了解當代中國文論的學科理念、知識結構、演進路徑,進而把握其內在的邏輯理路提供一個可資借鑒的知識學圖景。
朱首獻 ·文學評論 ·28.8萬字
《中國文學研究70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民族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資深研究人員執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年來,中國文學研究(含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外國文學研究學科走過的發展歷程,從宏觀上進行了精要回顧。書稿立足于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的總體布局和前沿發展,將文學研究領域的歷史發展與當前現狀有機結合起來,展示了輝煌成就,總結了寶貴經驗,并提出了若干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朝戈金 劉躍進 陳眾議主編 ·文學理論 ·41.6萬字
本書將“溫李新聲”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學概念提出,并將其放在晚唐文學變局的大背景下,研究溫李詩詞創作中的新變因素,試圖比較完整地、多層次地還原溫李詩風的本相。
劉青海 ·文學評論 ·22.6萬字
《梅耶荷德談話錄》一書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梅耶荷德的經典語錄,根據蘇聯藝術出版社《戲劇回憶錄》一書中“與梅耶荷德在一起的五年”一節譯出,內容主要是梅耶荷德在日常工作中對戲劇的導演、演員排練、舞臺布置等方面的一些新奇的看法、想法,第二部分是散見于其他書刊上的梅耶荷德演講或談話的資料。最后附錄兩篇關于梅耶荷德成就的評論,作者稱“梅耶荷德在為未來的戲劇藝術奠定基礎,未來將感謝他。”
童道明編譯 ·文集 ·21.7萬字
本書由郭英德、李志遠編纂箋注,搜集、編纂明清戲曲文獻的序跋,凡四千三百余條,全面呈現明清戲曲序跋的完整面貌。本書盡可能準確地查核版本出處,選擇較早較好的版本作為底本,并加校勘、標點,對與戲曲文獻及其序跋撰寫、出版、流傳相關的時間、人物、事件等相關事項,進行細致的箋證,深入細致地考察作者的生平事跡,并附注相關傳記文獻名目。給學界提供豐富詳實的文獻資料,有助于進一步開拓中國古代戲曲文獻、戲曲史與戲曲理論的研究。
郭英德 李志遠纂箋 ·戲劇 ·27.6萬字
20世紀以降,比較文學的發展備受爭議,尤其經過批評理論的形塑之后,越來越脫離文學本身,從而陷入學科危機。當前重提世界文學觀念,當為應對危機局面的嘗試。如何理解和界定“世界文學”,已成為尋求新的世界秩序和文明格局所不可或缺的觀念視野。重新打開理解“世界文學”的思想方式,乃是當今學術研究的核心議題之一。為了共同探討這一核心議題,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于2015年舉辦第三屆“思想與方法”國際高端對話暨學術論壇,會議邀請了來自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斯洛伐克、韓國等地的20余位知名學者,就“何謂世界文學?地方性與普世性之間的張力”展開深入討論。本書便是這次重要國際研討會的會議文集。
方維規 ·外國隨筆 ·30.2萬字
本書是已經發表過的報告文學選集,內容以改革開放40年歷史進程為主線,精選了25篇中短篇優秀報告文學,全面記錄了改革開放4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和中國報告文學如影隨形的特殊作用。包括作品簡介、作者簡介、作品原文、作品賞析等。
何建明 李春雷 ·紀實文學 ·28.9萬字
本書以當代臺灣少數民族漢語文學創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族群、文化人類學等理論知識,在全面把握中國多民族文學發展以及臺灣地區社會和族群關系變遷的基礎上,對當代臺灣少數民族文學的歷史成因、發展規律、美學品質、發展困境及其文學史意義等方面展開了研究。本書深化了對臺灣文學的認識,開拓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新領城。
王志彬 ·文學評論 ·20.1萬字
來自看守所的報道,來自女犯內心深處的獨白。本書用采訪的方式、紀實的手法,剖析多位女性的經歷,每一個案件背后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海劍等 ·紀實文學 ·20.9萬字
孟子學是指以《孟子》為文獻基礎,對孟子的理論學說進行闡釋、研究或繼承的論說或者學術活動。在孟子學的斷代研究中,人們更多著眼于宋代以后,學界對唐代孟子學的關注相對不夠,本書以唐代士人特別是文人關于孟子的引述、評價、闡釋、繼承等內容作為研究對象,較為全面地收集與梳理了散見于唐代文獻中涉及孟子的資料,較為細致地分析了不同時代學術背景下,唐代士人對孟子思想的繼承、發揮乃至批判,總結他們對孟子的態度,較詳細地揭示了唐代孟子學的面貌。
蘭翠 ·文學理論 ·24.4萬字
第十卷收《北窗囈語一一張世英隨筆》《張世英回憶錄》二書和其他散文、隨筆69篇以及詩27首。這些創作大都與作者的哲學思想和理論有關,回憶了生平所經歷的豐富人事以及哲學思想之形成,從中可見哲學家的經驗和情懷。
張世英 ·現當代隨筆 ·48.1萬字
《美人恩》的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北京。女主角常小南生在底層窮苦人家,以撿煤核為生。一次偶遇失業潦倒的洪士毅,對她的命運深表同情,用在慈善會打替工的微薄收入接濟常家生活。二人萌生愛戀之情。貌美體俏的常小南后被楊柳歌舞團領班相中,從此在愛情上見異思遷,先后甩掉洪士毅、樂師王孫,最終落入紈绔子弟陳四爺之手,導致常家家破人亡。
張恨水 ·名家作品 ·20萬字
2021年1月6日,一場震驚世界的政治風暴席卷美國——大批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沖擊國會大廈,破壞2020年美國大選結果認證工作,伴隨著暴力、沖突、流血、死亡,美國民主遭遇“至暗時刻”。美國資深戰地記者莫格爾森作為親歷者,為我們深度起底了這場風暴何以形成,又將如何影響美國社會的走向。早在2020年,他就輾轉于美國各地暴亂現場,在密歇根州見證了民眾對防疫政策的失望如何演變為一場瘋狂的反政府運動;在明尼蘇達州見證了弗洛伊德之死如何引發了“黑人命貴”這一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民眾抗議運動;在俄勒岡州波特蘭見證了左翼反法西斯主義者與極端右翼團體之間的暴力對抗;在華盛頓特區見證了充斥著各種謊言與陰謀論的2020年美國大選,如何連續引發了兩場暴力游行……這一切都指向了那場著名的國會暴亂絕非憑空而起。在作者看來,這場風暴形成的背后不可忽視的是,在以特朗普為首的美國保守主義勢力的庇護下,極端右翼勢力的崛起。他們被一股混雜著憤怒、恐懼和狂熱的自以為是的集體性譫妄裹挾,急切地要訴諸一場又一場政治暴力。
(美)盧克·莫格爾森 ·紀實文學 ·21.4萬字
開拓與新變是中唐詩歌的主要創作趨向。本文即以此為題,試圖在中唐文化的廣闊背景上,對中唐詩歌的總體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作一深入系統的研究。本文緒論部分,強調中唐詩歌在中國詩史中的重要地位;并通過對盛唐詩歌的簡單回顧,指出中唐詩人所面臨的“極盛難繼”的困境,以及詩歌創作開拓新路的必要性。
孟二冬 ·文學理論 ·2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