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位職場遭遇挫折的父親,送給妻子、女兒和自己的禮物——這一趟,意外的美洲之旅。三個月的旅途中,他們一路星光明月,一路高山坦途,走過巨杉、優勝美地、火山、黃石、紅土世界,暢游洛杉磯與拉斯維加斯,并以此作為女兒阿朵三歲生日的禮物;然后,他們以更大的勇氣,開始了在墨西哥的探索之旅,尋找失落文明,擁抱雨林,握手危地馬拉……對于他們,這不僅僅只是一趟旅程。阿朵說:“明天,我們要去哪兒?”
木弦 ·隨筆 ·12.6萬字
本書無疑是關于19世紀末倫敦周邊自然環境的最經典讀物之一,無論是花朵在風中起舞還是鮭魚在水中謹慎前行,理查德·杰弗里斯都能用最為動人的筆觸對他眼下最為細枝末節的事物進行最為精致的描繪。詩人托馬斯因此而贊嘆:“沒有任何一個其他的作家能夠以如此這般和藹可親的手法來表述這種廣博的知識,甚至連一個對所述事物毫不了解的人都能從中得到樂趣。”作者最終登上了去往布萊頓的火車,而對人本身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描繪更是使本書富含哲思。當然,在一百多年之后的今日,杰弗里斯對城市化無情擴張的警惕以及如何在城市周邊重造自然生態,也許更具實際價值和意義。《倫敦郊外漫筆》中之所繪,亦正是今日人類之所失。
(英)杰弗里斯 ·隨筆 ·11.8萬字
郁達夫的一生,始終在路上。為了生計,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所到之處,他盡情領略,把“靈感賦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綠葉、每一塊唬巖、每一株小草,讓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劉海粟語)。本書精選郁達夫的游記、風景散文二十九篇。這些作品,寫山水名勝、描景色風物,既有豐富的地理、歷史、自然知識,又注入個人的遭遇和情懷;語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華橫溢,不拘一格,風流倜儻,涉筆成趣。讀達夫游記,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習慣等等,無不活潑地顯現在我們的眼前。郁達夫的游記散文和散文中的風景描寫在中國現代散文史上占據獨一無二的地位。
郁達夫 ·隨筆 ·8.6萬字
世界上有一些人走遍了萬水千山,可是有些人,他們只留守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從出生到死亡,始終不曾離開過。有時候,我們對一個城市有所留戀,不僅僅是因為城市本身,還因為這里的人。
楊縈 ·隨筆 ·8萬字
270與梁紅的“蜜月之旅”,從非洲這片“黑色”大陸開始。在南非廣袤無垠的平原上,他們一起穿過暴力成災的殺戮地帶,感受亞馬孫流域的狂野,親歷食人族部落的神秘,仰望馬達加斯加的參天巨樹,與食人魚共浴,挑戰子彈蟻的刺心啃噬,追尋巴瑤人的蹤影……
張昕宇 ·隨筆 ·7萬字
《背包十年》暢銷50萬之后,小鵬繼續走在路上,又去了許多地方,旅行經驗更豐富,對世界的體驗更深刻。經過兩年的沉淀與蟄伏,他寫出了這本書,從8個角度回答了“我們為什么旅行”這個稍顯宏大的問題,分別是:要有光,在路上,奢與簡,體驗式,巴別塔,陌生人,無盡歡,因有夢。小鵬通過真誠的文字和驚艷的圖片,與我們分享他12年來走過的路,遇見的人,經歷的事,他的感動,淚水,歡笑,悲傷,心靈受到的沖擊,震撼,他對夢想的獨到理解。他說,只有旅行,讓我們重新變成孩子,重走自己的青春。在此之前,小鵬在微博上做了“我們為什么旅行”的問題征集,千名網友踴躍參與,小鵬也從中挑選出最感人的十條,發布在書中。
張金鵬 ·隨筆 ·10.2萬字
從意國的雪山到法國的城堡群,一路跋涉的大美山水,一路掀起的波瀾逸事,一路目睹的新舊碰撞,無不動人心魄。透過他的車窗,我們看到了南德啤酒館的蒂羅爾顫音歌手,看到了凱瑟琳皇后微笑而攝人的面容,看到了身著寬大燈籠馬褲的佐阿夫兵,看到了露德蒼白憔悴的朝圣者隊伍,還有阿維尼翁那段老橋,人們在上面跳著圓圈舞,不醉不休。而旅途中的點滴思考才是真正貫穿這本書的核心。此書可謂是最初的自駕游記,而又因處在那個特殊的戰前黃昏,擁有其獨特的歷史價值。
(美)羅素·理查森等 ·隨筆 ·7萬字
南半球的季節和北半球是相反的,我在南半球過完了冬天,回到國內又要繼續過冬天,這恐怕是我人生中最長的一個冬天。但不管冬天多長,春天總歸是要來的,就像不管旅行得多久,家總歸是要回的一樣。
劉小順 ·隨筆 ·17.5萬字
生于英國倫敦的查爾斯·喬治·哈珀(1863—1943)是著名作家及插畫家。其足跡遍布英國公路和海岸線,留下多本自制行記。《倫敦環城騎行記》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本。在當時的倫敦,每個周末會有數以千計的倫敦人騎行六十到七十公里,環繞倫敦尋訪國道亦或者歷史古跡,而作者也正是其中之一。與其他旅行者不同的是,作者在騎行過程中記錄下了當時倫敦周邊大大小小數十處經典自然和人文景觀;自繪精美插圖貫穿始終,不僅為本地人,也為外地甚至外國人提供了一本極為優秀的倫敦周邊旅行指南。
(英)查爾斯·喬治·哈珀 ·隨筆 ·10.7萬字
阮義忠是位百分之百的人文主義者,頑固地堅持著報導攝影。他還有一項在攝影家身上很難見到的特質,那是能以批評的態度來整理、編輯自己的作品。這本書是阮義忠以及夫人一起旅行歐亞的攝影隨筆。他用獨特的視角記錄了歐亞一些小城市的人情冷暖、風土民風。語言平實樸素卻滲透著深刻的力量。通過他的文字讀懂一代攝影大家的情懷。
阮義忠 ·隨筆 ·12萬字
本書的沙發游是她8年來運用自駕游、背包游等各種窮游方式游歷生活后的新探索。書中不僅包括了她旅游中的經歷、風景,也講訴了她與宿主間的友誼、交流,還有面對孤獨、傷感時調整、面對的過程……歡迎大家與貓貓一起體驗她的旅行過程,陪伴她經歷各種我們平常生活之外的傳奇。
趙菊陽 ·隨筆 ·11萬字
翻過北京西面的山,那里不只是塞北的雪、塞上的風。那里有一座明代的古城,這古城和我45年前玩耍過的北京古城一樣迷人。那里有近200座古堡,這古堡和我15年前走過的閩南土樓一樣震撼。那里還有謎一樣的文化、風俗、觀念。在一些偏僻的堡子里,我看到現代化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是那樣的遙遠,仿佛相隔三十年。面對塞北大地,我追問:是誰在這里留下了蔚州獨特的地域文化?面對蔚縣古城堡,我深思:這里發生過什么,這里的人膜拜著什么?
林勝利 ·隨筆 ·4.7萬字
本書講述作者因為愛情、家庭等變故,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里的場景美輪美奐,醒來后,她決定去找尋夢中的地方,借以療傷。她走遍歐洲,最后來到非洲,終于找到了自己夢中的地方!書中記載了她旅行期間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對過去美好愛情的回憶。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對人生、愛情都有了新的頓悟。全書文字優美,感情充沛,堪稱一部關于愛與人生的逐夢之旅。
洛藝嘉 ·隨筆 ·11.9萬字
本書集結了中國現代名家朱自清、周作人、郁達夫等對兒時的美好回憶,通過對民俗風情、家鄉親朋、兒時樂土、美食游戲的回憶,表達了對故鄉的無限眷戀和童年趣事的懷念。同時,也講述了民國時期的人性、習俗和風貌,完整地呈現了當時的歷史風情和民生狀態。
祁定江 ·隨筆 ·11.3萬字
這不是一本隨便的旅行書,是一本旅行后的記憶錄,期待了未知的相遇,邂逅了愿意愛下去的人。只為了追憶我們的青春,我們的夢。
林帝浣 ·隨筆 ·9.4萬字
一位法國漢學家認為,在阿來作品中,《大地的階梯》的文學價值其實超過了他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塵埃落定》。《大地的階梯》是著名作家阿來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寫的所看、所想、所感、所聞。文章構思獨特,筆風流暢,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藏的地理人文、過去與現在。于是全文既有散文的隨意與灑脫,又有著小說的生動與感人。在他的筆下,藏族文化不再只是一個神秘、遙遠、浪漫的代名詞,而是一個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存在。阿來以純美的語言、超拔的意象表現了追風流云而又遼闊寂靜的高原生活。他把從成都平原開始一級級走向青藏高原頂端的一列列山脈看成大地的階梯,文字與景色一樣氣象萬千。
阿來 ·隨筆 ·13.6萬字
人生得追求境界。境界取決于理想,理想之光照耀著痛苦之肥養育的美麗。沒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便不可能有美麗,有的頂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最美的永遠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說理想,人類也就沒有美也沒有希望了。應該是,生活過就是愛過,生活著就是愛著。愛是一種特別重要的素質、特別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別重要的境界。才華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絕頂聰明,而包括真誠的愛的能力。散文寫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馬看花,匆行遠方,用腳寫下的游記類作品,也缺不得愛心。
劉兆林 ·隨筆 ·19.8萬字
旅行是個好東西。只有在離得最遠的時候,才能把曾經走過的那段日子、經歷過的那段情,看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路途中,我學會了如何去面對生活。
陳程 ·隨筆 ·10.3萬字
欲知世界各地之真相,可取此書讀之。馬可·波羅,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個商旅世家。17歲時,馬可·波羅跟隨父親尼古刺·波羅和叔叔瑪竇·波羅,途經中東,歷時蹬年多來到中國,在中國游歷了17年。回國后著成《馬可·波羅游記》一書,記述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
(意)馬可·波羅 ·隨筆 ·12.2萬字
《歐洲之旅》介紹了威尼斯、羅馬、瑞士、荷蘭、柏林等。
朱自清 ·隨筆 ·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